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扩链剂间苯二胺酰基化改性对聚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酰基化方法对二胺扩链剂间苯二胺进行了改性以解决聚脲反应高活性存在的问题。实验以间苯二胺为原料,在冰乙酸和磷酸条件下一步合成新型位阻型酰胺扩链剂二乙酰间苯二胺。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合成产物的化学结构。用改性前后的不同扩链剂与端氨基聚醚和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通过二步溶液法合成聚脲,考察扩链剂酰基化改性对聚脲性能的影响。当用改性扩链剂代替原扩链剂合成聚脲时,其凝胶时间大大延长(从13s延长至1min5s),且显示出较高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由30.4MPa 13.9%增加到35.7MPa和21.1%)。  相似文献   

2.
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含有五种不同扩链剂,软段为胺端基聚环氧丙烷的聚脲氨酯和聚脲。用示差扫描量热计法得热容变Δc_(?),动态力学温度谱等数据,说明不同扩链剂对嵌段共聚物性质及微相分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已二酸和癸二酸做扩链剂对DA系列聚醚进行了扩链改性。通过对反应程度的测定,获得了扩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并用渤海油田稠油对其破乳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随着扩链反应时间的增加,产物相对分子质量随之增大,但是破乳效果随反应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以DA-10与已二酸进行扩链的产物破乳效果最佳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万左右。研究还发现,以癸二酸为扩链剂的改性产物其破乳效果总体上比用已二酸改性的要好。  相似文献   

4.
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五种不同扩链剂,软段为胺端基聚环氧丙烷的聚脲氨酯和聚脲。用凝胶渗透色谱,差热分析,应力—应变,广角X射线衍射等手段,讨论了不同类型扩链剂对聚合物分子量,热性质,力学性质及聚合物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不同结构的小二醇以及TPU中刚性链段分子对聚氨酯TPU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小二醇的结构和数量可以有效调节聚合物的硬度、模量、撕裂强度以及其他性能。二醇扩链剂是影响TPU物理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鉴定含氯胺类扩链剂的原料、中间体和产品的纯度、反应程度和结构,必须进行扩链剂氯含量的分析,一般是用适当的方法将试样分解成相应的无机卤化物,再用重量法和容量法进行测定,最常用的测定方法是氧瓶燃烧法、斯科尼格燃烧法及卡利乌斯氧化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悬浮聚合的方法,将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环氧类扩链剂.通过红外光谱法确定了产品的分子结构,热分析结果表明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环氧当量测定及粘度测定结果表明新型环氧类扩链剂应用性能与巴斯夫公司市售的环氧类扩链剂4360S以及4370S基本相同,但在经济性方面明显优于以上两种产品,表明所制备的环氧类扩链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及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以己二酸和癸二酸做扩链剂对 DA系列聚醚进行了扩链改性 .通过对反应程度的测定 ,获得了扩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并用渤海油田稠油对其破乳性能进行了评价 .研究表明 :随着扩链反应时间的增加 ,产物相对分子质量随之增大 ,但是破乳效果随反应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 .以 DA- 1 0与己二酸进行扩链的产物破乳效果最佳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万左右 .研究还发现 ,以癸二酸为扩链剂的改性产物其破乳效果总体上比用己二酸改性的要好 .  相似文献   

9.
不同扩链剂嵌段聚氨酯合成及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五种不同扩链剂的聚氨酯,用凝胶渗透色谱,差热分析,动态力学温度谱,广角X射线衍射等手段,讨论了不同扩链剂对聚合物分子量,动态力学性质,热性质,力学性质和聚合物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己二酰双己内酰胺(ABC)作为扩链剂,对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进行扩链,研究了各种因素对聚酯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并采用1H-NMR和红外光谱对扩链后聚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提出了扩链反应的机理。扩链剂己二酰双己内酰胺与端羟 基PBA进行扩链反应时,主要通过脱除己内酰胺,以己二酰结构将PBA预聚体偶联起来,使聚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11.
以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间苯二胺为预聚单体,N,N-二甲级甲酰胺为溶剂,选用不同的扩链剂,采用两步法合成了一系列芳香/脂肪族共聚脲.采用红外光谱(FTIR)对其结构特征进行了表征,探索了预聚稳定性条件,分析了各原料用量和不同种类扩链剂对聚合状态和聚脲黏度的影响,得出扩链剂种类用量对聚脲固聚趋势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2.
采用聚酯多元醇、发泡剂、表面活性剂等混合而成的组合料与异氰酸酯-聚酯多元醇的预聚物,经反应注射成型,制备聚氨酯发泡材料,考察了扩链剂 EG 的添加量对聚氨酯微孔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 EG的引入,经过水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最小;聚氨酯软硬段的最高热失重温度均呈现升高趋势,聚氨酯的耐热性有了提高。  相似文献   

13.
14.
As a solid foam stabilizer, spherical silica particles with diameters ranging from 150 to 190 nm were prepared via an improved Stöber method and were subsequently modified using three different silane coupling agents to attain the optimum surface hydrophobicity of the particles.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a and the measured contact angles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surface properties of the prepared particles. The foam stability was investigated by the foam drainage half-life and the expansion viscoelastic modulus of the liquid film.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all of the modified silica nanoparticles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foam stability. The surface hydrophobicity of the modified particles is found to be a key factor influencing the foam stability. The optimum contact angle of the particles lies in the approximate range from 50° to 55°. The modifier molecular structure used can also influence the stabilizing foam property of the solid particles. The foam system stabilized by (CH3)2SiCl2-modified silica particles exhibits the highest stability; its drainage half-life at maximum increases by 27%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blank foam system and is substantially greater than those of the foam systems stabilized by KH570- and KH550-modified particles.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填充材料—超细碳酸钙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油墨填充材料-超细碳酸钙的基本特征和最佳制备条件,并对影响其晶形、粒径及在油墨中分散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17.
为研究微胶囊对沥青路面微裂纹的愈合效果,首先利用聚脲甲醛(作为微胶囊壁)和生物油(作为微胶囊心)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采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EM/TEM)和热重分析(TGA)探究微胶囊的外观形貌和热稳定性;然后将微胶囊用于制备微胶囊/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Microcapsule/SBS)复合改性沥青,通过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和离析试验探究微胶囊的掺加对复合改性沥青路面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延度愈合率试验验证微胶囊的愈合效果,并结合宏微观试验分析其愈合机理。结果表明:微胶囊呈现类球状,且表面较为粗糙,增大了与沥青的接触面积。微胶囊的热稳定性较好,其囊壁可承受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的高温环境。随着微胶囊的添加,复合改性沥青的低温塑性和耐热性均有所改善。此外,复合改性沥青的储能模量和损失模量也有所提升,即微胶囊的添加提升了SBS改性沥青的黏弹性能,这可能是由于添加的微胶囊与SBS和基质沥青具有很好的相容性,且微胶囊均匀分散在沥青内部并嵌入SBS呈现的网状结构中,这也在离析试验和荧光显微试验中得以证实。当微胶囊的掺量为0.4%时,复合改性沥青的愈合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8.
用甲苯2,4(2,6)-二异氰酸酯(TDI)为壁材原料,Fe3O4作为芯材,由原位聚合法制得了Fe3O4聚脲微胶囊.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亲水性的比较,证明了Fe3O4已被聚脲包覆.用热分析方法测定了微胶囊内Fe3O4的质量百分比为5.0%、10.2%、15.2%.扫描电镜观察说明,当原料质量比m(Fe3O4)∶m(TDI)=(0.2~0.4)∶2时,微胶囊的分散性好于Fe3O4,此时,微胶囊磁性与Fe3O4相似.微胶囊化的Fe3O4密度为(1.01~1.45)g/cm3,小于原Fe3O4的密度(3.12 g/cm3).Fe3O4聚脲微胶囊能分散于丙烯酸异辛酯、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丙烯酸丁酯、二乙烯三胺、甲苯、乙醇、乙醇水溶液[w(C2H5OH)=30%]、二缩三乙二醇等有机溶剂中,且能稳定存在180 d以上,有望用于涂料、油墨、粘合剂等领域.  相似文献   

19.
以有机胺(乙二胺/二甲基亚砜)溶液作为吸收剂,磷酸作为pH调节剂,在带磁力搅拌的鼓泡吸收装置中,进行了模拟烟气脱硫的实验研究。以改善乙二胺吸收体系的再生性能为目标,考察了乙二胺和二甲基亚砜以不同体积复配组成的复合吸收剂的吸收和再生性能。结果表明:在总胺浓度相当的情况下,复配吸收剂的吸收容量随着吸收剂中乙二胺浓度的下降而减少;复配吸收剂的解吸率则随着乙二胺浓度的降低而增大;吸收剂的有效吸收容量则是先增大后减小。当乙二胺和二甲基亚砜比为3/2(体积比)时的吸收体系较优,SO2的首次解吸率从单一乙二胺吸收体系的35.5%提高到88.1%,有效吸收容量从6.81g/L提高到12.3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