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VAD方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单项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MM时,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且价格不高,比较实用。  相似文献   

3.
益肾化瘀法联合改良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益肾化瘀法联合改良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高黏滞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 2 2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西药组予VAD方案化疗 ,治疗组在VAD方案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化瘀中药 ,两组治疗 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两组治疗后血浆D -二聚体均下降 ,但治疗组下降程度优于西药组 ;两组治疗后骨痛缓解时间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短于西药组。结论 益肾化瘀法虽不能较大幅度提高临床疗效 ,但能协同化疗方案明显改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高黏滞状态 ,缓解骨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评价益肾化瘀法联合改良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改良VAD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37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肾化瘀方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痛、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蛋白含量和浆细胞比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骨痛评分(3.15±1.57)分、IL-6含量(22.68±4.23)、VEGF含量(257.36±9.78)pg/mL、 M蛋白含量(17.69±12.35)g/L、浆细胞比例(9.28±7.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骨痛评分(4.57±2.38)分、IL-6含量(25.53±5.37)、VEGF含量(307.67±12.38)pg/mL、M蛋白含量(28.83±14.27)g/L、浆细胞比例(14.53±1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化瘀法联合改良VAD方案可以有效减轻患者骨痛感受,减少MM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清M蛋白含量以及骨髓浆细胞比例,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VAD方案化疗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VAD方案化疗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病人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VAD方案化疗,化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黄芪注射液40ml加入5%G—S 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疗程一个月。结果:治疗组一疗程完全缓解率为81.8%,部分缓解率为13.6%,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一疗程完全缓解率为38.1%,部分缓解率为33.8%,总有效率为61.9%。结论:化疗联合黄芪注射液对多发性骨髓瘤有确切疗效,黄芪能增强人体免疫的能力。降低化疗的毒副反应。具有增效减毒之作用。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骨髓瘤 (简称MM ) ,是浆细胞恶性增生 ,侵及骨髓 ,产生溶骨性病变的一种疾病。 1991— 2 0 0 0年间 ,笔者以补肾通络方配合MP及VAD方案治疗 2 0例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0例中 ,男 13例 ,女 7例 ;年龄 5 2~ 78岁 ,中位年龄 6 3岁。根据骨髓中异常浆细胞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五大连池风景区自然保护区200例已婚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患妇科病127人,妇科病患病率为63.5%,其中宫颈炎发病率最高,占调查总数的43.09/5,其次是老年性阴道炎,占调查总数的10.00%,滴虫性阴道炎占调查总数的5.5%。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探讨来那度胺联合 VAD 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 2018 年 5 月 至 2020 年 5 月期间于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 86 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43 例,对照组采用 VAD 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来那度胺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GB)及白蛋白(Alb)以及骨髓浆细胞比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 有效率为 81.40 %,较对照组的 60.47 % 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4 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 两组患者的骨髓浆细胞比率均明显下降,HGB 及 Alb 均明显上升,而观察组骨髓浆细胞比率低于对照组,HGB 及 Alb 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 0.05)。结论:来那度胺联合 VAD 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单一 VAD 方案治疗更佳,且 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逐瘀方配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56例多发性骨髓瘤伴骨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补肾逐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治疗前后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有效率为...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1岁,干部,因皮肤变黑、阳萎、四肢进行性无力、麻木1年半于1997年10月入院。于1996年4月起出现四肢乏力、易疲劳,双足底、手掌持续麻凉感,一过性脂、趾尖疼痛,双眼睑、踝部浮肿,眶周有皮疹,睁眼困难,低温下皮肤变紫褐色,以下肢明显,全身皮肤变黑,四肢汗毛增多,明显多汗,性欲减退,阳萎、低热、37.3℃左右,心慌、心率100~120次/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补肾通督胶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骨代谢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补肾通督胶囊的药效机制,评价补肾通督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34例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试验组口服补肾通督胶囊治疗。观察患者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血清骨钙素(BGP)、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PINP、BAP水平低于治疗前,BGP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PINP、BAP水平低于对照组,BG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IFN-γ、TNF-α、IL-1β水平低于治疗前,IL-4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IFN-γ、TNF-α、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IL-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2.54%,对照组为73.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例患者治疗4周后外周静脉血白细胞(WBC)下降,停药后恢复正常。结论:补肾通督胶囊能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PINP、BAP、IFN-γ、TNF-α、IL-1β水平,升高BGP、IL-4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炎性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性损伤,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受累关节红肿热痛的症状,效果优于雷公藤多甙片治疗,且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敦煌医方小补肾汤对镉染毒大鼠骨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PF级Wistar大鼠6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乙酰半胱氨酸组、模型组及小补肾汤高、中、低剂量组。空白组腹腔注射0.9%Na Cl,其余5组均腹腔注射0.1%氯化镉,1.5 mg/kg注射,相当于1.5 m L/kg,每周5次,共5周,进行染毒。染毒的同时,分别给予相应干预,乙酰半胱氨酸组组予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溶液(5.4 mg/m L)1 m L/100 g,小补肾汤各剂量组予相应剂量(高:2.7 g/m L,中:1.35 g/m L,低:0.675 g/m L)小补肾汤1 m L/100 g灌胃治疗,每天1次,连续5周。最后1次注射后,取血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钙、磷、骨钙素(OC)显著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乙酰半胱氨酸组、小补肾汤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钙、磷、OC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尿素氮(BUN)显著升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乙酰半胱氨酸组、小补肾汤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ALP、TRACP-5b、BUN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补肾汤对于镉染毒大鼠骨和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IL-8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IL-6、IL-8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关系,探讨针刺对IL-6、IL-8的调节作用。方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针刺加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药物治疗,两组治疗药物相同。结果治疗前,两组IL-6、IL-8显著升高,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显著相关性。治疗后,两组自身前后对照IL-6、IL-8的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L-8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IL-8水平的下降与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程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IL-6、IL-8在急性脑缺血损伤的病理变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针刺可以促进IL-6、IL-8的调节,有助于改善脑缺血急性期的炎性损伤,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加味参芪地黄汤对大鼠系膜细胞分泌IL—1、IL—6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加味参芪地黄汤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加味参芪地黄汤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分泌IL-1、IL-6的影响,并用雷公藤多甙作为对照。结果:加味参芪地黄汤能显著抑制经LPS刺激的大鼠系膜细胞对IL-1和IL-6的分泌,而雷公藤多甙仅对IL-1的分泌有抑制。结论:加味参芪地黄汤能干预活化的系膜细胞分泌炎病介质,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肾综合征并发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TNF-α及IL-6的影响。方法患者60例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清TNF-α及IL-6,并与50例正常人对比。结果临床总有效率91.67%;血清TNF-α及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抗感染的作用,且可提高肾综合征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加味四逆散治疗酒精性肝病(ALD)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以小柴胡颗粒作对照,观察对ALD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加味四逆散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显著降低ALT、AST及TNF-α、IL-6水平,总疗效优于小柴胡颗粒。结论加味四逆散对ALD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通过抗细胞因子TNF-α、IL-6的损伤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通冠丸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含量的影响,从炎症方面探讨通冠丸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健康SPF级Wistar雄性大鼠5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钙组、通冠丸组、通冠丸+阿托伐他汀钙组,每组10只.空白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消银汤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8的影响。方法:将9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其病情进展情况分为进行期、稳定期、退行期,每期30例,均以消银汤治疗,并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加减,1剂/d。同时以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30人为对照。分别检测银屑病各期和健康对照组患者静脉血清中白介素18的含量。结果:经消银汤治疗后进行期、稳定期银屑病患者血清中IL-18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退行期患者血清中IL-18的含量与正常人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3期患者之间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稳定期患者血清中IL-18的含量最低。结论:消银汤可降低血清中IL-18的水平,使银屑病患者免疫调节趋向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丹芍汤对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尿IL-6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芍汤对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尿IL-6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阴虚湿热证的患者随机为丹芍汤组和西药对照组,检测治疗1个月前后的症状积分值,尿畸形红细胞数。24h尿蛋白量,BUN,SCr,并采集晨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的尿IL-6水平。结果:丹区汤组在改善症状,减少血尿和降低尿IL-6方面均优于单纯西药组,丹芍汤组治疗后尿IL-6水平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西药组尿IL-6含量仍高于正常组及丹芍汤组。结论:降低尿IL-6水平可能为丹芍汤清热祛湿,滋养肝肾的作用机制之一。中西医结合治疗怪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