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陈华  孙丽  叶柳贤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118-120
目的探讨处方点评在门急诊处方中的应用经验和效果,以倡导合理用药,规范临床处方。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医学院附属深圳沙井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未实施处方点评之前的门急诊处方共1000张,并随机抽取实施处方点评后的我院2012年门急诊处方1000张,按照国家卫生部出台的《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关于处方点评规定的方法和要求,对抽取的门急诊处方进行审查、分类,并进行点评和统计分析。结果经处方审查、统计发现,进行处方点评后的处方合格率为95.3%,较处方点评前的处方合格率(81.2%)明显提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处方点评前的处方书写不规范率为11.7%,处方点评后降低至2.5%,处方点评后处方书写不规范率明显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处方点评后的不合理用药率(2.2%)较处方点评前(8.1%)明显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门急诊处方中实施处方点评可有效提高处方合格率,规范处方书写,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陈萍  杨艳  张婉婷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3,38(1):102-103,106
目的:对比分析手写处方和电子处方的不合理情况,为规范处方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处方点评标准,调查点评手写处方1 800张,电子处方15 697张,采集处方的不合理数据,用Excel软件分析比较2种处方的不合理差异。结果:手写处方的不合理率为62.22‰,电子处方为50.39‰,电子处方的不合理率比手写处方低11.83‰。手写处方中,不规范处方居首位,占38.89‰;其次是用药不合适,占20.55‰;再次是超常处方,占2.78‰。电子处方中,用药不适宜居首位,占48.03‰;其次是不规范处方,占1.85‰;再次是超常处方,占0.51‰。结论:应重视手写处方和电子处方的管理,对手写处方应强化规范性点评,对电子处方应提高不适宜用药的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2005~2006年本钢总医院住院部处方书写质量,规范处方的书写,加强处方的审核。方法:依照《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对2005—2006年住院部纸质普通处方每月进行检查,将处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记录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前记、正文、后记的错误分别占全部错误的21.6%、73.6%、4.8%;其中缺少结束符号、医生修改后未签字或注明日期、药品用法不确切以及药品品种超过5种分别占全部错误的28.9%、11.1%、8.确和6.3%。结论:进一步贯彻和执行《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规范处方的书写,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准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门诊抗菌药横断面应用情况及处方书写规范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规范化书写处方。方法:采用横断面分析,收集门诊西药房2006年10月19日0~24时门诊处方,对抗菌药应用及处方书写规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处方中抗菌药应用比例为23.59%;联用比例为18.48%;抗菌药应用频率排序前三位的分别是第三代喹诺酮类(31.58%),第一代头孢菌素类(23.16%)和硝基眯唑类(15.09%).门诊处方书写不规范情况主要是药品用法用量书写不规范(67%)和药品名称书写错误(55%)。结论:门诊抗菌药应用基本合理,但应加强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避免抗菌药滥用;门诊处方用法用量书写应符合规范,应避免因药名梧写错误导致的医疗失误。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门诊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情况,以提高处方质量。方法:调取门诊西药房2007年11月份30d的全部处方12682张进行统计,以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以及山东省卫生厅《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和常用药品通用名目录的通知》为依据,评价处方的规范性。结果:门诊处方书写不规范现象严重,其中,前记项目不完整的处方占100.00%,正文书写不符合要求的处方占89.47%,格式不标准的处方占28.57%。结论:门诊处方书写质量亟待提高;《处方管理办法》未有效执行,应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本院处方,规范处方的书写,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10年5月~2010年12月的3000张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不合理处方560例,处方不合理率为18.7%;门诊处方310例(占55.4%),住院处方250例(占44.6%)。分析其不合理原因。结果处方不合理由多种原因造成,书写不规范为不合理处方的主要原因,书写不规范为最多,门诊处方中书写不规范率为38.06%,住院处方为39.20%。结论要严格规范医院处方制度,提高用药的准确性,规范用药,确保患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查全市25所医疗机构注册医院门诊处方质量及合格率。方法:随机抽查各医院当月门诊药房处方100张并作统计处理。结果:抽查2500张门诊处方总合格率25%,等级医院之间处方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处方质量相对较高。处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书写不规范,药品无剂量或剂量不清楚,任意涂改不整洁,中英文混写,自创简化字,药名等。结论:笔者认为医院各职能部门应高度重视处方质量检查,使门诊处方合格率确实能达到国家等级医院标准≥95%。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门诊处方质量情况,规范处方书写行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12月各科门诊处方,每月随机抽查1500张,共18000张,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存在不同问题的处方数为4832张,占处方总数的26.84%。其中,书写不规范2016张,占11.20%;配伍不合理2154张,占11.97%;用法不合理397张,占2.21%;溶媒选择不合理265张,占1.47%。结论:基层医院门诊处方质量存在较多问题,有必要通过医师、药师携手合作,加强处方书写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知识的学习,提高处方书写质量和临床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9.
结合《处方管理办法》对我院门诊处方管理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处方不合格情况,促使临床医师合理、合法开具处方。方法:2008年10-12月每月随机抽取我院门诊该月总处方的14%,共5132张,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占2.51%,主要包括处方书写不完整、诊断与用药不符、药品用法用量错误、处方用量的时间过长、手写处方使用商品名。结论:处方不但是医疗文书,同时也是法律文件,医院必须加强处方管理,强化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才能保证处方的合法、合格。  相似文献   

10.
王富海 《当代医学》2011,17(21):145-146
目的分析佛山市高明区妇幼保健院门诊处方合理使用情况,为提高临床药物使用规范性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处方3000张,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不规范处方94张,占全部处方的3.13%,各现象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23.809,P〈0.01),其中患者资料不规范和药物名称不规范最为突出。(2)不合理处方56例,占全部处方的1.87%,各现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1.339,P〈0.05),其中用药方法和药物配伍不合理最为突出。结论不合理处方的现象和原因是多方面的,改进和完善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药房人员要在坚持用药规范的前提下,加强和临床医师的协调,从而使处方的合理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景明勇  罗阳 《四川医学》2013,(8):1199-1200
目的通过对全院处方进行标准化点评,并对点评结果予以统计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门诊、急诊、住院药房2012年6月普通处方3600张,进行标准化处方点评,并对处方点评结果予以统计分析。结果有5ll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占14.20%。其中,超常处方63张,占1.75%;用药不适宜处方24张,占0.67%;不规范处方424张,占11.78%。处方合格率85.81%;平均每张处方金额达215.97元,金额较大。结论不规范处方数较多,超常处方问题突出,处方金额较大,处方合格率有待提高,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较严重,应加强《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培训和学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用药基本情况。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9年度的门诊处方65 869张,以《处方管理办法》为依据,对所抽查处方进行逐一审查,将所得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我院处方基本指标大多控制较好,不合格处方率为7.3%,其中处方书写不合格占93.2%,用药不合理占6.8%。结论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文静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9):1241-1243
目的:探讨电子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对门诊处方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未使用电子处方系统(2008年1~6月)的处方3 000张和使用电子处方系统(2009年1~6月)的处方3 000张,根据药物说明书、《处方管理办法》《处方点评实施规范(试行)》等分析处方书写是否规范、临床用药是否合理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未使用电子处方管理办法前,不规范处方率为22.27%,不合理用药率为11.20%,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0.3%,实施电子处方管理办法后,不规范处方率为2.43%,不合理用药为1.26%,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4%,使用电子处方前、后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院门诊实施电子处方管理办法,可显著改善处方书写的规范性、临床合理用药情况等,对提高处方质量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吴景敏  谢明华  葛敏  蔡鑫君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9):120-121,123
目的对我院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可以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经济性,提高医务人员的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通过合理用药软件对2010年7月~2011年6月期间每个月门急诊处方,共计684912张,以《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药品说明书及临床诊疗指南等为依据进行全样本量处方分析。结果发现不合理处方32793张,用药不适宜处方及不规范处方问题较为突出。结论处方点评有利于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提高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水平,也有利于提高药师的业务水平,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院合理用药基本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门诊处方12 000张,按照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对我院门诊处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抽查处方数为12 000张,用药品种总数为23 890种,平均用药品种数为1.99种,抗菌药使用百分率为35.2%,注射剂使用百分率为30.1%,基本药物使用百分率为82.7%,药品通用名使用百分率为100%,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72.99元,平均就诊时间为9.01 min,平均发药交待时间为27.85 s,按处方实际调配药品的百分率为100%,药品标示完整的百分率为100%,患者了解正确用法百分率为96.1%。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本院门诊的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大多数控制较好,但抗菌药和注射剂的使用百分率偏高,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根据卫生部新的《处方管理办法》,文章从处方的标准与书写规则、处方权管理、处方流程管理、处方调剂规范、处方评价和信息化应用等6个方面,探讨了医院信息系统配合《处方管理办法》的施行,使医院信息系统中住院和门诊处方管理符合《处方管理办法》的规范要求,保证《处方管理办法》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中医处方在整个形成和流通过程中发生差错的情况,并作差错因素的分析,探索中医处方质控对策。方法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4年全年的中医处方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发现有差错及差错纠正痕迹的处方占处方总数的5·46%;医师、划价、药师、配制、发药各层面均有差错发生,但以医师层面为多,占问题处方总数68·08%。结论应加强中医处方质控管理,建立门诊诊间系统工作站,设立中医处方质控小组,发药后延伸服务小组,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现状,提高临床医师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2年l。6月门诊处方2400张,按要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40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为68张,进行点评,处方I合格率为97.20%。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不适当的联合用药、溶媒选择不合理、适应症不适宜、用法不合理及重复用药等几个方面。结论处方点评是了解不合理用药的新手段,能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处方点评结果的分析,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对2010年1月-12月的门诊处方进行抽查并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合理处方的百分率为84.1%,处方不合理的情况主要为:处方书写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重复用药以及超常处方.结论 通过处方点评,可及时了解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