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以石阡苔茶茶渣作为实验材料,碱提法对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进行提取。采用Design-Expert V8.0软件中的Box-Behnken(BBD)中心组合原理设计响应面实验,考察浸提温度、料液比、碱浓度、浸提时间对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32.6℃、碱浓度0.2mol/L、浸提时间50min、料液比1∶13.5(g/m L),茶渣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78.66%;性质研究的结果表明:提取得到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183.92%,溶胀度为2.83m L/g。由此可知,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具有时间短、能耗低、提取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刘倩倩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4):203-207
以绿豆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碱法提取绿豆皮不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实验来探讨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功率、碱液浓度、液料比五个因素对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来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碱液浓度3.0 mol/L,液料比15:1 mL/g,温度52 ℃,在350 W超声波作用下提取148 min,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最大为66.28%±0.052%,此工艺可以有效地从绿豆皮中提取不溶性膳食纤维。  相似文献   

3.
以苹果渣为原料,采用酸水解法从苹果渣中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借助响应面设计分析,考察盐酸质量分数、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对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率影响均显著。求解回归方程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质量分数2.0%、液料比17mL/g、浸提时间65min、浸提温度78.2℃,此时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可达到17.68%。  相似文献   

4.
薇菜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碱浸法提取薇菜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首先对影响碱法提取率的4个因素:料液比、碱液浓度、反应温度及提取时间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碱法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料液比为1∶10、碱液浓度为0.5mol/L、碱浸温度为65℃、碱浸时间为1h,在此工艺条件下,薇菜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达到41.81%。  相似文献   

5.
金盏花渣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富舍不溶性膳食纤维的金盏花渣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化学法从金盏花渣中提取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测定了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提取金盏花渣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液浓度1.3mol·L-1,料液比1:13(g/mL),提取时间110min,提取温度40℃.在此条件下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60.75%,颜色为近白色,纯度为40.59%,持水力为10.8g/g,溶胀性为12.68mL/g.  相似文献   

6.
以生姜为原料,对碱法提取其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料液比、碱液浓度、浸提温度、提取时间对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出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碱液浓度0.2%,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温度60℃,料液比1:35(g/m L)。在此条件下,生姜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达到64.1%,生姜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9.68 g/g,膨胀力为6.69 m L/g,高于标准麸皮纤维的相关功能性指标,显示生姜的水不溶性纤维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1):250-253
以梵净山野生阳荷作为实验材料,应用酸碱结合法制备阳荷水不溶性膳食纤维。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实验设计,考察料液比、碱浓度、浸提温度、提取时间对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条件,得出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45、碱浓度0.25 mol/L、浸提温度52℃、提取时间100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IDF的提取率为90.73%,提取得到的IDF溶胀度为8.6 mL/g。持水力为2.315 g/g。研究结果表明,梵净山野生阳荷是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良好原料。  相似文献   

8.
以辽西扁杏仁皮为原料制备膳食纤维。对超声波提取参数进行优化,选取液料比、碱液浓度、浸提时间及浸提温度进行单因素实验。采用液料比、碱液浓度和浸提时间为变量,以SDF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膳食纤维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6.5:1,碱液浓度3.6%,浸提时间2.3h,浸提温度45℃;超声波辅助提取参数为:功率600W,处理时间15min。此条件下杏仁皮SDF与IDF提取率分别达到7.23%、38.97%。SDF持水性达到5.22g/g,溶胀性为4.37mL/g;IDF持水性为7.16g/g,溶胀性为5.43mL/g。杏仁皮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  相似文献   

9.
探究黑蒜榨汁过程所得残渣中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优化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条件。以黑蒜榨汁残渣为原料,采用酸提法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碱提法提取不溶性膳食纤维,并记录提取pH、液料比、温度、时间,通过正交分析法探究膳食纤维最优提取条件。结果表明:黑蒜榨汁残渣酸提法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p H 0.5、液料比20︰1 mL/g、温度90℃、时间80 min,在此条件下其提取率最高;黑蒜榨汁残渣碱提不溶性膳食纤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碱液浓度6%、液料比20︰1 mL/g、温度50℃、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黑蒜榨汁残渣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最高。试验探究黑蒜榨汁残渣中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为黑蒜的深加工工艺提供可行方案,对黑蒜作为保健食品的开发利用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0.
李加兴  刘飞  范芳利  陈双平  秦轶  李伟 《食品科学》2009,30(14):143-148
以猕猴桃皮渣为原料,采用酸水解法从猕猴桃皮渣中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考察料液比、浸提液pH 值、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酸水解法提取猕猴桃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7(g/ml)、浸提液pH2.5、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00min,在该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47.74%。  相似文献   

11.
利用莲藕加工的副产物藕渣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藕渣不溶性膳食纤维(IDF)的提取工艺,并对其最优提取条件下得到的藕渣IDF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藕渣IDF最佳提取工艺条件:NaOH浓度0.60 mol/L、碱解时间90 min、热稳定α-淀粉酶酶解时间60 min、碱性蛋白酶添加量2%,此工艺条件下藕渣IDF得率29.90%±0.06%,藕渣IDF的纯度为91.93%±1.16%,持水性(6.58±0.25) g/g,持油性(4.73±0.33) g/g,膨胀性(3.03±0.12) mL/g;同时,藕渣IDF的亮度值(L*)为38.266±0.187,红度值(a*)为3.412±0.027,黄度值(b*)值为5.268±0.042。研究表明该法所制得的藕渣IDF得率、纯度较高,理化性质较好。  相似文献   

12.
琯溪蜜柚柚皮膳食纤维提取及其理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平和县琯溪蜜柚为材料,以NaOH溶液浓度、提取温度和加热时间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以总膳食纤维(TDF)提取率、不溶性膳食纤维(IDF)与水溶性膳食纤维(SDF)的比值接近3∶1为目标,优化柚皮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柚皮膳食纤维(DF)最佳提取工艺为碱液浓度8%,提取温度75℃,加热时间90 min,其提取率为75.12%,IDF/SDF比值为2.12。柚皮TDF粒径主要分布在<120目的范围,占总比重的30.13%,其次是位于120~140目的DF膳食纤维,占总比重的21.84%;SDF具有良好的膨胀力,达到17.642 0 g/g,IDF持水力较好,为5.711 5 g/g;柚皮DF对亚硝酸盐(NO2-)吸附能力强,且DF对NO2-的吸附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至240 min时吸附量最高,达到18.01 g/g(pH 2)和15.92 g/g(pH 7),相同时间内,在pH 2的模拟环境下,DF对NO2-吸附能力优于pH 7的;柚皮DF对脂肪酸的吸附效果良好,且相同时间内DF对不饱和脂肪酸的吸附量(1.026 0 g/g)高于对饱和脂肪酸的(1.124 0 g/g),说明DF吸附动物性油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以苦杏仁皮为原料,选取NaOH溶液浓度、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为试验因素,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苦杏仁皮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并对影响其持水性和溶胀性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苦杏仁皮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溶液浓度0.70 mol/L、超声时间51 min、超声温度86 ℃,此时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49.73%。在研究范围内,其持水性和溶胀性受葡萄糖质量分数的影响较小,受酸碱度和超声温度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荞麦壳利用率并且探究最佳的提取条件及增加其利用形式,本文以荞麦壳为原料,分别采用碳酸钠浸泡法和盐酸酸提法对荞麦壳中的水不可溶性膳食纤维(IDF)进行提取。结果表明,碳酸钠提取荞麦壳IDF的最佳工艺为碱解温度60 ℃,Na2CO3质量分数为10%,碱解时间40 min,料液比为1:13 g/mL,荞麦壳IDF的得率为82.75%,膨胀力为6.87 mL/g,持水力为379.18%。HCl酸提法提取荞麦壳IDF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为2,酸浸温度为60 ℃,酸提时间为100 min,料液比为1:15 g/mL。荞麦壳IDF的得率为86.00%,膨胀力5.92 mL/g,持水力为365.3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盐酸法提取的IDF得率略高于碳酸钠法,但碳酸钠法提取的IDF具有更好的膨胀力和持水力等水合性能。  相似文献   

15.
金针菇菇脚蛋白质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淑彦  侯波  桑兰  吴素蕊  刘蓓 《食品科技》2012,(7):209-212,217
采用碱性提取法从金针菇菇脚中制备植物蛋白,通过对液料比、NaOH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进行单因素试验,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植物蛋白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0mL/g、NaOH质量浓度0.5g/100mL、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h、提取次数2次,提取率为14.89%。  相似文献   

16.
以林蛙卵团胶状物为原料,采用碱法对粗多糖进行提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NaOH溶液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碱法提取林蛙卵团胶状物粗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 溶液浓度1.2mol/L、料液比1:8(g/mL)、浸提温度56℃、浸提时间73min。在此条件下林蛙卵团胶状物粗多糖含量可达24.01mg/g。  相似文献   

17.
响应面法优化花椒籽不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花椒籽为原料,采用酶-化学法从花椒籽中提取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考察碱液质量分数、碱浸温度、碱浸时间、胰蛋白酶用量对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各因素水平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同时得出最佳提取条件为:碱液质量分数3.17%,碱浸温度49.93℃,碱浸时间40.86 min,胰蛋白酶用量0.4%;在最佳条件下,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80.58%.  相似文献   

18.
为从莲藕中提取出结合态阿魏酸,首先用质量分数75%乙醇除去莲藕中游离态阿魏酸,再用NaOH溶液提取结合态阿魏酸,紫外分光光度法在324 nm波长处测定其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影响结合态阿魏酸提取的4 个因素即NaOH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固比进行初步优化分析,再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优化最终提取条件。结果表明:NaOH溶液浓度1.49 mol/L、提取时间2.66 h、提取温度84.45℃、液固比5.5∶1(mL/g)为最佳提取工艺,在此条件下,莲藕中结合态阿魏酸提取率为0.217 mg/g(以干质量计)。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滇橄榄果渣为原料,优化其膳食纤维的碱法提取工艺,同时探讨了滇橄榄果渣、总膳食纤维(total dietary fiber,TDF)、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及水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的理化性质及其体外吸附能力。结果表明:碱法提取滇橄榄果渣膳食纤维的最优工艺为:NaOH浓度为8 g/L,料液比为1:35(g:mL),70 ℃处理40 min,IDF和SDF的得率分别为61.72%±0.04%、17.57%±0.03%。滇橄榄果渣及其膳食纤维均具有较好的水化特性和持油力,TDF的持水力最低但膨胀力最高,与滇橄榄果渣、SDF和IDF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SDF的持油力、膨胀力和对脂肪的吸附能力均较低,但在模拟胃环境(pH2)的条件下对胆固醇和NO2?的吸附能力均高于滇橄榄果渣、TDF和IDF,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滇橄榄果渣及其膳食纤维对胆固醇和NO2?的吸附与pH有关,TDF和SDF在模拟胃环境的条件下对胆固醇的吸附能力强于模拟小肠环境,滇橄榄果渣和IDF则相反;四个样品在模拟胃环境的条件下对NO2?的吸附能力均强于模拟小肠环境。本文对滇橄榄果渣膳食纤维的提取及性能研究,可为其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