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采用无创心功能自动检测仪观察咪唑安定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与硫喷妥钠比较。15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均先静注哌替啶50mg、异丙嗪25mg,I组静注咪唑安定0.3mg/kg,潘库溴铵0.1mg/kg,Ⅱ组静注硫喷妥钠5mg/kg、潘库溴铵0.1mg/kg。结果表明,咪唑安定可以增加心排血量,轻度减轻后负荷,不影响心肌收缩力和前负荷。故对缺血性心脏病、低心排血量的患者全麻诱导时,咪唑安定较硫喷妥钠安全可靠。对气管插管反应,咪唑安定仍不能有效的防止,但较硫喷妥钠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3.
咪唑安定全麻诱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咪唑安定在全麻诱导中颅内压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咪唑安定在全麻诱导中颅内压变化的临床观察严虹*谢洁心*徐刚*我院在10例颅脑手术患者观察了咪唑安定对颅内压(ICP)的影响。资料与方法颅内占位性病变施行颅脑手术患者共10例,ASAⅠ~Ⅱ级,年龄15~68岁,男4例,女6例。其中6例病人作腰椎蛛网膜下...  相似文献   

5.
6.
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大脑皮层电活动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探讨数量化脑电图在反映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期间脑电的活动程度,以及EEG和心血管反应相关性研究。方法:70例ASAⅠ级病人,随机双盲分两组,组Ⅰ(n=35)硫喷妥钠,组Ⅱ(n=35)异丙酚。硫喷妥钠或异丙酚和琥珀胆碱行气管插管。分别于诱导前、诱导后,气导插管后1 ̄2分和3 ̄5分监测数量化脑电图,MAP、HR、SpO2的变化。结果:诱导前,两组病人的EEG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无差异。诱导后,EEG抑制、SE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无创性心阻抗血流图测量27例择期手术病人在硫喷妥钠快速诱导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显示静注硫喷妥钠8mg/kg后SBP、SI和CI分别下降10.6%(P<0.001)、38.5%(P<0.001)和16.3%(P<0.001);HR代偿性增快4O.5%(P<0.001);TPR和PCWP显著升高(P<0.05)。喉镜暴露声门及气管插管后血压、TPR、HR、PCWP进一步急剧增高,而SI和CI进一步减少。所以,对于高血压、冠心病、高颅内压、动脉瘤等病人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免由于血流动力学的剧烈变化而发生意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丙泊酚及咪唑安定静脉全麻诱导过程中对病人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的择期手术病人50例,随机分成丙泊酚组(A组)和咪唑安定组(B组),每组25例,分别以丙泊酚1.5mg/kg或咪唑安定0.2mg/kg进行诱导,用胸阻抗法监测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时的体循环阻力(SVR)、左心作功(LCW)、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SBP、DBP和HR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在全麻诱导过程中SBP、SVR、CO、LC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HR在T1、T2、T4及T5时明显快于A组(P<0.05或P<0.01)。结论0.2mg/kg咪唑安定与1.5mg/kg丙泊酚进行全麻诱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术前口服美托洛尔和肌注咪唑安定对麻醉诱导丙泊酚用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拟全麻行择期手术病人(ASAI-Ⅱ级)60例,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Met组)、咪唑安定组(Mid组)和苯巴比妥钠组(Phe组)各20例,三组分别口服美托洛尔50mg、肌注咪唑安定0.04mg/kg、肌注苯巴比妥钠0.1g。以30mg·kg^-1·h^-1恒速推注丙泊酚直至病人入睡,随后静注芬太尼3μg/k,维库溴铵0.1mg/kg,辅助通气3min后进行气管插管。记录丙泊酚用量、入室、诱导前后、插管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Met组、Mid组、Phe组丙泊酚用量分别为1.36mg/kg±0.22mg/kg、1.40mg/kg±0.08mg/kg、1.61mg/kg±0.23mg/kg,与Phe组相比,Met组和Mid组丙泊酚用量减少(P〈0.01)。血流动力学变化:插管后组间对比Met组和Mid组MAP较Phe组低(P〈0.01);插管后Mid组和Phe组HR基础值明显升高(P〈0.01或P〈0.05),而Met组无明显差异(P〉0.05);插管后组间对比Met组和Mid组HR均比Phe组慢(P〈0.01)。结论术前口服美托洛尔或肌注咪唑安定与肌注苯巴比妥钠相比,均能减少丙泊酚诱导用量,但美托洛尔能更有效抑制血流动力学波动。  相似文献   

10.
自“低压套囊”问世和推广以来,气管损伤的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来,咪唑安定已广泛用于临床麻醉工作中,我院近期选用咪唑安定用于全麻醉诱导用药。本文观察咪唑安定用于不同静注速度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临床介绍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本组16例,男8例,女8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2岁。体重最轻52ks,最重85ks。心功能Ⅱ级,均为择期手术。术前30min肌注安定10mg、阿托品0.5mg。麻醉前去氮10min,待情绪稳定,氧饱和度98%以上,静注芬氟合剂2ml、5min,再静  相似文献   

12.
咪唑安定和/或氯胺酮全麻诱导的临床效应观察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和/或氯胺酮麻醉诱导的临床效应。方法:全麻气管插病人36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2例,分别静注咪唑安全0.1mg/kg+氨胺酮1mg/kg(Ⅰ组)、氯胺酮2mg/kg(Ⅱ组)或咪唑安定0.2mg/kg(Ⅲ组)诱导。分别记录诱导前后各组的BIS、SEF、HR及MAP等变化。结果:(1)Ⅱ组诱导后BIS、SEF值低于其他组,而Ⅰ组诱志2分钟后的数值≥麻醉前值;(2)2  相似文献   

13.
咪唑安定静脉诱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过程中的变化及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或地卡因喷喉对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拟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择期病人36例,ASA分级及Mallampati插管分级均为Ⅰ或Ⅱ级,年龄19~55岁,随机分为3组(n=12),即对照组(C组)、利多卡因静脉组(L组)和地卡因喷喉组(T组),诱导药物和剂量相同,当AAI达10左右时,C组直接行气管插管,L组和T组患者分别在气管插管前给予1%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和1%地卡因喷喉,记录气管插管前后1 min的AAI、血压、心率及开始插管距肌松药注入的时间。结果三组AAI值、血压及心率在全麻气管插管后1 min明显升高,T组AAI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L组的血压和心率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听觉诱发电位指数是反映气管插管反应的敏感指标,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可减小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5.
气管插管为强烈的伤害刺激,尤其对机体、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我们分别用气管表面麻醉和静注艾司洛尔观察气管插管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食管、气管插管全麻诱导在饱食病人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6年7月至2003年7月,我们对22例饱食病人使用改制的带囊气管导管(以下称食管导管)盲探下插入食管,气囊充气后行全麻诱导气管插管麻醉。防止了胃内容物的返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全麻诱导插管期间脑电双频指数和血液动力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常用静脉复合全麻围诱导期脑电双频指数(BIS)和心血管反应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45例ASAⅠ~Ⅱ级非心脑外科全麻择期手术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_o)、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_b)、气管插管时(T_i)、气管插管后1 min(T_1)、2min(T_2)、3 min(T_3)、4min(T_4)及5 min(T_5),记录BIS、BP、HR,并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结果 (1)T_b BIS为57.6±9.8,诱导前基础T_o(86.0±9.4),T_i各项指标均较T_b增高,至T_5恢复;(2)围诱导期BP、HR和RPP的变化趋势与BIS一致;(3)术后随访未发现对插管操作有不良记忆的病例。结论 常用的静脉复合全麻,诱导方法和用药量尚不能消除气管插管心血管不良反应。BIS对判断全麻诱导期血液动力学变化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 在全麻诱导过程中,喉镜窥视和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应激反应是潜在的危险因素之一,可引起突发性高血压和心率增快,对于缺血性心脏病和术前低血容量者可引起剧烈的血流动力学波动,甚至发生严重意外。本文旨在比较氯硝西泮与硫喷妥钠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过程中对血流力学的影响,观察并评价氯硝西泮对预防气管插管反应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不同靶控浓度舒芬太尼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对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45例择期鼻内窥镜手术患者,ASA Ⅰ或Ⅱ级,根据舒芬太尼靶控浓度,随机均分为三组:Ⅰ组为0.4 ng/ml,Ⅱ组为0.5 ng/ml,Ⅲ组为0.6 ng/ml.分别记录麻醉前(T1)、意识消失时(T2)、插管时(T3)、插管后1 min(T4)、5 min(T5)各时点的MAP、HR、射血分数(SI)、心脏指数(C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加速指数(ACI)以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结果 MAP、HR、SI、CI、SVRI、ACI在T1、T2、T3、T5时点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T4时点,MAP工组与Ⅱ、Ⅲ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 Ⅰ组较Ⅲ组上升幅度明显(P<0.05),SI、ACI Ⅲ组较Ⅰ组上升幅度明显(P<0.05),CI、SVRI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各时点的BI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组靶控浓度的舒芬太尼在全麻诱导插管中均能保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但不同的靶控浓度对气管插管反应的抑制程度有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