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单分散的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PSMAA)微球作为基材,在其表面通过静电作用吸附银氨离子([Ag(NH_3)_2]~+),通过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还原成银(Ag)纳米粒子,形成PSMAA/Ag微球。采用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PSMAA/Ag复合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g纳米粒子较为均匀地分布于PSMAA微球表面,Ag纳米粒子的粒径大约为15~40 nm。  相似文献   

2.
纳米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Ag/PMMA)复合粒子是一种新型的功能粒子,可以有效利用昂贵金属纳米粒子组元的独特性能,是高表面能金属纳米粒子稳定化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在超声波场中用表面活性剂SDS对纳米Ag粒子进行亲油化处理,然后在N<,2>保护下利用超声波的分散、粉碎、活化、引发等多重作用,在实现纳米Ag粒子在反应介质...  相似文献   

3.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和保护剂,分别用乙醇和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醇(PVA)作还原剂制备银纳米粒子,通过控制反应时间、PVP和PVA的含量及硝酸银的浓度,在90℃回流条件下得到纳米银颗粒。采用红外光谱对聚合物结构进行表征,紫外-可见光谱表征反应物浓度对制备银纳米粒子尺寸分布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粒子和聚合物网络形貌,X射线衍射分析银纳米粒子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4.
以钛酸四丁酯、氢氟酸、钼酸钠、硫代乙酰胺和硝酸银为原料,利用水热法和光沉积法成功在二硫化钼(MoS_2)/暴露(001)面TiO_2二维复合材料上沉积了银纳米粒子(Ag)。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吸收(UV-vis)对样品的相组成、表面形貌、表面元素组成和光响应范围进行表征测试,并在可见光下考察了复合材料降解亚甲基兰(MB)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粒径约为20~30 nm的Ag颗粒成功负载在MoS_2/暴露(001)面的TiO_2纳米片上(MT-001),Ag纳米粒子的等离子共振效应有效的改善了MT-001纳米片的光催化性能,改性后复合材料对MB的最佳降解率为89.72%,为同等条件下纯TiO_2纳米片的1.55倍。  相似文献   

5.
使用超声分散方法制备了聚乙烯醇(PVA)修饰的氧化镁(MgO)/聚ε-己内酯(PCL)纳米复合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电子万能试验机、场发射扫描电镜对纳米粒子及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VA被成功地修饰到了MgO纳米粒子表面;MgO纳米粒子、PVA、PCL之间存在氢键的相互作用;当MgO-PVA添加量为2%时,MgO-PVA在PCL中能够很好地分散,并使得PCL的拉伸强度提高10%、断裂伸长率提高13.7%,但是当添加量为5%和10%时,由于纳米粒子的团聚,造成了力学性能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6.
针对纳米粒子易团聚的问题,采用原位合成法,以草酸银(Ag2C2O4)为原料,在热致液晶中原位热分解,制备出了纳米银/液晶复合材料。经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X光电子能谱仪(XPS)等表征,制得的纳米银粒径小于20 nm,在液晶中均匀分散,没有团聚现象。  相似文献   

7.
以纳米纤维素(NCC)为组装模板,基于氢键的交替沉积自组装磁膜材料。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分析结果表明,NCC负载纳米Fe3O4磁膜材料表面形貌和断面形貌规整,含有Fe3O4粒子为纳米级,且仅分布在NCC层。性能分析结果表明,NCC负载纳米Fe3O4磁膜材料为超顺磁性材料,与PVA膜相比,具有较好的紫外光阻隔性、较高的热稳定性和特殊的氧化降解能力;在Fe3O4固含量为1.1%时,磁性膜拉伸强度较PVA膜提高了17.0%。  相似文献   

8.
在系统研究超声波场下辅助引发苯乙烯(St)分散聚合反应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超声波的分散、粉碎、活化、引发等多重作用,在实现纳米SiO2粒子于反应介质中均匀分散的同时,引发St单体在纳米SiO2粒子表面进行分散聚合反应,制备出二氧化硅/聚苯乙烯(SiO2/PS)复合粒子,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谱(XRD)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多种测试手段对SiO2/PS复合粒子的形貌、粒径及分布、表面特性、化学组成及结构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及侧链化学修饰的方法,合成丙烯酸(AA)、丙烯酸-2-肉桂酰氧基乙酯(CEA)与丙烯酸正丁酯(nBA)的两亲性共聚物PAA-b-(PnBA-co-PCEA).PAA-b-(PnBA-co-PCEA)在选择性溶剂中自组装,形成以PCEA与PnBA链段为核、PAA链段为壳的球形胶束;胶束核内的肉桂酰基由紫外光引发光交联反应,得到结构稳定的胶束;以其为模板,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制备银(Ag)/胶束复合纳米粒子;使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等方法对制得的Ag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Ag纳米粒子为面心立方结构,其与胶束壳层中的羧基发生了结合;Ag/胶束复合纳米粒子的平均直径为12 nm,分散性较好,可作为导电填料用于制备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0.
孙萌萌  浦敏锋  曹灿  刘梅堂 《广州化工》2010,38(12):100-101,122
以精制钠基蒙脱石(Na-MMT)、有机化蒙脱石(OMMT)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通过水溶液插层-流延成膜法制备纳米复合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重分析(TGA)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重点探讨蒙脱石有机化对PVA/MMT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a-MMT和OMMT纳米颗粒在PVA基体中均得到了良好分散;有机改性剂的存在促使PVA/MMT复合薄膜的MMT片层间距扩撑更大,但由于其与PVA相容性较差,导致有效插入MMT片层间的PVA分子较少,PVA/MMT复合薄膜的热稳定性改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