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通常所说的食品安全既包括食品本身的安全,也包括包装材料的安全。食品包装的安全性将直接影响食品质量,不合格的食品包装在使用过程中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尤其会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发育埋下重大安全隐患。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曝光,人们开始意识到  相似文献   

2.
食品包装材料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食品的卫生、安全产生影响。作为食品制造的最后环节,食品包装不仅能够起到保护食品、宣传食品的作用,对于食品的储存、运输等也尤为重要。现阶段,食品包装已成为食品商品无法分割的重要部分。当前在食品包装材料运用领域存在许多问题,因食品包装材料所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已不是个例,给食品安全带来极大的潜在威胁,对于食品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极为不利。为了保障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本文主要就食品包装材料对食品安全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预防食品包装材料所致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3.
食品包装被称做是“特殊食品添加剂”,它是现代食品工业的最后一道工序,在一定程度上,食品包装已经成为食品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食品包装行业面临的形势却不容乐观。包装作为食品的“贴身衣物”,其在原材料、辅料、工艺方面的安全性将直接影响食品质量,继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目前,用来包装食品的材料大多数是塑料制品,在一定的介质环境和温度条件下,塑料中的聚合物单体和一些添加剂会溶出,并且极少量地转移到食品和药物中,从而造成人体健康隐患。有关方面必须尽快加强油墨、胶粘剂、印刷、复合加工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生产出安全、环保的食品包装产品。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大,现在的人们都追求绿色健康的食品,对食品的安全问题也格外关注。其中在食品包装上也应该注意食品包装的安全性,首先影响食品包装的安全因素就是食品包装的材料,目前塑料材质的食品包装被广泛应用,所以本文就如何保证食品包装的安全,对塑料材质在食品包装上的应用展开了简要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食品包装材料安全保障体系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品安全不仅是食品本身的安全,而且也包括食品被包装后的安全,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是食品安全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食品包装材料引起安全事故的原因,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检测要求,欧美关于食品接触包装材料及器具的法令法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尽快建立由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标准、法规及检测体系,食品包装材料及器具的市场准入制度,食品及包装全过程跟踪和追溯的安全管理系统RFID,食品及包装行政监管系统等4部分组成的食品包装材料安全保障体系,以应对当前频发的由包装材料引起的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6.
食品包装作为食品的“贴身衣物”,其安全性直接影响食品质量。食品包装的安全等同于食品安全,食品包装本身必须保证绝对安全,同时要保证被包装食品的卫生安全,才能成为放心的食品包装。因为只有合格的原材料、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和容器才能生产出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食品。才能保证食品的安全。本文从食品用包装材料安全的角度,论述食品包装与食品安全的关系,以帮助人们正确对待食品包装,增加食品包装企业的质量意识,提高消费者的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7.
三、促进我国食品包装安全事业的发展为加快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高我国食品产业、食品包装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减少包装中有害物质对食品及消费者人身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由中国包装总公司、国家包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都)于2005年12月19日在成都共同主办“全国食品包装安全技术研讨会”。会议着重宣传和研讨国家食品安全与卫生的政策法规、食品包装安全技术的新型复合材料、无苯系物容剂及油墨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随着法制的健全以及相应监管措施的日益完善.我国对食品本身的质量安全监管已逐步到位,各种“绿色食品”、“放心食品”相继涌现,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与食品亲密接触的食品包装的质量安全问题却逐渐显露出来。有专家指出,当前我国90%以上的食品包装中含苯,食品出口也因包装问题屡屡受阻,因此我国食品包装及相关出口企业应谨慎对待。由包装导致的食品安全性问题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3个方面.即包装材料本身不合格、  相似文献   

9.
食品包装已经成为食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食品的安全和质量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于食品包装生产链上的企业来说,为提升食品包装这把"安全锁"的作用,应对食品包装材料、包装技术及检测这三大因素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因食品包装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很多都与油墨这一重要的包装原料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预见,使用绿色安全的油墨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当印刷与食品产生交集并相互渗透时,"安全"便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词。油墨作为食品包装中"必然"出现的元素,直接关系着食品的安全和人们的健康,于是,当油墨碰上食品包装,我们更多谈论的也是"安全"这个关键词。绿色安全油墨全球发展的必然用于食品包装的印刷油墨主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问题及其控制食品安全的措施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文中讨论了食品安全问题的提出、食品污染的类型、控制食品安全的措施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意义等问题 ,希望通过各方努力 ,共同控制食品污染。  相似文献   

12.
<正>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随之改变。在初步解决温饱问题之后,人们更加注重于自身身体健康和营养需求,要求吃得更好,吃得安全放心,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性已成为被广泛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国外食品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肉品加工技术与肉类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是我国肉类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本文主要论述了国外一些国家的安全管理机构和食品安全的政策法规,以用于指导我国安全肉制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与中国安全食品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李新生 《食品科学》2003,24(8):250-255
阐述了食品安全和安全食品的概念,讨论了安全食品分级分类,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安全食品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中国安全食品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有文字记载的食品安全问题可以追溯到一千年以前的麦角中毒事件。为了防止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许多欧洲国家开始实行有关“纯净”食品的法律,其中多数法律都是用来应对当时十分猖獗的国际性食品掺杂使假问题。继欧洲之后,许多国家为保护公民不受食品污染的危害,都建立了食品法规,并不断进行完善,如美国在1938年用《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替代了最早的《食品和药品法案》;中国也在2009年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取代了之前的食品卫生法等。但是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很多国家制定食品法规又增加了另一个目的,就是形成贸易技术壁垒,保护本国企业利益。最为典型的就是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为了更好的了解食品安全法规对食品安全保障和贸易保护的作用,本刊采访了沃特世公司化学分析市场发展经理PaulYoung先生。  相似文献   

16.
朱丹丹 《中外玩具制造》2012,(3):68-68,70,72
在美国CPSC召回的信息通伴报中,案例涉及的产品大多数与儿童有关,而其中童床又占了很大的比例。由于儿童在智力、体力和行为等方面均不完全具备逃避危险的能力.因此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和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益生菌的安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食品生产中传统的益生菌有很长的安全使用历史 ,新的益生菌菌种也正在不断地开发。目前我国需要完善对这些新菌种进行系统的安全性评价的程序。益生菌对消费者安全方面的问题包括全身性感染、有害的代谢活性产物和耐药基因的转移三个方面。新的益生菌菌种在使用前应进行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18.
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频繁发生食物中毒恶性事件。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球每年约有1000万人死于食源性疾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近10年平均每年仅因蔬菜农药超标发生中毒事故就高达约10万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健康安全。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影响到我国食品的出口贸易,全国每年因农产品有毒有害污染问题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60亿元,严重削弱了我国农产食品的国际竞争力。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已成为我国政…  相似文献   

19.
棉籽作为新疆的主要油料,由于受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的影响,在入库时需做到一看、二摸、三听、四观察,严把入库质量关.合理堆放,随时检查棉籽温度,及时发现发热现象,找出发热源并及早进行处理,以确保棉籽安全储存.  相似文献   

20.
磁石在玩具里的应用比较广泛,但也存在安全性问题.这类危险必须注意防范。美国和欧盟都对玩具标准进行了修订.严格规定了危险磁石的检测要求。本文通过对欧美地区新修订玩具标准的分析、总结.为检测机构及玩具生产企业理解标准有关磁石的要求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