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积极探索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王东京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私有化,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那么何谓公有制为主体?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讨论:第一,"为主体"的经济含义是什么?第二,什么是公有制?或者说公有制与私有制的根本区别究竟在哪里?只有把这...  相似文献   

2.
国有产权制度改革的后果是国退民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改革略径也是合理的,但兼顾公平显然没有做到,起点平等无法实现,追求以规则平等和机会平等为特征的过程平等与结果平等成为次优选择。要实现公平、公正,就必须理性对待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共生与竞争。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经济结构"国进民退"的描述是一个伪命题。通过对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企业数量、就业人数、企业产值、企业利润和税收及公共财政资源的贡献的分析发现,并不存在所谓的"国进民退"现象。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两条腿走路"的模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4.
一问:国有经济是否具有意识形态意义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保障功能?中国国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不是一个政治经济学“教条”,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标识。中国国有经济既具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的一般性质,更具有源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殊性,国有经济有效发挥自身的功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关于“国退民进”或者“国进民退”的讨论均不应该无视这样一个大的制度背景。国有经济“进”还是“退”不过是策略问题,是因经济环境、条件变化而作出的某种适应性调整,而其意识形态及制度保障功能只能强化不能削弱。  相似文献   

5.
公有制为主体的发展趋势赵国光当前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需克服两种倾向:一是由于国有企业效益不好而导致的私有化倾向;二是由于担心出现私有化而对国有企业的改革迟疑不前。全面准确地理解和宣传公有制为主体的思想,判断其未来的走势,有助于克服上述倾向,使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6.
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市场的物质基础,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源泉和保障。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国有资产流失越来越严重,呈快速递增态势。国有资产的流失,已经成了困扰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决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有企业中,实行了“国退民进”的非公有制参股或兼并的改制工…  相似文献   

7.
以什么样的“公有制为主体”才能保证实现共同富裕徐兴华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公有制为主体”的理解和认识,大都是从公有制资产或经济在社会总资产或经济中的比重、优势等角度来分析的。这些对“公有制为主体”的认识,更没有把对公有制的坚持和发展,作为贯穿实现共同...  相似文献   

8.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今天,当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时候,当国有经济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时候,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迎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1、政府给非公有制经济良好的发展空间,让非公有制企业和以国企业为代表的公有制企业共同发展。 2、国有企业改革的有进有退、腾出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9.
“退斑汤”治疗黄褐斑14例刘道芳袁敏(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合肥230031)关键词:黄褐斑;退斑汤中图法分类号:R758.421一般资料14例均为非妊娠期哺乳妇女,年龄28~45岁,病程1个月~10年。皮损多分布于颧部、眶周、鼻部、颊部等,兼胸胁胀满...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制度以公有制为基础,这是无可争辩的公理。然而,什么是公有制?怎样认识公有制?这个问题并未完全解决。由于人们的认识,长期受到传统观念的禁锢,认为公有制只有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除此以外,都是私有制。所以,当我们对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造的时候,很多好心的人们担忧,这是不是在推行私有化?是不是在搞资本主义?对这个问题,理论界各执己见,莫衷一是。对此我们作一些探讨。1997年5月29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会上指出:“要坚持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