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辽西晚侏罗世义县期植物群性质、时代及气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迄今为止 ,在辽西义县—北票地区的义县期植物群中 ,已发现有 72个属的近 14 0个种 ,它们分别属于苔藓类、石松类、有节类、真蕨类、苏铁类、本内苏铁类、银杏类、茨康类、松柏类、买麻藤类及被子植物类等 11个类群。根据植物群性质、组合特征、各已知属种的时代分布、群落演替规律以及同期植物群对比 ,表明义县期植物群的时代最可能为晚侏罗世的最晚期。通过植物各大类群的生态及属种成分分析 ,认为义县期植物群应属于欧洲—中国古植物地理区的东亚省。按照无机界 (含化石的沉积层 )及有机界 (植物群本身 )所指示的生存环境 ,可以推测义县期植物群是生长在半干旱至半潮湿或季节性干旱的亚热带或亚热带至暖温带的气候环境中  相似文献   

2.
辽西北票地区义县组古气候环境标志及其意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野外地质调查及综合研究表明,包含中华龙鸟、被子植物等珍稀化石的热河生物群的主要赋存层位为义县组二段湖相沉积岩层。对产于不同地点沉积层中的植物、孢粉化石以及木化石进行了总结研究,分析了它们所反映的古气候环境,认为义县组沉积时期存在大量的喜温湿植物,总体指示温暖湿润的生存环境。同时,一些旱生的买麻藤类植物的普遍存在、本内苏铁类的膜质叶以及松柏类的鳞状叶等的特征反映了存在季节性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可能性。这种气候状况的出现可能与火山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3.
段冶 《世界地质》2005,24(2):112-117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辽宁西部凌源大王杖子地区义县组下部大新房子层发现的本内苏铁类的细齿新似查米亚Neozamites denticulatus(Kryshtofovich et Prynada)Vachrameev化石新材料。文中对该种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并对新似查米亚属(Neozamites)的起源地(中心)及其在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东北)扩散途径等古植物地理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辽西义县组奔龙类化石一新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辽宁西部义县头台的义县组中新发现的1件奔龙类化石标本,显示出许多中国鸟龙属(Sinornithosaurus)所具有的特征,如上颌骨眶前窝侧面具有装饰性凹坑、前颌骨齿无边缘小锯齿、齿骨后缘二分叉、指节Ⅲ-1略长于指节Ⅲ-2的2倍、踱骨Ⅲ部分窄踱型形态等。但其头骨的部分骨骼与千禧中国鸟龙(S.millenii)有明显的区别:前颌骨主体部分相对较高,其长仅稍大于其高,前颌骨角大,前颌骨上颌突与鼻突均很长,上颌骨不参与外鼻孔的构成,上颌骨窗相对较小且为圆形,方颧骨上升突明显长于颧骨突,齿骨长高之比小等。此外,新标本肠骨的耻骨柄前后方向的宽度小于髋臼宽度。这些不同之处表明,义县头台的标本应为中国鸟龙属另一新种,将其命名为郝氏中国鸟龙(新种)(S.haoiana sp.nov.)。  相似文献   

5.
在义县组建组剖面和珍稀化石主要剖面基础上建立了义县—北票地区义县阶单位层型和辅助单位层型。义县地区义县阶中的老公沟层、业南沟层、砖城子层和大康堡层及北票上园地区陆家屯层、下土来沟层和尖山沟层是主要含化石沉积层 ,北票地区三个层可与义县地区前三层对比。这些层均发现较丰富的脊椎、无脊椎和植物化石。生物地层可分为义县阶底部 Jeholosaurus— Eosestheria (Diformograpta) ovata— Cypridea rehensis(热河龙—卵圆双形雕饰东方叶肢介—热河女星介 )组合 ,下部为多门类动物化石组合和 Brachyphyllumlongispicum— Otozamites turkestanica (长穗短叶杉—土耳其斯坦耳羽叶 )植物组合及 Cicatricosisporites— Den-soiporites— Jugella(无突肋纹孢—层环孢—纵肋单沟粉 )孢粉组合 ;上部 Jinzhousaurus— Diestheria yixianensis—K arataviella pontoforma(锦州龙—义县叠饰叶肢介—舟形卡拉达划蝽 )组合。义县阶底界以东方叶肢介、狼鳍鱼(Eosestheris,Lycoptera)始现为界线  相似文献   

6.
辽西北票和义县地区义县组综合对比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辽西北票、义县两地区的义县组层位对比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两地区义县组典型剖面区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等方面的对比研究表明,北票四合屯地区含鸟珍稀化石层位——尖山沟层及以下层位的义县组与义县地区义县组砖城子层及以下层位可比,而与义县地区义县组的其他层位不可比。这两个地区义县组关系的确定,对深入研究辽西地区义县组顶底时代、火山活动规模和强度以及沉积一古生态环境的横向变化等问题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辽宁西部义县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义县组是一套中生代火山-沉积地层,以其丰富的热河生物群(包括珍稀鸟类等)化石闻名于世,长期以来,人们对义县组的地层层序、化石层位、地层厚度以及地质时代均有不同认识,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填图,笔分析了义县组的火山作用和火山活动规律,认为义县组主要由下部基性一中基性火山喷发-沉积旋回和上部酸性、偏碱性火山活动旋回组成,并对义县组进行了分段,发现了义县组的一系列火山机构,恢复了当时的古地貌和古地理特征;指出义县组的各化石层位分别处于同时期的两大古湖泊的不同部位,可以大致相互对比,论述了义县组的基底、盆地性质和地层厚度,义县组的时代有可能是早白垩世,义县组的底界可能是辽西地区侏罗系-白垩系的界限。  相似文献   

8.
辽西义县组蝾螈类化石新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辽西葫芦岛市附近的早白垩世义县组地层中发现1处新的蝾螈化石点。新台门一带出露的湖相沉积地层主要是一套灰绿色安山岩与紫色泥质粉沙岩的互层。该层中除了产蝾螈化石外,还有诸如Ephemeropsis,Eosestheria,Liaoningocladus等其他动植物化石。过去发现的Liaoxitriton化石点是在同一地区比新化石层稍高的层位中发现的。该类蝾螈化石曾报道产于早白垩世的九佛堂组,但是新近的野外调查表明,该化石点所在层位也属义县组。  相似文献   

9.
义县组时代及解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卢崇海 《辽宁地质》2000,17(1):51-56
辽西中生界义县组时代归属问题,争论已久,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划分方案:第一,隶属于侏罗纪;第二,隶属于白垩纪;第三,归属于为侏罗-白垩纪,属跨纪地层。结合多年来各科研院所及生产单位采集的众多同位素年龄资料的分析及野外所见接触关系研究认为:原义县组中下部层位岩性组合,根据其特征,需另建立组级岩石单位,应归属到上侏罗统,广义义县组上部层位一套岩性组合,需重新定义,时代应归属到下白垩统。  相似文献   

10.
常建平  孙忠实 《世界地质》2006,25(2):105-112
描述了箭蜓科(Gomphidae)一新属种一宽翅辽宁澜箭蜓(Liaoninglanthus latus gen.et sp.nov.)及新属一未定种(Liaoninglanthus.sp.),还对义县光箭蜓(Liogomphus yixianensis Ren et Gao,1996)进行了补充描述。化石全部采自辽西北票黄半吉沟义县组下部(晚侏罗世晚期一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11.
辽西地区是中国中生代火山岩主要分布区之一。义县组分为4个岩性段。义县火山旋回可分为4个亚旋回。第一亚旋回分为4个小旋回。从早期至晚期,义县旋回火山岩逐渐由基性向中基性、中性和酸性演化,火山岩岩石组合为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组合,从北票-义县,火山活动显示了由老到新的迁移性。主要氧化物关系表明岩石的SiO2与K2O呈正相关,SiO2与MgO、CaO、FeO Fe2O3呈负相关。TAS图解反映了火山岩较高碱度的总体特征,硅-碱关系图和AFM图解反映了火山岩属于亚碱性系列中的钙碱性系列岩石,在SiO2-K2O关系图上,绝大部分样品落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区内,少量落于钾玄岩系列区,因此义县旋回火山岩以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为主,部分为钾玄岩系列,表明岩石富钾。义县旋回火山岩具有大陆板内火山岩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义县阶中孔子鸟类、中华龙鸟类、翼龙类、叶肢介、昆虫、双壳类和植物(包括木化石)时代确定为晚侏罗世晚期或提塘晚期;哺乳类、鸟臀类恐龙和孢粉为早白垩世早期或贝里阿斯期;介形类、鱼类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过渡期或提塘晚期-贝里阿斯期。考虑到义县期生物群与德国索伦霍芬(Solnhofen)生物群、英国普尔贝克(Purbeck)生物群,日本晚侏罗世手取(Tetori)型、领石(Ryoseki)型植物群可以比较、对比以及与中侏罗世约克郡(Yorkshire)植物群、大河口(Great EstLiarine)叶肢介群的联系分析,综合时代可确定为提塘晚期至贝里阿斯期;尖山沟层时代倾向于提塘晚期,大康堡层时代倾向于贝里阿斯期。由于可与义县组对比的英国普尔贝克(Purbeck)群(组或层)的侏罗系与白垩系界线仍未确定;同时因缺乏实测数据,国际地层表推荐的144Ma、145Ma、135Ma等侏罗系与白垩系界线年龄,不能作为可靠的依据标准;因此应据中国义县阶标准地层剖面的综合生物年代及实测同位素年代确定侏罗系与白垩系界线,界线倾向于义县阶下部尖山沟层与上部大康堡层之间,同位素年龄以124Ma为界线年龄符合目前综合生物年代,是较优选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辽宁西部上侏罗统义县组研究新认识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7  
任东  郭子光 《地质论评》1997,43(5):449-459,T001
根据丰富的,最新的野外地质资料,对辽宁西部锦州和义县地区晚侏罗世义县组的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补充和修正。以《国际地层指南》的多重地层划分观点为基础,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义县组岩石岩层单位。根据最新的原始鸟类以及昆虫,鱼,爬行类等生物化石研究结果,认为义县组的形成时期限于晚侏罗世晚期。  相似文献   

14.
义县地区广义的义县组可解体为王家屯组 (暂命名 )和义县组 ;分属王家屯和义县火山旋回 ,前者为偏酸、偏碱性 ,后者主体为中基性、末期为中酸性火山岩系 ,并广泛发育潜火山岩相的玄武玢岩、安山玢岩和火山集块角砾熔岩筒。该区有七个主要沉积层 ,自下而上分别为王家屯组马神庙层、义县组老公沟层、业南沟层、砖城子层、大康堡层、朱家沟层和金刚山层 ;产有较丰富的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和植物化石。以砖城子层、大康堡层和金刚山层为界 ,义县火山旋回可划分为 4个亚旋回 ,分别代表火山活动的初始期、主期、晚期和末期。北票四合屯地区的义县组相当义县地区义县组的第一和第二亚旋回 ,含鸟类化石的主沉积层 (尖山沟层和上园层 )可与砖城子层对比  相似文献   

15.
北票-义县地区义县组珍稀化石层位对比及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票-义县地区义县组以火山-沉积地层为主体,具有4个火山活动亚旋回,生物化石主要形成于第一、第二、第四亚旋回期间,构成了3个产出层位.以中华龙鸟、孔子鸟、辽宁古果为代表的珍稀化石组合产在义县组二段中,形成于125~127Ma期间.枕状熔岩、淬火岩等特殊岩石的出现和高频层序地层研究表明,北票、义县地区的含珍稀化石沉积层(义县组二段)都处于相对较深的湖盆沉积环境,表现为湖扩展体系域沉积,两地含珍稀化石沉积地层层位基本相当.义县组形成于135~120Ma期间,属于早白垩世.多方面证据表明侏罗系-白垩系界限应当置于义县组底界.  相似文献   

16.
冀北滦平县西瓜园南李营剖面是西瓜园组的命名剖面,自下而上可划分为西瓜园组一至四段,为一套单一岩相的沉积岩。在火斗山乡马圈子,西瓜园组以一层水下分流河道砾岩与其下伏大店子组四段为连续沉积,拉海沟马圈子剖面为西瓜园组与大店子组的界线层型。西瓜园组自下而上可连续划分为5个叶肢介化石带,与辽西义县组尖山沟层、老公沟层一金刚山层的叶肢介组合完全可以对比.义县阶的单位层型应以西瓜园组为层型剖面,原定义县阶的单位层型马神庙一宋八户标准地层剖面仅能作为义县阶的副层型。由于辽西义县组尖山沟层至金刚山层的叶肢介化石在冀北西瓜园组中的系统发现,冀北地区西瓜园组与辽西义县组完全可以对比,从而解决了30余年来冀北辽西晚期中生代地层的对比问题,具有重要的地层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实测了冀北滦平西瓜园组李营-王家沟剖面和马圈村剖面,在开展多学科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把剖面划分为4个岩性段,建立了系统的叶肢介生物地层分带序列,进行辽西义县组与冀北西瓜园组的等时性对比,分析剖面的沉积相叠置特征,证明了剖面的沉积连续性和沉积旋回性变化,识别出剖面的4个三级层序,确定了义县阶的定义及其单位和界线层型。从而建议重新厘定“义县阶”的定义和层型,将冀北滦平李营一王家沟剖面作为下白垩统义县阶的单位层型,将冀北滦平马圈村大店子组一西瓜园组界线剖面作为义县阶的底界层型,将冀北滦平西瓜园组的时限范围定为义县阶;取消以张家沟大店子组时限范围所定的义县下亚阶,改为张家沟阶。  相似文献   

18.
辽西义县许家屯巨型枕状熔岩产在义县旋回第二亚旋回火山岩沉积夹层中.以其岩枕巨大(5~8m)、形态多样构成独特的火山岩景观.岩枕大体由冷凝边、过渡带和核部3部分组成,三者间在颜色、气孔和杏仁的数量与大小上彼此有别.它们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完全可以和下伏火山岩对比,岩性属玄武安山岩.其是在第二亚旋回火山活动间歇期,岩浆再次溢出,涌流进水体(如湖泊)里冷凝而成为陆相环境产物,与海相玄武质枕状熔岩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9.
实测了冀北滦平西瓜园组李营-王家沟剖面和马圈村剖面,在开展多学科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把剖面划分为4个岩性段,建立了系统的叶肢介生物地层分带序列,进行辽西义县组与冀北西瓜园组的等时性对比,分析剖面的沉积相叠置特征,证明了剖面的沉积连续性和沉积旋回性变化,识别出剖面的4个三级层序,确定了义县阶的定义及其单位和界线层型。从而建议重新厘定“义县阶”的定义和层型,将冀北滦平李营一王家沟剖面作为下白垩统义县阶的单位层型,将冀北滦平马圈村大店子组一西瓜园组界线剖面作为义县阶的底界层型,将冀北滦平西瓜园组的时限范围定为义县阶;取消以张家沟大店子组时限范围所定的义县下亚阶,改为张家沟阶。  相似文献   

20.
北票—义县地区义县组岩石地层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北票-义县地区的义县组地层是一套火山-沉积地层,其中火山岩地层占80%以上,具有四个火山作用亚旋回,第一亚旋回以基性-偏碱的基性-中基性火山作用为特征,第二亚旋回以中基性-酸性的火山作用为特征,第三亚旋回以基性-中性火山作用为特征,第四亚旋回以中酸性火山作用为特征;义县组火山-沉积地层包含至少7个沉积夹层,可以进一步归纳为四套沉积层,即底砾岩层、下部火山岩中的沉积夹层、中部湖相沉积层和上部河湖相沉积层,沉积层中生物化石主要集中在3个主要层位.综合火山岩的旋回性特征,岩石组合、岩石产出特征,不同岩石组合的上、下接触关系和岩石形成环境的分析结果,结合同位素年代学及生物地层学的研究成果,区内义县组被划分成了4个岩性段.同位素年龄数据显示义县组时代为早白垩世,其形成年龄介于135~120Ma之间,含中华龙鸟、孔子鸟和辽宁古果等珍稀化石的湖相沉积层是在125~127Ma之间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