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观察牙半切除术保留牙根裂的近期疗效。方法参照X线片将患牙健侧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用银汞将髓腔充填。观察一周无症状者,拔除患侧冠根,三个月后与邻牙进行固定桥修复。结果41颗牙半切除术后临床观察1年后,成功35例,修复体松脱2例,牙齿松动3例,牙周袋加深1例。成功率85.37%。结论应用牙半切除术保留牙根裂在临床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牙半切除术联合纤维桩核修复治疗下颌磨牙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53例共53颗牙根受累的下颌磨牙患者,经完善根管治疗后行牙半切术,术后3个月采用D.T.LightPost纤维桩、DUO—LINKTM双固化树脂黏接剂、Light—Core光固化树脂核材料恢复桩核,应用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评估术后修复体临床疗效。结果本组9例行邻牙联冠修复,其保留牙根的牙槽骨吸收均达根长1/2,无松动,5例下颌第一磨牙中2例保留近中根,行相邻下颌67联冠修复,3例保留远中根,行相邻下颌56联冠修复,4例下颌第二磨牙行相邻67联冠修复;44例行单冠修复,其保留牙根的牙槽骨吸收至根颈1/3,邻牙及对殆牙均无异常。其中31例下颌第一磨牙21例保留近中根,10例保留远中根,13例下颌第二磨牙8例保留近中根、5例保留远中根;随访1~3a,成功46例,有效3例,失败4例。结论牙半切除术联合纤维桩核修复治疗下颌磨牙病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下颌磨牙单根病变应用牙半切除术后的半牙与种植体联合单冠修复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牙周或牙体病变导致的下颌磨牙单根病变患者21例,进行牙半切除术,将保留半牙与种植体联合单冠修复,其中牙周病变7例,牙体根尖病变14例,对联合修复体的稳固性、咀嚼功能有效性和种植体牙周状况进行定期随访.结果 21例患者在一期种植3周时,有1枚种植体松动、脱落.择期在原手术区域再行种植,术后未再发生松动、脱落.21例患者应用半牙与种植体联合冠修复完成后3个月、6个月进行复查,21例联合修复体稳同,不松动,能正常行使咀嚼功能,显效率100%.有2例在9个月、12个月复查时出现患牙咀嚼减弱,显效率90%、有效率10%;种植体牙周检查:视诊见种植体牙龈无明显红肿,种植体的菌斑指数(PLI)、探诊出血(BOP)和探诊深度(PD)在修复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的检测结果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牙与种植体联合单冠修复是一种有效的磨牙半切除术后修复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了解固定-可摘义齿联合修复老年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8例老年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患者具体情况为依据,予以适当的固定-可摘联合修复方法,其中附着体义齿33例,套筒冠义齿26例,磁性固位体义齿9例。修复成功率达92.64%,经随访发现修复1、2、3年后缺牙区牙槽骨颊舌侧吸收厚度、高度及近远中吸收厚度、高度均与修复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固定-可摘义齿联合修复老年牙列缺损疗效确切,能有效修复义齿咀嚼功能,维持美观舒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KennedyI、II类牙列缺损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3例牙列缺损患者,均采用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的美学、舒适度、咀嚼功能、基牙健康状况和牙龈指数等情况,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3例患者均成功修复,术后6个月患者均认为美学效果好,主观感觉舒适满意,咀嚼功能良好,基牙状况健康,牙龈指数满意,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KennedyI、Ⅱ类牙列缺损近期临床疗效好,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Kennedy Ⅰ、Ⅱ类牙列缺损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3例牙列缺损患者,均采用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的美学、舒适度、咀嚼功能、基牙健康状况和牙龈指数等情况,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3例患者均成功修复,术后6个月患者均认为美学效果好,主观感觉舒适满意,咀嚼功能良好,基牙状况健康,牙龈指数满意,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Kennedy Ⅰ、Ⅱ类牙列缺损近期临床疗效好,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固位钉用于牙体缺损修复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更好地解决牙体缺损时充填物易脱落的问题。方法:采用了固位钉与固位形制备相结合的方法,对门诊85例患者的86颗患牙进行缺损修复,观察其修复后的疗效,并着重探讨了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牙体自身体固位力,固位钉安放时减少热传递损伤牙髓的措施,以及解决固位钉周围的应力集中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8.
两种固定桥应用于牙列缺损修复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盘荣福 《新医学》1996,27(5):255-256
两种固定桥应用于牙列缺损修复的临床疗效评价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盘荣福固定义齿应用于牙列缺损修复经粘接后,是不可摘的一种修复体。临床采用的修复体可分为铸造固定桥和锤造固定桥两种,两种桥体制作材料和方法有不同,其修复效果也不一样。本文着重探讨两...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7):3221-3223
收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牙科门诊就诊的牙列缺损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46)与观察组(56),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固定修复,观察组患者行口腔种植修复,1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满意程度。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语言,固位、咀嚼功能、舒适度和美观度提升程度明显较大,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种植修复在治疗牙列缺损上明显比常规固定修复要好,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牙齿美观性,提升咀嚼能力,而且不用以缺失牙邻牙做基牙,保护了剩余牙齿的完整性,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的口腔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10.
大面积髓室底穿孔的下颌后牙残冠保存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分根术、半切术后联合全冠修复治疗下颌磨牙大面积髓室底穿孔的疗效.方法 将24颗根分叉病变致近远中根分离的下颌磨牙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把近、远中根分离,然后行联冠修复或拔除毁坏严重的牙根,与邻牙行联冠修复.结果 经1~3 年随访, 半切术有效率为75.0%,分根术有效率为62.5%,总有效率为70.8%.结论 下颌磨牙大面积髓室底穿孔采用分根术、半切术后联冠修复,可以保留患牙,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11.
牙根折是一种常见的牙体损伤,按部位分为:颈侧1/3,根中1/3,和根尖1/3折。其中折断面居龈下的折裂牙,过去常作为拔牙的适应症。目前随着口腔修复技术的日益成熟,此类患牙常可保留。对于颈侧1/3根折,如折线在龈下1-4mm,断根不短于同名牙冠长,牙周健康者可采用于正畸牵引术的方法,必要时可结合切龈术,牙根升高后以核桩及全冠修复。笔者对26名患者,26颗患牙采用此法治疗,经3年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牙根折的保存治疗。方法:去除牙冠后,清除病变牙根,保留健康牙根并进行根管治疗,桩冠修复后恢复美观及咀嚼功能或根尖1/3处根折可行牙弓夹板固定术,术后定期复查,恢复其原来功能。结果:治疗30例,有效2例,其余均成功。结论:对前牙根折进行去除牙冠后清除病变牙根的方法保留患牙及牙弓夹板固定固息疗法,对恢复美观及咀嚼功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后牙纵裂固定保存修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懿  顾斌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12):1695-1696
【目的】观察32例(36颗牙)牙根纵裂的修复及疗效。【方法】采用牙体半切术切除32例(36颗牙)纵裂牙根,余留牙体分别以单端固定桥修复(12例)和双端固定桥修复(20例)。【结果】修复治疗后6~12个月复查,疗效为成功35颗,失败1颗,两种修复类型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牙体半切术结合固定修复方法,可有效地保留老年人牙根纵裂的患牙。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牙根折裂的患牙进行患根切除术而对其他健康牙根行根管治疗术,最后调殆并磨改患牙冠形态,随访观察3个月,以探讨应用截根术保留根折患牙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牙根折裂而不累及牙冠的磨牙15例,在完成对健康牙根的根管治疗后,采取患根切除术,最后调殆以避免咬合创伤,磨改患牙冠形态,减少咬合面积,以减轻保留的健康牙根所承受的殆力。随访3个月后观察术后治疗效果。结果3个月后,13例患牙均恢复咀嚼功能,无咬合痛,无叩痛,X线显示牙槽骨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应用截根术治疗牙根折裂的患牙,可最大限度地保存健康牙根和牙冠健康牙体组织,以达到恢复患牙咀嚼功能的目的,减少罹患牙根折裂磨牙的失牙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寻找一种保存病变下颌第一磨牙并充分恢复利用其功能的方法。方法 选择 6 0例有病损的下颌第一磨牙组成试验组 ;6 0颗对侧同名牙组成对照组。拔除病损牙根 ,保留健康牙根 ,彻底根管治疗后 ,进行桩核制作 ,并单独进行全冠修复或与邻牙联合全冠修复。结果 修复后 3个月 ,有 1例单独全冠修复的牙根Ⅰ度松动。试验组和对照组牙龈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修复后 6个月 ,无牙根松动 ,试验组和对照组牙龈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此方法能保留并修复部份健康牙体组织 ,是保存病变下颌第一磨牙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临床牙体大面积缺损后,单纯充填修复不能获得良好的抗力形和固位形,影响咀嚼功能,降低了生活的质量。作对后牙102颗大面积缺损的牙体进行修复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3年以来采用常规根管治疗术后,应用螺纹钉根管内固定,光固化复合树脂制作核桩后制作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FM)或铸造金属全冠修复治疗前磨牙和磨牙因龋齿等导致牙体大面积缺损形成残根残冠10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成品根管钉修复牙体大部分缺损的疗效。方法 对51颗大部分缺损牙齿行根管治疗后,用成品前后牙24K镀金螺纹根管钉加核桩加全冠修复,随访0.5~3年。结果 51颗牙成功46颗,4颗不同程度松动、叩痛、冠脱落。结论 成品根管钉在牙体大部分缺损中全冠修复效果良好,在治疗中应做好完善根管治疗以及咬颌调整。  相似文献   

19.
游离端牙缺失的球帽式附着体义齿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球帽式附着体在游离端牙缺失修复中的设计原则和制作方法,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球帽式附着体修复游离端缺失患者10例,每件附着体义齿由两副附着体固位或一副附着体和一个联合卡环共同固位,并对其进行6-27个月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全部病例使用附着体义齿修复后,义齿固位良好,咀嚼功能好,异物感减小且外形美观,基牙无松动。结论:附着体义齿的优点是不显露金属,不影响美观,不损伤基牙,具有良好的固位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拔牙术中误致邻牙松动的急症处理措施和效果。方法:对47例49颗牙因拔牙过程中的误操作致松动的邻牙施行挽救,措施包括对已松动牙紧急行松牙复位、固定,对已经脱位的18颗牙固定后行根管治疗,6~8周后拆除固定,一年内定期复查并效果评价。结果:47例49颗牙一年内定期复查,其中松动牙稳固,具切咬功能及牙根无吸收45牙例,占91.8%;松动牙挽救失败而拔除4例,占9.2%。结论:拔牙术中误操作致邻牙松动经紧急松牙复位、固定,可最大限度地保留松动邻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