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长输天然气管道输损是天然气管道输入总量和管存量与输出总量之差,通常采用输损率进行表征.结合西气东输管道的管理实践,从提高计量系统准确性、管存量计算准确性和放空作业管理水平等3个方面对长输天然气管道的输损管理进行了探讨.提出选用高精度等级的计量仪表、在大流量计量站配备管输天然气组分在线分析仪、完善计量仪表的运行管理、提高自用气计量和放空量计算的准确性、加强对方贸易交接计量仪表的日常监督管理等方面来提高计量系统的准确性;选用合适的管存计算方法、保证压缩因子计算和动态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合理划分和合并管存量计算管段,以提高管存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加强站场和管道的巡检管理、减少压缩机组启停次数和设备维护放空量、完善开孔作业管理等措施,达到降低管道天然气放空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高斌  姜进田 《油气储运》2012,31(6):457-460,487
清管作业是天然气长输管道投产前或运行中的一项重要作业,可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和输气效率。跨国天然气管道的清管作业不同于常规清管作业,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介绍了中亚天然气管道在清管站设置、清管站工艺、清管器选型等方面与国内一般管道的不同之处,并以中亚天然气管道清管作业为例,对中亚天然气管道乌国段的清管工艺特点和清管经验以及跨国段管道清管作业的特点和关键要点进行了总结和解析,以期为后续跨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的清管作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天然气管道设计输气规模的确定既要考虑气田资源情况、生产能力,又要考虑天然气利用市场的需求、用户对天然气价格的承受能力、所替代能源的经济性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等。根据国内外长距离输气管道的建设经验,提出了天然气管道设计输气规模预测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依据需求定理,针对不同的天然气管输价格确定不同的管道设计输量,进一步考虑了不同用户用气不均衡性对管道设计输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陈福林  刘明亮  吴斌  孟祥华 《油气储运》2012,31(7):549-552,98,99
长输天然气管道在地形起伏山区地段清管时,必须考虑高程差引起的重力位能变化对水力计算的影响,以及管道中积水注静压阻力对清管器运行速度的影响。依据长输天然气管道清管作业规程SY/T6383-1999,结合榆济管道汾阳-武乡段清管作业实际,针对5次清管作业清管器的运行速度和运行区间的压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管道积水静压阻力、地形起伏山区诱发段塞流和强烈段塞流对清管作业的影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简化了积水静压阻力计算公式,建立了分段积水注长度和高程差与积水静压阻力的函数关系式。指出了长输天然气管道在不停输状态下利用清管器对大口径、高压力的北方山区管道进行清管作业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张惠民 《油气储运》2004,23(10):36-39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中的弯管是整个长输管道中的薄弱部分.多年来输气管道中的弯管一直都采用进口的UOE成型直缝钢管来制作,其管材的成本费用较高及进口的时间太长,为了提高输气管道的安全系数,将螺旋埋弧焊钢管作为一种比较经济的管材用于天然气长输管道中的弯管,并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郭东升  闫青松  周道川  仇攀 《油气储运》2013,(10):1048-1053
长输天然气管道在线清管作业是在不停输、不放空及不影响给下游用户供气的情况下,使用管输天然气作为清管器运行动力源的特殊清管作业,极具风险.结合清管作业的具体实施流程以及山东省天然气管道公司济淄输气管道十余次在线清管作业的现场经验,分别对发球作业环节、清管器运行过程和收球作业环节进行风险分析,详细阐述了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后期的风险控制能效分析结果表明,各类风险因素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确保了济淄天然气管道在不停输情况下清管作业的顺利进行,可为今后天然气长输管道在线清管作业提供借鉴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数值解法模拟长输管道末端储气规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了克兰克-尼科尔森(Crank-Nicolson)格式对天然气长输管道不稳定流动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考虑城市用气变化规律,对长输管道末端储气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实例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天然气在长输管道中的流动是不稳定流,因而不能按照天然气在低压、小流量、短距离输送工况下稳定流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长输油气管道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介绍了长输管道腐蚀特点,对现有的检测技术进行分析比较和现场实践,并结合长输管道的腐蚀防护方法提出了适合长输管道的外检测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沙漠地区天然气长输管道路线具体情况,在保证管道结构可靠性、满足天然气输送要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管道的基建投资费与年运营费,以设计寿命期内总费用现值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天然气长输管道优化模型,并利用MDOD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得到沙漠地区天然气长输管道的运行、管材以及敷设方式的最优工艺参数,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沙漠管道的总投资并保证设计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天然气管道常用的干燥方法.从天然气管道投产作业方案及现场准备、干燥、置换和升压四个方面阐述了长输天然气管道投产技术与注意事项.分析了影响干燥时间的主要因素,给出了干燥时间、燃气置换所需流量和累积气量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天然气管输定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洪军 《油气储运》2000,19(5):51-53
天然气价格是影响天然气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销售价格构成的一部分,管输费对天然气价格具有一定的影响,其定价地促进国家天然气工业的发理大。对我国天然气管输费价格 在的总是进行了探讨与研究,介绍了两种天然气管输价格的定价方法,认为应针对不同的条件采用不同的定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戴勤仿 《油气储运》2003,22(5):53-54
影响管道运输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有两个,即管输收入和管输成本。管输收入受管输量和管输价格的影响,当管输量与管输价格一定时,降低成本和压缩费用则成为管道运输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从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和压缩管道维修费用六个方面,阐述了管道运输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所要进行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输气管道设计参数与管道建设中的经济技术指标之间的关系,根据技术经济学原理,引入现值费用作为管道的经济指标,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含末端储气的输气管道优化数学模型,并采用混合离散变量法进行模型求解.结合我国的天然气管道工程,给出了一个优化算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得到一个合理的优化方案,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干线输气管道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通过分析输气管道最优参数与管道建设中综合经济技术指标之间的关系,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一个合理的输气管道工艺设计两级递阶优化模型。使用这种模型方法体系,编制了干线输气管道优化设计软件。该软件可方便、快速的求出各种输气方案下设计变量的最佳设计值,便于进行方案比较。结合我国的天然气管道工程,给出了一个优化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海油气田的开发,通过海底管道输送凝析气的工程技术也不断发展。凝析气是多元组分的气体混合物,以饱和烃组分为主,在开采、输送过程中的凝析和反凝析现象显著,这使凝析气的管道输送不同于气体或液体的单相输送,其管输方式可分为气液混输、气液分输。气液混输中通常采用气液两相混输,这种混输投资少、工期短,但要解决因凝析液的积聚而降低输送能力及液塞处置等技术问题;密相气体输送是管内单相流动,管道建造和运行费用高。气液分输就是先将凝析气分离,然后将天然气和凝析液分别输送,管内流体均为单相流动,气液分输又可分为双管输送和顺序输送。凝析气管道输送工艺参数中,沿线压降、温降、持液率三者密切相关,互相影响。分析了凝析气输送管道压降、输量和持液率的关系,并指出了预测管路温度下降值是管路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结合东海平湖油气田的开发,通过对气液比、输送压力、管径三者的选择分析,就油气单管混输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估。  相似文献   

16.
谢戈果 《油气储运》2002,21(8):44-45
介绍了两部制设计管输运价的基本原理,对其优越性进行了评价,两部制定价法是与天然气管道运输特点相适应的一种定价方法,采取两部制定价法,可扩大用户管输需求量,提高管输利用率,降低单位输气量成本。  相似文献   

17.
双清管器间充氮气置换在输气管道投产中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输气管道投产中,最关键的环节是管道的天然转换工作,承担着为首都供的华北油田北京供气复线工程,为确保安全投产,采用了双清管器间加充氮气形供气任务的华北油田北京供气复线工程,为确保安全投产,采用了双清管器间加充氮气形成隔离带进行;转换的方法,该管道长64.16km、管TCA 529,,沿线穿越铁路,公路、河流较多,地处村庄广布、人口稠密地区,介绍了双清管器间加充氮气隔离置换工艺的实施过程,包括清管器  相似文献   

18.
天然气管道模糊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根据技术经济学原理 ,引入终值费用作为管道的经济指标 ,同时考虑管道强度、稳定性等约束条件中的模糊信息 ,建立天然气管道模糊优化设计模型 ,并通过最优水平截集法转化为普通优化模型 ,利用混合离散变量法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分析证明 ,与常规设计相比 ,模糊优化设计更符合工程实际 ,并能降低管输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