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并行算法的研究应以实用性、可实现性以及最大的并行处理效率为出发点.在解常微分方程(组)RungeKutta并行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种针对Transputer并行多处理机系统实现的异步并行算法,该算法可划分成若干OCCAM并发进程一一映射到多个处理机上且进程间采用异步通讯机制.作为一个应用实例,文中用OCCAM语言编写了三阶RungeKutta异步并行算法程序,做了算例,并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实例表明,由于该算法避免了进程间同步通讯等待所需的时间开销,而使算法的效率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多处理机系统在访问共享数据时产生的假共享问题, 在分析多处理机系统高速缓存中假共享的产 生机理的基础上, 提出了克服多处理机系统高速缓存中假共享方法。 在 UNIX 系统的 UNIX 进程中采用临界段 技术, 将所有计算分割成若干部分, 并将每个部分都安排在一个进程中, 每个进程都将自己的结果加到累加结 果中, 产生最后结果。 存放最后结果的存储器单元由若干个进程共享, 并由锁机制保护访问。 通过仿真实验表 明, 该方法能消除多处理机系统的乒乓效应, 提高整个系统的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3.
改进的并行高斯全主元消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Gauss全主元消法的运行时间,用多进程与多线程混合的方式对其进行了并行化,同时对该算法进行了改进.采用MPI并行I/O技术提高读取数据文件的速度,降低对内存的需求;采用标志数组避免了选主元后换行带来的通信开销;使用线程模型确定最优线程数,提高运行消去的速度;通过预先发布机制降低回代求解步骤的时间复杂度.实际运行结果表明,随着方程组阶数增大,加速比也逐渐增大,对于5000元的方程组,8进程同时运行,加速比可达6.68,并行效率稳定在0.85左右.这表明该算法具有可扩展性和稳定的并行效率,适用于大规模并行计算.  相似文献   

4.
在多处理机系统中高效的处理机分配策略对提高系统的性能是至关重要的,这需要用最小的时间开销为将要执行的任务找到合适的处理机组.本文针对二维Torus结构的多处理机系统,提出了一种非连续的处理机分配策略.该策略根据系统中空闲子网的情况对请求的任务进行分解,使得最终分配的处理机组保持一定程度的连续度.仿真试验表明该策略能够进一步提高处理机的利用率,降低任务的等待时间,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区域分解和MPI的线性带状方程组归并迭代解法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性带状方程组并行解法器往往基于两层迭代的区域分解方法,采用M P I(m essage pass ing in terface)实现,因此导致的总迭代次数太多或者进程通信开销太大都会使解法器效率低下。该文通过研究减少迭代次数和降低进程通信开销的方法,设计了一种适合区域分解和M P I系统的高效的归并迭代并行解法器。这种解法器通过引入全局加速收敛算法,把两层迭代归并为一层迭代,有效减少了迭代求解的总次数,并且采用分块并行技术降低M P I系统上加速收敛算法的进程通信开销。实验证明归并迭代并行解法器能够保证和串行解法器大致相当的总迭代次数,分块并行加速收敛技术能够降低接近1/2的全局进程通信时间。  相似文献   

6.
并行算法的研究应以实用性,可实现性以及最大的并行处理效率为出发点,在解常微分方程Runge Kutta并行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种针对Transputer并行多处理机系统实现的异步并行算法,该算法可划分若干OCCAM并发进程一一映射到多个处理机上且进程间采用异步通讯机制。  相似文献   

7.
根据硬件开销和缺陷的检测能力评估了一种可重构的调试设计方案.对于要调试的目标电路,首先设计并完成了一套由4个32位处理器核组成的多处理机系统,然后评估该调试设计电路的硬件架构.对改变调试电路排列的评估结果表明,调试电路的硬件开销占用所实现的多处理机系统在8.6%~12.7%的范围内.其次,对是否可以通过调试电路发现故障效应进行了评估.在一个16位处理器核上注入了10种不同的故障并且检查其是否会被每一个设置在处理器核上的观测点所发现,同时测量了观察所需的时钟周期数.最后还评估了每一种故障的可观察率以及每一个观察点的可观察率.  相似文献   

8.
超立方体中基于安全矩阵的容错路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立方体网络拓扑结构是多处理机系统中常见的一种.随着多处理机系统规模的增大,系统出现链路与结点故障的概率也随之增大.针对超立方体结构的容错路由设计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出现迂回的情况,提出了安全矩阵(safety matrices,简称SMs)这一概念,给出了一种建立SMs的方法及其容错路由算法.n维超立方体每个结点所需的存储开销为n2个字,安全矩阵记录了局部更多的信息.与传统的路由算法相比,该算法可以避免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出现迂回和死锁,使路径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庞大且复杂数据的处理速度和降低成本, 将应用由原来高端的服务器转向了由中低端硬件构成的机群平台, 即松耦合多处理机系统。在松耦合多处理机系统中利用集中式工作池技术和分布式工作池技术, 及时给系统中处于空闲状态的处理器分派工作任务。仿真实验表明, 该系统与非工作池方式的多处理机系统相比, 提高了大数据的处理速度。  相似文献   

10.
求解切比雪夫距离的支撑点选择算法中,由于计算量较大,如何快速判断支撑点的优劣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一套以切比雪夫距离为目标函数的快速支撑点优选策略。通过并行化分析找出相对独立的计算任务,使用OpenMP对支撑点的选择并行化处理;为降低算法层面的时间复杂度,将切比雪夫距离转化为曼哈顿距离,减少了总体计算量;采用多线程的方法对目标函数值的排序环节进行总体重构,避免了无意义的访存开销。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方法,支撑点优选算法具有较为明显的加速效果,加速比达到了174.62,并解决了算法的数据依赖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前机群系统中采用的负载平衡多是在作业、进程和线程中的任一级实现,很少有采用多级负载平衡的系统,其原因是为了减少在实现负载平衡的过程中引入的通信开销。该文提出了一种结合作业级和进程级的多级负载平衡算法,通过采用动态多阈值的自适应负载收集技术以减少通信开销。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负载平衡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并行作业的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12.
多处理机中矩阵乘法的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矩阵乘法的顺序代码、并行代码中分析了其通信时间开销和计算性时间复杂性,提出了使用直接法、子矩阵和递归算法;为提高效率,还提出了将通信安排在计算过程中间进行的算法,使得计算获得最大的重合。解决了多处理机系统中因处理器间的通信速度相对滞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问题,给数值计算带来很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探索适应我市自然栽培条件的玉米高产稳产良种,切实加速玉米良种的更新换代进程,提高玉米生产的丰产稳产系数,特以本市常年普推品种农大3138为对照,设立10个玉米品种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10个参试品种中,单产以三北6号最高,遵玉2号次之,鄂玉、黔北,渝单、临奥均较对照增产,适宜在我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多处理机系统中,处理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任务对通讯需要的匹配程度是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不同任务的需要往往是大相径庭的。因此,多处处理机系统的可重构能力是提高它的效率和性能价格的一个重要关键。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三维MESH网连接的可重构计算机系统RCS,它属于并行MIMD计算机系统,在处理机之间提供了灵活的连接机制,能够有效地实现各种计算结构的重构,并且能够实现处理机级和进程级的容错。  相似文献   

15.
在共享存储器超并行多处理机系统中,访问共享存储器的吞吐量相当大,而存取延迟是与多级互连网络的级数成正比的.为防止这种延迟而产生的处理效率下降,把整个系统视为一个流水线处理体系,同时配合使用高速缓冲存储器.本文给出超并行多处理机系统的模拟性能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学习英语的良好教学方法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影响,指出从思想入手,树立良好的学习心态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与智力的发展,加速英语学习进程等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型高负荷轴流风扇在微小空间的高通流及高负荷能力,提出一种加速型进口导叶(IGV)结构设计方案。方法 采用三维设计软件Pro/E设计不同加速型IGV,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其对风扇不同流量系数下的压力系数、全压效率以及流道损失的影响。结果 采用加速型IGV使得风扇流道内通流能力增强,叶片尾缘气流延缓分离,下游流动更加均匀;随着进口气流加速程度的提高,设计工况点全压效率基本呈单调递增的趋势;相比无加速IGV风扇,当IGV加速程度为1.1、1.2时,在设计工况点,风扇压力系数提升百分比为1.61%,1.24%,效率分别提升了3.49%,5.05%;IGV的加速程度从1.0增至1.5时,风扇效率提高6.69%。结论 在小型高负荷轴流风扇中,加速型IGV与无加速IGV相比,加速型IGV对风扇压力系数以及效率的提升具有更优的效果,并且IGV加速程度也并非越大越好,当加速程度为1.1、1.2时风性能表现最优,为小型高负荷轴流风扇的研究提供相关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真实地形的加速效应,提取真实地形的几何特征建立理想简化地形,提出一种π形山脉模型.采用CFD数值模拟研究顺子山脉风向下子山脉间距、长度及坡度对主山脊线加速效应的影响,结合地形特征比较π形山脉与三维余弦山脉的主山脊线加速比差异,在后者基础上获得π形山脉主山脊线特征点的风速加速比简化计算公式,并通过一处真实π形山脉加以验证.结果表明:π形山脉主山脊线中点的加速比受子山脉间距、长度影响较大,而山脊线交点的加速比受子山脉长度、坡度影响较大;与三维余弦山脉相比,π形山脉主山脊线加速比在山脊线端部相同,但整体偏小,尤其受子山脉遮挡的部分显著偏小,超过离地70 m高度后差异基本消失;通过与真实π形山脉的风场比较,发现简化地形和简化计算公式能较好反映真实地形主山脊线特征点的加速效应.  相似文献   

19.
会计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要求,适应对外开放的要求,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加速我国会计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变厚度圆板轴对称非线性振动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节点变厚度环形有限元研究厚度为半径的任意函数的圆板轴对称非线性振动,给出了一个避免发散并加速收敛的加权平均迭代算法.算例的计算结果与文献的已有结果完全吻合。文章还分析了振幅、半径比、质量比和厚度系数对频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