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柴世全 《中外建筑》2009,(10):117-119
从模板支设、钢筋绑扎、混凝土养护、热工计算及测温等方面探讨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结果表明,混凝土采取二次浇注的方式可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且模板系统安全,采用10mm厚的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及外加冰块,来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可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热工计算结合现场测温,可为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提供理论与实际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肿瘤医院加速器机房工程墙体厚为1300mm,局部2200mm,顶盖厚为1300mm,局部为2300mm,对模板支承、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及防辐射要求高。施工中通过方案分析对比,选用"顶盖二次浇筑"方案并付之实施,确保了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本文为类似大体积防辐射混凝土工程施工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多年大中型火力发电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实践,总结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一般规律;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成功地控制了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避免了结构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考虑管冷及保温使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模型内部最高温及内外温差达到较好水平,进而控制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结合某特大桥工程,在主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布置冷却水管,研究了进水温度、水流速度以及保温温度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采用管径50 mm的水管,在进水温度20℃、水流量6 m~3/h及水管内流速85 cm/s、混凝土外部保温温度20℃时,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效果较好且达到设计要求。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不断调整管冷参数和对承台大体积混凝土实施合理的保温措施,可使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分析得到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结合苏州圆融星座工程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情况,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特点,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以及质量控制措施,详细介绍了在混凝土浇捣、表面处理、混凝土测温控制、养护、底板后浇带施工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等方面采取的有效措施。这些措施使大体积混凝土质量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6.
依据现有的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理论,结合本工程混凝土结构的具体特点,采取低水化热复合硅酸盐水泥及“双掺”技术,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适量掺加粒径150~200mm的毛石;加强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注意事项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杨玉明 《山西建筑》2005,31(7):91-92
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操作工艺及具体的施工技术,对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措施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以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蒋彬 《施工技术》2012,(Z1):125-127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特点,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以及质量控制措施,详细介绍了浇捣时间控制、泌水处理、表面处理、混凝土测温控制、养护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方面采取的有效措施,使大体积混凝土质量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9.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方兴绿 《山西建筑》2007,33(19):128-129
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详细地阐述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实测,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方法和测温技术,以及温度超标应急措施,强调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和温差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忠  黄利东 《市政技术》2005,23(4):255-257
试验选用粉煤灰部分取代硅灰,用天然河砂取代石英和石英粉,利用本地原材料制备RPC,并研究其抗收缩、抗氯离子渗透、耐磨性及抗渗性等耐久性能。研究证明钢纤维RPC具有极佳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2.
张景发 《化学建材》1995,11(4):170-171,179
调查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掺用外加剂质量事故,总结了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13.
王晋 《福建建筑》2008,(5):79-82
结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案例,从方案、材料、施工、养护、温控和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水化热聚集引起的裂缝,同时做好温度测控措施,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4.
毋雪梅  周颖 《建筑节能》2010,38(1):50-52
介绍了绿色混凝土的概念和发展状况,即从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再生混凝土技术、混凝土综合利用工业废弃物技术、生态混凝土技术4个方面总结了混凝土绿色化途径。分别阐述了这4种混凝土技术的概念、发展、应用、存在问题等。  相似文献   

15.
绿色混凝土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美东 《特种结构》2004,21(4):80-82
本文简要介绍了绿色建材的发展和绿色混凝土的概念 ,郑重介绍了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再生混凝土、生态混凝土的概念及其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清水混凝土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国清水混凝土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试用,其发展过程可概括为原始清水混凝土、清水混凝土、镜面清水混凝土和彩色清水混凝土四个阶段。由于目前国内尚无严格的清水混凝土质量验收规范和技术标准,因此,清水混凝土在设计和施工中存在一些问题,应根据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对策解决。  相似文献   

17.
为防止γ射线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除保证混凝土模板的强度和挠度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外,对底板、墙体和顶板还采取了一些有效的保温措施,确保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8.
将智能材料应用于混凝土中,发展具有自诊断、自调节、自修复功能的智能混凝土是智能化时代的要求,是传统混凝土材料发展的高级阶段.回顾了智能混凝土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论述了智能混凝土的种类、智能机理以及智能方法,阐述了智能混凝土的应用意义,预测了智能混凝土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利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二级优质粉煤灰和GHPC海洋耐蚀掺合料三元复合胶料作胶料,破碎的礁石作粗集料代替石子,礁砂作细集料代替大陆河砂,配制了礁砂高性能海洋混凝土。对三元复合胶料礁砂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开展了试验研究,并对其高性能化的机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利用现有材料和技术,通过对岛礁原料进行新的组合,可以使礁砂混凝土高性能化,配制出C30~C50的大流动、免震捣、自密实、耐腐蚀、寿命长的高性能海洋礁砂混凝土。  相似文献   

20.
郭鹏  梁伟 《工业建筑》2006,36(Z1):929-932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是一个综合复杂的问题,它受到结构设计、结构施工等各方面过程的影响。主要从混凝土施工方面讨论了施工过程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包括施工技术管理、施工质量管理两个主要方面;提出了增加混凝土施工管理方面对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的设计内容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