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在重症监护患儿留置导尿中的效果,最大限度减少泌尿系统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将2008年6月-2009年6月住院的46例留置导尿患儿作为对照组,2009年6月-2010年6月住院的67例留置导尿的患儿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常规方法行留置导尿;对照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对患儿进行规范化的护理;两组患儿留置导尿前均进行评估,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结果 观察组有1例患儿在住院期间发生泌尿系统医院感染,感染率1.49%,1例患儿在拔管后不能自行排尿,再次插管,再次插管率为1.49%;对照组有6例患儿在住院期间发生泌尿系统医院感染,感染率13.04%,4例患儿在拔管后不能自行排尿,再次插管,再次插管率为8.70%;观察组护理方法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方法有利于重症监护患儿留置导尿的护理,减少了留置导尿患儿拔管后不能自行排尿而再次插管的风险,能有效地减少导管相关性泌尿系统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泌尿道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横岗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泌尿道医院感染情况,为预防与减少泌尿道医院感染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的住院患者发生泌尿道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在此期间该院发生医院感染432例次,泌尿道医院感染31例次,发生率为7.18%,居各感染部位的第5位,31例泌尿道感染构成比最高的是内科,占45.16%;泌尿道感染患者中尿道有侵入性操作者占90.32%,尿管留置时间〉15d的占39.29%。结论尿道的侵入性操作是导致泌尿道医院感染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而且随着留置尿管时间的延长,引起感染的概率就越大。因此,必须严格掌握导尿适应证,严格遵守导尿无菌操作规程,尽量缩短尿管留置时间,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泌尿道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妇产科综合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妇产科综合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2月一2011年5月妇产科综合病房医院感染情况,并针对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给予相关护理措施.结果 妇产科患者3120例,其中妇科1916例,产科1204例,共发生医院感染65例,其中妇科48例,感染率为2.5%;产科17例,感染率为1.4%;妇科医院感染主要以呼吸道、消化道为主;产科以呼吸道、手术切口为主;妇科感染因素中留置导尿、年龄>50岁、住院时间>9 d、化疗者均为感染因素;产科医院感染因素包括留置导尿、妊娠合并症、住院时间长.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针对易感因素采取相应措施,能够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留置导尿管与尿路感染的监测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 了解留置导尿管与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取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的方法 ,对留置导尿的患者按设计的表格进行登记,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诊断尿路感染病例.结果 2006年1-12月共监测住院留置导尿的患者734例,医院感染100例,感染率13.62%;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是留置导尿的时间、基础疾病、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占28.95%.真菌占31.58%.结论 通过采取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留置导尿患者的护理,尽量缩短留置导尿的时间,根据细菌培养与药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与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502例入住EICU和NICU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记录观察期内病例的一般情况、APACHE Ⅱ评分和留置导尿的时间,分析年龄、性别、APACHE Ⅱ评分及其留置导尿时间与医院泌尿系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留置导尿明显增加医院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危险,留置导尿>7 d者医院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危险明显增加,并随时间延长呈数倍增长.结论 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适应证并尽早拔除导尿管可有效降低医院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预防留置导尿致医源性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月行留置导尿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留置导尿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留置导尿护理管理,将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导尿口尿样、接尿口尿样进行病原菌检测,计算有菌率并进行比较,总结留置导尿致医源性感染发生的关键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 经研究比较发现,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4个周期后,其尿道口、接口处平均有菌率分别为21.9%、6.9%;对照组患者则为51.5%、2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高留置导尿的操作水平及规范良好的护理工作,对留置导尿致医源性感染的预防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331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72例,感染率21.75%;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泌尿系、胃肠道、上呼吸道及其他部位,分别占55.56%、16.67%、13.89%、6.94%及6.94%;患者年龄、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肺部疾病、意识障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留置导尿、鼻饲、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H2阻滞剂及住院时间≥20 d等因素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力衰竭、留置导尿、预防用抗菌药物、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住院时间长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医院感染是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中风后遗症患者留置导尿后不同护理方法下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率,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将中医科住院的中风后遗症行留置导尿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一步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感染监测管理,观察术后尿道感染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两个周期监测,对照组患者留置导尿后3、5、7d接口处及尿道口检测细菌阳性率分别为6.00%、10.00%、17.00%、22.00%、27.00%、32.00%,试验组3、5、7d接口处及尿道口检测细菌阳性率分别为0、1.00%、3.00%、8.00%、12.00%、1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个周期末监测细菌感染情况,对照组患者留置导尿后3、5、7d接口处及尿道口检测细菌阳性率分别为12.00%、16.00%、24.00%、28.00%、36.00%、48.00%,试验组3、5、7d接口处及尿道口检测细菌阳性率分别为0、2.00%、4.00%、12.00%、16.00%、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留置导尿后进行规范性护理,有利于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ICU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寻找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ICU出院的62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导尿及置管时间、住院时间长短、合并糖尿病、抗菌药物应用、尿路感染的细菌病原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23例ICU患者中发生医院尿路感染的48例,感染率为7.7%;女性患者感染率为15.68%,明显高于男性患者感染率2.84%;患者年龄≥60岁的感染率12.24%,明显高于患者年龄<60岁感染率3.86%;插导尿管患者感染率9.66%,明显高于未插导尿管患者感染率1.36%;置管时间≥5d的感染率22.46%,明显高于置管时间<5 d的感染率1.38%;住院天数≥20 d的感染率34.21%,明显高于住院天数<10 d的感染率2.18%;抗菌药物使用后的感染率8.58%,明显高于未使用抗菌药物的感染率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性别、年龄、留置导尿、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是引起ICU患者医院尿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应提高手卫生、重视无菌操作技术、加强留置导管护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从而预防和减少ICU医院尿路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因外伤致截瘫需留置导尿的患者大量增加,致医院内泌尿系感染比例加大.笔者对我院附属医院外科留置导尿患者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查找某院颅脑外科介入性操作引起医院感染的原因。方法对2009年全年颅脑外科接受介入性操作的47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在477例介入性操作的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83例次,感染率17.4%,其中留置尿管和气管插管并用呼吸机感染发生率较高。结论介入性操作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在工作中要采取各种措施,有效控制由此引发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临床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制定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肿瘤合并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 肿瘤合并医院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出134株病原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9.9%、19.4%、17.2%、1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为:高龄、罹患慢性疾病、住院时间长、留置导管、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放疗、化疗.结论 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均为多药耐药菌,而高龄、罹患慢性疾病、住院时间长、留置导管、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放疗化疗是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分析泌尿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6月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19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其中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并将其与性别、年龄、留置尿管时间、合并基础疾病情况及住院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1962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7例,感染率为2.40%;其中年龄≥60岁感染率为3.45%,高于<60岁的0.75%,留置尿管时间≥7d者为5.38%,高于<7 d者的1.21%,合并2种或≥3种基础疾病者为6.02%、2.78%,高于≤1种的1.14%,住院时间为4周和≥2周为7.12%、2.67%,高于<2周的0.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泌尿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留置尿管时间、是否合并及合并几种基础疾病、住院时间等,在临床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颅脑创伤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目的 了解我院颅脑创伤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对1999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57例颅脑创伤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前瞻性及回顾性调查。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18.23%;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以泌尿道最多见,占46.23%,其次为下呼吸道占33.67%;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中G^-杆菌占42.11%,泌尿道感染病原菌中真菌为主,占40.43%;医院感染组死亡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 颅脑创伤患者医院感染与年龄、性别、手术无关,留置导尿、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抗生素使用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医院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20年6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CABG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1例,根据术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34例和未感染组87例。采集感染患者临床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和鉴定,收集患者年龄、有无糖尿病、血清白蛋白(ALB)、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气管插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等。采用Logistic回归和卡方自动交互检测(CHAID)模型分析CABG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121例患者CABG术后有3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8.10%;术后医院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29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27.59%)、大肠埃希菌(20.69%)、铜绿假单胞菌(17.2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ALB<30 g/L、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引流管留置时间>7 d、术后气管插管时间>24 h、住院时间>30 d均为CABG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CHAID模型分析显示,引流管留置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年龄及术后气管插管时间均为CABG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模型预测的准确性为72.70%(P<0.05);ROC分析显示,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医院感染的AUC为0.808,显著高于CHAID模型预测的0.640(P<0.05)。结论 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有效预测CABG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CHAID模型可以显示各变量的相互关系,可与Logistic回归模型互补应用于临床风险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患者术后医院内感染病原菌特征并分析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 - 2020年4月在我院接受异位妊娠手术患者260例,收集异位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并统计患者术后院内感染情况,采集术后院内感染患者血液、尿液等临床标本,培养并鉴定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其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60例异位妊娠手术患者中有23例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8.85%,23例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3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7株(54.84%),革兰阴性菌10株(32.26%),真菌4株(6.4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伴有其他基础疾病(χ2 = 12.496,P<0.001)、手术时间≥2 h(χ2 = 11.782,P = 0.001)、术中出血量≥100 ml(χ2 = 6.779,P = 0.009)、住院时间≥2周(χ2 = 6.052,P = 0.014)、术后留置导管(χ2 = 7.856,P = 0.005)及卧床时间≥4周(χ2 = 5.426,P = 0.020)等因素是影响异位妊娠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伴有其他基础疾病(OR = 4.860,95%CI:1.456~16.219,P = 0.010)、术后留置导管(OR = 48.777,95%CI:7.502~317.155,P<0.001)、手术时间≥2 h(OR = 9.325,95%CI:2.035~42.725,P = 0.004)及住院时间≥2周(OR = 24.559,95%CI:3.394~177.695,P = 0.002)是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异位妊娠患者术后院内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术后留置导管、手术及住院时间过长等均为引发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重症监护室的院内肺部真菌感染临床研究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1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室(ICU)的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1996年8月-2001年8月,73例院内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院内真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在ICU为10.34%,含球菌占88%,主要表现有大量白色淡黄稀痰,诱发因素主要有病情危重、气道开放、不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激素等,氟康唑疗效好。结论 应重视消除诱发因素,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恶性肿瘤并发医院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与恶性肿瘤并发医院感染有关的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率高于其他疾病患者(P<0.05),且并发医院感染以肺癌病人为主。常见的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泌尿道和胃肠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56.3%)其中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杆菌为主。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住院的时间、介入性操作、抗生素的应用、化疗、手术、合并糖尿病及肿瘤转移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为了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缩短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避免化疗导致的白细胞下降、减少不必要的介入性操作、严格的控制原发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以针对危险因素加强临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保定市第一医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97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并分析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脑外伤患者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8.6%(18/97),其发生与患者性别、体重、置尿管无明显关系(P〉0.05),而受到患者年龄、格拉斯哥评分、激素应用、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抗生素联用、置胃管的影响(P〈0.05)。结论临床上应注意脑外伤患者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脑出血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5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986例脑出血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脑出血患者并发医院感染316例,感染率32.05%,感染例次率44.62%;并发医院感染的脑出血患者死亡76例,死亡率24.0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常见,占66.36%,其次为泌尿系感染,占20.68%;老龄、长住院日、气管切开、呼吸机应用、留置导尿、昏迷等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脑出血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危险因素,是降低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