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冠状动脉(冠脉)内应用尿激酶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富含血栓病变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行急诊PCI术AMI患者住院和随访资料,7例患者造影发现其梗死相关动脉(IRA)内血栓负荷明显,对这部分患者冠脉内联合应用尿激酶和替罗非班,术后观察患者TIMI血流分级和心肌灌注,住院期间药物不良反应,住院期间以及随访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 用药后患者冠脉内血栓负荷明显减轻甚至消失,前向血流恢复至TIMI 2~3级,支架植入后未发生"无复流"或"慢血流"现象,住院期间无MACE事件、严重出血事件发生,3~9个月随访亦未发生MACE事件,患者心脏彩超提示左室功能良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 对于富含血栓病变的AMI患者,在急诊PCI中冠脉内联合应用尿激酶和替罗非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血流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就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观察组)60例及单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组(对照组)60例,观察联合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血流灌注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心电图2 h STR>50%比例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心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明显改善心肌血流灌注,并且有利于恢复心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不同时间应用替罗非班对于术后CRP水平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症入院的84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早期治疗组(n=45)与晚期治疗组(n=39),早期治疗组于急症入院即刻静脉给予替罗非班;晚期治疗组于冠状动脉造影后静脉给予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前、术后的TIMI血流分级;测定PCI术前、术后3dCRP水平;记录住院期间及随访3个月时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早期治疗组术前TIMI前向血流达到3级的比率明显高于晚期治疗组,而术后无差异;早期治疗组术后3d的CRP水平明显低于晚期组;两组术后住院期间MACE事件有明显差异,而随访3个月期间则无差异。结论AMI患者入院时尽早应用替罗非班对急症PCI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且能够明显改善靶血管前向血流TIMl分级,降低CRP水平,减少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维拉帕米和(或)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无复流现象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4月在实施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时出现靶血管的无复流现象的ACS患者,常规给予硝酸甘油冠脉内注射血流无明显改善共49例,按就诊顺序分为替罗非班组和维拉帕米联合替罗非班组,观察两组PCI术后TIMI血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TIMI血流均明显改善,维拉帕米联合替罗非班组比替罗非班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无复流现象与靶血管远端的冠状动脉内微血栓及痉挛有关,冠状动脉内联合注射GPⅡb/Ⅲa受体阻断药替罗非班与钙拮抗剂维拉帕米较单独注射替罗非班疗效更确切,可明显改善术后相关动脉无复流现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接受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患者中,应用静脉标准剂量比伐卢定的情况下,给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预防术中冠脉无复流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3—8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急性STEMI接受PPCI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2)与常规组(n=40)。全部患者均给予标准剂量比伐卢定进行术中抗凝。在梗死相关动脉恢复至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分级≥2级血流的情况下,观察组患者经指引导管、血栓抽吸导管或冠脉微导管一次性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500μg,常规组患者经指引导管、血栓抽吸导管或冠脉微导管一次性冠脉内注射生理盐水10 ml。观察支架植入完成后即刻冠脉血流情况,包括TIMI血流及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结果观察组患者支架植入完成后靶血管即刻出现的无复流(TIMI血流≤2级或CTFC≥40)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急性STEMI接受PPCI患者中,在静脉应用比伐卢定进行全身抗凝的情况下,给予预防性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梗死相关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发生无复流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急诊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8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2例行急诊支架开通术的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在支架植入术后对再通结果进行TIMI评分,并对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12例患者在大脑中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随即进行DSA造影,结果显示血流均达到部分或完全再通(TIMI:2和3).1例患者在术后当天因大脑中动脉再次闭塞而死亡.随访中9例患者预后较好(mRS:0 ~2),2例患者预后欠佳.术后CTA及MRA随访显示11例患者中有2例血管再发轻度狭窄.结论 急诊行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可行,有较高再通率,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穿支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二医院高压氧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24 h内急性穿支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76例, 按治疗方法分为替罗非班组(n=36)和高压氧联合替罗非班组(n=40), 记录和比较2组患者治疗7 d、14 d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评分), 7 d内的卒中进展(NIHSS评分增加≥3分)发生率及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检测2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14 d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替罗非班组比较, 高压氧联合替罗非班组患者治疗7、14 d的NIHSS评分和7 d内的卒中进展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 其90 d mRS评分亦降低,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替罗非班组比较, 高压氧联合替罗非班组患者治疗14 d的血清NSE水平明显降低(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等严重不良事件。结论高压氧联合替罗非班可提高急性穿支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 降低卒中进展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心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4月至2010年6月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接受直接PCI治疗患者184例,随机分为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A组,78例)和常规PCI及静脉滴注替罗非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动脉灌注盐酸替罗非班在处理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急性血栓栓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10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发生血栓栓塞患者,其中9例采用盐酸替罗非班动脉内靶向灌注处理,作为研究对象,另1例采用尿激酶动脉溶栓处理.9例均在完成动脉瘤腔致密填塞后,经微导管行盐酸替罗非班0.5 ~ 1.0 mg靶向灌注,并配合使用微导管、微导丝机械碎栓.术后进行DSA或CT追踪随访,观察有无脑梗死或脑出血发生.结果 9例术中造影血管均完全再通,且术中CT均未发现颅内新增出血征象;术后3~7d复查CT发现不同程度脑梗死4例;术后1个月后复查,遗留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2例,余均恢复良好.结论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处理急性血栓栓塞并发症时,经动脉靶向灌注盐酸替罗非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的可能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接受Wingspan支架成形术治疗的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中5例(4.9%)发生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支架植入术后5 min~6 h,5例患者脑血管造影证实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给予动脉内溶栓治疗后均获再通,无溶栓相关致残致死情况发生.结论 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原因多样,积极的干预措施可减少不良后果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