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流化床式气流磨工作介质和入料粒度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流化床式气流磨中常用的工作介质(过热蒸气和空气)的使用状态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气流速度与比能耗、气流速度与效率关系的比较,表明应优先选用压缩空气作工作介质,并且采用热空气经济性最佳。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仍需选用过热蒸气作工作介质;通过产品细度与比有耗的关系比较,表明在实际运行中,采用预粉碎的方法来控制人料粒度,能大大提高空气流粉碎效率,节省能量,降低产品成本。  相似文献   

2.
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土体冻结,同时土体中未冻结的部分水分开始上移,至土体表层后冻结,从而降低了整个土体的含水率。本研究采用大型沙袋进行冻结干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冻结干燥方法可显著降低土体中的含水率,且易冻土和不易冻土都可用该方法进行冻结干燥,以满足工程应用的需求,对减少高含水率废弃土的堆积、减少资源浪费等有积极作用,且该技术操作简单,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3.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放式抹灰的方法,总结了抹层的干燥标准和最小施工间隔,对同类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叙述了冰箱、冷柜用全封闭式无氟压缩机清洗、磷化、涂装、脱水干燥设备中的脱水干燥炉的研制.对红外线辐射对流干燥技术、脱水干燥炉的有关设计等作了说明,详细地介绍了干燥炉的热力计算.应用结果表明,无氟压缩机经处理后其整机残余含水量小于45mg的美国泰康(TECUMSEH)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闭合复位和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不同类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4例胫骨横形骨折、93例斜型骨折、71例粉碎骨折的患者分别采用闭合和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和不同方法的手术时间、射线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不愈合率、感染率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上横形骨折患者切开与闭合复位没有差别,斜形骨折的切开复位时间更短,而粉碎骨折的切开复位时间更长;射线使用时间横形骨折患者闭合与切开复位间没有统计学差异,斜形和粉碎骨折闭合复位均使用更长的放射线时间;粉碎骨折的切开复位延长了住院时间;横形和粉碎骨折闭合与切开复位的不愈合率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斜形骨折闭合复位不愈合率高;不同类型骨折各组间感染率没有差别;各种骨折类型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对术后功能恢复无明显影响。结论应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于斜形、螺旋骨折和复位困难的粉碎骨折可选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而横形骨折和多数粉碎骨折尽量选用闭合复位。  相似文献   

6.
就铁路货车轴承干燥工艺过程机理与影响干燥速度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附着有易燃易爆物品的特殊物料的干燥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7.
干燥方法对氢氧化铝和氧化铝形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异丙醇铝(AIP)作为铝的母体、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作为表面活性剂,使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出氢氧化铝的溶胶和凝胶,然后用不同的干燥方法将所得的氢氧化铝溶胶干燥,然后得到氢氧化铝颗粒,再将其煅烧后得到氧化铝介孔材料.  相似文献   

8.
用硫酸亚铁为原料,加NH_3·H_2O得到的氢氧化亚铁作前驱物经干燥后,在有CO_3~(2-)存在下热解可得γ-Fe_2O_3。实验结果显示:前驱物经微波干燥得到的产物分散性比真空干燥法好且粒径减小;而前驱物在无CO_3~(2-)存在时热解产物却为α-Fe_2O_3。并采用XRD、TEM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对进场沥青,应严格检查装运数量、装运日期、试验报告,同时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的项目有:针入度、软化点、延度、蜡含量、密度等。重点检查石料等级、饱水抗压强度、磨耗率、压碎值、石料与沥青的粘结力等技术标准能否满足要求,并应满足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含水量小于3%、含泥量小于1%、颗粒形状近似立方体、多棱体等要求;砂质量应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组成、泥土含量应小于3%。  相似文献   

10.
除了需要对汽车真皮座椅进行定期清洁之外,日常的保养护理也同样重要。如果长期没有采取任何的养护措施,就会使真皮内部的纤维组织发生变化,导致原有的保护油膜遭受破坏,使其出现干燥、老化、发硬、龟裂和脱色等现象。此外,即使部分车主采用了一些养护措施.,如果方法不当,同样有可能损伤真皮表面,影响其使用寿命。为此-,在对汽车真皮座椅进行养护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六点。  相似文献   

11.
陈义欢 《交通标准化》2010,(16):109-111
大孔隙改性水泥砼是一种新型透水路面结构层,具有较高的强度及透水能力、较小的湿度及干燥收缩性、良好的抗冻性以及低噪音、行驶舒适等路用性能,已在多条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工程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2.
车辆行驶速度不同,对驾驶人判断情况的要求也不同。以一般道路为例,车辆以4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时,即:每秒行驶11米,制动距离9米(干燥水泥路),驾驶人具有行驶速度慢、判断情况时间长、车辆制动距离短、容易处理险情等优势;车辆以80公里/小时行驶时,即:每秒行驶22米,车辆制动距离32米(干燥水泥路),在一定的时间里,车辆行驶距离增加,道路上出现的行人等情况也会随之增多,驾驶人对这些情况的判断就会感到时间紧迫,需要做出快速判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特性,收集了现有12项研究与32组收缩数据并进行了比较,试验时间跨度为41~480 d,分析参数包括水灰比(0.36~0.68)、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27~60 MPa)、再生粗骨料替换率(20%~100%)、相对湿度(43%~65%)、湿养护时间(1~28 d)和测量收缩的时间(41~480 d);通过比较试验数据和理论预测结果,利用基于天然骨料混凝土干燥收缩试验数据的多个统计指标,评估了现有ACI 209R-92模型、Bazant-Baweja B3模型以及FIB MC2010模型;采用基于Fathifazl等研究的方法来评估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增量;通过上述选定模型来评估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率的增量,并使用评价残差、欧洲国际混凝土委员会(CEB)变异系数、CEB均方差与CEB偏差等统计指标评价了试验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当将已知收缩行为的天然骨料混凝土的部分或全部粗骨料替换为已知残留砂浆含量的再生粗骨料,可以最准确地预测总收缩的演变;通过将残余砂浆系数应用于天然骨料混凝土的实测收缩量,可以相对准确地预测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收缩;当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替代率为20%~33%时,残余砂浆系数为1.03~1.08,当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替代率为50%时,残余砂浆系数为1.07~1.16,即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率比天然骨料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率增加了约16%或更小;当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替代率为100%时,残余砂浆系数为1.18~1.76;当天然骨料混凝土的替代率大于50%时,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率的增加相比天然骨料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率的增加更明显。由此可见,当前的研究方法可用于利用扩展的数据库进一步改进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干燥收缩行为的理论预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碳膜电阻片生产线干燥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提出了建立干燥炉工作面理想工作温度场的方法,并通过摸拟试验验证了这些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箱梁截面不均匀收缩对结构长期行为影响显著,但目前尚无有效控制方法。从混凝土干燥收缩变形机理出发,针对大跨度PC箱梁桥长期收缩变形特征,提出一种通过结构表面设置封闭涂层的收缩变形控制新思路,实现PC箱梁桥长期不均匀收缩变形控制。模型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及可靠性,试验中综合考虑结构外形尺寸、混凝土水灰比及封闭涂层方式等因素。以江津长江大桥为例,开展了封闭涂层试设计,并进行了环境湿度、涂装时间等参数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在箱梁表面设置封闭涂层可以有效降低结构干燥收缩变形、控制结构收缩挠曲变形方向。  相似文献   

16.
半刚性基层材料收缩性能实验方法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了路面基层半刚性材料的温度收缩和干燥收缩的实验方法,并对试件的制备,测试的技术关键及仪器设备的选用进行了分析和说明,为研究沥青路面基层材料的收缩性能指标和抗裂设计数据采集提供了一种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高等级公路摆值F8的实测,提出了对现行摆式仪测定路面抗滑值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的改进办法,提出了饱和摆值F饱和干燥摆值F干的概念,及用该 示评价路面抗滑性能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朱哲 《浙江交通科技》2000,(3):19-19,34
本文就干燥粉煤灰与湿存粉煤灰的活性成份进行试验分析。比较了用于二灰碎石基层中的强度形成情况,提出在施工中直接利用干燥粉煤灰的配合比。  相似文献   

19.
粉煤灰的化学成分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煤种、煤的粉碎度与燃烧条件、锅炉的型式等等。但它是一种具有火山灰活性的硅质或硅铝质材料,主要成分为SiO2、Al2O3、Fe2O3,另有少量的CaO和MgO等,一般情况下,由于粉煤灰中的游离石灰含量很低,不具备自硬性,属于一种惰性材料。  相似文献   

20.
采用20 mm薄层干燥实验研究了温度、添加稻草和生石灰对市政污泥干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干燥时间及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随温度升高,污泥干燥速率的增加幅度增大,但干燥时间减少幅度下降.稻草添加量为1%和2%时,污泥表面积增加和传质阻力变小是污泥干燥速率增加的主要原因,随生石灰加入污泥,在各含水率区间干燥速率、干燥初始阶段干燥速率及最大干燥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