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苯磺酸酮为催化剂,对乙酰乙酸乙酯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苹果酯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苯磺酸酮是合成苹果酯的良好催化剂,最佳反应条件为:n(乙酰乙酸乙酯)∶n(乙二醇)为1∶1.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5%,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1.0h,苹果酯收率达82.7%。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二氧化硅负载磷钨酸催化剂。以其为催化剂,对以乙酰乙酸乙酯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苹果酯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较系统地研究了反应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环已烷,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二氧化硅负载磷钨酸催化剂是合成苹果酯的良好催化剂,在n(乙酰乙酸乙酯):n(乙二醇)=:1,5,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1.0%,环己烷作带水剂8mL,反应时间75min的优化条件下,苹果酯的收率可达56.8%。  相似文献   

3.
探讨磷钨酸对苹果酯合成反应的催化活性,研究了带水剂用量、催化剂用量、乙酰乙酸乙酯与乙二醇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磷钨酸是合成苹果酯的优良催化剂,在n(乙酰乙酸乙酯):n(乙二醇)为1:1.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量的0.5%,环己烷作带水剂,反应时间为1.0h的优化条件下,苹果酯的收率可达82.2%。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钼酸催化剂。以其为催化剂,以乙酰乙酸乙酯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苹果酯,探讨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钼酸对苹果酯合成反应的催化活性。用正交实验法较系统地研究了反应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钼酸是合成苹果酯的良好的催化剂,固定乙酰乙酸乙酯的用量为0.20mol,在n(乙酰乙酸乙酯):n(乙二醇)=1:1.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0%,带水剂环己烷8mL,反应时间60min的优化条件下,苹果酯的收率可达72.8%。  相似文献   

5.
以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酸为催化剂,乙酰乙酸乙醇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苹果酯,探讨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酸对合成苹果酯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的研究了原料量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吐用量和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乙酰乙酸乙酯):n(乙二醇)=1:1.4,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8%,带水剂环己烷10mL,反应时间45min的优化条件下,苹果酯的收率可达66.9%。  相似文献   

6.
SO2-4/TiO2-WO3催化合成苹果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固体超强酸SO2-4/TiO2-WO3为催化剂,对以乙酰乙酸乙酯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苹果酯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SO2-4/TiO2-WO3是合成苹果酯的良好催化剂.较系统地研究了原料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n乙酰乙酸乙酯∶n乙二醇=1∶1.6,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25%,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1.5h.上述条件下,苹果酯的收率可达87.3%.  相似文献   

7.
磷钨酸掺杂聚苯胺催化剂催化合成苹果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自制了磷钨酸(H3PW12O40)掺杂聚苯胺(PAn)催化剂H3PW12O40/PAn。以乙酰乙酸乙酯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苹果酯,较系统地研究了原料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合成苹果酯的适宜反应条件为n(乙酰乙酸乙酯)∶n(乙二醇)=1∶1 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 0%,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50min。上述条件下,苹果酯的收率为81 0%。  相似文献   

8.
改性粉煤灰催化合成苹果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硫酸铵改性工业废渣粉煤灰为催化剂,对乙酰乙酸乙酯和乙二醇合成苹果酯的催化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讨论了反应时间、酯醇比、催化剂用量和带水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n(乙酰乙酸乙酯):n(乙二醇):1:1.8,催化剂用量为乙酰乙酸乙酯质量的1.5%,带水剂用量为15mL,反应时间3h。在优化条件下反应,苹果酯产率达到95.9%,选择性98.0%以上。实验表明,改性粉煤灰是合成苹果酯的优良催化剂,与其他酸催化剂相比,它还具有活性高、用量少且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刘西成 《广州化工》2011,39(9):96-97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SO42-/ZrO2-TiO2固体酸催化剂,通过乙酰乙酸乙酯和乙二醇反应合成了苹果酯,考察了反应物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乙酰乙酸乙酯与乙二醇摩尔比1:1.5,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总量2%,带水剂环己烷用量为总反应物体积37.5%的条件下,反应2小时苹果酯的收率可达76.8%。  相似文献   

10.
以活性炭为原料,采用磺化法制备了磺化炭固体酸催化剂,用于环己酮与乙二醇的缩合反应。系统研究了反应时间、酮醇量比、催化剂用量及带水剂用量等因素对环己酮乙二醇缩酮产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反应条件:n(酮)︰n(醇)=1︰1.4,催化剂用量为环己酮质量的4%,带水剂环己烷用量15.0m L,反应时间90min,缩酮产率可达99.8%。实验证明,磺化炭是合成缩酮类化合物的优良催化剂,绿色环保,可重复使用8次以上。  相似文献   

11.
何明华 《化工时刊》2000,(10):43-44
氨基磺酸为催化剂,通过乙酰乙酸乙酯和乙二醇反应合成苹果酯,反应条件为:0.2mol乙酰乙酸乙酯,0.24mol乙二醇,氨基磺酸0.4g,40mL环己烷为共沸剂,产率82.5%。  相似文献   

12.
纳米复合杂多酸催化合成苹果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彦岭  张福捐 《河北化工》2010,33(7):4-5,4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型复合杂多酸催化剂H4SiW12O40∕SiO2,考察了其在乙酰乙酸乙酯与乙二醇缩合制备苹果酯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实验表明,纳米固载杂多酸H4SiW12O40∕SiO2是合成苹果酯的良好催化剂,得到了制备苹果酯的适宜工艺条件:酯醇物质的量比为1∶1.4,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环己烷14 mL,反应时间105 min,收率可达91.0%。产物经红外光谱确证。  相似文献   

13.
制备了Dawson型磷钨钒杂多酸催化剂,用Fr—IR分析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结构表征,并以乙酰乙酸乙酯与乙二醇为原料催化合成了苹果酯。实验结果表明,磷钨钒杂多酸是合成苹果酯的理想催化剂,其较优反应条件为:乙酰乙酸乙酯0.1 mol,n(乙酰乙酸乙酯):n(乙二醇)=1.0:1.5,催化剂的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5%,12mL甲苯,回流反应3.0h,苹果酯的收率可达83.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合成苹果酯的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铌酸、硫酸铝、无水AlCl3 、FeCl3 、CuCl2 、ZnCl2 、SnCl4/C、酸性树脂、固载型三氯化铁离子交换树脂、三氯化铁漆酚树脂的复合物、柠檬酸、1%饱和脂肪酸、固体超强酸SO2 -4/ZrO2 、SO2 -4/TiO2 、PO2 -4/TiO2 、SO2 -4/TiO2 /La3 + 和SO2 -4/Fe2 O3 、磷钼酸、固载杂多酸、TiSiW12 O40 /TiO2 以及WN - 1等二十余种不同催化剂催化合成苹果酯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 :硫酸铝、酸性树脂、三氯化铁漆酚树酯、纳米级固体超强酸SO2 -4/TiO2 和活性炭固载的杂多酸 (HPA /C)五种催化剂对合成苹果酯的酯收率较高 ,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表面活性剂处理的活性炭(C)过量浸渍负载磷钨杂多酸(PW)制备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剂(PW/C);氨气程序升温脱咐对催化剂酸性质表征,结果显示,负载质量分数为30%,催化剂30%PW/C具有最大酸量。反应测试表明,磷钨酸负载量为30%时催化剂具有最大活性,苹果酯收率为87.5%,适宜的原料配比n(乙酰乙酸乙酯)∶n(乙二醇)=1∶1.5,最佳反应温度80℃,最佳反应时间30 m in,表面活性剂处理过的催化剂连续使用9次,苹果酯的收率保持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硅胶负载磷钨酸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低温N2吸附-脱附和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实验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该系列催化剂用于乙酰乙酸乙酯与乙二醇缩合生成苹果酯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负载量为40%时,磷钨酸(PW)在硅胶表面处于临界分散状态,并具有规则的孔道结构.比表面积为187 m2/g,具有较高的酸量;在乙酰乙酸乙酯与乙二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反应温度353 K,反应时间30 min条件下,乙酰乙酸乙酯转化率为96.8%,苹果酯选择性为98.5%;该催化剂的稳定性好,反应15次后,乙酰乙酸乙酯转化率为93.1%,苹果酯选择性保持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17.
硅钨杂多酸催化合成苹果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倪春梅 《江苏化工》2003,31(5):45-46
研究了硅钨杂多酸对苹果酯合成的催化性能,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25.4mL乙酰乙酸乙酯与22.3mL乙二醇,用20mL苯作带水剂,1.5g新制的硅钨酸为催化剂,回流反应2h。反应的收率可达94.2%,并且催化剂化学稳定性好,可重复使用,反应过程无三废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