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卫  李晓东  陈玉祥 《海南医学》2007,18(5):104-104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发病率低,早期临床表现隐匿,无特殊临床表现,诊断困难,一旦发现多为晚期,易延误治疗.我院1984-2006年6月收治22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胡顺彩 《中原医刊》2005,32(23):82-82,80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primary malignant duodenal tumor,PMDT)发病率低,文献报道少.我们对1995年8月~2004年8月所查内镜时发现的5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提高十二指肠病变内镜检出率,减少漏诊和误诊率,以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王伟  尚佳 《中原医刊》2004,31(23):38-38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较少见,早期诊断较困难。1986年2月-1999年3月我院经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结合活检和手术病理确诊27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占同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58%。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对38例经病理或手术证实的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发病率低,无性别差异,多发生在降部,以腺癌最多,占74%。分类在肿块型为主,溃疡型次之,浸润狭窄型最少。临床多无特异症状,早期诊断困难,易延误诊治。提示胃、十二指肠镜和低张十二指肠造影结合X线、B超、CT检查,可提高诊断率、治疗仍以手术切除、缓解梗阻症状为主。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临床罕见,由于起病隐匿,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故此病病史较长,确诊时多为中、晚期。随着X线检查方法的改善和纤维十二指肠镜的普及,提高了诊断水平,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了依据。我院1992年6月~1998年6月共诊断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5例,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术式选择.方法:对我院1995-2000年20例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0例随访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0%(4/10)、30%(3/10);姑息性手术无获得长期生存者.结论: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及对无远处转移的病人积极争取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PMTD),其发生率低,仅占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0.35%。该病早期症状隐匿不典型,诊断困难。随着影像技术和十二指肠镜的广泛应用,早期诊断和手术切除有了明显提高。我院1988年1月至2003年7月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PMTD3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23例报告)王磊,王有德,姜喜远(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普外科130021)张万和(德惠市人民医院外科130021)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占整个消化道恶性肿瘤的3%。因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探讨早期诊断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来25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中40岁以上者占84%。结论: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临床表现隐匿,无特异性;胃镜和消化道钡餐检查为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内镜检查及CT和B超是诊断检查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以内镜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是指原发于十二指肠各段的恶性肿瘤,是一种原因不明,发病率低,诊断困难的疾病,临床上误诊时有发生,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91年1月-2000年12月10年间发现的12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发病率较低,早期缺乏特异症状,就诊时多属晚期,预后不佳,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力争早期诊断,治疗很有必要,现就我院1980年至2000年间确诊的3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45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好发于十二指肠降部,以恶性多见,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之比为5.43:1,十二指肠溃疡癌变并非不可能。内窥镜检查仍是早期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而且应尽可能观察到十二指肠降部  相似文献   

13.
王家骅 《浙江医学》1990,12(4):40-41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较为少见,起病隐匿,临床上早期往往缺乏特异性症状,体格检查和X线检查多无异常发现,诊断不易,常常延误治疗.我科自1983年至1988年共收治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患临床资料,并结合有关献分析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癌前病变,误诊原因、手术及再手术的选择。结果: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以降部乳头区和腺癌最为常见;十二指肠绒毛状瘤是癌前病变之一;主要误诊疾病为阻塞性黄疸、消化性溃疡、胆总管结石、消化道出血及小肠梗阻;29例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3例及改道短路手术9例,根治性切除率为44.83%。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发病率低,易误诊;术前最有效的诊断方法为十二指肠镜加活检和十二指肠气钡双重造影;治疗首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临床分析溧水县人民医院内科孙晓康发生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恶性肿瘤称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其中十二指肠癌占整个小肠癌肿的1/3~1/2。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临床少见,缺乏特征性,故诊断困难,很易误诊。现将我院1980年1月~1993年...  相似文献   

16.
袁霞 《右江医学》1999,27(3):131-133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罕见,无特殊临床表现,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因而易被临床医师所忽略。我院自1994年元月至1998年10月发现胃肠道恶性肿瘤567例,其中原发性十二指肠癌10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7例,女3例,年龄20~...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我院1965年1月至1986年12月经手术或/和病理证实的51例十二指肠原发性恶性肿瘤,将其检查、诊断方法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十二指肠原发性恶性肿瘤应采取多种诊断方法,首选钡餐(十二指肠低张双重造影)。X线、内窥镜、超声检查三者共同应用能明显提高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甚少见,但由于窥镜的广泛应用,国内外报导的病例数显著增加。有的文献报告,十二指肠腺癌的发病率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占0.3%小肠恶性肿瘤与25—45%。由于本病早期临床无特征性表现,故诊断困难,发现时常属晚期,予后不良,5年生存率甚低,现将我院1976—1983年开展内窥镜捡查和病理组织学证实十二指肠腺癌6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最低年令44岁,最高年令67岁,全部是男性。  相似文献   

19.
刘朝宁 《医学文选》2004,23(1):126-126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是一种少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低,占整个消化道肿瘤的0.3%,占小肠恶性肿瘤的30%~45% 。我院今年收治十二指肠癌并穿孔、大出血各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发病率低,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35%,临床上以消化道出血、胆道梗阻、幽门梗阻为基本特征。十二指肠癌早期因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而导致临床上的误诊,文献报道误诊率高达79.4%。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本院自1997年1月至2007年9月以来收治十二指肠癌15例入院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