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我国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仪,通过深化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建设开放、包容、普惠的经济合作体系,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最终促进中国与世界经济的互利共赢发展.作为"一带一路"倡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农业合作与交流是支撑中国农业全球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形成国际农业合作和全球农业治理新格局和新秩序的有效途径.着眼"一带一路"背景,开展中国农业对外合作倡仪研究,既可为农业领域深化推进"一带一路"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也可为探索完善中国农业对外合作倡仪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农业发展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开展农业合作是相关国家的共同诉求。中亚是"一带一路"的关键地段和重要的建设地区,特别是农业又是中亚国家倡导的优先投资领域。中亚目前是河南农业合作投资的主要地区,但在农业"走出去"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面临着中亚国家政治环境不稳定、法律不完善等复杂多样的农业合作投资制度障碍和法律问题。一、河南对中亚农业投资合作的概况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农业科技需求强烈,尤其在育种、植保、疫病防控等关键环节,对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落实粮食安全、消除饥饿等意义重大。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不仅有助于加强农业科技国际交流,同时对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梳理中国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的成效、特点及形势,开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农业科技合作,提出基于"项目—人才—基地"的联合实验室及基于技术研发—集成—推广示范为导向的农业科技试验示范中心等模式,促进中国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尤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科技的合作与交流,从而提高中国的农业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正>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农业国际合作成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最佳结合点之一。农业部、发改委、商务部、外交部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愿景与行动》中指出,农业发展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沿线大部分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5.
正本报讯近日,"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产业联盟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成立。该联盟由首批倡议的"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农业部门、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研机构和相关社会组织共同发起、自愿组成。据了解,"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产业联盟将完善区域农业国际合作体系,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共  相似文献   

6.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为农业对外合作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科技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进以应用研究为主要任务的各省级农科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介绍了该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的优势、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重点介绍了开展合作的三大重点工程,并从明确责任分工、申报合作项目、制定配套政策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的保障举措。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内容。我国同沿线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农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红利逐渐显现,合作成效较为显著。在共建"一带一路"从写意画走向工笔画的背景下,持续深化沿线农产品贸易合作既是我国农业国际化的必然选择,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诉求。未来沿线农产品贸易合作要着力在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上下功夫,坚持战略协同,突出发展共赢,进一步优化农业营商环境,全面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农产品贸易合作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油脂油料贸易规模不断增加,呈现净进口格局,结构性特征明显。资源、成本、政策因素是影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农业贸易合作的主要影响因素。展望未来,通过与沿线国家建立农业投资合作战略,形成资源互补,沿线国家将成为中国进口油脂油料的主要选择。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9月11日,由中国农业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首届"一带一路"(东盟)农业投资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论坛以"‘一带一路'开启农业投资合作新机遇"为主题,首次尝试搭建了"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中国一东盟农业投资合作的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三位一体"的政策对话平台"一带一路"建设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农业优质资源的互补与相通,将成为"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经济合作的契合点充分利用国际平台,助阵农业"引进来"与"走出去",既是对"一带一路"建  相似文献   

10.
声音     
<正>农业国际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的重要举措。在农业国际合作中,坚持绿色共享理念,有利于增进沿线各国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不断提升我国农业企业的国际形象,减少农业国际合作的风险和阻力,推进沿线各国共建新型农业国际合作关系,实现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牛坤玉  相似文献   

11.
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与沿线国家和协议国家开展合作已成为各级农业科研单位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阐述了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合作具有区位优势明显、科研综合实力强和开放程度高的合作优势,总结了目前"一带一路"合作在人员交流、科研攻关和成果示范转化等方面的做法,分析了在顶层设计、合作水平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加强工作机制建设、探索多元化合作模式和组建高质量合作队伍等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合作成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一带一路"是近年中国提出的合作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项倡议,受国内外各界的持续高度关注.从高被引论文引用视角出发,探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术交流情况,可为未来国际科技交流协同创新发展以及相关研究开展提供一定量化参考.[方法/过程]对WoS收录2013-2018年中国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形成的科技网络中处于怎样的位置,面临怎样的科技情报风险,需要采取哪些措施维护中国科技情报安全,应用智库DIIS理论方法,对科学引文索引中2013年-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论文合作数据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应用管理机制设计"七元组"理论开展科技情报安全机制设计。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科技情报的暴露程度较高,科技应用的不可控因素、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科技情报资源流失的风险同时存在,并与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相叠加。切实掌握核心技术,维护知识产权,加强政府、社会对科技交流的监管,防止科技情报被非法利用,是保障科技情报安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农林高校把握“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机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带一路"是一个宏伟的战略构想,农业国际交流合作是"一带一路"构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资源丰富,农业合作需求旺盛,农林高校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优势明显,大有可为。倡议成立"一带一路"农林高校联盟,筹建"一带一路"国际农业教育与科技合作中心,集中发力、优势互补,全面服务"一带一路"战略。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世界重要粮食产区且粮食增产潜力巨大,基于全球农业生态区(GAEZ)模型的估算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2018年为参照期的粮食增产潜力约为5.38亿~5.61亿t;"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是世界小麦和稻米等粮食主要出口市场,近年来粮食产需呈现明显盈余状态,出口潜力很大。中国加强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市场与资源,有利于推动粮食进口来源多元化,降低国际粮食市场利用风险;有利于提升沿线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增加国际粮食市场总供给,降低中国粮食进口成本;有利于构建中国自己的全球粮食供应链渠道和国际粮食循环;有助于推动世界粮食安全治理向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转变。中国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粮食贸易领域的互利共赢合作,推动区域内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区域粮食贸易便利化机制建设,共同维护多边国际粮食贸易规则与秩序。  相似文献   

16.
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背景下,系统评估沿线国家农业投资风险,对于推动我国农业又好又稳地"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风险管理理论,从政治、经济与市场、社会、行业四个方面构建了对外农业投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比较分析沿线国家农业投资风险水平,通过聚类分析划分风险等级,进而得出对中国农业"走出去"的启示。结果表明,2005年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农业投资风险水平总体呈现减小趋势;投资风险水平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东南亚和沿线发达经济体的投资风险较低,中东欧和中亚次之,南亚、西亚和北非投资风险较高;经济与市场维度、行业维度的风险水平波动减小,政治和社会维度无明显变化规律。结合当前我国对外农业投资特征与国际经贸形势,立足沿线农业投资风险特征,建议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布局、开拓潜在投资市场、重视防控文化差异风险、制定对外农业投资风险联合应对机制,以有效化解对外农业投资风险,稳步推动我国农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17.
马健  虞昊 《农业展望》2023,(2):114-120
开展农业国际合作是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举措。中国与东盟作为东亚地区重要的新兴经济体,自正式签署农业合作相关协议以来,双边农业合作机制逐步完善,呈现出“农产品贸易合作是核心,农业投资合作是重要领域,农业科技合作是新亮点”的主要特点,但仍然存在政策体系不完善、农产品贸易不对等、投资规模偏小和技术合作层次低等问题。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中国需统筹农业开放总体布局,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合作;优化农产品贸易结构,推进产业标准国际互认;确保农业企业主体地位,加强投资引导与保障;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农业技术互联互通,推动中国—东盟农业国际合作高质量发展,共同提升区域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8.
农业科技"走出去"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农业对外合作的新形势,是提升农业科研院所国际学术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抓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经济作物正迎来全球范围内的良好发展机遇期。文章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各学科为研究对象,对其国际合作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挖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作物需求分析对接路径,探索适合经济作物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路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背景下,边境地区在与沿线国家互联互通中的支点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其在农业合作过程中可发挥的重要作用。选取新疆吉木乃县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其开展农业合作的产业基础、发展优势、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从用好两种资源、强化政策创设、健全合作机制等方面探讨沿边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农业合作的发展思路,并对吉木乃县未来发展路径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正导语我国农业科技工作已紧密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农业"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布局和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强在全球范围内选择与我国有良好合作基础和巨大合作潜力的农业科技强国、农业大国和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开展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优化塑造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区域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