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公民逝世器官捐献(DCD)肾移植受者的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8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院中心肾移植科完成的546例公民逝世器官捐献肾移植供、受者临床资料。供者516例,男性399例、女性117例,年龄42.4±16.1岁(5~68岁);死亡原因以脑卒中和脑外伤为主。5~12岁儿童供肾20例,均做单肾给儿童或低体重成人,60岁以上老年供肾56例。546例受者中,男393例、女153例,平均年龄41.7±11.9岁。分析供肾质量、免疫诱导方案、术后移植肾功能、并发症、人肾生存率,以及特殊供肾和特殊受者的人肾存活情况。结果:本组受者术后无一例原发性移植肾无功能,移植肾功能延迟(DGF)36例(6.6%),急性排斥反应28例(5.1%)。术后42例(7.7%)并发肺部感染,死亡10例。移植肾功能丢失18例。儿童和老年供肾的受者预后较好;14例合并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相关性急性肾损伤的供肾,DGF发生率较高(42.9%);22例神经系统肿瘤供肾受者随访期间未发生肿瘤。本组受者人、肾存活率为97.2%和93.9%,1年、3年、5年的人、肾生存率分别为98.5%、96.9%、89.3%和96.5%、 92.7%、 85.6%。结论:本组DCD供肾受者人和肾脏预后较好,主要死亡原因是肺部感染;特殊供肾和特殊受者的预后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接受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肾移植的临床疗效,评价DCD供肾质量与肾移植受者的预后和转归。方法:回顾性研究DCD供者和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供肾质量评分、肾移植受者肾功能恢复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和移植肾丢失的发生率与长期随访情况。结果:成功实施DCD 114例,供肾热缺血时间(5.6±2.2)min,冷缺血时间(6.5±1.6)h;非边缘性供肾(A级+B级)占92.11%,边缘性供肾(C级+D级)占7.89%;供肾获取、灌注、保存及修复过程顺利。228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成功接受DCD供肾肾移植手术,其中211例受者围手术期恢复顺利,术后6~14 d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DGF的发生率为3.54%(8/228),术后20~45 d肾功能逐渐恢复;1例受者移植肾原发性无功能和3例受者移植肾动脉破裂出血切除了移植肾,围手术期移植肾丢失率为1.75%(4/228);无一例受者围手术期死亡。随访过程中, 213例受者肾功能稳定,8例受者发生移植肾功能衰竭,3例受者死亡。结论:DCD供肾肾移植的总体临床疗效良好,但仍存在潜在风险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5.
郭文治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9,12(10):1049-1052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迅速发展,肝脏移植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的有效方法。然而,供肝短缺限制了肝移植的进一步发展。在实际临床应用中,边缘供体及扩大标准的供体使用也逐渐得到广泛开展,用以缓解器官供需之间的矛盾。该文结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年来在公民逝世后器官评估、维护及获取的相关经验进行介绍。为及时、有效、快速进行供肝的评估,进而保证移植受体的生存率及安全性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由于供肝短缺形势严峻,越来越多公民逝世后捐献的扩大标准供肝应用于临床.与传统的单纯冷保存技术(SCS)相比,机械灌注(MP)能更好地保存离体肝脏.该文就MP保存供肝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Pirani评分系统评估心脏死亡后器官捐献(DCD)供肾的组织病变程度,追踪不同程度病变的供肾对肾移植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1)研究对象于2015-02-01~2017-02-01在郑州人民医院行DCD供肾移植患者,供肾获取后移植术前行活检病理,即经快速切片后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采用Pirani评分系统评估供肾组织病变程度。(2)根据供肾Pirani病理评分分为两组,低分组(0~3分),高分组(4~6分)。(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肾移植患者的预后,包括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术后1月、12月和24月血清肌酐(SCr)及12~36月累计移植肾存活率。结果:供肾及相应受者共92例纳入本研究,低分组68例(73. 9%),高分组24例(26. 1%)。受体总体DGF发生率为15. 2%,高分组与低分组DGF发生率分别为37. 5%(9/24)和7. 0%(5/68)(P=0. 028)。受者术后1月、12月、24月低分组SCr值分别为(104. 9±16. 8)μmol/L、(94. 9±16. 7)μmol/L、(91. 8±9. 3)μmol/L,高分组分别为(116. 2±34. 4)μmol/L、(116. 5±14. 9)μmol/L、(111. 7±10. 2)μmol/L。低分组SCr两年内各个时间点SCr值均低于高分组(P=0. 041,P=0. 044,P=0. 038,P0. 05)。随访12~36个月,Kaplan-meier分析结果表明高分组与低分组移植肾存活率无明显差异(log-Rank检验,p=0. 499)。结论:DCD供肾病理Pirani评分越高,受者肾移植术后DGF发生率越高,短期移植肾功能越差,但短期内存活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肾移植人群中应用Paxlovid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肾移植科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同种异体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Paxlovid治疗(Paxlovid组)的肾移植受者16例,未接受Paxlovid治疗(常规治疗组)的肾移植受者54例。分析患者COVID-19转归、感染前后的血清肌酐(Scr)、尿蛋白水平,以及他克莫司与Paxlovid相互作用特点。结果 所有患者确诊并开始治疗后,症状均逐步好转,无复发和死亡病例。Paxlovid组感染后第7天Scr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但感染后第14天、第30天两组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xlovid组和常规治疗组在感染前、感染后第14天、第30天的蛋白尿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axlovid组和常规治疗组COVID-19重型患者比例分别为37.50%(6/16)和0.00%(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axlovid组的他克莫司谷浓...  相似文献   

9.
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 (AR)多数发生于术后 3个月内 ,其严重影响移植肾的近期和远期存活。新型的免疫抑制药物骁悉 (MMF)可以降低 AR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现将我院肾移植术后患者应用 MMF的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选取 2 0 0 1年 8月至 2 0 0 3年 1月肾移植患者10 8例 ,均为首次接受同血型尸体肾移植 ,淋巴细胞毒性试验<0 .10 ,未发生超急排斥、加速排斥、肾小管急性坏死者。随机分为两组 ,MMF组 6 6例 ,其中男 4 1例 ,女 2 5例 ;年龄 2 3~6 5岁 ,平均 38.6岁 ;病程 1~ 8年。硫唑嘌呤 (Aza)组 4 2例 ,男 2 6例 ,女 15例 ;年龄…  相似文献   

10.
群体反应性抗体水平(PRA)是指受者体内的抗组织相容性抗原(HLA)抗体的水平。输血、妊娠、移植失败均可使受者体内产生抗体,从而使受者处于致敏状态。我院采用单克隆抗原板、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受者体内PRA水平及特异性抗体。近几年来,我院移植肾10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岩  孔齐  褚晓娜 《山东医药》2002,42(4):65-66
肾移植术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方法。加强肾移植术后观察护理 ,可减少肾移植术后并发症 ,对移植肾长期存活尤其重要。现将我院 1995年 11月~ 1999年 12月间 5 8例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5 8例中 ,男 42例 ,女 16例 ;年龄 18~ 6 0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肾移植后重症肺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肾移植后重症肺炎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后呼吸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疾病预后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22例患者实施了NIPPV,19例患者初始通气成功,但其中12例患者中转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无创通气后2小时,成功无创通气患者的氧合指数(PaO2/FiO2)(189.7±64.5)mmHg电较通气前(148.6±45.7)mmHg明显增高,P<0.05,且随时间不断增加;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也均较通气前明显改善(P<0.05);初始接受无创通气患者病死率为57.9%,所有接受有创通气患者病死率为93.3%,总病死率为68.2%;无创通气患者中发生胃胀气3例,面部溃疡1例.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改善早期肾移植后重症肺炎患者的氧合功能,并降低病死率,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肾移植术后急性胆囊炎、阑尾炎的效果。方法采用手术治疗肾移植术后急性胆囊炎、阑尾炎患者10例。术后常规给予免疫抑制、抗感染、支持治疗等。结果本组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患者肝肾功能基本正常。结论手术治疗肾移植术后急性胆囊炎、阑尾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肾移植术后红细胞增多症 (posttransplantery throcytosis ,PTE)为肾移植术后较常见并发症之一 ,自Nies[1] 于 196 5年首次报道以来 ,国内外学者对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本研究旨在对我院肾移植中心PTE发病情况、易患因素及发病机制进行探讨 ,以期对高危患者进行早期监测、及时处理 ,尽可能减少PTE发生。1 对象和方法1.1 诊断标准 采用目前国际上较统一的标准[2 ] ,即红细胞比积 (Hct)持续大于 0 51,并同时排除原发性及其它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如慢性阻塞性、…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观察无导线起搏器临床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观察2020年1月到2022年4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22例患者,通过观察术中、术后起搏参数、心电图特点及并发症情况,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 共22例患者均完成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成功率100%,其中男性17例,年龄14~85岁,随访3~31个月。其中三度房室阻滞8例、二度Ⅱ型房室阻滞2例、高度房室阻滞2例、心房颤动伴长间期2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5例。其中5例起搏器囊袋感染、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起搏器装置拔除后再植入无导线起搏器。术者起搏器阈值为:0.68±0.26V/0.24ms,感知为8.67±2.63m V,阻抗为780±154Ω,术后随访3个月感知及阈值均平稳,分别为:0.52±0.32V/0.24ms,10.23±3.13m V,690±112Ω。术前心电图QRS时限78~143ms、电轴-62°~118°,术后心电图QRS时限87-182ms、电轴-70°~70°。术后1例出现腹股沟穿刺点皮下血肿,未见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等其他并发症。结论 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成功率高,安全性高,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肾移植术后的观察非常重要,及时准确地观察病情的变化,能减少病人痛苦,为治疗和抢救赢得时间,特别是肾移植术后对排异反应的观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自制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观察表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斥反应是指受者体内对移植肾抗原的出现而发生的一系列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如何预防排斥反应的发生,提高肾移植患者的长期存活率仍是目前肾移植护理的难点。为此,我们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制定了排斥反应观察表。在临床应用中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以急性排斥反应为例介绍如下。 表格的设计:标题为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观察表、日期、姓名、住院号。竖列为内容,即体温、尿量、血压、移植肾区症  相似文献   

19.
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是肾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为移植肾无功能和功能恢复延迟的主要原因之一。2000年1月~2003年1月,我们共施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96例,其中14例并发ATN,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1990年 6月~ 1999年 10月 ,我院共行肾移植 86例。其中男 5 4例 ,女 32例。年龄 19~ 48岁。术后因急性排斥反应死亡 2例 ,出现慢性排斥反应 16例。由于观察密切 ,及时发现并予抗排异治疗 ,此 16例均恢复并顺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超急排斥反应及早期肾小管坏死的观察与护理 :1密切监测血压 :术后血压低于 12 k Pa的患者除补充血容量外 ,应用多巴胺维持血压 ,并密切观察血压及心率变化 ,避免血压过高并发心衰及脑出血等 ,必要时静滴立其丁 ,使收缩压维持在18~ 2 1.5 k Pa、舒张压 10~ 12 k Pa,以保证移植肾的灌注。 2严密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