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傲 《记者摇篮》2005,(5):13-13
晚报作为市民报纸,文化报道是其重要的报道内容之一,文化报道质量不仅体现这张报纸的水平,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其所在地的文化氛围,因此挖掘文化新闻的深度,增强可读性,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标志,一个没有文化、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怕的。文化报道是一个与读者有着广泛联系的领域,拥有广大的读者群。加强文化报道,提高党报党刊稿件的可读性,已成为当前媒体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党报党刊如何搞好文化报道?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文化报道是地市报纸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地市报纸中的晚报,文化报道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很多地市报纸对这一块并不重视,之所以不重视,是因为很难为自己拿出一个恰当的定位。  相似文献   

4.
典型报道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新闻报道样式,在中国深入民心,成为一种主流的新闻报道样式。有学者指出典型报道是中西方新闻差异的重要分水岭,反映着中西方不同的新闻理念和价值标准。这种差异,除却政治体制、新闻制度方面的原因之外,社会心理、文化传统方面的影响也值得考察。  相似文献   

5.
典型人物报道对弘扬时代主流价值、塑造民族文化精神等方面具有深远影响。如何使报道更有传播效果、使典型更富感染力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论题,也是业界报道手法创新的永久命题。本文试图以文化认同为切入点,以《感动中国》为例,分析其典型人物报道中体现出的传统伦理道德、政治文化、民族/国家文化认同取向,借以深入探讨典型人物报道变革的前景及方式。  相似文献   

6.
认清文化报道的现状和困境 长期以来,文化报道大多存在着这样的通病:一是浅。文化报道涉及多种艺术领域,但多数报道只停留在对各种动态新闻的报道上.满足不了读者的需要。二是死。文化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报道应该是活泼生动的,也因为文化生活跟大众关系紧密,文化报道也应该是最能吸引读者的,但经常看到的却是少有新意的报道。  相似文献   

7.
常常有人说文化新闻都是大同小异的,同样的艺术节、同样的晚会、同样的书、同样的影视剧、同样的明星,在报道中难免会给人以雷同之感。但是中央电视台一档新闻节目的宣传语说得好,“新闻每天都会发生,视角各有不同”,总有一个独特的视角使你的报道更具个性。  相似文献   

8.
戴睿云 《新闻实践》2009,(12):71-71
在文化新闻越来越多地以"娱乐新闻"的面目出现的时候,党报文化报道的思路、创新报道模式的重点,是推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把文化报道做得既有品位又好看,唱响动听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地方媒体的文娱报道越来越注重本土文化内容,注重“文”的层面,淡化网络上泛滥的纯娱乐新闻.注重推出自己的策划和本土文化相关联的系列报道,文娱报道的文化取向越来越明显,“接地气”成为文娱报道的一个核心准则. 一是打造“独家”利器.独家、独特是地方性报纸在新媒体时代抢夺读者的“利器”.作为地方性报纸文化报道的采编人员,需要对当地文化现象有最敏感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文化报道是传统广电媒体实现传播主流文化、引领人文精神、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媒体作用的重要载体形式。近年来,传统广电媒体在文化报道领域面临一些新变化新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两会”期间,名演员、全国人大代表赵本山的“限制娱乐新闻恶意炒作”的提案颇受瞩目,一度成为热门的娱乐话题之一。净化化娱乐报道,提升报道品位,还广大受众一片新闻净土,无疑是当前亟待正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王旭 《河北广播》2006,(6):61-62
文化新闻报道的范围十分广泛,它包括教育、出版、考古、演艺、影视、休闲、旅游等。文化新闻作为新闻报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随着中共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日益重视,大众传媒中文化新闻的分量也在进一步加重。如何搞好文化报道,使其对受众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并使文化建设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相协调,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文化报道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做好文化报道工作,必须坚持政治家办报,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唱响主旋律,必须有阵地意识。  相似文献   

14.
文化报道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一方面又衔接着浮躁的现代大众文化消费;一方面要体现出精英文化的历史精髓,一方面又要迎合世俗文化的审美口味。因此,文化报道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么成为空洞的说教和干瘪的信息荟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步以来,一直是以“匕首”和“刀枪”的形象感动于受众,然而从这种报道式样的本体内涵上来讲,“文化视野”的打开与强调还是一个少被业内人士议论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韩凌 《新闻世界》2009,(12):42-4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推进、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消费社会的文化理念进入中国。典型报道作为一种引导舆论、以正面宣传为主导的新闻报道方式,受到消费主义文化的强烈冲击。本文探讨了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下典型报道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困境,希望能为典型报道的发展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17.
戴欣 《新闻传播》2007,(1):70-71
有人说典型报道是不美的,因为它是始终为宣传服务的。其实典型报道也需要美,先进典型是人民大众的榜样;出色的典型报道,是新闻传媒的旗帜。怎样有效增强典型报道的写作美感呢?本文试图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对此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报纸的文化报道一直是读者获取文化资讯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地方性报纸则更肩负着地方文化传承与弘扬。虽然网络迅猛发展,但是地方性报纸文化报道以其独特的编排和对新闻的处理,依然赢得读者的喜爱。但目前文化报道式微,娱乐化倾向是不争的事实。笔者将着重探讨地方报纸文化报道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孙浩 《新闻传播》2012,(4):166+168
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商签多项经济合作协议,两岸的交流交往达到了空前规模,适应这种情况,对台广播的舆论导向也从"政治驳异"转向了"文化认同",广播文化类报道在对台宣传中起到的作用大大增强,本文旨在从广播音响报道这一基本新闻形式的属性和功能入手,分析对台文化报道在目前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抵制文化报道低俗化提升文娱新闻含金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端庄”。文娱新闻低俗化.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新闻职业道德的弱化和新闻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媒体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大众的欣赏品位、道德观念,肩负着传播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神圣职责。因此,正确处理好文化娱乐报道中“迎合与引导”的关系、“报道与炒作”的关系、“阅读率与品位”的关系,切实把握好文化娱乐报道的导向.不为格调低下的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提供传播载体。是每一个文化新闻从业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