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重症监护病房抗菌药物应用与细菌耐药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目的规范重症监护病房(ICU)抗菌药物的应用,降低细菌耐药率.方法将2003年1~12月入住ICU的患者(A组)做回顾性调查,2004年1~12月(B组)做前瞻性研究;对两组患者采集标本分离出的感染菌株,进行病原学分析,通过规范抗菌药物应用,比较两组感染菌株数、优势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医院感染率. 结果感染菌株从A组的132株下降到B组的86株,B组较A组多重耐药菌株显著减少,对头孢他啶等三线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显著降低,医院感染率从2003年的35.4%,下降到2004年的28.5%. 结论 ICU通过规范抗菌药物应用,能有效降低细菌的耐药率,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1,自引:11,他引:10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特点及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145例ICU出院患者中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145例ICU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5例,感染率为24.14%,老年重症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常见感染部位依次是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等;感染原因与侵入性操作增加、患者机体抵抗力降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意识不强等因素有关.结论 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关注,加强对重症患者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的护理干预,限制抗菌药物的使用和侵入性操作.  相似文献   

3.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调查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0月收住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236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6例神经外科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39例,感染率为16.53%;感染47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9.92%;发生的首要部位是下呼吸道,其次是泌尿道;医院感染与患者意识障碍、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长有关。结论加强ICU环境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严格管理侵入性操作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综合干预措施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以期降低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ICU 1107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1015例未发生医院感染老年患者作为非感染组,发生医院感染的92例老年患者作为感染组;分析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感染危险因素等.结果 1107例老年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92例,感染率为8.31%;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手术切口以及深静脉穿刺部位是ICU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常见部位;真菌是最为常见的病原菌,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使用抗菌药物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经多因素分析,OR值(95%CI)分别为:18.274(13.174~30.228)、0.248(0.117~1.432)、13.384(6.472~20.482)、16.172(10.742~26.174)、12.371(6.380~24.085)、0.375(0.017~1.488).结论 ICU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以呼吸系统感染最为常见,病原菌较为多样,与多种因素相关,要针对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5.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特点及病原菌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特点、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耐药情况,为有效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08年1-12月入住ICU的1115例患者资料进行统计调查分析.结果 ICU医院感染率为12.10%,例次感染率为12.47%,感染好发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占56.12%;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7.30%.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25.84%,真菌占16.85%,且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结论 ICU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药敏试验呈现多药耐药,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强病原菌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ICU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其预防对策,旨在为临床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ICU收治的重症患者318例,采用经过培训的专职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31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01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1.76%,其中1 3例存在两个感染部位;复合外伤患者医院感染率和死亡率最高,分别为63.41%和43.90%;在144例次被感染患者中,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达68.06%;呼吸机的使用、动静脉插管以及抗菌药物的应用对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患者临床病情的监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能降低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2012年12月~2014年1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786例住院患者进行了医院感染调查分析。结果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率为11.32%,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其次是泌尿道和消化道。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住ICU时间、机械通气、单纯气管切开、留置导尿、肠内营养、中心静脉置管、应用化疗药物、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抗生素使用种类多、抗生素使用天数、手术创口构成不同,医院感染率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未发现性别不同(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50岁、住ICU时间≥5d、机械通气、单纯气管切开、留置导尿、应用化疗药物、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抗生素使用种类1种及以上均为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OR=3.281,2.731,12.456,2.182,6.575,2.234,2.042,1.712,均p<0.05)。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根据危险因素制订防治对策,可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重症监护病房(ICU)既是医院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重要场所,也是医院感染的多发科室,一旦出现问题,将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采取了以下的感染管理措施并加以持续改进,确保了ICU的医疗安全. 1 ICU现状分析 ICU是各种急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的集中区域,无明确的病种分区,病区布局不合理,病区流程有待改善;ICU作为医院控制感染的重点科室,因其环境特殊,治疗对象往往病种繁多、病情危重、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免疫力低下以及多药耐药菌的产生,均可导致医院感染;同时经常接受有创性检查等多种因素,所以ICU是医院感染暴发的高危区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获得性复数菌血流感染(Nosocomial blood stream infection,NBSI)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6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ICU发生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6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培养是否分离出复数菌分为复数菌血流感染组96例与非复数菌血流感染组552例,分析感染病原菌分布,对两组相关病史特点与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比较,归纳影响ICU患者复数菌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ICU医院获得性复数菌血流感染率为14.81%(96/648);共检出病菌753株,复数菌血流感染201株,非复数菌血流感染552株,复数菌NBSI分离出的真菌构成比较高(P<0.05),在革兰阳性菌中复数菌NBSI患者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较多(P<0.05),在革兰阴性菌中复数菌NBSI患者中分离的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与鲍氏不动杆菌占比较多(P<0.05);APACHEⅡ评分、侵入性诊疗、使用糖皮质激素、更换抗菌药物次数、糖化血红蛋白是ICU患者医院获得性复数菌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关注重症患者救治,减少不必要入住ICU时间与侵入性治疗,限制不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早期进行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有效抗菌药物,减少盲目频繁更换抗菌药物是减少ICU医院获得性复数菌血流感染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肺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监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肺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索其预防和控制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4年12月的755例重症颅脑外伤ICU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33.04%,例次感染率42.6%;引起肺部医院感染有显著性意义的危险因素有高龄、住院时间过长,呼吸机运用、气管切开、休克、基础病、激素等.结论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ICU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ICU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490例ICU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可能引起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比较.结果 490例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0例,感染率为10.20%,其中医院内获得性肺炎30例、消化道感染10例、泌尿道感染6例、其他4例;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年龄大、创伤性诊疗操作多、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比例高、抑酸剂、激素应用时间及住院时间长,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ICU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应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危险因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干预对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现状和危险因素,以制定干预对策。方法采取前瞻性监测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198例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ICU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9.4%,危险因素为老年人、住院日长、大量使用抗生素、严重基础疾病和侵入性诊疗技术等。结论ICU医院感染应采取综合性干预对策,切实降低感染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黄可强 《现代保健》2014,(4):114-116
目的:调查分析ICU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为预防ICU发生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将入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的391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气管切开治疗、气管插管治疗、泌尿道插管治疗、住ICU时间大于10 d等相应的操作,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91例患者的ICU院内感染率为25.8%。多因素分析ICU院内感染,表明泌尿道插管治疗、气管插管治疗、住ICU时间大于10 d及机械通气时间大于5 d是ICU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避免院内感染,在加强防范意识、增强无菌观念的基础上,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对患者的侵袭性操作等是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63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63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有84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13.2%,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与患者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合并心力衰竭、使用抗菌药物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合并心力衰竭、使用抗菌药物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针对性的预防保护措施,控制相关危险因素,以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基本情况,发现问题改进管理措施.方法 利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分为床旁组和病历监测组,填写统一表格,对调查日处于感染状态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应查559例,实查558例,医院感染14例,感染率为2.5%,高发科室主要为重症医学科,感染率为57.1%,老年一病区为18.8%,骨三病区为10.0%;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占57.1%,腹腔内组织占21.4%,皮肤软组织占14.3%,泌尿道占7.1%;检出病原菌8株,分别是表皮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各1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各2株,使用抗菌药物305例,使用率54.7%,治疗用药176例,占57.7%,预防用药102例,占33.4%,治疗+预防用药27例,占8.9%.结论 通过调查,加强对重症医学科、血液病区、老年病区以及年龄大、慢性疾病患者的手术、侵入性操作等的管理,严格操作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细菌学送检率,从而达到规范、科学、有效的医疗行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ICU住院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提出预防ICU医院感染的对策.方法 对1314例ICU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将其分为感染组(139例)和未感染组(1175例);分析ICU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率,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法来筛选ICU住院患者并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医院2010年11月-2011年11月RICU收治的695例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95例患者中,192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7.6%,108例患者≥60岁,占56.25%,70例患者的基础疾病为恶性肿瘤晚期,占36.46%,43例患者为呼吸衰竭,占22.40%;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泌尿道及胃肠道,分别占51.04%、20.31%及13.54%;分离病原菌的前3位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酵母样真菌,分别占26.56%、11.98%及10.42%.结论 RICU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与患者年龄、病情危重程度相关;尽早加强RICU管理、积极控制病情、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认真遵守无菌原则,切断感染途径,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是防止耐药菌产生、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定点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将处于医院感染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实查住院患者527例,医院感染23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36%;下呼吸道是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占39.13%;ICU为感染高发科室,感染率为20.00%;医院感染发生率与住院时间、手术、侵入性操作和抗菌药物使用有重要关系;细菌标本送检率为56.52%;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9.45%.结论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是评价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的监测方法之一,科学合理,结果可靠,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探讨预防措施,减少ICU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采取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08年9月-2009年3月ICU收治的126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1262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92例次,例次感染率为7.29%,日感染率为39.4‰,日感染率调整率为11.29‰;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占67.39%;分离的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20.76%、15.23%及12.46%.结论 ICU医院感染以肺部为主,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应加强病区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气道管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从而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分析外科 ICU病房医院感染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 :查阅 2 0 0 0~ 2 0 0 1年我院外科 ICU病房收治的 6 2 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医院感染各项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ICU病房医院感染率为 14 .35 % ,感染部位依次是上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皮肤及其他。病菌以 G- 菌为主 ,不动杆菌最常见 (19.4 8% ) ,G 菌比例逐渐增高。停留时间长、同室人数多、应用皮质激素、呼吸机使用、留置导管、术后拔管时间晚、滥用抗生素等都是外科 ICU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ICU病房仍需加强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