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加强口腔专科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针对口腔专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落实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结果 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的实施,提升了全体医务人员对参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自觉性,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医院感染方面的年投诉率为0.结论 加强口腔医院感染管理,对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确保医疗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精神病专科医院老年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精神病专科医院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管理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病房2010年6月-2012年6月老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526例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526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中共有32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6.1%;精神病专科医院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部位以呼吸道和胃肠道为主,分别占62.5%和15.6%,其次为泌尿道占12.5%;单因素x2检验显示,年龄>75岁、住院时间>30 d的老年患者具有较高的医院感染率(P<0.05).结论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年龄、住院时间是其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加强血液净化室医院感染的监测与管理,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建立健全血液净化室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与操作规范,强化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意识,每月定期对血液净化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消毒物品、透析用水、透析液细菌总数及内毒素等指标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5年共检测标本1799份,总合格率为95.4%;其中物体表面、使用中的消毒液、消毒物品、透析用水细菌、内毒素合格率均为100.0%,空气合格率为97.2%、医务人员手为93.8%、透析液细菌为94.2%、内毒素监测为94.5%,通过规范化管理,医院感染率始终控制在较低水平.结论 血液净化室定期进行监测,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医院感染控制必须通过有效措施,以科学监测为依据,以感染管理为手段.  相似文献   

4.
护士长的质控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护士长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估标准,护士长对病区感染监测、消毒隔离、医疗废弃物管理、职业暴露防护、医务人员洗手、抗菌药物管理的合理使用、无菌操作等进行严格监控检查.结果 全面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强化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对造成医源性感染的主要环节加强控制,才能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结论 护士长严格的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和总结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院领导高度重视,主管部门认真落实;健全组织机构,责任明确到人;完善制度和规范操作流程,使医务人员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控安全意识;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及时消除隐患;利用现代化手段保证消毒灭菌质量;强化督导检查,落实责任追究.结果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显著,2011年医院感染率为0.30‰,2012年医院感染率为0.05‰.结论 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地降低了医院感染率,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某精神病专科医院2005—2016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为精神病专科医院感染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个案调查、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某精神病专科医院2005—2016年某日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结果2005—2016年医院感染横断面共调查住院患者8 006例,实查率100.00%,平均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4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医院感染病例年龄≥55岁患者共203例,占73.29%。横断面抗菌药物日使用率为3.72%,以治疗性目的(86.24%)和一联用药(81.88%)为主;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45.91%。2005—2016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日共检出病原菌17株,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41.18%,未检出多重耐药菌。结论精神病专科医院需要提高医院感染管理风险防范意识,根据精神病专科特点进行医院感染防控,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院长查房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院长查房中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方法 院长查房前1 d对被查科室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查房日对被查科室进行消毒隔离、医院感染监测、医务人员洗手及医疗废弃物管理检查.结果 加强对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强化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提高依从性,才能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结论 严格全面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尤其是院长参加查房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加强细节管理,有效对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重点部门的交叉感染进行预防与控制.方法 加强医务人员预防控制教育与技能培训;建立耐药菌报告及反馈制度;实施有效的隔离、清洁和消毒措施;加强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的预防控制干预;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结果 2010年发生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患者为238例,感染率为21.0%,2011年为182例,感染率为17.3%;由于医务人员提高了对多药耐药菌预防控制的认识,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有效地防止了多药耐药菌株的进一步传播,重点科室交叉感染率明显降低,未出现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结论 加强在多药耐药菌预防控制中的细节管理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精神病专科医院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的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精神病专科医院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进行研究,找出其中的变化趋势。[方法]对2005、2007、2008年3次的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5年的现患率为6.7%,2007年的现患率为2.6%,2008年的现患率为3.9%。[结论]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医院感染监控重点应为下呼吸道(肺部)感染以及导管相关因素方面;应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管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同时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提高参与医院感染管理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有效降低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率.方法 加强组织管理,病区建立以护士长为主的护理感染管理小组,落实相关护理管理措施,通过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强化控制感染意识;加强对医疗器械与设备的管理;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加强新生儿科环境管理等,实行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监控;对2007-2010年8854份住院病历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2007年新生儿感染40例,感染率为1.95%;2010年新生儿感染22例,感染率下降至0.94%,新生儿医院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9,P<0.05);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由2007年的96.67%提高至2010年的99.02%.结论 护理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护理管理作用,落实护理管理措施,对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现代医院管理当中,进行医院感染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提升感染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和控制医院感染情况,提升医院的医护水平和质量,确保医院的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了解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以及感染分布情况,该文从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上进行分析和探讨,进而提出一定的预防与控制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分析疗养院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年7月-2010年9月住院疗养的1032份病历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对影响疗养院医院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55例,感染率5.33%;年龄(P=0.026)、住院时间(P=0.048)、基础疾病(P=0.024)以及活动受限情况(P=0.044)对疗养院医院感染的发生有显著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住院时间及基础疾病对医院感染影响较大.结论 针对疗养院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特点,采取相应管理及预防措施,防止医院感染,保证疗养院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胸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0年11月胸外科1464份出院患者病历.结果 1464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76例,感染发生率为5.19%;下呼吸道感染占首位,其次为泌尿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医院感染与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住院时间长、抗菌药物应用、侵入性操作密切相关.结论 胸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监测,积极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和探讨CT引导下非血管性介入诊疗所致医院感染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通过调查CT室内非血管性介入手术的特点及可能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进行预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分析和整改.结果 建立了切实可行的CT室内预防和控制介入手术感染措施,提高了医护人员对CT室内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并及时发现CT室内感染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避免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CT室内医院感染管理预防措施的建立和完善对防范医院感染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对可能发生医院感染的问题应尽早实施预防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肿瘤患者医院感染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病区建立以护士长为主的护理感染管理小组,在病区日常工作:手卫生规范、医疗废物处置、消毒隔离技术、微生物标本采集及运送、医院环境清洁、消毒与监测,不同层次人员的感染知识技能的培训及考核,感染资料的管理等方面,落实相关护理管理措施,实行感染预防、监控.结果 护理感染管理小组按管理流程体系进行管理,重视感染工作的安全性和持续质量改进;增强了全科感染工作氛围,感染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得到优化,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结论 医院感染与护理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充分发挥护理管理作用,落实护理管理措施,对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儿科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分布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以儿科病区2009年6月-2011年6月的11 382例住院患儿为对象,调查其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3.92%,例次率为4.2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1.13%;第三季度的医院感染率最高;年龄小、住院时间长的患儿更易发生医院感染,各种易感阴素在发生感染的患儿中普遍存在.结论 了解儿科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有利于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集中管理模式下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作用,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2009年8月消毒供应中心对全院重复使用医疗器械、清洁医疗护理用具进行集中清洗消毒灭菌,拓展消毒供应中心为临床的服务内容、服务范围、服务频次,并分析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制定改进措施。结果集中管理模式下的消毒供应中心不仅为临床提供有质量保障的无菌物品、清洁用具,实现无菌物品的信息追踪,而且降低污染器械对诊疗环境的污染,降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结论集中管理模式的消毒供应中心在为全院提供无菌物品、清洁物品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现状,并寻找其对策.方法 通过管理实践,认真分析影响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滞后不前的主要因素.结果 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层对感染管理思维滞后;医务人员缺乏个人预防控制的执行力;资金投入不足,致相关设施陈旧;造成医院感染的客观因素增多;抗菌药物的应用不够合理;医院保洁工作不够到位等,针对以上因素采取相应措施.结论 加强质降监测管理;提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执行力度;强化培训;联合督导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定点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将处于医院感染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实查住院患者527例,医院感染23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36%;下呼吸道是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占39.13%;ICU为感染高发科室,感染率为20.00%;医院感染发生率与住院时间、手术、侵入性操作和抗菌药物使用有重要关系;细菌标本送检率为56.52%;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9.45%.结论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是评价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的监测方法之一,科学合理,结果可靠,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