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女,70岁。1992年12月15日因左少腹疼痛2月,伴血尿7天来诊。居家五楼,年事渐高,尚能操持家务。2个月前始觉左少腹疼痛,放射至前阴,伴小便不爽利。1周前出现肉眼血尿,经多家医院B超、X线等检查,均未提示泌尿系结石、妇科类症及肿瘤等,惟小便化验红细胞(++++),经中西医治疗未效而来诊。刻诊:左少腹间歇性胀痛,痛引腰背;小便胀急,解出不爽,色赤(肉眼血尿)无痛,伴短气乏力,大便干结。舌苔薄白,脉细弦。辨证属脾虚肝郁,气馁不摄;治则益气升清,疏郁建中。方予补中益气汤合四逆散:党参30g,黄芪30g,淮山药15g,炙甘草6g,当归9g,陈皮10g,柴胡12g,…  相似文献   

2.
小便病诸侯,历代医家多从肾论治,每获良效。但临床上有些小便失禁及小便不通疾患单从肾论治,往往收效甚微。今受吸枢·口问篇第二十八》中"中气不足顺便为之变"之启发,在临床上治疗了几例小便异常疾患,通过辨证,均属中气不足所致,故从脾论治,运用"因其衰而彰之"、"气虚宜掣引之"之治疗原则,以补中益气汤加减为主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所治5例小使异常疾患中,属小便失禁者3例,小便不通者2例。小便失禁者中有曾经怀孕2次,每次孕后三个月左右即出现小便频数或失禁,最终均导致流产。本次孕后三月又出现排尿不自主,劳则尤甚,小…  相似文献   

3.
4.
5.
<正> 一、分清句读、篇章,上下对照,前后联系,防止衍、漏、脱、错句读问题,看来是小问题,其实关系重大,不可不细心研究。例如《素问·五脏别论》载“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写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写者也。魄门亦为五脏使,(据王冰注,魄门受已化物,则为五脏行使。)水谷不得久藏。”《甲乙经》句读与《素问》同。然《太素》作“此不能久留,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内经》之“水”意义的考释,发现《内经》之“水”,既包含通用之水的内涵,更承栽有众多的中医学创新涵义,为早期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服务,成为构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分子。  相似文献   

7.
《内经》“木郁达之”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郁达之”为《内经》“五郁”治法之一,《内经》“五郁”之疾,缘于运气的太过和不及的变化而发生,属于外感范畴,后世进一步推演,认为内伤也可致郁。“五郁”之中以“木郁”为先,“木郁”即肝郁,肝郁之因虽有内、外两端,但以情志失调所致肝气郁结者居多。所谓“达之”即畅达之意,疏利肝胆、理气解郁是“木郁达之”的主要含义,也是临床常用之法。属于肝气郁结者,主以疏肝理气;肝郁化火,治以清肝泻火;肝木乘土,治以抑  相似文献   

8.
"气”之一字,<内经>中使用颇多,如天气、地气、阳气、阴气、寒气、营卫之气、脏腑经络之气等,各自有着不同的含义,现笔者随文寻义,将其分析归纳为以下数种:  相似文献   

9.
10.
<正> 病因十九条,是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是前人从实践中把疾病某些共同的证候,归纳于某一病因或某一脏的范围内,作为辨证求因的依据,列为十九条,它对临床的辨证施治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它只是一种粗略的分类归纳,由于时代的不同,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我们分析、诊断和治疗疾病也有不少的进步,所以临证时必须实事求是,采用“辨证”与“辨病”中西医结合的办法,全面分析,才能切合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切不能说:“熟读病因十九条,辨证论治永无忧。”把病因十九条视为金科玉律,不可侵  相似文献   

11.
七损八益与二者可调,是两条互为因果的生命活动准则。“七损八益”是指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机体由少而壮,由盛到衰的损益盛衰变化之节律性、时限性与趋向性准则,而“二者可调”则是人体保持和合协调、平衡稳定的协调性准则。  相似文献   

12.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是《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病机十九条内容之一,因其能基本概括中医常见病的发生机理,并用于指导临床实践,而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一、对诸痛痒疮的认识诸:“众”、“各”、“许多”之意。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是指多种疼痛、瘙痒、疮疡病变的发生,都与心之功能有关。但历代医家  相似文献   

13.
14.
一、了解《内经》的特点《内经》是现存中医典籍中最早的一部医学巨著,和其它古典医籍相比,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内经》是无数医家共同劳动创造的  相似文献   

15.
《内经》中多篇曾提到的“度”之概念,大多数学者未能携其要旨。在此笔者对其探微索隐,冀溯本求源,昭彰至理。1“度”非“周”之意《灵枢·营卫生会》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  相似文献   

16.
五气是中医学中的一个专用名词,其含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不同,差异较大.《内经》中五气一词出现在很多篇章中,但名同义异.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含义:1、指木、火、土、金、水五运之气《素问·天元纪》说:“五气运行,各终期日,非独主时也.”《素问·至真要》说:“五气交合,盈虚更作.”《素问·六节脏象》说:“五令更立,各有所胜.”《素问·五运行》说:“正五气之各主岁尔,首甲定运.”以上诸篇所言五气是指五运之气.五运之气  相似文献   

17.
在《内经》中六气皆可造成热病,而后世独把伤寒作为热病的原因。可知不仅"伤寒"有所谓广狭二义,其实单就"寒"字而言,亦有其广义之说。该文详细深入地探究了广义之"寒"的真义,指出"寒"为"邪",可引申为"伤害";又从"同词反义"的角度对"寒"进行了阐释,可知"寒"字具有"同词反义",既可表示一切伤害人体的邪气,也可表示为保卫人体不受邪气伤害的正气。由此基础再来理解广义伤寒,则知伤寒之义一为伤于邪气,二为伤了人体之正气。  相似文献   

18.
<正> 我父亲凌禹声是祖传十五世儒医,早年在青浦开业,后迁至上海。1936年我高中毕业后开始随父学医。当时启蒙的书是汪昂的《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初读时,虽有父亲指点,还是困难重重,大多是囫囵吞枣,连一知半解也谈不上。以后随父临诊,继而独自开业,在医疗实践中再反复推敲,逐渐领略到个中趣味,读一遍有一遍不同的体会,越来越领悟到《内经》的确是祖国医学遗产中的一件瑰宝,是中医入门和深造必读之书,其中道理,够我钻研一辈子。  相似文献   

19.
从概念涵义、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等方面对《内经》所论之厥与《伤寒论》所论之厥进行对比研究,认为二者间虽有联系,但论述的重点、涵义、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等均有较大差异,《内经》所论之厥比《伤寒论》所论之厥更为复杂和广泛,不可混同视之。  相似文献   

20.
对《黄帝内经》“肾为胃之关”进行理论溯源,分析各时期医家对此条文的解读,认为“肾为胃之关”的理论内涵,应包括“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与“肾为脾胃升清降浊、阴阳平衡之关键”。功能性便秘的治疗,应立足于“(脾)胃”与“肾”两个核心脏腑,将“治(脾)胃应以升降为本,气血为要”与“治肾当以阴阳为根本”作为核心治则,进一步发挥“肾为胃之关”理论的指导作用,以期对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辨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