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与转录因子活化蛋白-1(AP-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及EPO治疗组通过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建立急性心梗模型。模型建立4周后,利用心脏超声评价心功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心梗区域心肌NF-κB与AP-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急性心肌梗死组大鼠相比,EPO治疗组大鼠心功能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缩小(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大鼠心肌NF-κB与AP-1蛋白表达量比假手术组显著升高,而EPO治疗组显著低于急性心肌梗死组(P0.01)。结论降低NF-κB与AP-1蛋白表达可能是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炎性反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生存素(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及EPO治疗组通过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建立急性心梗模型。模型建立4周后,利用心脏超声评价心功能,原位末端凋亡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心梗区域心肌HIF-1α与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急性心肌梗死组大鼠相比,EPO治疗组大鼠心功能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缩小(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大鼠比假手术组心肌细胞凋亡数明显升高,心肌HIF-1α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Survivin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而EPO治疗组大鼠比急性心肌梗死组心肌细胞凋亡数明显降低,心肌HIF-1α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Survivin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降低HIF-1α蛋白表达与上调Survivin蛋白表达可能是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NADPH氧化酶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腹主动脉结扎复制高血压模型。随机分成3组:模型组(model);假手术组(sham):除不缩窄腹主动脉外,其余操作同腹主动脉缩窄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rhE PO,腹腔注射4 000 U/kg,每周2次)。8周后,心动超声和血流动力学评价心功能;Masson染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能否通过减轻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C/EBP同源蛋白(CHOP)的表达以及减轻横纹肌溶解致急性肾损伤。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n=6)、单纯EPO组(EPO,n=18)、急性肾损伤组(AKI,n=18)和EPO干预组(AKI+EPO,n=18),EPO组、AKI组和AKI+EPO组又分为3个亚组,即1,6和24 h组(均为n=6)。在各自的时间点留取标本,检测血中尿素氮、肌酐和肌红蛋白水平;HE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免疫组化观察GRP78和CHOP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RP78和CHOP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KI和AKI+EPO组大鼠尿素氮、肌酐和肌红蛋白水平升高,GRP78和CHOP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AKI组肾脏结构出现损伤;与AKI组比较,AKI+EPO组6和24 h血肌酐水平,GRP78、CHOP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较同期均下降(P0.05)。结论 EPO可以通过影响横纹肌溶解致大鼠急性肾损伤时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发挥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未折叠蛋白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肝肾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中线剖腹手术和盲肠结扎穿孔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CTRL)、盲肠结扎穿孔模型组(CLP)、利奈唑胺模型组(LNZ)、丹参酮ⅡA模型组(TAN)进行后续实验。HE染色检测肝肾组织病理损伤程度,TUNEL染色检测肝肾细胞凋亡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肾功能指标,酶标仪检测肝功能指标,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炎症因子水平,记录大鼠存活率。结果:丹参酮ⅡA能降低肝肾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抑制肝肾细胞凋亡,下调肝功能指标ALT、AST水平,下调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尿素氮、蛋白尿水平,下调炎症因子IL-6、TNF-α、IL-1β水平,降低脓毒症大鼠死亡率。结论:丹参酮ⅡA具有减轻脓毒症大鼠急性肝肾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目的:比较三种制法的四逆汤抗大鼠急性缺血性心肌梗死模型的药效,确定治疗大鼠急性缺血性心肌梗死的最佳方案。方法:将Wister大鼠分为五组:心肌缺血组、假手术组、传统四逆汤组、药典四逆汤组、单药混合四逆汤组。心肌缺血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起始部下2mm处结扎;假手术组:穿线不结扎;传统四逆汤  相似文献   

7.
背景:研究发现内源性硫化氢可以作为一种新型气体信号分子,具有重要的信号传递功能和生物调节作用。目的:研究硫化氢对急性马尾神经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实验组、模型组咬除L4椎板,将长10 mm、厚1.0 mm、宽1.0 mm的硅胶条植入大鼠L5和L6椎管内,建立大鼠马尾神经压迫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咬除L4椎板,未植入硅胶条;实验组造模前1 h腹腔注射20μmol/kg的Na HS,模型组与假手术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12,24,48,72 h检测马尾神经组织中丙二醛和谷胱甘肽水平,同时在48 h取材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TUNEL染色。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假手术组马尾神经纤维致密有序,髓鞘完整,轴突无肿胀;模型组马尾神经纤维松散,脱髓鞘改变,部分轴突及髓鞘肿胀;实验组马尾神经纤维紧密,少量轴突肿胀、脱髓鞘改变。TUNEL染色显示,假手术组中脊髓和背根神经节组织中阳性细胞数量较少,模型组脊髓和背根神经节中可见大量阳性细胞,实验组阳性细胞数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假手术组、实验组丙二醛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P0.01),谷胱甘肽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P0.01)。表明硫化氢可以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保护急性损伤大鼠马尾神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维生素E对急性肾损伤中炎症反应的抑制效果,开发针对急性肾损伤的新型治疗模式。方法:采用庆大霉素作为急性肾损伤药物,复制大鼠急性肾损伤模型,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维生素E对急性肾损伤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收集大鼠的血浆和肾脏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ELISA方法,评价血浆及组织中炎症蛋白的表达。结果:通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维生素E对大鼠急性肾损伤模型进行治疗后,大鼠血浆中的炎症蛋白显著降低;在肾脏组织中,与单一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或维生素E相比,二者联合在某些炎症蛋白的抑制方面具有更明显的效果。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维生素E对急性肾损伤中炎症反应具有一定抑制效果,优于单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或单一维生素E的治疗方式,所以,这种联合治疗模式在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方面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归巢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分阶段5/6肾切除制备大鼠CRF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CRF组和EPO治疗组。从第3周开始,治疗组大鼠每次皮下注射重组人EPO 50 U/kg,每周3次,共6周。8周时取其外周血分离与培养EPCs,并检测EPCs的功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外周血EPCs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SDF-1)及其受体(CXCR4)、EPO及其受体(EPOR)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RF组比较,EPO治疗可上调外周血EPCs中SDF-1和CXCR4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P<0.05);此外,EPO还可上调CRF大鼠外周血EPCs的 EPO及EPOR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P<0.05)。结论:EPO对慢性肾衰竭大鼠外周血EPCs的动员可能与其增加外周血EPCs的 SDF-1及其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GAPDH从胞浆移位入核内在EPO减轻脑缺血大鼠神经损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EPO处理组.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用TTC染色法观察EPO对脑组织损伤情况的影响;用Hoechest-33258和GAPDH免疫组化双染观察EPO对GAPDH核内过表达的影响;用Hoechest-33258免疫荧光观察EPO对缺血半影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结果 大鼠脑缺血2h再灌注24 h及48 h,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缺血同时开始给予rhEPO( 3000 U/kg,3次/d,腹腔注射)显著减轻缺血脑组织损伤范围、抑制缺血再灌注引起的GAPDH从神经元胞浆移位入核内引起的神经元凋亡. 结论 GAPDH移位入核内,在rhEPO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损伤的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致急性肾损伤(AKI)小鼠肾脏不同部位P53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动物实验方法,将18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KI组及P53抑制剂pifithrin-alpha(PFT-α)组,每组6只。采用双侧肾蒂夹闭45 min后松开动脉夹的方法建立小鼠AKI模型,PFT-α组于建模前5 min腹腔注射PFT-α  2.2 mg/kg,并于建模后48 h采血检测尿素氮和肌酐,取肾脏组织行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P53蛋白含量,免疫荧光法确定肾脏不同部位P53的表达,TUNEL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caspase-3及Bcl-2蛋白水平 。结果:(1)PFT-α组和AKI组小鼠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而PFT-α组与AKI组比较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明显降低(P<0.05);肾组织HE染色显示假手术组肾组织细胞形态完整,排列整齐,无明显病理改变,AKI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刷状缘脱落、空泡及滴状变性,皮髓质间有明显淤血带;PFT-α组肾小管上皮部分刷状缘脱落消失,空泡及滴状变性减轻,皮髓质间无明显淤血带;(2)假手术组小鼠肾脏有少量P53表达且未检测到凋亡细胞,而AKI组小鼠缺血再灌注48 h后P53蛋白水平及凋亡细胞明显增加(P<0.05),并且均主要定位在肾皮质,PFT-α组较AKI组小鼠肾脏P53蛋白含量及凋亡细胞指数均减少(P<0.05);(3)与假手术组相比,AKI组小鼠肾脏TNFR蛋白及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P<0.05),Bcl-2蛋白水平下降(P<0.05),PFT-α组较AKI组小鼠肾脏TNFR蛋白及caspase-3蛋白水平降低(P<0.05),Bcl-2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急性肾损伤时,肾组织P53表达增加,主要定位于皮质,通过调控凋亡蛋白Bcl-2和TNFR的水平,促进caspase-3的释放,从而介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大鼠体外循环(CPB)术致急性肾损伤时肾脏核转录因子-κB( NF-κB )P65和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1(ICAM-1)表达水平变化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其的抑制作用。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n=10):Sham组、CPB组和EPO组, Sham组建立CPB模型,不行体外转流,其余2组行体外转流,EPO组于转流前在预充液中加入3 000U/kg的EPO。分别于肝素化后转流前 (T0)和转流结束后(T1)、术后0.5 (T2)、1 (T3)、2 ( T4)和24 h (T5)检测血清肌酐水平, 术后24h取肾脏组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并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NF-κB P65和ICAM-1表达。结果 术后CPB组各时间点与sham组比较血清肌酐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CPB组相比,EPO组的肌酐水平明显下降(P<0.05);CPB组肾组织中NF-κB p65及ICAM-1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sham组(P<0.05),EPO组NF-κB p65及ICAM-1表达水平均低于CPB组(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EPO组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胞质内空泡形成、间质出血明显减轻。结论EPO可抑制大鼠体外循环后肾脏NF-κB P65及ICAM-1表达,从而减轻大鼠体外循环引起的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颗粒对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模型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结合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制备CRS模型,根据实验需要分为6组:2周假手术(2w sham)组、2周模型(2w CRS)组、2周药物(2w CRS-Q)组、4周假手术(4w sham)组、4周模型(4w CRS)组和4周药物(4w CRS-Q)组,2周和4周药物组分别给予芪苈强心颗粒(4 g·kg~(-1)·d~(-1))灌胃治疗2周和4周。ELISA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尿微量白蛋白(UMA)含量;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肌酐(Cre)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学变化;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组织中Ang Ⅱ、Bcl-2和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TUNEL染色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结果:与sham组比较,2w CRS和4w CRS组大鼠血清Cys-C、血清Cre、血浆Ang Ⅱ、UMA和尿NGAL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肾组织中Bax和Ang 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肾组织损伤均严重,肾组织细胞凋亡均明显;与CRS组比较,2w CRS-Q和4w CRS-Q组大鼠血清Cys-C、血清Cre、血浆Ang Ⅱ、尿NGAL和UM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肾组织中Bax和Ang 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肾组织损伤均有所改善,肾组织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芪苈强心颗粒可抑制CRS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改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ng 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所致急性肾损伤时细胞聚合糖性死亡与外源性凋亡。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以及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对缺血60min再灌注24h的大鼠肾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与sham组比较肾缺血再灌注后(AKI组)肾组织PARP-1、caspase-3和TNFRα表达增强。PARP-1、caspase-3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出现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肾组织,主要分布于肾小管,皮质和髓质外带的肾小管出现了大面积细胞坏死,表现为细胞肿胀,空泡形成,崩解脱落。在髓质外带肾小管坏死细胞之间存在着较多的凋亡细胞,细胞皱缩,核固缩。电镜下坏死细胞肿胀,细胞器也肿胀,崩解消失。凋亡细胞皱缩,界限清楚,核染色质固缩边聚。结论大鼠肾缺血60 min再灌注24 h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聚合糖性死亡和外源性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iR-494 通过核转录因子-κB(NF-κB) 通路对脓毒症大鼠肾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 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大鼠模型组( 模型组)、转染miR-494 inhibitor 脓毒症大鼠模型组(miR-494 inhibitor 组)。Masson 三色法检测大鼠肾组织病变程度,ELISA 法检测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印迹检测NF-κB 的蛋白表达, TUNEL 检测肾小管细胞凋亡,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及尿液中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24 h 尿蛋白定量(UTP)等生物化学指标。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及miR-494 inhibitor 组大鼠肾组织中miR- 494 表达量均升高,但miR-494 inhibitor 组大鼠miR-494 表达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和miR-494 inhibitor 组大鼠血清 中Scr、BUN 和UTP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miR-494 inhibitor 组大鼠血清Scr、BUN、UTP水 平显著降低。假手术组肾组织结构完整,miR-494 inhibitor 组肾小球间质增多,肾间质增宽,炎症细胞浸润严重。 与miR-494 inhibitor 组相比,模型组肾小球硬度增加,肾小管周围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更加严重。假手术组大鼠白 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β 的表达水平最低,模型组大鼠IL-6、TNF-α 和IL-1β 的表达最高; 与模型组比较,miR-494 inhibitor 组大鼠IL-6、TNF-α 和IL-1β 的水平明显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率比模型 组低,但高于假手术组。miR-494 inhibitor 组中大鼠NF-κB p65 蛋白表达比模型组低,但高于假手术组。结论: miR-494 低表达可抑制脓毒症大鼠NF-κB p65 的表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从而改善肾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枳椇皮提取物对泌尿结石大鼠肾功能及c-jun 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及其 机制。方法: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泌尿结石模型组( 模型组)、枳椇皮提取物不同剂量治疗组( 治疗组)、 排石颗粒药物对照组( 排石组)。H-E 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组织学形态;比色法检测血尿素氮(BUN)和肌酸酐(Cr) 水平;TUNEL 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p-JNK、JNK蛋白表达;黄嘌呤氧化酶法 检测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TBA法检测肾组织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尿液中的 草酸钙结晶排出明显较少,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与排石组草酸钙结晶排出量均较模型组高,且以高剂量组效果最 佳。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组织内有炎症细胞浸润,管内充满草酸钙结晶,肾小球被挤压,肾小管内有炎 性渗出物及坏死。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排石组较模型组均有所减轻。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BUN、Cr、p-JNK、 JNK、MDA、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升高,SOD 降低。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BUN、Cr、p-JNK、JNK、MDA、 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降低,SOD 升高。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与排石组BUN、Cr、p-JNK、JNK、MDA、 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降低,SOD 升高。高剂量组与排石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枳椇皮提取物通过降 低JNK水平,减少了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降低氧化损伤,从而改善泌尿结石大鼠肾功能,起到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能否通过调节未折叠蛋白反应减轻顺铂(CP)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包括正常对照组(control 组)、CP组和CP+重组人EPO组(CP+rHuEPO组)。顺铂或生理盐水注射96 h后处死SD 大鼠,留取血液和肾脏组织,检测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水平,PAS染色光镜观察肾脏形态结构变化;TUNEL染色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免疫组化及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EPO受体(EPOR)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CP组与CP+rHuEPO组大鼠BUN及SCr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TUNEL染色显示凋亡细胞阳性率显著上升(P<0.05),EPOR及GRP78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PAS染色光镜示CP组肾脏组织结构出现明显损伤性变化;与CP组比较,CP+rHuEPO组SCr水平显著降低(P<0.05),凋亡细胞阳性率显著下降(P<0.05),EPOR及GRP78蛋白表达下调(P<0.05),肾脏病理损伤减轻。结论:EPO可以减轻顺铂引起的肾损害,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未折叠蛋白反应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JAK/STAT信号通路在异丙酚减轻大鼠肝冷缺血再灌注后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组(sham组);肝冷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异丙酚组(Pro组),于再灌注前5 min经右侧股静脉给予异丙酚20 mg·kg~(-1)·h~(-1)持续泵注30 min;JAK2抑制剂AG490组(AG490组),于建立模型前30 min腹腔注射AG490 10 mg/kg。再灌注6 h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样和肾组织标本,检测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及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水平;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并进行肾小管损伤评分;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AI);检测p-JAK2、p-STAT_1和p-STAT_3的蛋白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血清的Cr和BUN浓度、肾组织的MDA含量、肾小管损伤评分及AI均明显升高,SOD活性降低,p-JAK2、p-STAT_1和p-STAT_3的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I/R组相比,Pro组和AG490组的血清BUN和Cr浓度、肾组织的MDA含量、AI和肾小管损伤评分降低,SOD活性升高,p-JAK2、p-STAT_1和p-STAT_3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异丙酚可减轻肝冷缺血再灌注后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肾损伤(AKI)引起肝细胞凋亡的细胞学特点。方法:建立AKI(包括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大鼠模型后应用免疫印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光学、电子显微镜技术对AKI大鼠的肾脏和肝脏进行观察。结果:(1) 缺血性AKI 肾小管出现了大面积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表现。不论是缺血性还是非缺血性AKI的动物都发生了急性肾功能损伤和急性肝功能受损。(2) 免疫印迹法测定结果显示AKI动物肝脏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α(TNFRα)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增强。从caspase-3免疫组化染色的结果可以看出阳性细胞均出现在AKI动物肝脏内。(3) 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AKI动物肝脏中确有细胞凋亡和副凋亡的表现。(4) 缺血性与非缺血性AKI诱导肝细胞凋亡的表现相同。结论:AKI可引起肝细胞凋亡和副凋亡,其中经TNFRα启动的caspase依赖的细胞死亡构成了AKI引起的肝细胞凋亡。这种肝细胞凋亡是由肾功能损伤导致的血尿毒物质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