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袁淑军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7):2334-2335
目的:探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提出口腔科门诊可能存在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设立7个方面相应的措施和对策。结果: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有效地预防控制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口腔科门诊完全可以通过制定健全的工作制度、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相应的控制措施,有效预防控制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吴韫慧  吴艳  郭磊 《中国医疗前沿》2013,(23):119-119,118
目的分析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预防。方法分析口腔科诊疗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提出有效预防与控制措施。结论规范口腔医务人员的诊疗操作行为,严格执行医院感染规章制度,查找和防范口腔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是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惠双方身体健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腔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对策。方法;提出口腔科存在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制定了5个方面相应的措施和对策。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有效预防口腔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口腔科通过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相应的控制措施,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以减少口腔科门诊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分析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依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通过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消毒隔离等制度的制定与督导落实,使门诊诊疗环境,器械清洗消毒,职业防护等有了明显改进.结论:口腔科门诊是基层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难点,采取循证干预,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才能有效降低经口腔诊疗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方法:2006年4月~2007年3月对口腔科门诊诊疗器械、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进行目标监测.将2005年4月~2006年3月进行的监测资料作为对照组,将加强管理、规范诊疗后的2006年4月~2007年3月监测资料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合格率.结果:加强口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前诊疗器械合格率76.39%,物体表面合格率70.83%,医务人员手合格率77.08%;加大管理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后诊疗器械合格率100.00%,物体表面合格率95.83%,医务人员手合格率100.00%.结论:规范对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6.
谢俭 《右江医学》2011,39(3):382-383
<正>近年来,我国性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艾滋病的流行已成为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1]。广西从2005年始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行性病诊疗规范化管理工作,实行性病诊疗技术准入制,在各市县医疗机构开展创建统一管理的规范化性病门诊活动。我  相似文献   

7.
地处边远山区的综合性医院,门诊一般都设有口腔科。据调查某些医院,长期以来由于病人多,在编人员少,工作量大,几年来采用个人承包的方式进行管理,没有配备专职的护理人员,在消毒隔离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按院感要求分析存在许多危险因素。针对这一薄弱环节,09年院护理部派出一名护理人员专职加强消毒隔离,预防院内感染方面的工作,经过几个月的探索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几次物品抽检均能符合院感要求。据不完全数据统计近3个月拔牙500余例,口腔粘膜囊肿手术20余例,无一例继发感染。现回顾分析口腔科存在的院感危险因素及采用的对策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口腔门诊患者流动性大,各种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均在一般患者中间就医,在口腔疾患的诊疗过程中,口腔科医务人员的手、器械可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病菌等,极易导致医患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的医源性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9.
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因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进一步探讨引起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因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方法 针对口腔科门诊的危险因素,结合口腔科特点,从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和手的消毒、消毒灭菌方法和流程、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措施、诊疗环境的清洁和消毒、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并加强监督落实.结果 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口腔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只有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和消毒隔离制度,正确选择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方法,才能有效降低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门诊口腔科控制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诊口腔科是医院最易造成交叉感染的场所,因其特殊性,造成交叉感染的因素和环境十分复杂。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切断造成口腔科交叉感染的各个环节,防止污染扩散,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陆玉娣 《基层医学论坛》2005,9(12):1129-1130
目的研究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提高门诊口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效率。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结果最大限度地控制门诊口腔科医院内感染,保护了医生的健康安全。结论制度健全、管理到位、控制措施得当,门诊口腔科的医院感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医院门诊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地方,也是传染源集中,各种病源微生物栖息繁殖的场所,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区,不仅可能造成患者间的交叉感染,也可使医护员工因工作而面临医院感染的职业威胁。探讨内科门诊医护员工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落实相应有效的自我防护对策,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助于提高医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玉环地区医院门诊患者潜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提高临床对门诊感染的认识,降低门诊感染风险。方法选取门诊接诊初诊患者11 94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个体因素及医疗因素,总结门诊患者潜在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年龄较小或者高龄、就诊儿科或者急诊、有侵入性操作、合并糖尿病是门诊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门诊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对个体情况及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综合评价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程度,采取针对性的医疗措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门诊口腔科诊疗器械以侵入性操作多、使用频率高.造成医源性感染、传播的潜在危险大[1].加强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护理管理措施,针对门诊口腔科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防护措施,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口腔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口腔科2010年12月~2012年1月发生医院感染的4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院口腔科同期未发生医院感染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诊疗资料,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疾病种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疗过程中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医护人员无菌操作合格率、空气定期消毒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抗生素联合应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工作者应了解本院口腔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加强针对性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门诊口腔科感染控制中进行护理干预,评价其效果,为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2010年两年口腔科医院感染情况,设为对照组;选取2011-2012年两年医院感染情况为实验组;对实验组实行护理管理,包括制定规范护理制度、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消毒灭菌、加强环境卫生监控、提高护理人员自我防护五个方面,比较两组间医院感染情况。结果:2009年感染率为19.6%,2010年为17.14%,2011年为5.83%,2012年为5.32%。实验组年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理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医院护理环境,促进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17.
口腔科门诊患者多,流动性大,病情各异.各种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均在一般患者中间就诊.在诊疗过程中,口腔科医务人员的手,器械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等,尤其高速涡轮机在使用时可形成血性及唾液性气溶胶.诊室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含量增多,极易导致医患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的医源性交叉感染.因此,做好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口腔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改荣 《医学争鸣》2007,28(18):1727-1727
1 口腔诊疗中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1.1感染源①患者和医务工作者患者是病原体的携带者,我国是乙型肝炎大国,约有10%~12%的人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1];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者数居亚洲第二[2].  相似文献   

19.
徐雪芬  顾蔚 《嘉兴医学》2000,16(3):173-174
本对妇科门诊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达到减少妇科门诊医源性感染的发生,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