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为了改善大型汽轮发电机基础动力特性分析存在的建模困难、计算量大、耗时多等问题,并降低汽轮发电机基础的最大动位移和提高基础的动力特性,以某电厂汽轮发电机基础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实体单元计算模型和简化后的梁单元计算模型为动力特性计算模型,计算基础在1Hz~50Hz频率内的动力特性;然后基于梁单元计算模型,采用Kriging代理模型优化算法,以基础几何结构为设计变量,以降低基础最大动位移为设计目标,对基础进行优化设计。数值结果表明:梁单元计算模型与实体单元计算模型得到的计算结果相近,最大误差为3.79μm,在允许范围内,简化后的梁单元计算模型可有效地用于汽轮机基础动力特性计算;优化后的汽轮发电机基础的最大动位移减小了22.36%。本文介绍的Kriging代理模型优化算法能有效地应用于大型汽轮发电机基础的动力特性优化设计,降低基础的最大动位移和提高基础的动力特性。  相似文献   

2.
纵向力作用下无缝线路动态特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建立无缝线路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研究了钢轨自振频率和温度力之间的关系.该动力模型包括钢轨模型,钢轨扣件模型,轨枕模型,考虑了钢轨断面特性,钢轨磨耗,轨下刚度以及扣件的弹性刚度和扭转刚度等因素对动力模型计算的影响.分别分析了钢轨磨耗,轨枕支承间距,扣件刚度,钢轨类型以及轨下刚度等参数改变的情况下,钢轨纵向力变化对钢轨振动特性的影响.对部分的计算数据与实际试验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通过有限元方法所建立分析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对比有较好的吻合,采用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可以更准确地分析无缝线路轨道结构中钢轨纵向力与振动特性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三维杆系结构的回传波射矩阵理论分析了空间框架结构的固有特性.通过获得的确定结构固有频率的矩阵方程,针对一座二层含有完全铰接点和固定铰支座的空间杆系结构,利用频响函数曲线法和求根法两种方法计算了结构的固有频率,并给出了振型结果.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计算结果比较,表明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和计算精度.同时,通过计算阐明了复刚度阻尼对结构共振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刚度阻尼能引起结构共振频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4.
针对法兰对接和径向套接两种典型舱段螺栓连接形式,基于有限元静刚度计算、动力学简化建模、冲击响应特性分析及结构冲击试验,系统研究了两种连接形式的轴向刚度特性及其对动力学冲击响应的影响.有限元静刚度分析揭示了法兰对接与径向套接的轴向拉压刚度分别是非对称的和对称的,而法兰对接的平均刚度更大.之后,为两种连接形式建立了统一的动力学模型,证明非对称的轴向拉压刚度导致结构在受到横向载荷作用时会产生附加的耦合轴向振动,并且利用高精度幂函数拟合刚度跳变,得到耦合轴向振动频率是弯曲振动频率的二倍的结论.最后,通过冲击动力学试验证明了法兰对接存在二倍频的耦合轴向振动,而径向套接则不存在该耦合振动.径向套接虽然一阶频率较低,但阻尼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的电磁振动及机座减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的电磁振动问题以及大型发电机机座的减振措施进行了研究,用能量法、有限元法、结构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等方法对机座的固有频率、振型和动力响应以及加矩形筋、T 形筋、改变基础刚度、局部加固和附加消振质量等方案作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在电厂应用,机座振动从140—260微米下降为10—30微米,在另一台大型发电机上推广应用,机座振动进一步下降为10微米、机座的振动噪音也大为下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目前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体系高层斜交网格筒结构,采用刚度等效的原则构建出了结构等效模型。为了得出能够全面描述结构特性的位移场和内力连续函数,采用能量变分原理对等效化连续模型进行了理论推导并求出了闭合解。与有限元方法计算结果对比,二者结果吻合较好。通过进一步分析推导出的连续函数,得出了高层斜交网格筒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理论严密,计算方便;结构的整体变形以弯曲型为主;结构的最优内力和刚度需选取合适斜柱夹角来实现;斜交网格筒体底部和上部剪力滞后效应不容忽视。本文方法可为该领域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阻尼对于结构动力学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有限元模型一般很难对阻尼特性进行精确建模.基于实测频响函数,研究了一种有限元模型阻尼特性的复参数修正方法.以待修正区域各单元质量、刚度矩阵的比例修正系数为复修正参数,建立了单元矩阵比例修正的灵敏度方程直接算法,并对比分析了复修正参数与不同阻尼特性之间的数学关系.以六自由度集中参数模型和25杆平面桁架模型为例,验证了复参数修正方法在阻尼特性修正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阻尼对于结构动力学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有限元模型一般很难对阻尼特性进行精确建模.基于实测频响函数,研究了一种有限元模型阻尼特性的复参数修正方法.以待修正区域各单元质量、刚度矩阵的比例修正系数为复修正参数,建立了单元矩阵比例修正的灵敏度方程直接算法,并对比分析了复修正参数与不同阻尼特性之间的数学关系.以六自由度集中参数模型和25杆平面桁架模型为例,验证了复参数修正方法在阻尼特性修正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惯性平台台体的动态特性直接决定着惯性仪表的工作精度和可靠性,模态分析是研究机械系统动态特性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概述了实验模态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某型号平台台体结构的实验模型,对其进行了实验模态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比较,验证了有限元结果较为准确;同时针对结构存在的问题,通过灵敏度分析对结构的动力修改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0.
陈千一 《力学季刊》2013,34(1):133-138
在民用飞机的设计阶段,需要对整机进行模态分析,而如何准确地得到机身、机翼等主要结构部件的刚度数据就显得尤为重要.工程上一般采用闭室结构的刚度计算方法计算各截面刚度,并在此基础上对某些特殊截面的刚度进行修正.为了能让修正后的结果更加接近实际情况,有必要对客舱窗、登机门以及货舱门等局部开口对截面刚度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借助有限元软件PATRAN/NASTRAN,对机身有限元模型进行加载,根据变形结果反推截面的扭转刚度,并将此得到的扭转刚度与闭室结构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客舱窗对机身扭转刚度有较明显的影响,为工程计算中的修正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格栅结构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格栅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轻质高强材料. 综述了格栅复合材料的周期构型特征和格栅结构的制备工艺. 归纳了二维周期格栅材料的等效刚度矩阵计算方法, 比较了不同构型格栅的基本力学性能, 介绍了胞元材料的微极弹性理论和格栅的强度与屈服面计算方法. 探讨了格栅的缺陷及其力学响应, 包括格栅的尺度效应、夹杂缺陷以及裂纹扩展特征, 介绍了波在格栅材料中传播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 根据格栅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形式, 分类介绍了格栅板壳结构、格栅加筋板壳结构和格栅夹层结构的结构特点和破坏方式、设计优化准则和实验研究成果. 还归纳了作者所在研究小组近期在碳纤维格栅复合材料的制备、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等方面的最新工作进展.   相似文献   

12.
张拉膜结构力密度法混合找形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张拉膜结构力密度法混合找形的基本理论;所谓力密度法混合找形,即部分单元力密度控制,部分单元弹性控制;力密度控制采用线性求解,弹性控制采用非线性求解,通过迭代计算混合找形求出各结点的坐标值。据此编制了相应的计算软件;对工程实例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计算结果与德国著名软件easy的计算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根部柔性梁的不确定性建模与确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导出了包含根部挠性参数的悬臂梁动力学方程近似解,将平动和转动柔性参数作为不确定性源,根据若干预紧力矩下的模态实验结果完成了柔性参数识别,并假定其服从正态随机分布,识别了均值与标准差,进而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不确定参数随预紧力矩变化的数学模型.最后通过新的模态实验结果对所建模型进行了确认,通过确认结果,明确了该模型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论工程地质模型——涵义、意义、建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兵 《力学学报》1997,5(3):199-204
本文重点论述了工程地质模型。阐明了工程地质模型的概念与涵义、阐述了建模的依据与方法;探讨了其应用的范畴与要点;尤其充分论述了工程地质模型的学科意义与深远影响。工程地质模型是条件研究的归宿, 是分析、计算与评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结构拓扑优化研究领域的一些基本概念和主要问题。分析了拓扑优化结构的类桁架性质以及离散化性质,给出了几个作为标准 算例的典型解析解答。简述了各种结构拓扑优化数值方法的优化策略和特点。解释了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数值方法中普遍存在的单元依 赖性、奇异性、棋盘格等数值计算不稳定问题现象。介绍了准则法、序列规划方法和启发式算法等各种数学优化求解方法的基本原理。使 初学者初步建立结构拓扑优化相关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16.
正交各向异性厚板的边界元解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建国  黄茂光 《力学学报》1991,23(4):475-483
本文利用 Hormander 算子法和平面波分解法导出了计入剪切变形的正交各向异性厚板的基本解。建立了计入剪切变形的正交各向异性厚板的边界积分方程。文中详细地讨论了基本解的数值计算,并用边界元法分析了一些算例。  相似文献   

17.
Numerical solutions of magnetodynamics(MHD) effects on the free convective flow of an incompressible viscous fluid past a moving semi-infinite vertical cylinder with temperature oscillation are presented.The dimensionless,unsteady,non-linear,and coupled governing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re solved by using an implicit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of the Crank-Nicolson type.The velocity,temperature,and concentration profiles are studied for various parameters.The local skin-friction,the average skin-fr...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Hyper_elasticmaterials ,suchasrubberandpolyurethane ,havemanyexcellentpropertiesandhavebeenusedwidelyinalmostallregionsofevery_daylifeandindustrialmanufacturing .Thevoidformationandgrowthinhyper_elasticmaterialsduetotheinstabilityofmaterialsplayafundamentalroleinthemechanismsofmaterialfractureandfailure.SotheproblemhasgotacertaindevelopmentinthepasttwentyyearsandtherecentreviewisthatofHorgan[1] .Chou_WangandHorgan[2 ] ,RenandCheng[3 ,4] studiedthegrowthofacentervoidinthecylindero…  相似文献   

19.
The magnetohydrodynamic(MHD) flow of the third grade fluid between two permeable disks with heat transfer is investigated.The governing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re converted into the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by suitable transformations.The transformed equations are solved by the homotopy analysis method(HAM).The expressions for square residual errors are defined,and the optimal values of convergencecontrol parameters are selected.The dimensionless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fields are examined for various dimensionless parameters.The skin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Nusselt number are tabulated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dimensionless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20.
The results of a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investigation of steady-state supersonic inviscid flows in corners formed by intersecting compression wedges are presented. The flows considered are symmetric about the corner bisector.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flow pattern formation related with the reflection of wedge-generated shocks from the bisector plane are studied. The wedge angles at which transition from regular to irregular shock reflection occurs are determined both numerically and analytically using the criteria available for plane flows; the data thus obtained are found to be in agreement. Flow patterns with irregular shock reflection, namely, single, transitional, and double Mach, as well as von Neumann reflection, are identified; they are similar to the known types of reflection for plane quasi-steady-state flows. Varieties of these types not observed in the plane flows are found to exist. The effects of the angle of inclination of the plane surfaces of the corner to the freestream direction, the sweep angle of the leading edges, and the dihedral angle are investigated. Some previously unknown parameters of corner configurations for which transition may occu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von Neumann criterion are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