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日,西北油田完井测试管理中心在TK777X井带压电缆切割施工顺利完成,开启了塔河油田裂缝监测技术运用的历史。据悉,地层裂缝性能的采集需要在施工井段产生一个震源,然后通过另一口井在相当深度采集的数据作出  相似文献   

2.
酸压是塔河奥陶系强非均质碳酸盐岩油藏储层改造的主要手段,酸压过程中井下净压力值连续监测技术为该区酸压效果、工作液管程摩阻、井口泵注压力分析提供了可靠依据。该项技术是通过在酸压管柱中下入DPT井下压力计,进行井底压力和温度实时监测,将该项资料与井口监测压力组合分析,可实现不同工作液摩阻参数、酸压效果的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3.
酸化压裂是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改造的有效手段,压后监测评价技术可准确了解储层参数、裂缝参数以及施工液体的摩阻、滤失参数,根据这些参数可以评价储层改造工艺的效果,指导设计进一步优化,提高改造工艺的针对性。本文通过压力拟合、井底压力与温度的实时监测与分析、测井资料处理,井筒监测等监测方法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适用于塔河油田的监测评价技术,并指明了超深井碳酸盐岩储层改造人工裂缝评价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石油钻探技术》2006,34(3):3-3
SL066井是针对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在阿克库勒凸起南斜坡部署的一口探井,完钻井深6100m。由于该井油气显示良好,于是采用大规模前置液酸压工艺,对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5930~6100m井段实施深部酸压改造,酸蚀裂缝长100m以上,有效地沟通了储集体。关井憋压后求产,口产油79m^3。该井经过酸压改造获得高产工业油流,为进一步评价该井区奥陶系储集体发育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酸压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塔河油田油藏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采用油田地质、油藏工程、采油工程、油田化学原理,对选井选层、岩性分析实验、完井工艺、酸压液体体系、酸压工艺、酸压裂缝几何尺寸、酸压施工参数、酸压管柱、井下工具、酸压井口装置及压后返排技术等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形成了符合塔河油田储层特点的、系列化的酸压配套技术,在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解决了致密碳酸盐岩储层增产措施技术难题,为塔河油田的增储上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清洁转向酸酸压技术在塔河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河油田3号区块奥陶系储层在酸压过程中缝高较发育,沟通下部水体后造成含水上升快且后期快速水淹。为了改善非均质储层酸压效果,同时控制压后产水,开发了清洁转向酸复合酸压技术。酸液中的黏弹性表面活性剂与盐类化合物接触时能形成非常高的黏度,而与烃类物质接触时会降解,黏度降低,易于返排,不仅具有自转向作用,且具有布酸控水功能。该技术在TK332井获得了成功应用,措施完成后初产油30m3/d,产气1.9×104 m3/d,且压后不产水。施工时发现,转向酸不适合高排量作业,排量控制在2~3 m3/min时布酸控水效果更明显。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以后同类井施工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塔河油田的重大突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截至2004年底,塔河油田累计探明、保有控制、保有预测地质储量12.11×108t油当量,使该油田成为我国又一新的特大油田。西北石油局应用储集层预测技术使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集层预测成功率达到80%以上,酸压改造技术在解决储集层非均质性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重复酸压是一个具有较高风险性的作业过程,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重复酸压的目标是进一步增加酸蚀裂缝长度,扩大油气渗流面积,并沟通更多含油天然裂缝和溶洞。但限于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缝洞系统发育,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导致重复酸压始终难以取得效果。从分析酸压井不能建产和稳产的原因入手,结合重复酸压井的实际施工情况,从多方面分析了影响塔河油田重复酸压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许佳  张桉福 《试采技术》1999,20(4):22-24
本文介绍了储层裂缝监测技术的原理及该技术在现场应用情况,并从现场监测及解释结果等方面论证了该技术的先进性,分析了该技术在油田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针对瓜胶压裂液成本大幅增加的问题,在塔河油田开展了替代瓜胶压裂液的聚合物压裂液研究,形成了一套满足现场酸压施工要求的聚合物压裂液体系。该聚合物压裂液具有较好的延迟交联、耐温耐剪切性能、携砂性能和破胶性能,摩阻低,每1 000 m摩阻可比瓜胶压裂液低0.8 MPa。现场选取了TH-1井等14口井进行聚合物压裂液冻胶+胶凝酸前置液酸压试验,获得良好增油效果。并且,聚合物压裂液价格比瓜胶压裂液降低了35%,有效降低了酸压措施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王宏伟  梁护战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25(6):102-103,106,9
常规酸压已成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储层改造的主要技术措施,但是常规酸压存在酸蚀裂缝距离短,导流能力有限,难以沟通远处有效储集体等问题,为此,开展了超大规模酸压施工工艺新技术研究,通过酸压工艺与加砂压裂工艺二者的有机组合,有效增加了裂缝缝长,提高了裂缝导流能力.该技术在TH10411井进行了现场应用,根据压后效果评价,该工...  相似文献   

12.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技术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蔡大庆  周昊 《钻采工艺》2004,27(3):38-41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埋藏深、地温高、低渗透 ,非均质性强的特点。采用胶凝酸体系和乳化酸体系 ,根据储层类型不同 ,采用压裂酸化技术沟通裂缝 ,提高导流能力。酸压施工成功率 95 % ,有效率 6 0 % ,增产的原油占油田日产量 4 0 % ,为油田增加探明储量 1× 10 8t。从而成为油田开发、稳产和增产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缝洞体是塔河油田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通过酸压工艺沟通缝洞体是实现这类油藏高效开发的主要手段。侧钻井放空、漏失现象揭示在井周不同方位均发育缝洞体。由于酸压人工裂缝延伸方向主要受控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造成非主应力方向上的缝洞体沟通困难。增加酸压裂缝复杂程度是提高井周不同方位缝洞体沟通的有效措施。通过建立复杂天然裂缝条件下人工裂缝延伸模型,评价了不同岩石参数对裂缝复杂程度的影响:摩擦系数 > 水平应力差 > 逼近角 > 岩石抗张强度 > 内聚力。研究形成了复杂缝酸压配套工艺技术并开展5井次现场应用,平均单井增油5 909.7 t。  相似文献   

14.
由于地质因素的复杂性,碳酸盐岩储集层的酸压效果与酸岩反应的各项影响因素关系密切。通过研究温度、酸液质量浓度等影响因素,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酸岩反应速率,提高酸压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储层易井漏、堵漏浆难以滞留、堵漏配方和工艺复杂的难题,提出了理想填充-紧密堆积理论结合的思路。通过优选可酸溶堵漏材料及其颗粒级配,研究形成封堵1~5 mm不同尺寸裂缝的5套堵漏配方,室内承压能力在10 MPa以上,酸溶率超过75%。上述堵漏配方分别生产为一袋化产品,在塔河油田X13H井和X193井奥陶系储层堵漏均一次成功。新型一袋化堵漏技术的配方颗粒级配和施工工艺合理有效,且实现了可酸溶解堵。  相似文献   

16.
微地震监测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张山  刘清林  赵群  姜宇东 《石油物探》2002,41(2):226-231
微地震监测技术是近20年才出现的地球物理新技术,其基本做法是通过在井中或地面布置检波器排列接收生产活动所产生或诱导的微小地震事件,并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反演求取微地震震源位置等参数,然后,应用这些参数对生产活动进行监控或指导。在油气开发领域,该方法主要用于油田低渗透储层压裂的裂缝动态成像和油田开发过程的动态监测,主要是流体驱动监测。介绍了微地震监测方法的基本原理、数据采集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及应用实例,并对其应用效果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针对塔河油田油藏地质特征及井筒条件的复杂多样 ,介绍了塔河油田引进使用液氮气举助排工艺 ,确定适合返排工艺 ,解决诱喷、返排力度不够等问题 ,减少残酸液对储层的污染。解决了抽汲机、抽子在稠油井中下放困难的难题 ,提高了作业安全系数及返排力度 ,达到了诱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从酸压机理探讨塔河油田酸压工艺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通过对酸液滤失机理、酸蚀有效作用距离的影响因素和裂缝导流能力的研究,指出研究降滤失酸液体系、水力压裂与酸压结合技术和多级注入与闭合酸化结合技术,是提高塔河油田酸压效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塔河油田深层碳酸盐岩油藏混气酸压实践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集层具有岩性纯,埋藏深,地温高,裂缝连通性差的特点。酸压改造的关键是制造连通裂缝,实施混注氮气工艺,有效控制酸液滤失,减缓酸岩反应速度,增加裂缝的穿透距离,混气酸压的作用机理在于注入氮气的降滤,缓速,助排作用。介绍了混气酸压工艺技术和注气特点。结合酸液滤失特征确定出施工各阶段混注氮气程序,现场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