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67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67例病人均应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1.0T超导MR机(Impact)行肝脏扫描,选用SE序列横断面成像,分别施行T1WI、PDW1和T2WI,扫描层厚10mm,间隔0.2mm。18例施行了静脉团注Gd-DTPA增强扫描。结果 67例病人肝脏MRI共检出127个病灶,单发者47例,多发者20例,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巨大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肝内巨大占位病变23例病人37个病灶,同时行肝胶体断层和肝血池断层显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巨大血管瘤24个病灶.结果:核素显像诊断巨大肝血管瘤都有典型表现:肝血池延迟相放射性过度填充,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结论:肝胶体断层显像联合肝血池断层显像诊断巨大肝血管瘤有良好诊断价值,对巨大肝血管瘤与肝癌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3.
应用放射性核素对57例肝内占位病变患者进行肝胶体显像.其中35例同时作胶体与血池两项检查.并利用计算机特定程序分析处理核素肝显像图。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提高了肝癌与肝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尤其是提高了肝内小血管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MRI与核素骨显像对脊柱转移瘤诊断价值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MRI与核素骨显像对诊断脊柱转移瘤的价值。方法:对48例同时进行了MRI和核素骨显像并确诊为脊柱转移瘤的 例,以MRI扫描野内脊柱为观察目标,人为地将脊柱分为颈椎、上段胸椎(T1 ̄4)、中段胸椎(T5 ̄8)、下段胸椎(T9 ̄12)、上段腰椎(L1、2)、下段腰椎(L3 ̄5)、骶椎,比较MRI与核素显像对该部位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48例患者,MRI共检查173个区段,其中显示阳怀的84个区段中共计210个病灶,确诊(“真阳性”)206个,漏诊(“假阳性”)4个,无“假阳性”,其诊断敏感性为98.1%。核素骨显像与之相对应的84个区段上,病灶确诊(“真阳性”)142个,漏诊(“假阳性”)49例,另有“假阳性”52个,其诊断敏感性为73.8%。结论:在显示脊柱转移瘤方面,MRI较核素骨显像更具敏感性和特异  相似文献   

5.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良性病,根据多项影像学的检查如B超、CT、MRI、核素扫描及肝动脉造影结合临床材料常能作出血管瘤的定性诊断。但病灶征象不典型者易与原发性肝癌混淆,本文对我院1970~1994年因肝内占位病灶性质不明收入院。确诊为肝海绵状血管瘤的85例进行分析,表明各种影像学诊断手段都有其特点,对病灶性质不明者可先行B超检查,难于确诊时作CT,仍未能确诊时可作MRI或肝动脉造影和剖腹探查,肝海绵状血管瘤大多不需特殊治疗,但出现症状,肿瘤直径≥5cm或多项检查病灶仍不能确诊时应作手术治疗,不能切除病例,微波固化术或肿瘤捆绑术,危险性小,亦可作肝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6.
磁共振成像术对肺胸块影的诊断价值(附25例肺胸块影MRI、CT、X线、手术病理对照)刘丽华,汪辉方,陆友金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干部病房(合肥230022)磁共振成像(MRI)是现代医学影像的重要而可靠的技术,MRI显示纵隔...  相似文献   

7.
脑膜转移瘤的磁共振成像表现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脑膜转移瘤的多种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形式,探讨MRI对脑膜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症状典型和(或)CSF细胞学检查阳性,有增强前后MRI扫描的脑膜转移瘤患者23例进行分析。结果22例于注射造影剂后发现异常;1例仅有脑室扩张,无强化。脑膜转移瘤有4种表现形式:(1)全脑膜强化。(2)光滑或结节样节段性脑膜强化。(3)室管膜下强化。(4)脑室扩张。结论MRI是诊断脑膜转移瘤的重要辅助方法,增强扫描是该病的MRI检查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碱性磷酸酶(ALP)及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在评价内分泌疗法治疗前列腺癌疗效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随州市中心医院接受内分泌疗法治疗的64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内分泌治疗后1年,进行PSA、fPSA、ALP、BAP水平检测以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评估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评价前列腺癌内分泌疗法治疗效果中的应用。 结果 内分泌治疗后的64例患者经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结果显示共发生51例骨转移;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转移灶数目>2个骨转移灶的患者的血清PSA、fPSA水平高于骨转移灶≤2个患者的的血清PSA、fPSA水平(均P<005);随着骨显像分型的增高,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PSA、ALP与BAP水平均增高,呈正相关(均P<005)。 结论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联合PSA、fPSA、ALP、BAP能够实现内分泌疗效的准确评价与骨转移瘤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肿瘤大小及CEA含量和血清CEA对肠癌放射免疫显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登国  陈声乐  卢献平  吴雪茜 《癌症》1997,16(5):364-366
目的:探讨放射免疫显像(RI)对诊断大肠癌的价值和肿瘤大小、癌组织CEA及分布、血清CEA对显像结果的影响。方法:用99mTc标记的抗CEAMcAbC50对27例病人(24例大肠癌及3例非大肠癌)进行放射免疫显像。用链霉菌素生物素过氧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20例大肠癌组织CEA含量。结果:24例大肠癌病人显像灵敏度为71.4%(30/42)。显像阳性组,阴性组癌灶大小分别为6.90±0.87cm,3.60±0.81cm(P<0.05),血清CEA分别为30.3±6.34μg/L和42.6±15.34μg/L(P>0.05)。显像灵敏度与肿瘤组织CEA含量、分布有关(P>0.05)。结论:RI对大肠癌的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肿瘤大小、癌组织CEA含量及定位分布是影响显像灵敏度的重要因素,血清CEA水平高低不影响显像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求功能显像对肺癌治疗效果的评价,将99mTc-平阳霉素(PYM)显像应用于31例肺癌患者。在平面显像上应用感兴趣区技术,计算储留指数(RI)。结果提示RI值在化疗及放疗有效者(-5.01±4.97;-6.78±3.05)与无效者(4.38±2.13;15.25±5.92)、术后稳定者(-6.07±8.45)与进展者(12.66±5.23)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01及P<0.01)。重复组患者治疗前后RI差值与肿瘤缩小率有较好的相关性(r=0.8959,P<0.01)。因而,RI对肺癌治疗反应监测及术后随访是一预测值  相似文献   

11.
肺癌侵犯肺静脉干的CT和MRI诊断朱培菊,缪竞陶,何之彦,周清华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成都610041)本文着重探讨CT、MRI检查方法在肺癌侵犯肺静干(Pulmonaryvenoustrunk,PVT)诊断中的价值。手术和病理证实31例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正确评价磁共振成像(MRI)显示卵巢肿块的特征和区分良恶性肿瘤的能力,提出鉴别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方法对照分析具有手术病理结果的75例110个卵巢肿块的MRI特征。结果确立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MRI诊断的5条基本标准和4条辅助标准,可较准确地鉴别卵巢良恶性病变。结论MRI能较好地显示卵巢的正常解剖和异常病变,对发现和诊断卵巢肿块是非常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3.
肝内占位性病变患者肝动脉灌注阳性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1例肝血管瘤和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血流灌注阳性结果进行分析,采用对肝脏病变部位、腹主动脉和正常肝组织分别勾划感兴趣区(ROI),生成时间-放射性曲线(TRC)及测定C24s/CP<20s比值对比方法,发现肝血管瘤显像动脉期其TRC与正常肝组织TRC相似,放射性计数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高,无明显灌注峰。原发性肝癌动脉期充盈区TRC与腹主动脉TRC相仿,有一明显灌注峰。肝血管瘤和原发性肝癌C24s/CP<20s比值分别为1.17±0.12和0.80±0.17,相差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抗人AFP—R—LCA McAb放免显像裸鼠人肝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性核素131I标记的抗人小扁豆凝集素结合型甲胎蛋白异质体单克隆抗体(AFP-R-LCAMcAb),注射入荷瘤裸鼠腹腔后,能选择性地在裸鼠人肝癌模型肿瘤区积聚,其放射性核素浓度是裸鼠肝脏的5.2倍;而131I标记的正常小鼠IgG(mIgG)及游离131I却无瘤区积聚,且在荷瘤裸鼠体内呈均匀分布。131I-AFP-R-LCAMcAb组γ照像均显示出裸鼠人肝癌的阳性定位。结果表明:AFP-R-LCAMcAb对人肝癌细胞有较强的亲和力及特异性,有希望成为肝癌放免显像及治疗的理想载体  相似文献   

15.
磁共振成像与肿瘤诊断天津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300211)廉宗磁共振成像(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于CT,可直接多平面成像,成像参数多和流空效应,可不用造影剂使心血管显示,对肿瘤的检查有其独特的优点。本文仅就胸、腹、盆腔及骨关节肿瘤MRI检查现状做...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求功能显像对肺癌治疗效果的评价,将^99mTc-平阳霉素(PYM)显像应用于31例肺癌患。在平面显像上应用感兴趣区技术,计算储留指数(RI)。结果提示RI值在化疗及放疗有效(-5.01±4.97;-6.78±3.05)与无效(4.38±2.13;15.25±5.92)、术后稳定(-6.07±8.45)与进展(12.66±5.23)之间差异有显意义(P〈0.05、P〈0.001及P  相似文献   

17.
脑膜转移瘤的磁共振成像表面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ang R  Mao M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6):443-444
目的 分析脑膜转移瘤的多种磁共振成像(MRI)表面形式,探讨MRI对脑膜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症状典型和(或)CSF细胞学检查阳性,有增强前后MRI扫描的脑膜转移瘤患者23例进行分析。结果 22例于注射造影剂后发现异常;1例仅有脑室扩张,无强化。脑膜转移瘤有4种表现形式:(1)全脑膜强化。(2)光滑或结节样节段性脑膜强化。(3)室管膜强化。(4)脑室扩张。结论MRI是诊断脑膜转移瘤的重要  相似文献   

18.
MRI与B超互补作用对肝癌诊断价值的探讨李西有主治医师大连石油化工公司医院(116032)近些年来,由于AFP、B超、选择性肝血管造影、CT、MRI的应用,使肝癌的诊断有了很大进展。并由以往的、“临床诊断”发展到当今的“亚临床诊断”阶段,特别是近年来...  相似文献   

19.
99mTc-MIBI肺显像测定非小细胞肺癌P-糖蛋白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99mTc-MIBI(甲氧基乙丁基异腈)肺显像定性检测非小细胞肺癌P-糖蛋白(P-GP)及与化疗效果对比。方法 采用二时相平面显像,以病灶处99mTc-MIBI的潴留指数(RI)为P-GP定性指标,RI〈0为P-GP阳性,以WHO标准将疗效分为完全或者部分缓解(CR,PR)无变化(NC),进展(PD),将P-GP定性结果与疗效比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联合血清及CT检测中晚期宫颈癌肾功能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217例ⅡB~Ⅳ期宫颈癌初治患者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CT和血清肌酐检查的结果,对其单独和联合检测肾功能异常进行诊断一致性分析。[结果]核素肾动态显像发现排泄异常和GFR异常分别为118例(54.38%)、141例(64.98%);CT发现肾脏及输尿管扩张31例(14.29%),血清肌酐发现异常13例(5.99%)。核素肾动态显像(GFR)、血肌酐、核素肾动态显像(GFR)+血肌酐、核素肾动态显像(排泄)+血肌酐、核素肾动态显像(GFR)+血清肌酐+CT、核素肾动态显像(排泄)+血肌酐+CT 6种检查与"标准"比较诊断肾功能异常有一致性,Kappa分别为0.187、0.175、0.175、0.124、0.099和0.064,P均〈0.85。[结论]99mTc-DTPA肾动态显像+GFR测定方法简便,能早期观察肾脏损害程度,可作为一项评价宫颈癌早期肾损害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