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地塞米松对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和分化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取4-6周龄新西兰兔双侧股骨骨髓3ml,体外分离,培养至第3代骨髓基质细胞,分别用地塞松浓度为0、10^10、10^-9、10^-8、10^-7和10^-6mol/L的培养基,作用2、4、及6天后,测定骨髓基质细胞的分裂增殖能力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 地塞米松对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起抑制作用,并随地塞米松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其浓度大于10^-8mol/L后抑制作用越显著。地塞米松在抑制增殖的同时,可显著增强骨髓基质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浓度越高作用也越显著,但超过10^-8mol/L后各浓度的作用效果无显著差别;这种作用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至6天时与对照组相比可增强2-4倍。结论 地塞米松抑制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但可促进其分化成骨细胞, 浓度为10^-8mol/L较合适。  相似文献   

2.
随着细胞治疗的发展,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临床前期研究成果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骨髓基质细胞在藻酸盐凝胶中的生物学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MSC)在海藻酸盐(Alginate)中的生物学行为,为在组织工程研究中选用海藻酸盐做为骨髓基质细胞的载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地塞米松诱导后的骨髓基质细胞种植在1%海藻酸盐中,以HE染色,BMP-2免疫组化染色,扫描电镜观察骨髓基质细胞在凝胶中的生物学行为。结果:凝胶中细胞呈“悬浮”生长状态,可见到细胞分裂和核分裂相;细胞在凝胶中增殖,4d后可以见到基质分泌;海藻酸盐中培养组与常规培养组MSC的BMP-2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海藻酸盐中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表现良好。此特征适宜作为骨组织工程的载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体外分离、诱导培养及增殖特点,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抽取兔骨髓,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BMSC,诱导培养液定向诱导传代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及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观察Ⅰ型胶原表达,并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细胞矿化作用。结果:体外培养的兔BMSC贴壁生长,10~14天后形成克隆。细胞形态为均一的长梭形并呈漩涡状排列,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CD45阴性,CD44阳性。免疫组化可检测到Ⅰ型胶原表达,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高,并且出现矿化结节。结论: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BMSC,操作简单,细胞易于成活,诱导条件下成骨能力肯定,适合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5.
骨髓基质细胞与关节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观察兔骨髓基质细胞(MSCs)诱导和基因修饰后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并与关节软骨细胞进行比较. 方法抽取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髂骨骨髓,密度梯度离心获得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传至第5代,按处理方法分为常规培养液组(A组)、条件培养液组(B组)及重组缺陷型腺病毒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cDNA转染组(C组).条件培养液为常规培养液中含转化生长因子-β1(10 ng/m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5 ng/ml)和地塞米松(10-7 mol/L).切取兔膝关节软骨,3 mg/ml Ⅱ型胶原酶消化传代培养至第3代(D组).观察原代MSCs及第5代MSCs(体外培养8~10周后)细胞形态,对第5代MSCs及第3代软骨细胞进行Ⅰ、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阿利新蓝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糖胺多糖(GAG)含量.提取各组培养细胞总RNA,RT-PCR检测Ⅰ、Ⅱ型胶原表达. 结果原代MSCs为短梭形、簇状生长,传代细胞呈长梭形、旋涡样生长.A组细胞爬片Ⅰ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阴性,GAG含量低,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细胞爬片Ⅰ、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GAG含量升高,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转染后第4天增殖率降低,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表明A、B、C组均表达Ⅰ型胶原,B、D组可表达Ⅱ型胶原,C组有较弱的Ⅱ型胶原表达. 结论 MSCs体外培养过程中自然转归趋向于成骨.传代后经向成软骨方向诱导,具有向软骨分化的能力;体外传代培养的MSCs具有干细胞自我增殖和定向分化的特性,可作为靶细胞接受外源目的基因转染并能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6.
兔骨髓基质细胞的分离培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为骨组织工程寻找一种理想的种子细胞。方法 采取兔骨髓组织,应用梯度离心获取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传代,通过光镜、透射电镜及成骨特性的鉴定,观察细胞的形态、生长特点及成骨特性。结果 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形态多为三角形或梭形,生长增殖迅速,具有成骨能力,易于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结论 自骨髓获得的骨髓基质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能力和成骨活性,可以做为骨组织工程中比较理想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聚丙烯延胡索酸酯/β-磷酸三钙(PPF/β-TCP)复合材料。在体外检测PPF/β-TCP材料对骨髓基质细胞(BMSC)的黏附、增殖、成骨能力的影响,对PPF/β-TCP生物材料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二步反应法合成PPF单体,加入β-TCP后进行交联。骨髓基质细胞在PPF/β-TCP材料上培养2、4、6、8、10、12h后胰蛋白酶消化,检测黏附细胞数。BMSC和PPF/β-TCP材料复合培养,用MTT法检测BMSC的增殖,绘制生长曲线,检测碱性磷酸酶的含量。结果BMSC在PPF/β-TCP材料上黏附,2~8h细胞数增加,到10h黏附数达最高,约为68%。BMSC在PPF/β-TCP材料上生长,第4、5天为对数生长期,第7、8天进入平台期。BMSC种植在PPF/β-TCP后上表达ALP并不断增加。结论PPF/β-TCP生物降解材料对BMSC的黏附、增殖、成骨功能无不良影响,是一种有前途的生物降解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釉基质蛋白(enamel matrix proteins,EMPs)对体外培养的猪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抽取猪髂骨骨髓,全血培养法获得骨髓基质细胞.培养液中EMPs的浓度分别为25、50、100、200ug/ml,以不加EMPs为对照.用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EMPs对BMSCs粘附性的影响.通过计数预定视野中伸展的细胞数,计算BMSCs在1h、3.5h、6.5h的伸展率.MTT法测定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 猪BMSCs在含有EMPs的培养液中生长良好.对照组以及不同浓度EMPs对细胞粘附性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在1h、3.5h、6.5h,各组细胞的伸展率无显著不同.EMPs对BMSCs的促增殖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200ug/ml浓度的EMPs从实验的第三天开始显著促进猪BMSCs的增殖.结论 EMPs对体外培养的猪BMSCs的粘附性和伸展率无影响,200ug/ml浓度的EMPs可显著促进猪BMSCs增殖,提示可尝试联合应用EMPs和BMSCs修复牙周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9.
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多分化潜能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外培养扩增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在特定诱导因子作用下,具有多分化潜能的特性,移植于体内不同环境或部位,也呈现适应该特异环境或部位的表型表达,可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成纤维细胞,成肌细胞,神经细胞等,在在以骨髓基质干细胞为基础的细胞疗法,基因疗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pcDNA3-hBMP2转染兔骨髓基质细胞前后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pcDNA3-hBMP2转染兔骨髓基质细胞前后的生长特性变化,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选择打下基础.方法 抽取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髂骨骨髓,密度梯度离心获得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传至第5代,按处理方法分为常规培养液组(A组),pcDNA3-hBMP2转染组(B组).观察原代MSC及第5代的细胞形态等生长特性并与转染组进行比较.结果 原代MSCs为短梭形,簇形生长,传代细胞呈长梭形,旋涡形生长.转染组细胞72 h后表达BMP2,瞬问表达为100%.转染细胞未经筛选培养4周细胞形态发生较明显地变化,细胞生长周期改变.结论 pcDNA3-hBMP2成功转染兔骨髓基质细胞并改变其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1.
骨髓基质细胞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介绍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基因表达与其生物学特性、诱导分化、基因治疗、造血调控和创伤修复中的炎症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有关文献,并做综合分析。结果MSCs不仅能在不同的条件下表达中胚层、内胚层和外胚层的特异性基因,而且能稳定地表达转导的外源基因,并且对造血系统有支持作用,也参加创伤修复过程中的炎症反应。结论MSCs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且体外易于扩增,是一种理想的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12.
猕猴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体外分离、培养猕猴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研究其生物学特性、表面标志和遗传学性能,为BMSCs用作组织工程化神经种子细胞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猕猴BMSCs,体外培养、扩增,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进行形态学的观察,通过绘制生长曲线、计算克隆形成率来研究细胞的活力和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标志,核型分析反应遗传学性能。结果 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能获得较纯的猕猴BMSCs,第7代以前的细胞有较强的活力和增殖能力,具有与人的BMSCs相似的形态和表面标志,体外培养第10代细胞仍稳定为二倍体核型。结论 用本实验方法能较容易地获得大量的猕猴BMSCs,具有与人的BMSCs相似的形状和表面标志,第3—6代的细胞可满足以猕猴为动物模型的组织工程化神经种子细胞的研究要求。  相似文献   

13.
骨髓基质细胞成骨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8 67年 ,德国病理学家Cohnheim在研究伤口愈合过程时 ,提出骨髓中有骨髓基质细胞 (MarrowStomalCell,MSC)存在的观点。 1974年Friedenstein等[1] 发现 ,骨髓标本中小部分贴附细胞在培养过程中能够分化形成类似骨或软骨的集落。 1988年Mamiatopoulos等[2 ] 首次报道鼠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培养能形成钙化的骨样组织 ,经X线衍射分析确定形成的钙化物具有羟基磷灰石结构 ,证明体外培养骨髓基质具有成骨能力。Benakyahu等[3 ] 将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获得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 (O…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骨髓基质细胞修复兔关节软骨的可行性。方法 取自体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扩增 ,聚乳酸吸附骨髓基质细胞植入兔膝关节软骨负重 (内髁 )和非负重区 (外髁 )缺损内 ,观察 4、 8、 12周后软骨缺损的修复情况 ,并对组织切片评分。结果  8、 12周后 ,骨髓基质细胞在负重区缺损内可以形成透明软骨 ,组织评分接近正常软骨优于对照 ,非负重区内没有形成透明软骨。结论 骨髓基质细胞可以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摩擦和压应力是成软骨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骨髓基质细胞成骨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髓基质中存在确定性骨祖细胞成分,分体外分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在骨组织工程学院研究中骨髓基质细胞作为新生骨组织的细胞来源,日益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骨髓基质细胞促进引导性骨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骨髓基质细胞增强引导性骨再生(GBR)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方法30只兔造成双桡骨干15mm骨缺损,以硅胶管桥接骨断端,实验组在硅胶管内注射自体骨髓基质细胞(MSC)1ml;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不同时间内作X线片、大体、组织学观察及生化捡测。结果实验组成骨活跃,10周骨缺损完全修复,对照组各时间点骨修复均较实验组差,10周时仍无1只兔骨性愈合。术后4周实验组钙及碱性磷酸酶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8及10周实验组骨缺损区新生骨骨痂密度与相邻尺骨密度比值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体骨髓基质细胞可明显增强GBR修复骨缺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1.验证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条件下是否分化为成骨细胞;2.探索多孔聚乳酸作为组织工程载体吸附培养骨髓基质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取兔骨髓细胞经培养得到骨髓基质细胞,以地塞米松、维生素C、β-磷酸甘油诱导细胞分化,以原位杂交检测骨桥素和骨连接素mRNA,Von Kossa钙染色检测矿化结节。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吸附培养骨髓基质细胞,扫描电镜和组织学苏木精一伊红染色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并对载体中培养第4-12天细胞计数。结果:骨髓基质细胞经诱导第2周表达骨桥素,第3周表达骨桥素、骨连接素和形成矿化结节。细胞可以进入多孔聚乳酸内部生长,12天细胞密度可达2.6×10~7/cm~3。结论:1.骨髓基质细胞含有成骨干细胞;2.多孔聚乳酸可以吸附骨髓基质细胞生长,因此可能作为骨组织工程材料。  相似文献   

18.
骨髓中存在具有多胚层分化能力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本实验旨在通过探讨BMSCs在低营养环境的生存能力,及地塞米松(DEX)对其增殖和碱性磷酸酶(ALP)表达的影响,为BMSCs在骨组织工程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生物可降解材料聚β-羟基丁酯(PHB)对兔骨髓基质细胞(BMSC)形态、生长、附着及增殖的影响。方法:将家兔BMSC进行体外培养,以诱导剂(β-甘油磷酸钠,地塞米松,L-抗坏血酸)使其向成骨细胞分化,行碱性磷酸酶染色并计算阳性率,将PHB与成骨细胞样细胞进行体外复合培养,用倒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PHB对BMSC的形态、生长、附着及增殖的影响。结果:在诱导剂的作用下BMSC向成骨细胞分化,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其阳性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PHB与成骨细胞样细胞进行体外复合培养后显示PHB对BMSC的形态、生长、附着及增殖均无不良影响。结论:PHB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望与骨髓复合移植修复骨缺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永生化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系MSCxj的生物学特征.[方法]MSCxj细胞在连续体外培养过程中,相差显微镜及透射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计算群体倍增时间,测定细胞增殖周期,计算克隆形成率等生长增殖特征并与原代人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2比较.[结果]细胞形态为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器发达;群体倍增时间40.8 h,较BMSCs-2的43.82 h短,MSCxj生长增殖活跃;MSCxj克隆形成率10.9%,BMSCs-2为11.5%,具有克隆形成能力.[结论]MSCxj细胞保持了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