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且无呼吸抑制。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对全麻患者气管插管时Nacrotrend、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全麻诱导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12月择期手术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  相似文献   

2.
李雷 《安徽医药》2013,(12):2129-2131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对老年患者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行腹部外科手术老年患者80例,每组20例,将其分成N组(0.9%NS)、L组(Dex 0.25 μg·kg-1)、M 组(Dex 0.5 μg·kg-1)、H组(Dex 1.0 μg·kg-1).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0.9%NS或用0.9%NS稀释成4 mg·L-1的Dex,各组均输注15 min.记录入室后基础值(T0)、全麻诱导前(T1)、插管前(T2)、插管后即刻(T3),插管后3 min(T4)各时点的HR、MAP、ECG变化.结果 T1,与N组相比较,三组输注Dex后L、M和H组患者HR 、MAP均下降(P〈0.05).T2,L组、M组、H组患者的HR、MAP均降低(与N组比较,P〈0.05).T2,H组4例窦性心动过缓,5例低血压;M组出现2例窦性心动过缓.T3,三组患者HR、MAP有不同程度上升;N组HR、MAP与M、L组相比,明显上升(P〈0.05).T4,H组HR、MAP与 N组比较降低(P〈0.05),H组出现4例窦性心动过缓.结论 老年患者术前输注0.5 μg·kg-1右美托咪定15 min可减少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变化,可能更适合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ASAI~Ⅱ级,随机分为C、D,和D:3组,每组20例,诱导前15min分别静脉泵注生理盐水20ml、右美托咪定0.5μ/kg和1肛g/kg,10min内完成。结果与T0时比较,c组MAP和HR在L和T1时升高,血浆AD和NA浓度在T4时升高(P〈0.05)。三组MAP、HR、血浆AD和NA浓度在Tn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0.5μg/kg和1μg/kg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均能抑制儿茶酚胺的释放,有效抑制插管应激反应,有助于围插管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1μg/kg的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在保留自主呼吸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保留自主呼吸行气管插管的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在诱导始时予右美托咪定1.0μg/kg静脉输注10min,在输注右美托咪定后5min给予丙泊酚1.5mg/kg静脉注射,10min后行气管插管;对照组给予丙泊酚1.5mg/kg静脉注射,10min后行气管插管。比较2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诱导前、气管插管前、插管时、插管后5min)的心率(HR)与平均动脉压(MAP)水平。结果气管插管前2组HR水平与诱导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对照组HR、MAP水平与插管前相比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保留自主呼吸气管插管手术效果较满意,在诱导插管过程中无呼吸抑制现象及明显不良反应,血流动力学稳定,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反应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行气管插管全麻的5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6例,实验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静脉泵入;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评价麻醉诱导前,插管时,插管后1、3、5 min两组患者SBP、DBP、MBP以及HR的变化。结果两组诱导后各时段SBP、DBP、MBP、HR相比,观察组均明显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插管时、插管后1/3 min与诱导前相比,SBP、DBP、HR均明显增加(P<0.05);其中对照组麻醉后各时段MBP较诱导前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麻醉后各时段SBP、DBP、MBP与诱导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与诱导前相比,HR在麻醉后各时段均明显降低,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使用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反应,是高血压患者理想的麻醉诱导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预注右美托咪定预防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知网,收集预注射右美托咪定预防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的随机对照试验。从纳入的研究提取资料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再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用倒漏斗图检验发表偏倚。结果:预注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肌阵挛发生率显著低于预注生理盐水组患者[风险比(RR)=0.26,95%置信区间(CI)(0.16,0.45),P<0.01];预注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轻度肌阵挛、中度肌阵挛和重度肌阵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预注生理盐水组患者[RR_轻=0.40,95%CI(0.22,0.72),P<0.05;RR_中=0.20,95%CI(0.11,0.33),P<0.01;RR_重=0.17,95%CI(0.08,0.36),P<0.01];预注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肌阵挛发生率与预注咪达唑仑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3,95%CI(0.46,1.17),P=0.19]。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有效预防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并降低不同程度肌阵挛发生率,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降低肌阵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利多卡因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诱导期间对丙泊酚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需要气管插管的264例全麻患者,按麻醉诱导方式不同随机分入四组:A组(2.0 mg/kg丙泊酚)、B组(1.6 mg/kg丙泊酚)、C组(1.8 mg/kg丙泊酚)和D组(2.0 mg/kg丙泊酚),其中B组、C组和D组在诱导前10 min均泵入0.6 mg/kg右旋托美定后且于插管前1 min推注1.5 mg/kg利多卡因。研究观察插管期间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脑电双频指数的变化。结果与A组相比,B组、C组和D组在插管期间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以及脑电双频指数的变化均更小,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更低。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利多卡因能够减少气管插管全麻诱导期间丙泊酚的使用剂量,且能维持插管期间合适的麻醉深度,同时更好的降低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小儿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中的作用,为麻醉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1月至7月在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住院拟行鼾症根治术和眼睑内翻矫治术的患儿纳入研究,随机分为3组:A组(诱导麻醉开始时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B组(诱导麻醉开始时予右美托咪定1.0μg/kg)及C组(不予右美托咪定)。3组患儿均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方法,观察并记录不同时点患儿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潮气量和呼吸频率,进行镇静程度评分,记录各组呼吸抑制及躁动发生率。结果共120例年龄4~11岁患儿纳入研究,其中男80例,女40例。A、B、C组各40例。3组患儿一般情况及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儿在不同时点的SpO2、PetCO2、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A、B、C组患儿中分别有1例(2.5%)、2例(5.0%)、5例(12.5%)出现呼吸抑制,经面罩加压给氧后均缓解。A、B组患儿应用右美托咪定后均出现心率下降和MAP升高,但均在正常范围内,均能自行或给予阿托品后恢复至基础值。A、B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率分别为5.0%(2/40)和2.5%(1/40),明显低于C组(22.5%,9/40,P<0.05)。B组患儿镇静过度发生率(12.5%,5/40)高于A组(2.5%,1/40,P<0.05)。结论小儿气管插管全麻诱导麻醉时静脉输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0.5μg/kg)可有效预防患儿术后呼吸抑制及躁动的发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吴丹  吴炜  郑旺福  雷李培 《医药导报》2013,32(6):729-730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用于颈椎损伤患者清醒气管插管镇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手术患者40例,均在利多卡因气雾剂对鼻腔及口咽部表面麻醉后行纤支镜清醒鼻腔插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8μg·kg-1,对照组静脉输注咪达唑仑0.1 mg·kg-1。比较两组患者在注药前(t1)、注药后1 min(t2)、插管过程中(t3)、插管成功后1 min(t4)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指标的变化及患者对插管的耐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呼吸和循环指标均在安全范围内,但治疗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在t3、t4时间点较对照组降低,更加稳定(P<0.05),脉搏氧饱和度在t2、t4较对照组高(P<0.05或P<0.01)。且插管过程中治疗组多数属于插管耐受程度Ⅲ级,在t3、t4时间点较对照组耐受程度明显增高(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颈椎骨折患者清醒气管插管镇静安全有效,是较为理想的辅助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静脉持续输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全麻下择期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Y1组)、中剂量组(Y2组)和高剂量组(Y3组)。麻醉诱导前,三组静脉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溶于NS至20 mL),剂量分别为0.2、0.5、0.8μg/kg,且均在10 min内完成。麻醉诱导药物相同。记录三组患者泵注前(基础值)、泵注后5 min、插管时、插管后1、2、5、15 min各时刻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 AP)和心率(HR)。结果输注右美托咪定后,三组患者的SBP、DBP、MAP、HR均呈下降趋势,且Y3组患者HR在右美托咪定输注完毕时下降最明显(P<0.05);插管时,Y1组患者的SBP、M AP、HR高于基础值(P<0.05),并高于同时刻的Y2、Y3组(P<0.05),而Y2、Y3组各指标较基础值无明显变化。气管插管后15 min内,三组患者的SBP、DBP、M AP、HR逐渐下降到基础值附近,尤其是在插管后15 min,SBP、DBP、MAP、HR显著低于基础值(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期心血管反应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啶对预防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有高血压病史需行全麻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右美托咪啶组(n=20),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即刻,气管插管后第1、3、5min患者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即刻及插管后第1、3、5min与麻醉前相比,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右美托咪啶组患者气管插管即刻及插管后第1、3、5min与麻醉前相比,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轻度升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同时刻相比,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可以很好地抑制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啶复合表面麻醉用于保留呼吸的气管插管的安全性及对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ASA 1~2级,拟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或脊柱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右美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各25例。右美组:按1μg/kg剂量,采用微量注射泵于10~15 min内注射右旋美托咪啶,分3次以2%利多卡因进行舌根、会厌部表麻;环甲膜穿刺,以2%利多卡因2~3mL气管内喷雾麻醉。对照组不予右旋美托咪啶,表麻及气管内喷雾麻醉同右美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前、后1min、3min、5min的平均血压(M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并比较两组插管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气管插管前的MAP、HR、SpO2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气管导管插入后1min、3min右美组MAP,HR低于对照组(P<0.05);右美组呛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5%vs 86%,P<0.05)。所有患者均能配合张口行气管插管,两组患者插管均一次成功。结论右旋美托咪啶复合表麻应用于保留自主呼吸的气管插管,可减少插管时的循环波动,可安全用于此类插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啶对妊娠心脏病患者全麻诱导期间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40例通过全麻对行剖宫产手术的妊娠心脏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诱导进行麻醉,实验组即右美托咪啶组是在常规的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啶.试验中需要记录行麻醉诱导前、后和气管插管后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实验组的妊娠心脏病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实验组右美托咪啶组在给予右美托咪啶后各时点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啶可以有效的抑制妊娠心脏病患者行剖宫产手术中由于全身麻醉诱导和术中气管插管所较容易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异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76例择期手术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研究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辅助全身麻醉,10 min后输注丙泊酚、芬太尼进行全身麻醉诱导。结果研究组的丙泊酚、芬太尼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T1、T3时刻时的MAP、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全身麻醉中的镇静、镇痛效果明显,有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施正元 《江苏医药》2012,38(7):827-828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M)在全麻诱导中的镇静效应及对丙泊酚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全麻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D组以DM 1μg/kg稀释成10ml静脉泵注8min;C组以生理盐水为对照分别。给药后20min开始泵注丙泊酚0.4mg.kg-1.min-1,芬太尼1-2μg/kg和维库溴铵0.8-1.0mg/kg。记录用DM前(T0)、用DM后3min(T1)、6min(T2)、9min(T3)、18min(T4)以及插管前(T5)、插管结束后1min(T6)、插管结束后3min(T7)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MAP和HR。记录诱导期丙泊酚用量。结果与T0比较,D组T3和T4时的BIS值从94.6±2.7分别下降至84.9±9.0(P<0.05)和71.7±11.6(P<0.01)。D组T6和T7时BIS值略低于对照组(34.1±6.9和38.0±8.1vs.43.0±27.3和40.7±9.7)。与T0比较,D组T4时HR明显降低[(67.7±16.0)次/分vs.(57.2±11.6)次/分](P<0.01);与T5比较,D组T6、T7时的MAP和HR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与T5相比,C组T6和T7时的MAP均明显升高[(77.3±13.5)mm Hg vs.(94.4±20.0)mm Hg和(92.4±14.8)mm Hg](P<0.01)。D组丙泊酚最小诱导量和丙泊酚诱导总量均明显低于C组[(1.4±0.3)mg/kg vs.(2.4±0.3)mg/kg和(3.3±0.3)mg/kg vs.(4.5±0.2)mg/kg](P<0.01)。结论麻醉诱导前用DM 1μg/kg可以产生明显的镇静效应,减少诱导时丙泊酚用量,无呼吸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麻黄碱联合丙泊酚对芬太尼咳嗽反射(fentanyl-induced cough,FIC)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320例择期手术接受全麻的患者,根据计算机随机数字表随机进入4组:Ⅰ组(对照组)静脉注射2 mL生理盐水;Ⅱ组(麻黄碱组)静脉注射6 mg麻黄碱;Ⅲ组(丙泊酚组)静脉注射0.8 mg/kg丙泊酚;Ⅳ组(丙泊酚联合麻黄碱组)静脉注射0.8 mg/kg丙泊酚加6 mg麻黄碱.给予治疗药物2 min后,经外周静脉快速注射2 μg/kg芬太尼.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脉博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并由一位医师按照盲法观察注射芬太尼后1 min内是否出现咳嗽,记录咳嗽发生的次数,并且根据咳嗽发生次数进行严重程度分级.结果:Ⅱ组、Ⅲ组和Ⅳ组患者的FIC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较Ⅰ组明显降低,而且Ⅳ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结论:麻醉诱导时联合应用麻黄碱和丙泊酚对FIC的抑制效果更好,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是临床上一个简单、有效的防治FIC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中剂量组(D1组)插管毕右美以0.5μg·kg-1·h-1的速度持续泵入至缝皮前;高剂量组(D2组)速度为0.8μg·kg-1·h-1;C组为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记录3组病人:手术结束时(T1)、拔管后即刻(T2)、拔除气管导管后5 min(T3)各时点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血浆皮质醇(Cor)和血糖(Glu)浓度。记录不良反应如:高血压、心动过缓、寒颤等的例数和拔管时间。结果:T2时点C组HR,SBP,DBP,MAP明显高于D1,D2组(P<0.05);T3时点C组的Cor,Clu浓度高于D1,D2组(P<0.05)。组内比较:C组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P<0.05),而D1,D2组波动不大(P>0.05)。不良反应及拔管时间D2组明显大于D1组。结论:中剂量右美托咪定能更好抑制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李勇  余四新  程亮  刘宋磊 《淮海医药》2012,30(3):222-223
目的探讨丙泊酚、利多卡因和艾司洛尔对气管插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丙泊酚组):气管插管前30 s静脉注射丙泊酚0.5 mg/kg;B组(利多卡因组):苯璜酸阿曲库铵静脉注射后2%利多卡因3 ml气管内表面麻醉;C组(艾司洛尔组):气管插管前30 s静脉注射艾司洛尔0.5 mg/kg。诱导方法: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枸橼酸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 mg/kg、苯璜酸阿曲库铵0.8 mg/kg。3组均于苯璜酸阿曲库铵静脉注射后4 min插管。观察指标:记录MAP、HR在麻醉前、插管后1、3、5 min的变化。结果 3组MAP与T0相比,在T1均较稳定(P>0.05)、在T2、T3显著下降(P<0.01);A组HR比较B组、C组,在T1、T2明显升高(P<0.05);B组HR比较T0,在T1、T2较稳定(P>0.05);C组HR比较T0,在T1较稳定(P>0.05)、在T2明显下降(P<0.05)。结论利多卡因和艾司洛尔均可减轻患者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艾司洛尔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稳定,择期行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前60minD组静脉微泵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用生理盐水20ml稀释);C组静脉微泵注射生理盐水20ml。结果 D组躁动明显低于C组(P<0.01);D组患者术后1h的视觉模拟镇痛(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1);而C组围拔管期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明显高于D组相应时点值(P<0.01或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减少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躁动发生率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张丽  刘宏伟  于泳浩 《天津医药》2012,40(8):833-83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在清醒局部麻醉下,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AFOI)中的应用.方法:择期拟行口腔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和芬太尼组,每组20例.分别给予1 μg/kg右美托咪啶和芬太尼,10 min静脉泵注完毕,局部浸润麻醉下行AFOI.记录入室(T1)、辅助药物泵注结束即刻(T2)和插管成功即刻(T3)3个时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及Ramsay镇静评分,比较2组的插管时间、插管耐受度和满意度评分.结果:右美托咪啶组T3时点的HR、SBP低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啶组T2、T3时点的BIS低于芬太尼组,Ramsay评分高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需处理的HR、BP、SpO2下降.右美托咪啶组的插管耐受度和术后满意度均优于芬太尼组.结论:右美托咪啶应用于清醒状态下AFOI,具有镇静效果好、呼吸无抑制和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