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简要阐述了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五要素,可意象的城市给人印象深刻、易于识别,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城市设计有重要意义,详细分析了武汉市城市意象中的优势,同时也指出一些问题,最后从城市意象角度对武汉城市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现代城市面临特色退化问题。本文在分析城市意象理论基础上,以宁波为例提出了运用城市设计手段塑造城市特色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城市意象是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理论基石,是城市文化与城市价值构建时不可忽略的要素。以江西省新余市的城市发展为例。分析了在城市意象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构建良好城市意象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旅游意象及其构成要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 塑造良好城市旅游意象,突出城市旅游特色,增强其旅游吸引力。方法 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和资料查阅相结合。结果 旅游者的旅游意象建立在对城市旅游意象要素感知的基础上。结论 通过对城市旅游意象要素的空间组织和设计,可加强旅游意象要素的可意象性,使游客产生强烈的感知。  相似文献   

5.
凯文-林奇将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的研究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并认为设计者有义务把这些单独的元素组成一个整体,为规划新的城市提供帮助。本文试图运用这五种基本元素,以及一些形态特性,分析明清北京城的城市意象特征,初步探寻老北京整体的城市格局,以增强我们对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张博  杨永春 《甘肃科技》2010,26(20):134-137
运用"实地访谈"和"认知草图"等研究方法,通过居民对城市意象的空间感知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对成都城市空间意象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居民对城市的意象以天府广场为中心,一、二、三环路为圈状向外扩张。居民意象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过渡阶段,道路元素对居民城市意象影响程度高,而节点元素对居民城市意象影响程度低。  相似文献   

7.
城市道路不仅是城市交通的载体,也是构成城市意象的主导要素之一,道路绿化是向世人展现城市景观特色与风情的重要窗口。从南京、苏州、杭州、上海四城市的道路绿化现状看,各城市的绿化设计都取得了特色鲜明的成绩,也存在诸多不足。进而从显与隐两方面系统阐述了提升城市道路绿化品质、拓展多重社会效益的具体方法与途径,以期提高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质量,塑造城市形象美。  相似文献   

8.
融入城市环境的住区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城市文脉和丰富多彩的城市空间意象,文章探讨了如何让新建住区融入城市环境的问题,认为和谐住区应能积极地承载城市的历史文脉,保持城市传统建筑特色,并且有效地延续城市空间,维护城市固有的肌理;同时提出了和谐住区相应的设计方法,并用实例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9.
当今的城市建设如火如荼,色彩斑斓,却很少有章法,既失去了个性,也没有了特色,众多城市沦为千城一面的下场。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很复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缺乏对城市意象的提炼和规划,由此造成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万乱之源。为此,我们需要从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城市意象的重要引领和控制意义,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结合的层面上,探讨城市意象的提炼和规划,从而使得一座城市变得丰满而有个性,并且为自己赢得适宜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鉴于对城市街道的两种传统设计方法的研究、归纳与继承,文章从方法论的角度,借用城市设计理论,剖析尤以旧城改造为主的现代城市建设中的街道设计问题,着重关于"人"的元素的推敲以及街道空间"人文精神"之探索,进而提出预先设计与意象设计两种思路与方法,旨在将过程与目标相结合的设计取向运用于探讨现代城市街道更新设计之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参考凯文·林奇对城市意象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城市街道景观的三个构成要素:界面、节点和细部设施,并结合笔者参与的无锡马山古竹路改造设计,提出了相关的城市更新改造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质性研究、认知地图以及问卷调查法,结合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和中等尺度的校园空间的具体情况,对东北师范大学本部校区校园空间意象要素的公众感知特点、分布特征以及意象感觉品质进行了研究,并与大尺度的城市空间意象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对于中等尺度空间意象要素的关注和把握与大尺度的城市空间意象在道路、边界、区域等要素的感知方式和特点上均有明显区别.在此基础上,针对中等尺度的城市空间的规划与调整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冯惠 《广东科技》2010,19(18):63-65
城市中体现地方特征,建构城市特色意象。是对生存的一种方式也好,是对形态的表述也好,都应该建立在对自然的和群体的慎重考虑和依托上,才能找到"特点"。尊重城市文化,应该具体到我们每个人的行为和意识中,城市意象空间分析的最大特点是重视研究城市内居民个人或群体对城市环境的感应,而感应是人类行为决策的基础。通过城市意象来分析城市空间结构,是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入口区域道路景观设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入口区域道路作为城市入口空间的主体部分,不仅可改善城市的整体形象、提高环境质量,而且作为文化和历史的载体,还可增加城市的特色和吸引力,为城市带来繁荣与活力.本文在认识城市入口道路景观的功能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城市入口道路景观的现状分析,阐明城市入口区域道路景观对城市的意义,并从功能、意象、审美等角度对城市入口区域道路景观的主要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及研究性设计,以期对城市入口区域道路景观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梁丹  曹奇刚 《河南科学》2012,30(8):1179-1182
通过景观图片认知和城市意象草图绘制及相关调查、访谈,对郑州市城市意象及其构成要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郑州市城市意象总体表现为以二七广场为中心,以八横、八纵、两环道路为骨架形成的网格状系统.居民认知率较高的意象点(区域)多分布在三环以内,且集中分布在核心城区.随着都市区建设和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郑东新区作为居民新的意象区域和城市地标的作用正在逐步加强.  相似文献   

16.
张姝  刘艺洁聂虹 《科技资讯》2014,(10):221+223-221,223
城市环境是展现城市风貌特色和文化底蕴的重要景观,色彩在城市环境的设计实际上就是色彩设计在城市环境规划领域中的应用型研究.在城市环境的设计领域中,色彩的使用对于整体环境效果的表现起到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亦将此作为一项特色城市的指导性控制指标.本文指出现今的城市环境中色彩对于人类的积极向上的引导意义,期待能得到广泛共识的城市环境意象.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城市建筑和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阐述城市景观设计,针对目前我国城市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关的设计方法和理念,希望通过对历史的发现和总结来增强我们对城市景观建筑的理解,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城市。  相似文献   

18.
浅谈文脉——城市记忆的延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楠 《工程与建设》2007,21(2):139-140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同时也失去了历史文脉.一些有意义的传统生活场景被破坏,城市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历史形成的街道、胡同、牌坊、宗教圣地等城市形态作为完整表达建筑和城市意象的文脉,被成片、成街、成坊地拆除,威胁到城市形态的相容性和延续性."立新"不必"破旧",尊重历史传统并不等于拘泥于传统.有意识地保留传统文脉,将使得城市更富有地方风味.  相似文献   

19.
运用实地调查分析、比较分析和资料查询等方法,按照城市旅游意象要素对南阳市卧龙路、滨河路两条景观大道的实证研究,认为南阳市主要景观大道的城市旅游要素的可意象性不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20.
福州城市中心区可印象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凯文·林奇有关城市意象的理论 ,对福州的城市中心区进行可印象性分析 .指出福州要创造具有鲜明个性的城市特色 ,就要遵循“在保护中求发展 ,在发展中守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模式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