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罗吉才 《科技信息》2008,(22):80-80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发动机水温过高会导致工作无力,功率低下,严重时会拉缸、粘缸,甚至曲轴抱死汽车发动机水温高的故障诊断及故障排除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任现明  郝元贵 《科技信息》2011,(29):I0104-I0104
本文结合汽车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活塞敲缸异响故障,针对异响中发动机冷态敲缸、热态敲缸两种情况的诊断步骤和方法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3.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任务,就是使工作中的发动机得到适度冷却,从而使发动机运动部件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而发动机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一些系统工作不正常和元件损坏,使发动机散热效果变差,发动机消耗过多燃油,可燃混合气燃烧异常,点火不正时等,造成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升高。汽车发动机水温高是一个常见的故障,会给发动机带来严重的损害,如引起发动机出现爆燃而使动力下降、油耗增加,润滑油变稀使发动机磨损加剧,甚至还有可能导致活塞膨胀,发动机出现拉缸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所以,我们在行车过程中,应保证发动机在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内运行。  相似文献   

4.
利用博世FSA 740发动机故障检测仪对汽车发动机电控点火系统的初级和次级点火波形进行检测与分析,快速准确查找汽车发动机抖动故障的原因,阐述通过次级点火波形检测与分析诊断发动机抖动疑难故障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四缸并列波形和单缸平列波形的分析判断发动机各缸工作状态,提高汽车维修效率,为维修人员提供高效实用的故障诊断思路及维修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远 《科技信息》2012,(36):155-155
本文主要介绍汽车发动机出现活塞敲缸响故障,后经拆检分析发现,活塞敲缸响是由某缸活塞磨损过大与气缸壁间隙过大所致。  相似文献   

6.
6P125ZQ型柴油机研制中拉缸问题分析秦司闵吕继汉(大连理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116024)关键词:卧式柴油机;加工;工艺/拉缸分类号:TK4266P125ZQ型柴油机是在6125WQ型柴油机的基础上由多单位联合研制的卧式车用发动机.经增压强化后,...  相似文献   

7.
我矿是露天煤矿,全矿绝大部分工程机械配有柴油或汽油发动机。在多年的检修、鉴定、维护、保养等工作中,对发动机常见的故障之一,拉缸现象的原因,进行一定的研究和分析,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所谓拉缸,是指气缸壁上沿活塞移动方向,出现一条条深浅不等的沟纹。严重时影响气缸的密封性,必须及时进行修理。在理论上的认识:拉缸是在无外来物的情况下,由于环表面与缸套内表面滑动接触时,在极小的面积上产生很高的温度所致,这一高温会进而引起环与缸壁间熔着,或当所产生的热量散失后,在活塞环上形成碳化物。这种碳化物或熔着物非常坚…  相似文献   

8.
发动机活塞与气缸的配缸间隙是极为重要的技术参数,如果间隙太大,会引起密封不良(漏气、窜油)、动力下降;太小则会使活塞裙部没有膨胀的余地,接触压力超过活塞和气缸之间的油膜所能承受的挤压强度(一般4.9~9.8 MPa),润滑油膜将被破坏,引起粘着磨损(拉缸)故障。从发动机研发阶段直至其生产制造过程中都需稳定控制气缸盖装配前后的缸孔变形量,这对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的稳定发挥及提升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汽车发动机各缸工作均匀性的反馈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反馈并控制发动机的各缸工作均匀性是实现发动机性能优化和改善排放的重要措施。利用曲轴瞬时转速信号进行反馈是一种较好的途径。根据往复式内燃机工作的本质特征,选择了与传统时间域及频率域不同的曲轴角度域及频率域,对汽车发动机的瞬时转速波动进行了划分。然后选择了反映发动机工作不均匀的指标,建立了该指标的计算方法。结合第二代电控喷射系统进行了各缸工作均匀性的闭环调整台架试验。结果证明,该算法可适用于发动机各缸均匀性反馈控制。  相似文献   

10.
夏季行车造成水温高的原因比较多,其中多尘和飞絮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北方属于多风尘的气候,又多杨柳絮,所以车辆行驶一段时间,就会在冷却水散热器的散热栅上积存厚厚的一灰尘与飞絮,从而大大降低本来优越的散热性能,就像给冷却系统罩上了一层保温被,使冷却空气不能穿过,造成水温过高。汽车发动机散热不良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容易造成许多故障,甚至恶性故障,例如发动机可能会出现“拉缸”、“抱瓦”、机械磨损加剧、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发动机冷却系统冷却性能分析提供方法参考,以某四缸发动机冷却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手段对其冷却系统冷却性能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四缸发动机冷却系统在发动机转速10000 r/min时的工作流量为90 L/min,该流量工况下缸体水套排气侧区、缸头鼻梁区冷却液流速满足高温区域流速不低于1.5 m/s的设计要求。4缸鼻梁区截面流量最小,3缸鼻梁区截面流量最大。经发动机台架热平衡实验验证,4缸的缸头火花塞垫片温度最高,3缸的缸头火花塞垫片温度最低。实测温度结果分布趋势与各缸鼻梁区截面处流量分布、发动机缸头温度场分布趋势基本一致,表明构建的冷却系统数值仿真模型是可靠的。缸头火花塞垫片在极限工况下的最高温度213℃在可接受范围内(小于250℃),表明该四缸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冷却性能较好,可满足该四缸发动机的冷却。  相似文献   

12.
<正>背景广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简称GTE)是一家以海外市场为主要目标的汽车发动机生产企业,由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于2004年共同投资建立,年生产能力达50万台发动机。GTE生产丰田主流AZ(1AZ、2AZ)系列发动机及主要零部件(曲轴、凸轮轴、缸体、曲轴箱、连杆、缸  相似文献   

13.
发动机模型的建立是研究发汽车发动机管理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本文针对LPG单燃料发动机,介绍了一种基于独创的旋转矢量坐标系的发动机逐缸燃气喷射模型,并给出了6102LPG发动机六个独立气缸在一个燃料周期的燃气喷射量的具体表达式。试验表明,该模型能较准确的计算系统应喷射的燃气量,计算精度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顾杰志 《科技资讯》2011,(11):100-100
汽车发动机烧机油的故障原因很多.本文主要介绍一台桑塔纳汽车发动机大修镶了新缸套后,出现了烧机油故障现象.检测相关部件的密封配合没有问题,用量缸表测量气缸体圆度.圆柱度偏差也符合技术要求.后经拆检分析后,发现烧机油故障是由气缸体承孔加工不符合要求,精度超过极限偏差所致.  相似文献   

15.
基于滑模跟踪控制的汽车发动机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了汽车发动机动态转矩滑模跟踪控制方案,通过改变动态转矩,使曲轴转速平方的估计值不断跟踪其测量值,二者误差逐渐减小,动态系统收敛性得以保证,从而可以估计动态转矩和平均动态转矩.若发动机某缸(或某几缸)平均动态出现较大的负值,则可断定该缸存在故障.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建模误差和参数变化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在中低转速和变化工况下均能实时监测气缸工作情况,准确诊断和定位故障,并能判断故障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用于测量六缸汽车发动机曲轴不平衡量的动平衡机微机系统的研制。文中详细地论述了该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与LED显示电路、控制接口、程序等的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17.
为评估某四缸发动机冷却系统设计的合理性,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分析方法对该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布局设计、系统流量确定、冷却系统流场和发动机温度场开展了研究。针对缸体水套冷却液流速差异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在缸体水套添加节流缺口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各缸缸体水套冷却液流速均匀性明显改善,各缸套壁面温度可降低1~3℃。发动机转速12 000 r/min时,热平衡测试结果显示缸温最大差异约为4℃。机油温度约为129℃,温度可控(小于140℃),表明该四缸发动机冷却系统设计合理,可保证四缸发动机各缸冷却均匀及机油的冷却。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两物体间相对运动时的摩擦状态和磨损理论,结合某型液压升降装置出现的拉缸现象,对液缸产生拉缸的机理和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为缓解和避免装置的拉缸问题,在结构上采取的改进措施.通过对摩擦副材料和结构的改进,实现了金属与非金属的配合关系,降低了摩擦系数,同时也提高了运动副的导向性能和润滑性能,进而从根本上避免了冷焊结点和拉缸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利用系统矩阵法建立了车辆动力传动系在发动机一缸熄火时的扭振数学模型.对正常发火和单缸熄火时的激励力矩及V型和直列两种类型的发动机一缸熄火激励力矩进行了简谐分析.以装有V型6缸发动机的某型车辆为例,计算并分析比较了该车动力传动系统在发动机正常发火和一缸熄火时的扭振特性.结果表明,一缸熄火时系统扭振特性显著改变,且动载加大.  相似文献   

20.
随着当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型塑料制品层出不穷,塑料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目前,塑料保险杆的推广使用,表明全塑汽车是可行的。雷诺5型汽车的前鼻子板用塑料制造,经每小时50km速度行驶碰撞试验,塑料前翼子板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热塑塑料车厢后拦权和机器罩将普遍使用。能经受高压力的塑料门亦将出现。美国一家汽车公司推出一种塑料6缸发动机,比金属发动机轻155磅,几乎全都是用塑料制成。这种发动机不但可提高车速、减小噪声10分贝,而且制造工时能节省一半,其成本仅为金属发动机的1/3。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采用聚碳酸酯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