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肺LE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肺LELC患者中,男5例,女6例,均来自我国华南地区;年龄33~63岁,中位年龄41岁。肺LELC在组织学上表现为癌细胞呈合胞体状聚集成堆,细胞核呈空泡状,肿瘤间质有淋巴细胞浸润。11例患者的细胞角蛋白(CK)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阳性;原位杂交检测EBV小RNA(EBERs)的阳性率为88.9%。7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单纯手术2例,手术+化疗3例,手术+化疗+放疗2例;4例不能手术的患者接受了化疗或化疗+放疗。9例患者存活至今,其中6例为无瘤生存者,最长生存时间为52个月;3例为带瘤生存者,最长生存时间为89个月。结论原发性肺LELC可能与EB病毒感染有关,其对放疗和化疗有一定的敏感性,宜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顾飞英  林娟  孙晓江 《肿瘤学杂志》2015,21(11):934-936
摘 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9例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患者主要以呼吸系统症状首诊,咳嗽最多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明确诊断;病理提示肿瘤累犯脏层胸膜4例,累犯支气管壁3例,累犯大血管壁1例;EBER、p63及CK5/6的阳性率最高,均为100%(4/4),CK7和TTF-1均阴性。8例患者进行了手术切除,其中4例接受了术后辅助化疗,1例在化疗后行序贯放疗;1例骨转移晚期患者进行了姑息性放化疗及生物治疗;化疗方案多样,以吉西他滨联合铂类最多。经随访,7例患者存活,最长生存时间134个月。[结论] 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是少见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EBER检测结果对诊断可能有提示作用,治疗上仍以经验为主。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食管淋巴上皮瘤样癌罕见,临床无特异表现,确诊依赖于活检.病理学特点为伴有淋巴基质的低分化或未分化癌,治疗以根治性手术为主.手术治疗较一般食管癌预后要好.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食管淋巴上皮瘤样癌罕见,临床无特异表现,确诊依赖于活检。病理学特点为伴有淋巴基质的低分化或未分化癌,治疗以根治性手术为主。手术治疗较一般食管癌预后要好。  相似文献   

5.
吴凯  陈昶  高文 《中国肿瘤临床》2010,37(8):464-46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情况。方法:总结9 例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对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 例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患者中,男5 例,女4 例,均来自我国华东地区;年龄39~75岁,中位年龄57岁。9 例患者的细胞角蛋白(CK)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阳性;原位杂交检测EBV 小RNA(EBER)的阳性率为77.8% 。9 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单纯手术6 例,手术加化疗3 例。7 例患者生存至今,最长生存时间为40个月。结论: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与EB病毒感染有关,其对化疗较敏感,宜采用手术为主的多方法综合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PPLELC)的影像学及临床病理表现,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PPLELC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特征以及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 11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32~79岁。8例无症状。CT显示,病灶均呈单发、实性,边界多较清,最大径为1.2~6.2 cm, CT值为31~78 HU,部分肿瘤周边可见长、短毛刺或浅分叶或胸膜牵拉;增强扫描显示,大部分病灶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K5/6、p63均为阳性,6例PD-L1阳性表达。Epstein-Barr病毒编码小RNA(EBER)检查均为阳性。11例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7例接受辅助化疗。截至2023年3月,11例患者均存活,10例患者无瘤生存,1例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结论 PPLELC多为单发肿块,周围型为主,手术切除或手术联合化疗是首选治疗方案,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肺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 of the Lung,肺LELC)是一少见的肿瘤,Begin等于1987年首先报道了肺LELC。根据WHO(2004)的肺癌组织学类型分类,该病被归入肺大细胞癌的一个亚型。许多研究表明该病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多发生于青年、不吸烟的亚洲人种,较其他肺癌组织学类型预后好。笔者对我院明确认断的2例肺LELC患者有关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8.
1病案摘要患者女,55岁,农民,因进食梗噎感1年余于2006年7月3日入院。既往有胃溃疡史12年。入院查体无明显异常,鼻咽部及其它部位未发现肿瘤。6月27日电子胃镜示:距门齿26~28cm处可见2个卵圆形隆起病灶,大小0.7cm×0.6cm及2cm×1.5cm,有蒂样组织,表面糜烂坏死不明显,组织弹性存在,食管下端未检及明显异常改变,HP( )。胃镜诊断考虑:食管平滑肌瘤伴异形增生?灶性癌变?超声内镜示侵犯粘膜下层。病理诊断:鳞状细胞癌可能。入院后检查白细胞总数:3.7×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84×109/L,血红蛋白:120g/L。尿常规检查示:胆红素( ),蛋白( ),潜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内淋巴上皮瘤样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lymphoepithelioma-like cholangiocarcinoma,LEL-I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至2019年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诊治的7例LEL-IC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标记肿瘤细胞,分析其临床、病理形态学特征及预后等,并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结果:7例LEL-ICC中4例女性、3例男性;平均年龄60.7(49~71)岁,其中1例因右上腹痛发现,余6例均于体检中发现。肝左、右叶均可发生,多单发,最大径13~45 mm,肉眼界限尚清,无包膜,切面灰白,质地中等。镜下肿瘤组织可向周围肝组织浸润性生长,一般多呈片巢状、条索状或单细胞样,可有不同程度的腺管分化。肿瘤细胞较大,立方形,胞界不清呈合体样,胞浆丰富、均质粉染或略嗜伊红,核圆形或卵圆形,呈空泡状,可见小核仁及核分裂像。间质伴大量成熟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可形成淋巴滤泡,呈多克隆性。周围肝组织呈间质性肝炎改变。肿瘤细胞免疫组织化学CK7、CK8/18、CK19阳性,可表达C...  相似文献   

10.
淋巴上皮瘤样癌(1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LELC)是指发生于鼻咽部之外,且在组织病理学上与鼻咽部淋巴上皮瘤相似的肿瘤,多发于胃、肺、扁桃体、食管、涎腺、胸腺、子宫颈和皮肤等部位,临床首先要排除鼻咽部淋巴瘤样癌的病史.其特征为肿瘤间质中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及其他炎性细胞,混杂于肿瘤细胞间而形成淋巴基质.肺LELC较为罕见,近10年来本院病理诊断为肺LELC的患者仅7例,其中2例伴鼻咽部鳞癌病史,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 -like carcinoma, LELC)[1]是一种少见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好发于鼻咽部,原发于输尿管极为罕见。1998年Chalik等[2]最早报道1例输尿管LELC,到目前为止,仅有9例输尿管LELC病例报道,其中1例为国内报道[3]。患者均为老年人,均为单侧发病,病灶为单个病灶。据文献报道,EBV病毒感染与LELC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4,5]。本文现报道1例原发于输尿管的LELC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气管淋巴上皮瘤样癌是气管发生的颇为少见的恶性肿瘤,临床诊断较为困难。本院曾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咳嗽约1年伴呼吸困难逐渐加重1个月余。MRI检查显示:气管胸部平主动脉弓水平见一长约2.5cm的狭窄段,腔内见一乳头状等T1等T2异常信号,基底部较宽,贴附于右侧管壁,轴位平面大小约1.4cm×2.5cm,边缘欠光滑,余气管各段显示正常。手术所见:肿块位于气管下段右侧后壁及膜部,突向腔内,占据管腔约1/3,气管外可见浸润,基底部约占3个气管环。2病理资料肉眼所见:送检为约3cm…  相似文献   

13.
食管淋巴上皮瘤样癌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秀峰  肖建  朱斌  纪律  王丹  赵建华 《癌症》2007,26(8):927-927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5岁,因进食梗噎1年余于2006年7月3日入院.既往有胃溃疡史12年.入院查体无明显异常,鼻咽部及其它部位未发现肿瘤.入院前电子胃镜示:距门齿26~28 cm处可见2个卵圆形隆起病灶,大小分别为0.7 cm×0.6 cm及2.0 cm×1.5 cm,有蒂样组织,表面糜烂坏死不明显,组织弹性存在,食管下端未见明显异常改变,HP( ).  相似文献   

14.
0 引言 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LELC)最早发现发生于鼻咽,迄今为止据报道可发生于全身不同部位,主要是起源于前肠的器官如涎腺、胸腺、肺和胃,也可发生于口腔、气管和喉、乳腺、宫颈、阴道、皮肤、输尿管、肾、膀胱,其病理组织学形‘态类似鼻咽的未分化癌.LELC好发于亚裔人种,且发生于涎腺、肺、胃的淋巴上皮瘤样癌与EBV感染相关,但发生于乳腺、宫颈、皮肤及泌尿系统的淋巴上皮瘤样癌EBER原位杂交显示阴性结果.本文报道两例发生于膀胱的LELC并复习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1例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LELC)的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疗过程.该患者经支气管活检病理诊断右肺LELC,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合并肝转移可能大,无驱动基因突变.第1次MDT讨论后行一线GP方案(吉西...  相似文献   

16.
肝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是一种罕见的肝癌亚型, 具有独特的流行病学、病理学特征, 特点是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 可分为淋巴上皮瘤样肝细胞癌(LEL-HCC)和淋巴上皮瘤样肝内胆管细胞癌(LEL-CC), 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方法, 治疗以手术为主。肝LELC预后良好, 可能与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有关。关于LELC的资料非常有限, 仅有少量的病例报道和小型回顾性研究, 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截至目前, 已有67例LEL-HCC和34例LEL-CC在文献中报道。文章总结了肝LELC的流行病学、临床治疗、病理学特点以及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7.
18.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E)属于血管源性肿瘤,起源于血管内皮,可发生于身体多个部位,以肝脏、骨骼和肺为主。而原发于肺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pulmonary 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P-EHE)是罕见的中低度恶性肿瘤,大多以散发病例报道为主,缺乏流行病学调查。因PP-EHE发病率低、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漏诊,导致患者接受不适当治疗及预后不良。其诊断依据是基于独特的组织学、免疫组化及分子特征。因P-EHE较为少见,目前尚无标准有效治疗措施,手术适用于病灶较少的病例,放疗在骨转移病灶及病灶局控上显示较好疗效,抗血管生成的靶向治疗显示较好的应用前景。P-EHE异质性较强,预后介于良性及高度恶性肿瘤之间。本文对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1例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镜下见瘤组织在肺内呈小结节状肾小球样增生,充满肺泡腔,局灶区域可见圆形、梭形的上皮样细胞区,胞质空泡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肿瘤细胞表达CD34、CD31、Vimentin、CEA,而CK7、CK20、TTF-1、CK、间皮细胞、EMA均为阴性.结论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发生在肺内可形成多个小结节,应注意与上皮样血管肉瘤、肺腺癌、间皮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