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非选择性冠状动脉灌注移植干细胞治疗非缺血性心功能不全的可行性;比较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Cs)、间充质干细胞(MSCs)和成肌细胞(SMs)移植对心功能的影响。使用阿霉素制作兔心功能不全模型,经双球囊封堵主动脉根部后分别灌注自体BMCs、MSCs、SMs和无血清DMEM。比较移植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变化。结果表明,干细胞移植术中及移植后4周内病死率为7.1%和16.7%。假手术组移植后LVEF有继续恶化的趋势(P〉0.05)。移植4周后,BMCs组LVEF明显改善(P〈0.05,n=8);MSCs组LVEF有改善的趋势(P〉0.05,n=8);SMs组LVEF未见改善(P〉0.05,n=6)。假手术组移植后LVED继续扩大(P〈0.05);各移植组LVED有继续扩大的趋势(P〉0.05)。移植各组心肌组织切片上均发现了存活的移植细胞。移植的BMCs和MSCs表达了肌钙蛋白I。说明,经冠状动脉灌注细胞移植可用于治疗非缺血性心功能不全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冠状动脉内移植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左侧开胸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2周后取心脏建立Langerndorff模型.将CM-DiI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注入主动脉根部,同时收集右心房回流的液体,离心后通过流式细胞仪计数细胞数量.观察是否有细胞经冠状静脉回流及数量比例.并在不同时间测LVSP、LVDP、±dp/dt、心率,评价其安全性.在体实验中取心梗后2周的大鼠,经左心室-主动脉途径将细胞悬液注射到临时阻断的主动脉根部,分别在移植后1及24 h和1及4周取材观察细胞在心脏内的位置及细胞的迁移情况.结果 离体实验发现经冠状动脉内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90%以上的细胞在心肌组织内存留,移植后LVSP、LVDP、±dp/dt、心率没有明显变化.在体内实验中发现细胞移植后早期大部分细胞分布在心外膜下心肌组织内,在心内膜下组织内较少细胞分布,而且大部分细胞在正常心肌组织内,只有少量在心梗区域.而在细胞移植后1~4周存活的细胞多在心肌梗死及交界区组织内,在正常组织内很少有移植细胞存在.结论 经冠状动脉途径进行细胞移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研究经冠状动脉灌注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Cs)、间充质干细胞(MSCs)和骨骼肌成肌细胞(SMs)对CHF兔CMNKA和SERCA的影响,探讨干细胞移植治疗CHF的确切机制。使用阿雩素制作兔CHF模型,经双球囊封堵主动脉根部后分别灌注BMCs、MSCs、SMs和无血清DMEM液。4周后处死动物,比较干细胞移植后CMNKA和SERCA活性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假手术组CMNKA和SERCA活性降低(P〈0.05)。不同类型的干细胞移植后心室肌CMNKA活性均明显改善(P分别小于0.05、0.01和0.01)。干细胞移植各组SERCA有改善的趋势,但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大于0.05)。说明干细胞移植能够改善衰竭心室肌细胞膜Na^+-K^+ATP酶和肌浆网Ca^2+ATP酶的异常,这可能是其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冠状动脉内移植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左侧开胸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2周后取心脏建立Langerndorff模型。将CM-DiI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注入主动脉根部,同时收集右心房回流的液体,离心后通过流式细胞仪计数细胞数量。观察是否有细胞经冠状静脉回流及数量比例。并在不同时间测LVSP、LVDP、±dp/dt、心率,评价其安全性。在体实验中取心梗后2周的大鼠,经左心室--主动脉途径将细胞悬液注射到临时阻断的主动脉根部,分别在移植后1及24h和1及4周取材观察细胞在心脏内的位置及细胞的迁移情况。结果 离体实验发现经冠状动脉内注射髓间充质干细胞90%以上的细胞在心肌组织内存留,移植后对LVSP、LVDP、±dp/dt、心率没有明显变化。在体内实验中发现细胞移植后早期大部分细胞分布在心外膜下心肌组织内,在心内膜下组织内较少细胞分布,而且大部分细胞在正常心肌组织内,只有少量在心梗区域。而在细胞移植后1~ 4周存活的细胞多在心肌梗死及交界区组织内,在正常组织内很少有移植细胞存在。结论 经冠状动脉内途径进行细胞移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背景:有多项研究证明,经静脉或经心肌表面注射移植间充质基质细胞促进了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改善。然而,目前尚缺乏有关经静脉联合经心肌注射移植间充质基质细胞对慢性心肌梗死心脏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静脉联合心肌注射骨髓间充质基质细胞对慢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体外培养扩增Lewis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基质细胞。将3×106 BrdU标记过的骨髓间充质基质细胞分别经股静脉和经心肌表面注射移植于慢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对照组注射等量PBS。4周后检测两组大鼠心功能的变化,并对大鼠心脏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细胞分化情况及毛细血管数量。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基质细胞移植4周后,细胞移植组与对照组心功能无明显差别,免疫组化染色提示存留于心肌组织内的移植细胞未分化为心肌细胞,心梗瘢痕区血管密度在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间没有明显差别。结果表明经静脉联合经心肌注射骨髓间充质基质细胞未能改善慢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的心脏功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6.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晶  蒋锡初  游庆军  陈风  沈振亚 《中国微循环》2005,9(6):422-424,i0001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后随机分为骨髓干细胞移植组(n=6)和对照组(n=16)。干细胞移植组于入院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经冠状动脉注入;对照组按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方法治疗。于入院后第10 d,术后2、4、8周,分别对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观察,并行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测量心肌梗死面积。结果干细胞移植组术前及术后第两周与对照组的心功能及梗死面积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第4周,患者心功能较第二周明显改善(P<0.01);第六周优于第四周(P<0.01);术后第八周与第六周无明显区别,但明显优于对照组。心肌梗死面积由术前的32.45%±6.5%下降至术后第4周26.23%±5.7%,第六周18.32%±5.34%;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缩小心肌梗死的范围,有效改善心功能,有望为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背景:活体示踪移植干细胞,影像学评估移植细胞动态变化的趋势是目前的热点研究方向。 目的:探讨MRI活体示踪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心肌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方法:经导管应用球囊封堵前降支动脉建立家猪心肌梗死模型,造模成功的动物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在造模2周后于梗死区中央及梗死边缘区共5个点注射超顺磁性氧化铁-多聚赖氨酸混合物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1 mL,对照组以同样方法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 结果与结论:细胞移植后1 h,2周,实验组中4只动物(100%)移植区在磁共振上呈明显的低信号改变,移植后4周示3只动物(75%)细胞移植区有低信号改变。移植后4周,心肌组织荧光免疫组化检测心脏结蛋白、心脏连接蛋白和心肌早期转录蛋白均有表达。结果可见应用MRI技术活体示踪动态观察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背景: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寻求理想的细胞类型和有效的移植方式是提高干细胞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目的:探讨人工脑膜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及作用。 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培养良好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DAPI标记后接种于人工脑膜制备细胞人工脑膜复合物。构建SD大鼠心肌梗死模型,60只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人工脑膜组、细胞脑膜复合物组。移植4 周后检测心功能参数,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计算心肌梗死后生存率。 结果与结论:构建心肌梗死模型并移植后4周,细胞脑膜复合物组心脏组织冰冻切片于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心肌内少量核蓝染的细胞,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得以存活;细胞脑膜复合物组与心肌梗死组和人工脑膜组相比,左心室功能明显改善,Cx43蛋白的表达上调,生存率增加(P < 0.05)。说明人工脑膜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提高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功能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促进心肌修复,治疗心肌梗死,但移植后细胞存活率低等原因制约了其应用与发展。 目的:探讨硫化氢预处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效果的影响。 方法:从(100±20) g SD大鼠中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第4代时按实验分组处理,移植前2 h给予DAPI标记。将50只体质量(200±20) g雄性SD大鼠分为心肌梗死组和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每组10只。模型建立24 h后,分组在梗死心肌周围选择4个点,分别注射生理盐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硫化氢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硫化氢。细胞移植4周后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指标,Masson染色测定梗死交界区胶原。 结果与结论:生理盐水组大鼠心肌纤维化严重,梗死区域无心肌组织再生;外源性硫化氢处理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比单用硫化氢或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心肌纤维化程度轻,胶原组织中可见较多心肌细胞再生。硫化氢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显著高于硫化氢组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P < 0.05)。提示硫化氢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提高移植后的细胞存活率,改善梗死后心功能,其作用优于单用硫化氢或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0.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心肌细胞,促进血管再生,但在移植早期其自身分泌的细胞因子不足以维持良好的分化和再生。 目的:验证腺病毒介导的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双基因转染新西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新西兰兔梗死心肌组织的修复重建和血管再生的影响。 方法:腺病毒介导肝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双基因转染BrdU标记的新西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新西兰兔50只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4周后随机分为5组,分别于梗死心肌内注射: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d. 肝细胞生长因子。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⑤对照组注射等量无血清IMDM培养液。移植4周后观察移植细胞的分化和新生血管的形成,并通过超声多普勒检测心功能变化。 结果与结论: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兔心功能都较移植前有明显改善(P < 0.05),其中移植双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组兔的心功能改善程度要明显高于其他3组。部分BrdU染色阳性的细胞可以分化成为内皮细胞,参与构成了梗死区域的新生毛细血管。与对照组比较,其余4组都有明显的血管新生(P < 0.05),而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组最显著。提示肝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双基因转染新西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于梗死心肌可以促进心肌再生和新生血管的形成,明显改善心功能。 关键词: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移植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0.029  相似文献   

11.
Coexistence of aortic disease is an uncommon finding in end-stage heart failure patients requiring 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LVAD) placement. A 38-year-old man with non-ischem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 was admitted in stage D heart failure. Preoper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demonstrated multiple saccular aneurysms of the ascending aorta and sinus of valsalva. We successfully performed complex aortic surgery and the implantation of a continuous-flow LVAD (HeartWare HVAD) (HeartWare International, Framingham, MA). The postoperative course was uneventful. The patient is currently listed for heart transplantation.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时心肌细胞肌动蛋白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升主动脉缩窄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肌动蛋白进行定性及半定量分析。结果:慢性心衰时左心室心衰时左心室心肌细胞肌动蛋白免疫反应活性显著降低,反应产物排列不规则,而右心室心肌细胞肌动蛋白免疫反应活性无显著变化。结论:肌动蛋白活性降低是引起收心肌收缩力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在体实验研究川芎嗪对内皮祖细胞(EPCs)修复球囊损伤后的兔腹主动脉的影响,探讨更好的损伤性血管修复的方法。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EBM-2培养基培养7d,获得兔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应用2.5F球囊导管造成兔腹主动脉去内皮损伤模型。将实验兔分为三组,每组6只,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EPCs组只使用EPCs,EPCs+川芎嗪组注射EPCs及川芎嗪,术后14d处死动物,并测量各组内膜损伤血管再生内皮覆盖率和新生内膜增生程度。结果EPCs+川芎嗪组新生内膜/中膜厚度明显低于EPCs组,新生内膜面积明显高于EPCs组,两组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PCs可促进受损血管内膜修复,川芎嗪具有增强EPCs修复血管内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We developed a new 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 method to minimize myocardial damage during aortic arch reconstruction. In this method, coronary flow and heartbeat were stabilized by maintaining the aortic root pressure with an adjusted preload of the ventricle during aortic cross-clamping. 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root pressure to maintain the heartbeat without causing deterioration of ventricular function. Study 1. Under partial CPB, the ascending aorta was cross-clamped in 6 pigs (group 1). Experimental data at various systolic aortic root pressures was analysed to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root pressure. Study 2. In group 2 (control, n=6), the aorta was not clamped, while in group 3 (n=6), the aorta was cross-clamped for 60 min and the systolic aortic root pressure was maintained at the pressure determined in study 1. Study 1. The diastolic coronary flow was stabilized at values comparable to that before initiation of CPB (6.6±1.4 ml/beat) when the systolic aortic root pressure was above 80 mmHg. Intracardiac pressure and the myocardial oxygen consumption (MvO2) seemed to be acceptable when the systolic aortic root pressure was below 100 mmHg. Therefore, 90 mmHg was selected for study 2. Study 2. Perioperative cardiac function did not differ between the groups. We concluded that 90 mmHg was the systolic aortic root pressure appropriate for this method.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β肾上腺素受体非选择性阻断剂)对升主动脉缩窄压力超负荷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塑、RhoA、Rho激酶表达的影响,探讨卡维地洛改善心力衰竭的新机制。方法将升主动脉缩窄术后心力衰竭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心力衰竭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每日2次(n=10);一组为卡维地洛组,12.5mg/Kg卡维地洛灌胃,每日2次(n=10),治疗12周。同时制备模型设置假手术组作为对照(n=10),不予处置。观察各组大鼠各项指标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肥厚指数增加,HE染色心肌排列紊乱,血液动力学指标明显异常,心肌细胞RhoA、Rho激酶表达显著升高(P<0.05);药物治疗12w后,与心力衰竭组对比,卡维地洛治疗组心肌肥厚指数降低,HE染色示心肌重塑不明显,血液动力学参数改善,RhoA、Rho激酶表达显著降低。结论卡维地洛可通过对心肌细胞α-Gq-RhoA/Rho激酶通路表达干预,明显缓解心力衰竭症状、改善心室重塑,卡维地洛这种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可能对心力衰竭更有利。  相似文献   

17.
大鼠腹腔心脏移植技术的改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大鼠腹腔心脏移植手术技术的改良。方法 采用Ono创建的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即将供体心脏主动脉和肺动脉分别与受体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吻合,对手术方法作了部分改进,缩短手术时间和移植心脏缺血时间。结果 50次实验手术成功率88%。结论 新技术的采用降低了大鼠腹腔心脏移植模型的制作难度,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吻合口出血,减少术中出血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吻合血管时应遵守“宁慢勿漏”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改进传统大鼠腹腔心脏异位移植模型,提高成功率。方法完全摘取供体心肺,离体供心灌注停跳;在松弛的状态下结扎静脉系统,端侧吻合采取间断+连续的缝合方法;先开放远心端再开放近心端,同时按摩心脏。结果传统方法组(n=20)成功14只,动脉吻合口出血2只、心脏复跳失败2只、吻合口狭窄2只;改进方法组(n=20)成功18只,2只死于吻合口出血。传统方法组手术成功率为70%,改进方法组为90%(P>0.05)。结论①快速摘取心肺,离体心脏灌注保护,操作简单,热缺血时间短,效果肯定,对供心的保护效果好。②松弛的状态下结扎静脉系统,对心房、冠脉影响非常小。③采取间断+连续的缝合方法,因吻合口狭窄造成手术失败的可能性很低,④合理定位,避免吻合完毕供心动脉扭曲,从而影响复跳。⑤注意受体鼠的保温、消毒及血容量丧失非常关键。⑥利用心外膜起搏导线获得了供心的动态心电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