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在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9月~2012年12月,126例继发型房间隔缺损患儿,其中男38例,女88例,年龄2.3~17.0岁,平均6.7±3.5岁。单一ASD 117例,多发性ASD 9例。其中1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PS),3例合并房间隔膨出瘤(ASA)。126例患儿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少数肥胖患儿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选择封堵器型号,术中用TTE或TEE引导封堵器释放。术后采用TTE随访。结果124例患儿其中含边缘不足的7例疑难病例,应用进口或国产封堵器均成功封堵,成功率98.4%。经TTE或TEE测量ASD最大直径3.3~26.0mm,平均16.5±3.4mm。所选封堵器直径6.0~30.0mm,平均19.0±4.0mm。7例多发性ASD选用1枚封堵器,1例选用2枚封堵器获得成功。1例合并PS者同时完成介入治疗。124例患儿术后TTE随访发现,2例存在微量残余分流,并于1个月后自愈。结论超声心动图在小儿ASD介入适应症选择及介入过程中引导、术后随访中的作用仍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报告1998年10月~2005年3月应用超声导引介入治疗11例多发性ASD体会。方法:11例中男2例,女9例。年龄4~60(26.1±4.2)岁。11例中8例2处缺损,2例3处缺损,1例4处缺损。2例合并房间隔膨出瘤,1例合并心房纤颤和心包积液。使用仪器日本东芝6000型和美国惠普1500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和食道超声(TEE),探头频率为2.5MHz和5MHz。术前用体表超声TTE诊断,必要时配合TEE诊断,术中均用TEE配合,术后第2天及随诊均应用TTE。TTE常选择切面为胸骨旁、心尖及剑突下四腔心切面,剑突下两房心切面及大动脉短轴切面。TEE常选择切面为房间隔长轴切面,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及四腔心切面。结果:应用TEE和TTE选择11例多发性ASD介入治疗,其中9例应用一个闭合器功闭合,闭合器型号12~40mm,2例应用两个闭合器闭合缺损,2例超声证实术后残余分流。无其它并发症。结论:多发性ASD介入治疗,必用TEE监测,确定ASD数目、直径和间距,尽量用1个闭合器闭合多处缺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引导Amplatzer封堵器堵闭房间隔缺损(ASD)术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30例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TEE术前确诊为Ⅱ孔ASD的患者,经右心导管在TEE引导下用球囊测量ASD最大伸展径,并以此径再加1~2mm选择相应型号Amplatzer封堵器,在TEE监测下置入ASD处,于术后即刻及24小时观察疗效。结果30例ASD患者(男8例,女22例)在TEE引导下均成功置入封堵器,成功率100%,无并发症。TTE测量ASD直径=(15.0±4.1)mm及TEE测量直径=(16.6±4.9)mm,ASD径线与球囊测量直径=(20.4±6.0)mm结果差别均有显著性(P=0.0001及P=0.009)。结论Amplatzer封堵器安全可靠,只有在TEE引导下才能准确放置;TEE在术前病例选择,术中并发症监测,术后即刻疗效观察中是必须的。但在选择封堵器型号时不能以TTE及TEE代替球囊测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TTE术前检查继发ASD患者49例,确定ASD大小、形态及缺损周边残存房间隔的长度,观测有无分流及瓣膜异常.结果 41例患者封堵成功,ASD大小平均为(16.5±6.3)mm,封堵器大小平均为(18.5±8.3)mm,TTE测量大小与封堵器大小相关良好(P<0.001),8例患者封堵失败.结论 TTE通过剑下双房矢状切面、大血管短轴切面及心尖四腔切面观察ASD及其周边结构,即可确保封堵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经胸超声心动图(TTE)代替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引导Amplatzer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器经导管治疗ASD。方法:64例有外科手术适应症的Ⅱ孔型ASD患者行TTE检查,如果可清楚观察ASD及其周边残存房间隔、周围功能性结构状况,能明确判断适合封堵即可选择TTE引导封堵。否则进行TEE检查,符合封堵条件者采用TEE引导。TTE引导时,心尖四腔切面观察封堵器呈规整‘00’形,大动脉短轴切面呈规整‘00’形或‘Y’形,剑下两房切面呈规整‘吕’字形;TEE引导时,观察封堵器腰部卡于房缺处、两伞平行地夹于房间隔两侧。同时超声观察到封堵器位置稳定,无残余分流,不影响周围结构功能,封堵成功。结果:5例封堵失败,其中TEE3例TTE2例。TEE成功引导26例封堵器置入,TTE33例。4例患者封堵2次,第2次住院封堵3例成功,TTE和TEE各引导2例。TTE随访,术后24小时每组各有1例患者少量残余分流(分流束宽≤2mm),3个月时1例TTE引导的患者尚有少量残余分流。结论:大部分适合封堵的Ⅱ孔型ASD患者,TTE能清楚观察ASD及其周边残存房间隔状况、ASD边缘至周围功能性结构距离,可以代替TEE筛选患者、引导Amplatzer ASD封堵器置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多发房间隔缺损(ASD)的可行性及治疗原则,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全组患者31例(男11例,女20例),年龄3~18岁,平均(11.6±5.2)岁。经胸超声(TTE)或食管超声(TEE)检查确诊为多发房间隔缺损。均在X线和TTE和(或)TEE监测下应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封堵治疗。术后复查TTE和(或)TEE、心电图(ECG)及X线平片以评价疗效。结果31例患者中,28例为2孔缺损,3例为3孔缺损,测量大缺损直径8~30(18.6±3.5)mm,小缺损直径1~13(5.5±3.3)mm,缺损之间间隔组织长2~12(4.8±2.3)mm,两个及以上缺损边缘间(包括缺损孔)的最大距离15~53(27.9±7.3)mm,选用封堵器大小为10~38(22.6±6.6)mm,其中23例患者植入1个封堵器,8例患者植入2个封堵器。所有患者均封堵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即刻及1月TTE和(或)TEE检查,4例患者小缺损孔存在微量到少量残余分流。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封堵器位置形态良好,未发现封堵器的变形、移位,术后ECG检查均未见心律失常发生。结论经导管植入国产封堵器治疗多发A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入封堵器的大小和数量应根据多发ASD大小、数量、缺损之间间隔组织长度及缺损边缘间(包括缺损孔)的最大距离来确定。多发ASD介入治疗近期疗效满意,中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评估房间隔缺损(ASD)患者房间隔残端的可疑软边的支撑力,并且评价其对指导封堵器型号选择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在封堵术前行TTE检查中均发现房间隔残边存在厚度1mm的可疑软边,根据可疑软边的回声、活动度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Ⅰ组:回声强或中等、运动幅度5mm;Ⅱ组:回声中等、运动幅度5~10mm;Ⅲ组:回声弱、运动幅度10mm。在胸骨旁四腔切面显示处房间隔缺损的最大径线,分别应用A方法 (单纯缺损测量法)、B方法(缺损+可疑软边测量法)评估缺损的最大径线,研究将这两种方法的测值与封堵器腰部直径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中,Ⅰ组患者的A方法测值与封堵器腰部直径的相关性较大(R=0.992),两者之间差值较小[(1.70±1.13)mm,P0.01];Ⅲ组患者的B方法测量值与封堵器腰部直径相关性较大(R=0.993),两者之间差值较小[(1.05±0.76)mm,P0.01]。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有效评估可疑软边的支撑力度,根据可以软边支撑力的大小不同,可以准确地指导临床选择更为合适的封堵器型号。  相似文献   

8.
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导软缘房间隔缺损封堵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指导软缘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的可行性和作用.方法 62例软缘ASD患者,术前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结合组织谐波功能经胸测量各切面ASD大小及观察周缘软硬情况,将菲薄且来回明显摆动、无支撑力的软缘剔除测量"ASD支撑径".再根据ASD大小和"ASD支撑径"大小综合判断选择适当的封堵器型号.封堵器释放后测量其腰部大小,并与术前TTE测量的ASD最大径以及"ASD支撑径"进行比较.结果 TTE术前检查ASD最大径11~35 mm[平均(21.6±5.2)mm],剔除软缘后的"ASD支撑径"15~37 mm[平均(25.6±5.0mm],选用的封堵器18~44 mini-平均(30.7±5.5)mm,释放后封堵器腰径13~35 mini平均(24.2±5.6)mm].TTE测量的ASD最大径与释放后封堵器腰径相关性良好(r=0.86,P<0.0001);TTE测量的剔除软缘后"ASD支撑径"与释放后封堵器腰径相关性进一步改善(r=0.89,P<0.0001).所有患者ASD封堵器固定牢固,无脱落.结论 TTE结合组织谐波功能可以测量软缘ASD大小以及剔除软缘后的"ASD支撑径"大小,是指导软缘ASD封堵的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导引介入治疗小儿房间隔缺损(ASD)的临床价值。方法:继发孔型ASD 215例,其中单一ASD 213例,多发性ASD 2例。男93例,女122例,年龄2~15岁,平均10.2岁。体重11~87kg,平均35.8kg。其中9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合并室上速、室速,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房室传导阻滞Ⅲ°,二尖瓣脱垂合并轻度关闭不全各1例。215例患者术前均作体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术中用TTE或食管超声(TEE)监测导引介入治疗全过程。术后用TTE随诊。结果:215例患者应用进口及国产闭合器成功闭合缺损,成功率100%。经TTE测量ASD直径5~32mm(平均17.14mm),TEE测量直径7~32mm(平均18.45mm),闭合器型号8~40mm(平均21.88mm)。215例患儿术后TTE随诊无并发症,无残余分流。结论:超声导引下介入治疗小儿ASD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封堵术中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的临床价值。方法继发孔型ASD患者42例,均行TEE引导下ASD封堵术,并于术前、术后24h及出院前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检查。比较术前TEE及TTE测量的ASD最大径及残缘长度;Pearson相关分析TEE及TTE测量的术前ASD最大径与术中使用封堵器直径的相关性;TEE术后即刻、TTE术后24h及出院前评价封堵效果。结果 42例均封堵成功,封堵器直径为(21.54±6.82)mm;TEE测量的术前ASD最大径[(18.56±5.27)mm]、上缘长度[(11.69±3.84)mm]大于TTE[(16.27±4.93)、(10.14±2.76)mm],下缘长度[(10.43±3.72)mm]小于TTE[(12.28±4.04)mm](P0.05),前下缘长度[(12.14±3.77)mm]、后上缘长度[(11.57±3.43)mm]、前缘长度[(4.64±1.24)mm]、后缘长度[(7.34±2.54)mm]与TTE[(12.37±3.86)、(11.68±3.85)、(4.57±1.39)、(7.48±2.36)m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术前TEE、TTE测量ASD最大径与术中使用封堵器直径均呈高度正相关(r=0.954,P0.001;r=0.912,P0.001);术后即刻TEE显示封堵器位置正常,塑形良好,房室瓣运动正常,心房水平分流消失,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4h及出院前复查TTE患者情况良好。结论继发孔型ASD患者采用TEE引导下介入封堵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单纯经胸超声(TTE)与单纯经食管超声(TEE)在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本院收治的36例中央型ASD患者,按照手术引导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1例患者运用TTE引导(TTE组),15例患者运用TEE引导(TEE组),比较两组间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均无死亡及并发症发生。TEE组成功13例(成功率87%);失败2例,为封堵器未能成功卡位,改为体外循环下ASD修补术;TTE组成功18例(成功率86%);失败3例,1例为缺损较小,TTE图像质量差,未能引导导丝通过ASD改为TEE引导下封堵成功,2例因缺损较大,封堵器卡位不牢,改为体外循环下ASD修补术。术后随访3~48个月,无残余分流及封堵伞移位。两组患者间ASD最大径、封堵伞型号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E组手术室滞留时间(68.7±10.8)min及总费用(2.58±0.36)万元均小于TEE组(125.3±19.2)min和(2.94±0.77)万元,P0.05。结论单纯TTE及TTE引导下经皮ASD封堵术同样安全、有效。TTE组比TEE组更有效的缩短患者手术室滞留时间、减少患者住院总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房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瘤患者介入封堵手术中,使用超声心动图预测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型号大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成功进行封堵治疗的房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瘤患者62例,对比手术前与手术中超声心动图测量房间隔缺损大小的差别,并与所选择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型号大小进行比较,对术前、术中测值与封堵器型号大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62例房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瘤患者缺损大小术前测值为(27.27±4.07)mm,术中测值为(31.42±4.41)mm,所选取封堵器型号大小为(32.42±5.53)mm,术前与术中测值之间,以及两者与选取封堵器型号大小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测值与封堵器型号的相关性较术前测值更高(r=0.921vs r=0.752)。结论术前及术中使用超声心动图对房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瘤患者的缺损大小测量存在差异,术中测量房间隔缺损大小与封堵器型号大小的选取更为相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经胸微创治疗房间隔缺损(ASD)时选择封堵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微创封堵治疗的ASD患者26例,术前分别行TEE及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测,数据相差在10%以内者,以TEE结果确定封堵器规格;数据相差超过10%,则以经胸超声心动图结果确定封堵器规格。结果所有患者均经TEE结果确定封堵器型号,且均安装成功封堵器;心内平均操作时间(15.8±2.5)min,术后平均(3.8±0.6)d出院;持续随访6个月未见分流。结论 TEE检测ASD缺损最大径结果准确,对指导选择封堵器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经胸超声心动图测值对选择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型号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依据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所测房间隔缺损(ASD)大小选择封堵器型号的价值。方法选择大动脉短轴观、心尖四腔观、剑突下切面观全方位探测ASD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确定适合介入治疗患者68例。按ASD最大测值将患者分为3组并作为选择封堵器型号的依据:A组为ASD4~14mm(22例);B组为ASD15~20mm(21例);C组为ASD21~33mm(25例)。结果A、B两组均介入治疗成功;C组中2例不成功。所有病例在6个月的随访中无血栓栓塞、封堵器脱落和死亡。TTE所测ASD最大值可以预测成功封堵需要的封堵器大小。A、B、C三组封堵器型号与ASD最大直径平均差值分别为(3.09±2.04)mm、(4.90±2.36)mm和(7.65±3.05)mm。结论应用TTE在ASD介入封堵术前多切面探测取得ASD的最大直径作为选择封堵器型号的参考值,并以ASD的大小决定所选封堵器型号,简便易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胸彩色超声心动图 (TTE)对房间隔缺损 (ASD)封堵术病例的选择和术中及术后疗效观察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封堵术前对 4 8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患者进行经胸彩色超声测量房间隔的前后径、左右径 ,及房间隔残留端的长度 ,距离房间隔顶部、距离主动脉壁的距离 ,和三尖瓣、二尖瓣、上、下腔静脉口的距离。封堵术中观察封堵器释放的全过程 ,主要观察封堵器的房间隔缺损处的位置及张开是否正常 ,封堵器是否牢固 ,对瓣膜运动有无阻碍。封堵术后观察心房水平有无残留分流 ,封堵伞有无脱落 ,右房、右室、肺动脉内径有无变化 ,有无二尖瓣、三尖瓣返流。结果 :TTE检测 4 8例ASD封堵术患者 ,TTE测量房间隔缺损左右径平均 2 2 2 7± 6 0 5mm ,上下径 18mm ,平均分流速度 1 5± 0 2 8ml/s。术后 2天复查 ,4 8例右房右室内径缩小 ,心房水平分流消失。封堵器选择大于TTE测量值的 2mm~ 4mm。结论 :TTE检查对于术前选择合适的ASD患者 ,选择ASD封堵器的大小 ,术中监测封堵器位置是否合适 ,术后观察有无残余分流 ,评价疗效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胸骨上窝切面在动脉导管未闭(PDA)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经胸超声心动图分别采用胸骨旁大动脉短轴观与胸骨上窝主动脉长轴观扫查65例PDA患者,测量未闭导管的主动脉侧与肺动脉侧内径,进行分型诊断并与血管造影结果比较.结果 胸骨旁切面、胸骨上窝切面及血管造影显示PDA主动脉侧内径分别为(8.31±2.76) mm、(10.87±3.26) mm及(11.15±3.29)mm,肺动脉侧内径分别为(5.69±2.82)mm、(5.75±2.63)mm及(6.09±2.78)mm.胸骨旁切面、胸骨上窝切面及血管造影检出漏斗型PDA分别为12例、19例和19例,胸骨上窝切面检出率高于胸骨旁切面(x2=5.14,P<0.025).结论 经胸骨上窝切面探测PDA,对主动脉侧内径测值相对准确,有利于PDA的分型诊断.  相似文献   

17.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筛选房间隔缺损行封堵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筛选评价介入封堵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可行性。方法33例确诊的ASD患者,术前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测量缺损大小、形态、位置及周边结构,所有病例均采用Amplatzer封堵器封堵。结果31例封堵成功,TEE测量ASD最大径32mm,最小径5mm(16.3±5.8),选用封堵器大小10~36mm(20.9±6.1),二者呈直线相关(r=0.95),2例失败。对ASD边缘较软、较薄、摆动或飘动者,设为无效边缘,所测缺损孔直径更接近封堵器直径。结论TEE是可对拟行封堵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前筛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经胸超声心动图术前及术中指导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术前测量房间隔缺损(ASD)大小及术中监测ASD封堵的作用.方法60例ASD患者,年龄1.17~65(25.0±18.6)岁.术前用HP Sonos 1500及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胸测量各切面ASD大小及周缘情况,经心导管ASD封堵术中TTE监测封堵过程、伞释出后牢固程度及彩色多普勒有无分流.结果用TTE术前检查ASD大小2~36(17.8±7.3)mm,选用ASD封堵器大小为5~40(22.9±8.0)mm.超声测量ASD大小与封堵器大小相关良好,r=0.94(P<0.001).硬缘ASD的封堵器选择比超声所测ASD大1~6mm.软缘ASD通常不考虑摆动较大部分为有效缘而予以去除,封堵器选择比超声所测ASD大7~13mm不等.所有封堵器封堵牢固,无脱落.结论TTE术前检查及术中指导ASD封堵是一种可行、有效、简便的方法.缺损较大、边缘较短或TTE不易显示清楚的薄缘ASD应进行术中经食道超声监测.  相似文献   

19.
经食管超声在多发房间隔缺损Amplatzer伞封堵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多发Ⅱ孔型房间隔缺损 (ASD)经皮导管封堵治疗的可行性及经食管超声 (TEE)在其治疗中的作用和应用价值。方法  16例经临床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ASD患者 ,均行TEE检查并在其引导下采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封堵。结果  16例患者均经TEE确诊为房间隔多发缺损 ,其中 2例为 3个孔 ,14例为 2个孔缺损 ,测量大缺损直径 9~ 2 4mm [(17.2± 4.7)mm ] ,小缺损直径 2~ 9mm [(4 .4± 2 .1)mm ] ,缺损之间间隔组织长 2~ 11mm [(4 .5± 3 .1)mm] ,选用封堵器大小为 13~ 3 4mm [(2 4.2± 6.1)mm ] ,所有病例均封堵成功 ,术后 1月经胸超声复查 3例存在少量房间隔残余分流 ,所有病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TEE可以确诊多发ASD ,采用TEE筛选封堵适宜病例并在术中引导监测封堵是理想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直接依据超声心动图测量值选择Amplatzer封堵器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全组130例,年龄1~66(28.4±18.6)岁.按照选择封堵器的最终依据不同,分为球囊测量组41例,术中用球囊充盈测量ASD伸展径,根据ASD伸展径选择封堵器;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组33例,根据TEE测量ASD大小直接选择封堵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组56例,根据TTE测量ASD大小直接选择封堵器.结果三组患者一般情况、超声心动图测量值和封堵器直径等均无显著性差异.球囊测量组手术时间78.1±16.8min和透视时间15.4±6.1min均明显长于TEE组的56.6±12.5min和10.1±4.3min,TTE组的42.3±10.2min和7.1±5.3min(P<0.01).三组技术成功率为100%,完全闭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球囊组食道超声所测房缺大小和球囊伸展径均与所用封堵器大小相关良好,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62 和0.973(P均<0.01).结论直接依据TEE或TTE测量值选择Amplatzer封堵器对部分ASD介入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对于房缺周缘较长、较硬者;及边缘为硬缘和极软缘组成,而剔除极软缘者,TEE或TTE可直接指导Amplatzer封堵器型号的选择.对于房缺缘较软者,应结合球囊测量房缺伸展径选择封堵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