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田慧  叶欣 《工业加热》2018,(11):1102-1106
【摘要】 虽然手术切除是治愈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大约80%肺癌无法通过手术切除治疗。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肺癌患者在传统的放化疗中获益有限,因此许多新的局部治疗方法陆续产生,包括局部消融治疗等。微波消融(MWA)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消融技术,本综述描述了MWA的作用机制、治疗早期NSCLC的适应证、临床疗效、潜在的并发症以及目前存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评估CT导引下经皮微波消融(MWA)治疗高龄老人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9月采用初始CT导引MWA治疗的32例病理学证实为周围型NSCLC高龄患者临床资料,记录临床参数和术后并发症。随访7~70个月,采用Kaplan- Meier法计算中位总生存期(mOS)、总生存率、中位肿瘤特异性生存期(mCSS)、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中位无疾病进展期(mPFS)及局部控制率。结果 32例成功完成33次MWA,均为完全消融。术后30 d内死亡率为零,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21.2%(7/33)。截至2018年3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为18.5个月, 9例(28.1%)死亡,其中3例为非肿瘤原因。mOS为38个月(95%CI 12.7~63.3),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58.7%、31.9%;mCSS为67个月(95%CI 33.7~100.3),1、3、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100%、65.6%、52.5%。8例(34.8%)出现局部进展,局部mPFS为(47.2±5.8)个月,1、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7.3%、67.5%。结论 CT导引MWA治疗高龄老人早期周围型NSCLC安全有效, 可带来显著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3.
邹旭公  李晓群  陈源  黄大钡  张健 《工业加热》2018,(11):1056-1059
【摘要】 目的 探讨运用C臂CT引导经皮穿刺射频消融(RFA)治疗不可切除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2012年3月—2016年3月经病理确诊Ⅰa期NSCLC应用C臂CT引导经皮RFA病例。穿刺精确性、穿刺时间及穿刺调整次数用于评价其可行性,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CAE- V4.0)评价其安全性,改良实体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 )用于评价其有效性。结果 33例患者共38次RFA,肿瘤长径平均2.3 cm(0.9~3 cm),中位穿刺时间平均12 min(5~28 min)。中位穿刺调整次数平均4次(3~6次),穿刺精确性为(3±0.3) mm(0~9 mm),并发症包括气胸4例(grade2),咯血2例(grade2)。33例患者RFA治疗后的1年、2年总生存率为84.8%、75.7%,无瘤生存率为63.6%、45.5%;手术平均累积剂量和平均有效剂量分别为14 377.8 μGy×m2和24.3 mSv。结论 C臂CT引导经皮穿刺RFA治疗不可切除Ⅰa期NSCLC具有较高可行性和安全性;近中期有效性确切,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影像引导方式。
  相似文献   

4.
邓灵波  李晓光  明韦迪 《工业加热》2013,(12):1000-1006
【摘要】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RFA)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文献,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和质量进行评价,并用RevMan5.1.10版软件对RFA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有1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荟萃分析结果表明使用RFA治疗晚期NSCLC的有效率(CR + PR)是不使用RFA治疗的3.21倍(95%CI:1.94 ~ 5.31)、复发率为0.33倍(95%CI:0.20 ~ 0.57)、生存率为2.60倍(95%CI:1.90 ~ 3.55)、生活质量为4.79倍(95%CI:2.71 ~ 8.48),且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使用RFA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结论 使用RFA治疗晚期NSCLC能够提高治疗疗效,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RFA治疗晚期NSCLC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于RFA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应用价值尚需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规范化、高质量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
刘宝东 《工业加热》2018,(11):1013-1017
【摘要】 射频消融(RFA)是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选择之一,但是仍需要进行前瞻性随机多中心临床研究,比较其它局部治疗手段如亚肺叶切除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同时,早期肺癌RFA后局部复发率较高,需要联合其它肿瘤治疗手段如放疗、化疗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等提高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射频消融(RFA)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化疗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短期疗效、不良反应和生存率。方法 选择32例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周围型NSCLC。随机选16例为观察组:在CT引导下行经皮RFA,术后1周行GP方案化疗,对照组:16例单纯行GP方案化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每3个月随访1次。结果 观察组的近期疗效CR 9例(56.3%),PR 4例(25.0)%,有效率为81.3%,对照组CR 1例(6.3%),PR 6例(37.5)%,有效率为43.8%,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 > 0.05),随访6、9、12、15、18、21和24个月生存率,观察组中位生存期18个月,对照组为15个月,两组中位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FA联合GP化疗方案是治疗周围型中晚期NSCLC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评价CT引导射频消融(RFA)治疗不能手术切除或拒绝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局部控制效果。方法 2007年3月—2010年3月对60例早期NSCLC患者进行CT引导下68次RFA。全组患者病理学分型为:鳞状细胞癌23例(38.3%),腺癌31例(51.7%),大细胞癌2例(3.3%),鳞腺癌4例(6.7%)。病灶直径平均大小3.8 cm(1.8~6.8)。观察总体生存率、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及局部无进展生存率。结果 全组病例均能完成RFA,平均消融时间为35 min(18~63 min),术中常见并发症是气胸17例(28.3%),无围手术期死亡。中位局部无进展生存(local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LPFS)时间2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2个月,局部无进展生存率1、2、3年分别为94.6%、83.1%、73.6%。结论 CT引导RFA治疗不能手术切除或拒绝手术的早期NSCLC安全、有效,可明显提高局部无进展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低机械指数灰阶超声造影(CEUS)评估经皮微波消融肾细胞癌临床疗效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 2006年3月—2013年7月,105例肾细胞癌患者109个病灶,平均直径(3.1 ± 1.3)cm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消融后3 d,CEUS对消融区检查结果与同期增强CT/MRI及穿刺活检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对近期消融疗效进行评估;随后 1、3和6个月及之后每6个月进行CEUS和CT/ MRI检查,对远期消融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微波消融后3 d,CEUS检查显示94个(94/109,86.2%)病灶呈完全消融状态,15个(15/109,13.8%)病灶有残癌。其中,13个(13/15,86.7%)残癌病灶由同期增强CT/MRI检查或活检病理证实。CEUS对微波消融肾癌近期疗效评价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7.9%、98.2%、86.7%和100%。在3 ~ 90个月(中位24.6个月)的随访期内,CEUS检查显示有7例复发(1例肾实质内、2例外凸靠近肠道及4例内凸靠近肾盂),其中6例与同期CT/MRI检查相一致,CEUS对消融区的远期疗效评价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99.0%、98.2%、85.7%和99.0%。结论 实时灰阶CEUS在评估经皮微波消融肾细胞癌疗效方面具有灵敏、准确、便捷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评价静脉化疗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NSCLC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联合组42例,行静脉化疗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对照组43例,行单纯静脉化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血常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并发症、局部有效率及远期生存率差异。结果 联合组术后3个月总有效率为71.4%,明显高于对照组39.5%(P<0.05),联合组术后3个月鳞癌有效率为64.7%,腺癌有效率为76.0%;对照组静脉化疗后3个月鳞癌有效率为41.2%,腺癌有效率为38.5%。联合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4.7个月,对照组为7.6个月,联合组1、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9.2%、28.6%,对照组为34.6%、14.0%,联合组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503,P=0.019)。Ⅲb期联合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5.9个月,对照组为8.3个月,联合组1、2年累积生存率为68.0%、36.0%,对照组1、2年累积生存率为38.5%、15.4%,Ⅲb期联合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χ2=5.934,P=0.015)。Ⅳ期联合组中位生存期为8.6个月,对照组为6.3个月,联合组1、2年累积生存率为45.8%、17.6%,对照组1、2年累积生存率为22.1%、11.8%,Ⅳ期联合组2年累积生存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46,P=0.229)。联合组术后1个月CEA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常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化疗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中晚期NSCLC是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究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MW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接受救治的11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MWA组(n=65)和腹腔镜手术组(n=53)。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肝功能改变。分析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3年无瘤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 MW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均低于腹腔镜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WA组患者ALT水平低于腹腔镜手术组,ALB水平高于腹腔镜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AST、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肿瘤根治率和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WA组和腹腔镜手术组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24.52(95%CI:21.5~27.5)个月和25.42(95%CI:22.1~28.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WA组和腹腔镜手术组总生存时间分别为30.83(95%CI:28.4~33.2)个月和31.2(95%CI:28.5~33.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数目、血管侵犯均与原发性肝癌患者3a无瘤生存时间密切相关。AFP水平、肿瘤数目和血管侵犯与原发性肝癌患者3年总生存时间密切相关。结论 MWA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疗效及预后与腹腔镜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对比超声及CT两种引导方式下进行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RFA)治疗的手术时间、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肝细胞肝癌RFA治疗患者158例,其中超声引导下59例;CT引导下 99例;统计使用超声/CT引导两种方式进行RFA治疗过程中手术用时的差别、术中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随访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无疾病进展时间(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严重不良反应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193,>0.05),安全性相当。超声组平均手术时间(26.03 min)小于CT组平均手术时间(61.78 min),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 1)。超声组与CT组的局部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超声组的PFS和OS分别为287.0(157.9~416.1 d)和1 907.0 d(1 281.7~2 532.3 d)。CT组的PFS和OS分别为272.0(177.9~366.1) d和1 932 d。两者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在超声和CT引导下均能够完成肝肿瘤的RFA治疗,其中超声引导更加简单快捷,操作时间短,疗效相比CT引导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泡型肝包虫病应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与手术切除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早期泡型肝包虫病患者40例,依据治疗方式分为MWA组20例和手术组2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蛋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蛋白、血小板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总胆红素、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白细胞计数MWA组明显低于手术组(P<0.05),术后MWA组的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明显高于手术组(P<0.05)。MWA组未发生术后感染、肾衰竭、肝功能衰竭、胆漏、出血等并发症,术后复查影像显示病灶稳定,未出现复发。手术组出现1例术后感染,无肾衰竭、肝功能衰竭、胆漏、出血等并发症,也未出现复发。术后住院天数及总费用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WA术治疗早期泡型肝包虫病能达到满意效果,MWA较手术切除具有术后恢复快、住院周期短、住院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郭锐  林征宇  陈锦  严媛  林清锋  陈健 《工业加热》2019,(11):1100-1104
【摘要】 目的 探讨1.5 T MRI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7年12月接受1.5 T MRI引导下RFA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42例结肠癌23例,直肠癌19例,肝内共83个转移灶,病灶平均直径(1.70±0.76) cm(0.65~3.64 cm),在MR引导下完成穿刺点定位、射频电极穿刺及消融位点调整,观察RFA术后即刻MRI表现及并发症,随访复查判定消融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1.5 T MRI引导下RFA治疗。术后即刻行MRI扫描,T1WI上消融灶呈特征性“靶征”,T2WI上消融灶中央呈低信号,周边见薄环状高信号影环绕。1例患者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2.38%,1/42)。术后平均随访时间(41.7±20.7)个月(15~94个月),79个肝转移灶完全消融(95.18%,79/83),4个转移灶出现局部肿瘤进展(4.82%,4/83)。26例患者出现肝内新发病灶,中位进展时间为5.5个月(1~65个月)。RFA后1、3、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73.8%、40.4%和15.2%。结论1.5 T MRI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CT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肝门区胆管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8月29例不可手术切除的Ⅲ、Ⅳ型肝门区胆管癌伴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病理证实胆管腺癌,其中19例行胆道内外引流术,4例行胆道外引流术,6例行左右两侧胆管引流术,待肝功能改善后,行肝门区肿块MWA治疗,29例患者完成46次消融治疗,每例平均1.5次,术后4~8周复查肝功能、增强CT或者MR,采用mRECIST标准评价肿瘤治疗疗效,观察患者的胆红素变化,随访其进展及生存时间。结果 术后1个月完全缓解(CR)15例(15/29,51.7%)、部分缓解(PR)17例(17/29,58.6%),整体有效率82%(CR+PR),1例患者术后出现肝内转移,1例出现肺转移,29例患者术后胆红素均明显下降,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68.9%(20/29),31.0%(9/29),6.8%(2/29),中位生存期(MST)8.9个月,总生存期(OS)11.7个月。结论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CT引导下MWA治疗肝门区胆管癌是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通过CT引导下行同轴穿刺活检联合微波消融(MWA)治疗肺部肿瘤的效果,探讨其技术特点、安全性、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上海瑞金医院放射介入科收治的肺部肿瘤患者20例,共23个肿瘤接受CT引导下同轴穿刺活检联合MWA治疗(其中肺部原发性肿瘤9例,转移瘤11例),根据肿瘤大小和形状,设置相应的消融功率和时间。术后随访4~26个月,通过定期复查胸部增强CT以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行同轴穿刺活检病灶23个,肿瘤直径为0.80~2.40 cm,平均1.39 cm,行MWA病灶共23个,消融后即刻CT表现为病灶密度减低,穿刺活检阳性率为83.3%。20例患者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2例,无变化1例,进展2例,治疗有效率85%。术后1例发生气胸,1例发生血气胸,1例出现急性渗出性胸膜炎,2例发热,无一例发生针道转移,无一例因MWA治疗导致死亡。随访至2016年10月,17例患者存活,3例转移性肺癌患者均死于原发肿瘤进展(分别为肠癌、食管癌及肝癌)。1年局部控制率为65%,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5.5个月(95%CI 16.6~23.4),1、2年生存率分别为90%、85%。结论 通过CT引导对肺部肿瘤行同轴穿刺活检联合MWA具有创伤小、活检阳性率高、安全性高、疗效好等特点,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时间,是目前应用前景较好的介入治疗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CT引导导管鞘辅助穿刺技术在微波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接受微波治疗的临床或病理诊断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先行TACE治疗,TACE治疗后1个月行经皮微波消融(MWA)治疗,共消融56枚病灶,最大径<3 cm 43枚, 3~5 cm 8枚, >5 cm 5枚。导管鞘辅助穿刺技术在传统穿刺基础上,先引入导管鞘,再经鞘管同轴送入微波针进行消融。采用传统微波针直接穿刺16例20枚病灶;导管鞘辅助穿刺25例36枚病灶。MWA治疗后1个月查增强MR评估疗效。结果 41例患者成功完成TACE联合经皮MWA治疗。两种穿刺术1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病灶最大径<3 cm两组1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而病灶最大径3~5 cm及>5 cm两组1次穿刺成功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同一种穿刺方法不同大小病灶1次穿刺成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穿刺均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其中出血、血管瘘发生率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P<0.001),而针道转移发生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导管鞘辅助穿刺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减少原发性肝癌微波治疗中的穿刺次数,从而降低了出血、血管瘘等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比较彩色超声(彩超)与CT经皮穿刺在超声可视性胸部病变定性诊断中的病灶刺中率、病理诊断阳性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回顾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影像学资料提示超声可视性胸部病变患者112例,病变与皮肤之间无骨骼及肺气遮挡,其中经超声引导下穿刺52例(超声组),经CT引导下穿刺60例(CT组),比较两组的病灶刺中率、病理诊断阳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超声组刺中率100%(52/52),高于CT组91.7%(55/60),超声组病理诊断阳性率为96.2%(50/52),高于CT组80.0%(48/60),超声组并发症发生率3.8%(2/52),低于CT组18.3%(11/60)。结论 对于超声可视性胸部病变,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较CT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总结CT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MW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7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CT引导经皮穿刺MWA治疗,应用优质护理方法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并对围手术期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77例接受CT引导经皮穿刺MWA治疗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疼痛29例,肝功能损害6例,气胸1例。所有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后,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本组未出现围手术期死亡案例。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以及术后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有利于病情恢复,对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