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美国药典>收录的3种紫锥菊的根进行显微鉴别研究.方法:分别对狭叶紫锥菊Echinacea angustifolia,淡果紫锥菊E.pallida和紫锥菊E.purpurea的根横切面和粉末进行显微观察,并对其主要鉴别特征拍照.结果:3种紫锥菊的根横切和粉末特征基本相似,同时也具备显著性差别,其显微特征可作为西草药研究的生药学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2.
小白菊内酯及其衍生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申恒  李小云  周伟东  朱艳  龙海波 《中成药》2012,34(10):1990-1994
小白菊内酯(parthenolide)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并具有多重的抗炎和抗肿瘤的药理活性,小白菊内酯及其衍生物可被用作抗肿瘤药物.综述小白菊内酯及其衍生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紫松果菊(Echinacea purpurea (L.)Moench),窄叶松果菊(E angustifolia DC.)和苍白松果菊(E. Pallida(Nutt. )Nutt. )的提取物可广泛用于提高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功能,提取物的亲脂部分,尤其是烷酰胺部分,在体内外实验中都具有免疫活性。本文对窄叶松果菊和紫松果菊根中的25种化合物作了TLC和HPLC分析,并鉴别出15种新的具有异丁基和2-甲基丁基的酰胺类化合物。本法可作为三种松果菊的分析特征和标准鉴定方法。提取:将植物试材粉末1g,置索氏提取器中以氯仿50ml提取至少1h,蒸干萃取液,  相似文献   

4.
引种紫锥菊主要活性部位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引种紫锥菊多糖、咖啡酸、烷酰胺三类成分的免疫调节作用,同时比较引种与进口紫锥菊免疫调节作用的异同.方法采用MTT法及ELISA法测定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免疫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的分泌,以此评价引种紫锥菊三类成分的免疫调节作用,并比较进口与引种紫锥菊的作用异同.结果 引种紫锥菊多糖、咖啡酸、烷酰胺三类成分均能增强Con A刺激的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三类成分对脾淋巴细胞产生IFN-γ也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IL-2的生成,咖啡酸类成分显示较强的抑制作用.引种紫锥菊在促淋巴细胞增殖方面与进口紫锥菊相同,但促IFN-γ生成作用强于进口紫锥菊,而促IL-2分泌作用不及进口紫锥菊.结论引种紫锥菊及其主要成分的免疫促进作用与进口紫锥菊相当,可作为进口紫锥菊替代品进行相关开发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5.
扁桃斑鸠菊 Vernonia amygdalina Del.是生长在非洲热带地区的一种小树。在西非特别是在尼日利亚,它的叶子用作蔬菜或香料。扁桃斑鸠菊叶的醇或水提取物还被广泛地用于抗疟原虫、驱蠕虫及治疗食欲不振,还可用于妇科,已有报道从扁桃斑鸠菊叶中分  相似文献   

6.
3种松果菊属植物的鉴别、活性成分及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闫晓慧  谈锋 《中草药》2006,37(2):300-303
综述了近年来关于3种药用松果菊:狭叶松果菊E ch inacea angustif olia、紫花松果菊E.purpurea和淡紫松果菊E.p a llid a的生物活性成分和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这3种药用松果菊的鉴别方法,并对松果菊属植物的药理活性进行了总结。药用松果菊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多糖、糖蛋白、咖啡酸衍生物和烷基酰胺类。松果菊制剂具有增强免疫、抗炎、抗感染等功效。在生物技术领域,有关松果菊属植物的首例转基因已在狭叶松果菊中取得成功。采用离体培养法已建立了松果菊的植株再生体系,实现了植株的离体快繁。  相似文献   

7.
淹水胁迫对药用菊花苗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药用菊花对水淹胁迫的反应,筛选可靠的评价耐涝性指标.方法:以小白菊、长瓣菊、红心菊为研究对象,进行淹水处理,分析淹水胁迫对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随淹水胁迫处理加深,各参试药用菊花类型总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可溶性糖含量总体上随胁迫程度的加深而升高;红心菊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下降,小白菊及长瓣菊CAT含量变化趋势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总体上呈现先增后降再升高的变化趋势;淹水4 d解除胁迫,3 d后各生理生化指标均不能恢复到对照水平.结论:淹水4 d对参试药用菊花类型产生严重伤害;3种类型药用菊花耐涝性为红心菊>小白菊>长瓣菊;MDA,CAT的变化趋势与耐涝性表现相符,可作为药用白菊花耐涝性评价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杭白菊新品种早小洋菊无公害高产关键技术.方法:采用田问对比试验,对影响杭白菊早小洋菊产量品质的株行距、压条次数、摘心次数等几个关键因子进行研究.结果:明确了株行距25 cm×120 cm、压条2次、摘心2次可提高菊花产量品质.结论:制定了以株行距25 cm×120 cm、压条2次、摘心2次为核心的早小洋菊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9.
紫锥菊属Echinacea植物根中海胆苷可用HPLC法测定,但该法纯化步骤费时且需复杂的仪器和多人操作等。作者采用中红外(IR)与金刚石衰减全反射(ATR)联用技术(可直接分析植物材料而无需任何纯化步骤)和近红外(NIR)光谱法,在约1 min内非破坏性分析紫锥菊E.purpurea(L.)Moench和狭叶紫锥菊E.angustifolia DC.根中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菊米中基本氨基酸组成和不同加工方式、不同采收期对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为菊米的质量和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柱前衍生处理样品,建立HPLC方法,分析菊米中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评价不同加工处理和不同采收期的菊米质量差异。结果:菊米中含有17种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机械加工样品氨基酸含量高于手工加工。通过t检验,除脯氨酸和胱氨酸外,其余15种氨基酸在两种加工方法处理菊米样品中均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氨基酸含量的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加工方法对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缬氨酸和赖氨酸的影响最大(VIP1),两种加工方法区分明显,可以判断加工方法的优劣。不同采收时期的菊米样品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明显(P0.05),说明采收时期对氨基酸成分影响较小。结论:利用柱前衍生-HPLC法分析菊米营养成分氨基酸可作为评价菊米质量评价的方法之一,采用机械加工可保证菊米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前作为紫锥菊药用品种开发研究的菊科紫锥菊属植物主要有3种(紫锥菊Echinacea purpurea、狭叶紫锥菊E.angustifolia和淡白紫锥菊E.pallida)。紫锥菊是一种具有多种免疫功效的植物,已有综述[1]和专业文献[2-5]对其活性成分及产品活性的治疗效果与检测分析进行了报道,其提取物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紫锥菊属Echinacea Moench.植物紫锥菊E.purpurea(L.)Moench、狭叶紫锥菊E.an-gustifolia DC.var.angustifolia和淡紫紫锥菊E.pallida(Nutt.)Nutt.根的己烷提取物对胰腺癌MIA PaCa-2与结肠癌COLO320细胞系的细胞毒活性与凋亡诱导作用。将上述3种植物根粉碎,用己烷浸提4h,  相似文献   

13.
钱大玮  朱玲英  段金廒  张健  吴肖  孙晓东 《中草药》2009,40(8):1317-1319
目的 探索不同栽培类型菊茎中黄酮类成分在不同生长期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不同栽培类型不同生长期菊茎叶中木犀草素、金合欢素-7-O-β-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β-葡萄糖苷和金合欢素-7-β-(6"-O-鼠李糖)-β-D-葡萄糖苷的量.结果 不同栽培类型菊茎叶中黄酮类成分的量差别较大,随着生长期的改变菊茎叶中黄酮类成分的量也有较大的变化.结论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菊茎叶中黄酮类成分的量,方法简单、可靠.本研究结果为测定菊茎叶中黄酮类成分的量,菊采花后茎叶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福高  邵青  李凡  蒋惠娣 《中草药》2008,39(6):831-833
菊花和野菊花分别是菊科菊属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nmat. 和野菊C. indium L.的干燥头状花序,杭白菊、黄菊、金菊、怀菊、贡菊属于前者,野菊花属于后者.  相似文献   

15.
紫锥菊Echinacea.purpueaMoench为菊科紫锥菊属多年生草本。原野生于加拿大的马尼托巴湖及萨斯喀彻温省的东南部及美国中南部的一些开阔树林、大草原上。该共有9个品种,但有药用价值及正在栽培的只有以下3个品种,紫锥菊E.purpuea,狭叶紫锥菊E.angustifolia,淡白紫锥菊E.pallida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不同产地大白菊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大白菊气味指纹变化。方法通过电子鼻检测不同产地大白菊样品气味在传感器上的响应值,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判别因子分析(DFA)等两种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产地大白菊样品经PCA和DFA分析后能明显分开。结论电子鼻结合PCA和DFA分析技术,可作为大白菊产地鉴别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复方驱虫斑鸠菊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方法.方法:采用培养基稀释法.结果:该方法能有效消除复方驱虫斑鸠丸在检验条件下对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抑制作用;控制菌可用常规法检查.结论:该法简单、快捷,可用于复方驱虫斑鸠菊丸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有效控制其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三种松果菊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松果菊是菊科Compositae松果菊属Echinacea植物,分布在北美洲,该属植物约有9种[1] ,主要药用种是狭叶松果菊E .angustifolia ,紫花松果菊E .purpurea和淡紫松果菊E .pallida。松果菊的治疗用途十分广泛,可以治疗各种炎症和感染,其疗效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的肯定[1~4] 。对松果菊的研究也日趋深入,有关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现将其化学和药理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1 化  相似文献   

19.
狭叶松果菊组织培养不定芽发生与继代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林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1):2306-2308
狭叶松果菊Echinacea angustifolia为菊科松果菊属的3个主要种之一,原产于美洲,是印地安民间的传统药材,被用作治疗外伤、蛇咬、头痛及感冒等,具有较强的免疫促进和调节活性[1]。狭叶松果菊较早在我国北京怀柔进行引种栽培,其他地区也有少量的引种栽培。狭叶松果菊可全草入药,主要成分为多糖和糖蛋白、咖啡酸衍生物以及烷基酰胺类、不饱和酮类、倍半萜类和生物碱类等化合物[2,3]。近年来,由于松果菊属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加工处理方法对菊米主要功效成分含量的影响,评价不同加工方法处理的菊米质量.方法:收集不同加工方法处理的菊米样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HPLC测定菊米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及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结果:未经杀青直接烘干的菊米各指标成分含量普遍偏低;手工与机械加工方法处理后的菊米中总黄酮、绿原酸及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总体变化趋势是机械加工>手工加工,且存在显著差异,而木犀草苷的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菊米以机械加工质量最佳,在菊米产地宜采用机械加工保证其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