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白凤菜(Gynura formosana Kitam.)总黄酮(TFG)对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噻唑兰(MTT)实验结果表明TFG对HepG2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效应:处理24h后130和260μg/mL TFG实验组的HepG2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分别达到(47.00±1.31)%和(76.39±1.39)%(p0.05);24h的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190.80μg/mL.实验组HepG2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细胞迁移率随TFG质量浓度的升高而下降,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最终显著下降至对照组的6.9%(p0.05),细胞中Bax表达量略微上调而Bcl-2表达量明显下调.综上,TFG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下调细胞ROS水平、重构细胞内还原体系、上调促凋亡蛋白Bax以及下调凋亡抑制蛋白Bcl-2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科罗索酸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抗增殖、促凋亡作用及其机制,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科罗索酸干预SW480细胞24和48 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使用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染色以及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科罗索酸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通过单克隆实验考察科罗索酸对SW480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法和二氢乙啶(DHE)超氧化合物阴离子荧光探针法检测科罗索酸对SW480细胞内的活性氧(ROS)浓度的影响;荧光探针(JC-1)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Ca~(2+)荧光探针Fluo-4AM检测细胞内Ca~(2+)浓度;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科罗索酸对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Bax、Bcl-2和Cleaved PARP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科罗索酸干预细胞24和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2.13和7.79μmol/L;低于半数抑制浓度的科罗索酸可以显著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科罗索酸(3.75、7.5和15μmol/L)干预SW480细胞后,其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0.05%、20.95%和31.60%,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同时,Cleaved Caspase-3、Bax和Cleaved PAR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Bcl-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科罗索酸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诱导SW480细胞凋亡。科罗索酸可以明显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并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其机制与上调细胞内活性氧浓度和Ca~(2+)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对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与其分子机制.采用MTT法、台盼蓝染色法和中性红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恩度对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和TUNEL分析法观察恩度诱导MCF-7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蛋白印迹法检测恩度作用的MCF-7细胞中与生长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恩度显著性地抑制MCF-7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此外,恩度显著性地减少MCF-7细胞VEGFR1,c-Met,ERα,Akt,NF-κB,Bcl-2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明显地上调Bax蛋白的表达,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VEGFR1/c-Met/ERα-Akt-NF-κB信号传导通路,下调Bcl-2/Bax蛋白比率、降低CyclinD1蛋白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DHA)和达沙替尼(Das)联合用药对人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染色法、流式细胞术分别进行细胞活性、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进行检测评价双青蒿素和达沙替尼协同用药的药效,采用Western blot研究其作用机制.结果:(1)DHA和Das单独使用均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两者在一定的浓度下联合发挥协同作用;联合用药结果显示细胞克隆数量少且集落小;(2)联合用药后,周期调控蛋白c-Myc、Cyclin E1和E2F1表达明显降低,细胞周期在G0/G1阻滞;(3)联合用药后细胞内ΔΨm明显下降且凋亡更加显著,抗凋亡蛋白Bcl-2和PARP表达明显减少,促凋亡蛋白Bim、Cleaved-Caspase 9和Cleaved-PARP的表达显著增加;(4)DHA应用可显著促进胞内ROS的产生,并且显著下调抗氧化蛋白Nrf2表达.结论:DHA和Das联合用药显著抑制HepG2的增殖活性,二者在一定浓度下发挥协同作用,促使周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分子机制与G1期周期阻滞及线粒体依赖的凋亡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5-十七烷基间苯二酚(AR-C17)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采用CCK-8方法检测不同处理下的细胞存活率变化;DCF-DA荧光探针法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变化情况;流式细胞术测定胞内肿瘤增殖标记物Ki-67的表达,细胞凋亡的变化,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及自噬体的形成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Bax、Bcl-2、LC3-Ⅱ等凋亡、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R-C17显著抑制了MDA-MB-231细胞存活率,促进胞内ROS的生成,降低肿瘤增殖标志物Ki-67的表达,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上调Bax/Bcl-2的蛋白表达比率,增加活性Caspase的表达量,诱导MDA-MB-231细胞发生线粒体途径的凋亡;同时,AR-C17能够增加LC3-Ⅱ蛋白表达量,促进自噬体形成,诱导细胞发生自噬;此外,采用自噬抑制剂与AR-C17共同作用能够降低细胞存活率,进一步促进细胞凋亡。研究结果表明,AR-C17能够诱导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发生凋亡和自噬,达到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藻红蛋白调控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变化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研究.MTT法检测藻红蛋白对MCF-7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藻红蛋白对细胞形态学的影响;Ho-echst33258单染,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藻红蛋白作用MCF-7细胞的形态学变化;PI单染,流式细胞术测定藻红蛋白诱导MCF-7细胞凋亡的凋亡率;TMRE单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MCF-7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藻红蛋白对MCF-7细胞的IC50为81.60μg/L;形态学观察在作用48 h后,随给药质量浓度增加细胞生长密度逐渐变疏,细胞变小,细胞皱缩,高质量浓度组大部分细胞破碎,贴壁减少.Hoechst33258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藻红蛋白与MCF-7细胞共培养后,随着剂量增加细胞呈明显的固缩状,细胞核出现碎片和凋亡小体等细胞凋亡现象;藻红蛋白作用48 h后的细胞出现凋亡的亚二倍体峰,DNA复制下降;凋亡率分别为25.18%、55.45%、83.94%.不同质量浓度藻红蛋白对MCF-7作用48 h后,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强度分别为24.40±0.21、20.45±0.24和19.77±0.27.藻红蛋白通过调节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变化诱导MCF-7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黄芪总皂苷(ASTs)对三氧化二砷(ATO)诱导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采用6μg·mL-1ATO孵育12 h建立H9c2细胞损伤模型.实验设空白组、模型组、ASTs低/中/高浓度组,ASTs组预孵育12 h,弃去含药培养基,继续用6μg·mL-1 ATO孵育12 h,终止实验.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程度,流式细胞术定量测定细胞凋亡率,RT-qPCR测定Bcl-2、Bax、Caspase-3、Caspase-9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测其蛋白.结果表明:ATO能够显著降低心肌细胞存活率、增加凋亡率(P<0.05);与ATO模型组比较,ASTs各组能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P<0.05),降低Caspase-3、Caspase-9、Bax mRNA表达水平,增加Bcl-2 mRNA表达水平(P<0.05),显著降低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P<0.05),升高Bcl-2/Bax比值(P<0....  相似文献   

8.
以bcl-2为靶标siRNA-2提高HL-60细胞对阿糖胞苷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以bc l-2基因为靶标有效siRNA-2(sm all interference RNA)能否提高HL-60细胞对阿糖胞苷(Ara-C)的敏感性。方法:将siRNA-2转入HL-60细胞株并与Ara-C联合培养,于24、48、72 h,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生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L-60细胞bc l-2蛋白的表达率、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变化及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siRNA-2明显提高HL-60细胞对Ara-C敏感性;抑制细胞bc l-2蛋白的表达,提高细胞内ROS水平,降低线粒体膜电位(P<0.05)。结论:siRNA-2能提高白血病细胞HL-60对Ara-C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MTT法研究了中华补血草根多酚提取物对HL-60细胞的抑增殖效果;AO/EB染色、DNA片段化检测和Annexin V-FITC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了多酚提取物对HL-60细胞诱导凋亡结果.Western blotting检测HL-60细胞株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量.结果表明,中华补血草多酚能明显抑制HL-60细胞增殖,诱导HL-60细胞凋亡并具有质量浓度依赖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经药物处理的细胞内Bax蛋白显著升高,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凋亡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蛋白、上调Bax蛋白表达量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衍生物5,4’-二-正辛烷氧基-7-二氟亚甲基异黄酮(5,4’-Di-n- octoxyl-7-gem-difluoromethylene-genistein,DOdFMG)体外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生长和诱导凋亡作用及机制,以寻找具有开发前景的肿瘤治疗新候选药物.方法 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分别应用不同浓度的DOdFMG处理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软琼脂克隆形成法测定DOdFMG对体外培养MCF-7细胞的锚定非依赖性增殖及生长作用的影响;PI染色流式细胞计分析(FCM)法检测DOdFMG对MCF-7细胞诱导凋亡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蛋白激酶CK2,NF-KB蛋白表达和活性的变化,初步探讨DOdFMG抗乳腺癌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 DOdFMG对体外培养MCF-7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及生长作用,呈剂量依赖性.DOdFMG诱导人MCF-7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DOdFMG 3.0,10.0,30.0 μmol/L处理人乳腺癌MCF-7细胞24 h后,比较于空白对照组,蛋白激酶CK2的表达下调12.50%,41.50%,67.30%,NF-KB的表达下调20.50%,51.47%,71.93%.DOdFMG 30.0 μmol/L分别处理6,12,24 h后,比较于空白对照组,蛋白激酶CK2的表达下调27.73%,44.8%,65.2%,NF-KB的表达下调20.50%,49.83%,69.93%.这表明DOdFMG以时间-剂量依赖方式引起蛋白激酶CK2、NF-KB下调,与先导化合物Gen比较,DOdFMG更为有效(P<0.05).结论 DOdFMG显著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增殖及生长;DOdFMG可诱导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凋亡;抑制蛋白激酶CK2,下调NF-κB的表达可能是DOdFMG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