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品牌依恋的品牌社群经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顾客关系研究的焦点是顾客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而"品牌社群"概念的提出,则着眼于购买使用同一品牌或对该品牌深感兴趣的顾客之间的关系.本文从解析品牌依恋和品牌社群的内涵入手,通过分析品牌社群经营的理论基础,提出强势品牌是品牌社群构建的基础,顾客价值是品牌社群维系的纽带,情感营销是品牌社群发展的保障.有效经营品牌社群是企业维系进而发展顾客关系,提升顾客品牌忠诚度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2.
面时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关系国计民生的房地产商品的营销问题变得至关重要.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消费者对房地产绿色营销问题也日益重视.本文结合消费者行为理论对房地产绿色营销因子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并结合统计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到相关的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3.
品牌是企业赢得市场的重要资源。品牌标识是品牌最核心的视觉符号。品牌标识设计与再设计是企业营销战略中至关重要的部分。通过考察品牌标识框架性、曲直性、动态性等图形特征;标识中大小写、正斜体等文字特征;标识所代表的品牌本身特征三个角度,以及品牌标识颜色、完整性、复杂性;包装上的位置、尺寸、匹配度等方面,研究品牌标识与消费者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同时,提出未来相关研究可进一步细化的研究情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等3个层面对品牌关系进行测量,结合感知价值和网络互动的相关理论,以微博为研究载体,探究品牌关系对消费者行为意向的影响机制。构建44个测量指标,验证各变量对消费者行为意向影响的非均衡性;承诺、工具互动和功能价值是消费者最为看重的指标;目前企业运用社交媒体的营销效果不够理想。基于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欣  张明立  罗暖 《管理科学》2016,29(6):120-13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关系营销成为企业竞争制胜的法宝,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逐渐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这种关注源于关系营销理论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广泛运用以及企业界对关系利益存在的认可。企业只有成功地向目标顾客传递卓越的关系利益,才能使消费者愿意维持与品牌的长期关系。        将关系利益理论引入品牌关系的研究,以大众消费品牌为研究背景,在社会交换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深入探讨关系利益的影响因素和产出结果。基于消费者-品牌关系的关系利益必然会受到消费者和品牌个性特征的影响,从品牌形象和消费者心理特质出发,分析影响消费者对关系利益感知的关键因素,并将品牌依恋作为研究模型的结果变量。        在回顾和梳理品牌关系、关系利益研究的基础上,融合社会学、消费者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识别出消费者与品牌关系中存在信任利益、情感利益、身份象征利益和自我表达利益4个维度。通过定量分析发现,品牌形象(品牌声誉和品牌个性)对基于消费者品牌关系的关系利益有积极的显著影响,与品牌声誉相比,品牌个性对关系利益各维度的影响更为明显;关系利益对品牌依恋也表现出积极的显著影响,尤其是感知到的自我表达利益影响最为显著;消费者心理特质(社会归属感)在品牌声誉对关系利益的影响中起显著的调节作用,但对品牌个性与关系利益的调节作用却不显著。        研究结果为企业的品牌管理和关系营销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丰富和发展了关系营销和品牌关系理论。消费者能够从长期的品牌关系中获得核心产品或服务以外的关系利益,这些利益会使消费者继续维持与品牌的紧密关系,它为消费者转换品牌树立了一道无形的障碍,因此企业在品牌管理过程中应注重关系利益的重要性,并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心理特质,针对目标顾客的不同需要设计品牌形象以及品牌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迈入老龄化社会,OTC需求量逐年攀升,OTC市场的营销管理必须从研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入手。本文研究了消费者的购买过程,并对购买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品牌理论的发展,品牌依恋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本文基于国内外品牌依恋文献,对品牌依恋的理论依据、概念、测量维度和量表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品牌依恋理论的研究成果和不足。  相似文献   

8.
笔者首先介绍了消费者行为的含义以及现代消费者消费行为的特点,并且以山东为例做了具体介绍,进而提出了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要同时考虑消费者心理和消费者行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智能手机的营销策略做了大量研究,大部分研究只是集中分析了消费者购买前的行为,而忽视了消费者购买智能手机后行为的重要性。本文从消费者行为的特征、影响因素及消费者获取产品后的行为3个方面做了分析,对消费者购买行为过程做了完整的研究,阐述了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智能手机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0.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2  
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行为相对于传统的商业模式所表现的特点:消费市场的细分化、服务需求的主流化、选择范围的扩大化和购买行为的理性化、生产和流通循环的直接化;然后分析了影响消费者网上购买行为的宏观和微观因素,最后建立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基于计划行动理论的消费者行为模型。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深化,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就由商品卖方市场逐渐转向了买方市场。由此,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的市场份额,便成为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必须思考的问题。我国从美国引进了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应的营销模式。然而,在面对本土市场上的应用中,却不尽如人意。因此,在具体研究了中国市场的人文特征后,中国企业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营销策略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企业市场营销中,品牌是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概念。企业要想打造成功的品牌必须了解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程度。影响消费者品牌认知度的三个维度是提高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度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新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供应链应急预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应急管理中的分级思想和新消费者行为理论,提出了应急事件下,估计供应链损失的新方法.通过该方法能够比较容易地算出供应链应急损失值,然后把该值与应急预案的阀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供应链应急预案的启动时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前人对品牌代言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品牌代言人对消费者行为的具体影响机制,认为:品牌代言人凭借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从消费者处理信息的两条途径来影响其行为,对其产生有效的说服力,进而促使消费者对其所代言的产品进行购买消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分析,分析人们热衷于网络购物的内在行为原因,探讨消费者网络购物的决策过程,这些对于网络消费者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以及运营商家的长久可持续发展都很重要。本文并在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基础上,从产品、定价、促销、渠道等方面提出网络产品的营销对策,对现实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零售业快速发展,零售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发展自有品牌成为零售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对自有品牌的消费者行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国内外有关自有品牌消费者行为的研究进行了归纳与阐述,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徒步旅游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徒步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受到人们关注的。近年来发展势头日益迅猛,并且正在形成一股浪潮。然而,与实践中徒步旅游开展的如火如荼相比,国内相关理论研究却极度贫乏,也未能引起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本文从理论方面对徒步旅游消费者行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通过借鉴相关理论及现有的研究成果,归纳得到影响徒步旅游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消费者的态度、消费者的行为控制认知、消费者的主观规范、目的地景区的供给情况、营销因素六个大的因素,结合推拉模型,由此提出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模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消费者行为的特征,并依据这些特征提出了相应的营销策略。对网络商家而言,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医疗消费者行为具有一定的特性。民营医院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具有自身适应性强等优势,也存在着技术薄弱、信任危机等劣势。因此,民营医院要夺得市场,必须进一步的探索有效的营销策略。本文目的在于对医疗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为民营医院营销策略的制定、选择,营销手段合理运用提供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将发言人特质与消费者品牌关系投资意愿相联系,目的在于分析前者对品牌声誉和品牌关系投资意愿的作用机理。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假设进行验证,以消费者感知为视角,检验了温暖感知、能力感知和权威感知特质对品牌声誉及品牌关系投资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温暖感知和能力感知正向影响品牌声誉及品牌关系投资意愿,权威感知正向影响品牌关系投资意愿,品牌声誉正向影响品牌关系投资意愿;研究还发现,品牌声誉在三个感知特质对品牌关系投资意愿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温暖感知与权威感知对品牌声誉及品牌关系投资意愿的交互作用显著,能力感知与权威感知对品牌声誉及品牌关系投资意愿的交互作用显著。研究结论对丰富发言人效应内涵及其对品牌关系的影响机制较有意义,且为企业的品牌社会化营销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