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重庆市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保护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地处我国三大特有植物分布中心之一的"川东-鄂西"分布中心,地形复杂多样,由于受第四纪冰川影响较小,该地区分布有大量的珍稀、古老和孑遗植物,作者在多年调查的基础上对重庆地区分布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资源状况、致危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保护对策。是就地保存,迁地保护,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培养科技人员和开展科学研究等。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峡库区地形复杂,大部分地区山高谷深,岭谷相间,地处我国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由于没有直接受第四纪大陆冰川的破坏,本地区除在植物区系上和植被类型上显示其丰富性和多样性外,同时还保存着许多珍稀和我国特有的属种,成为我国珍贵稀有植物的避难所和数个特有属植物分布中心区之一.具有十分丰富的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为了保护三峡库区的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笔者对三峡库区珍稀濒危药用物种的现状与保护进行探讨,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珍稀哈尼药滇石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珍稀哈尼药滇石梓的分布、植物形态、药用功效,经济价值以及繁殖方法,并提出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4.
畲族珍稀濒危特有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鄢连和  姜程曦  朱美晓 《中草药》2014,45(22):3351-3355
主要介绍中国畲族珍稀濒危特有药用植物资源及保护现状;对畲族珍稀濒危和特有的、资源急剧减少的紧缺药用物种的种类及分布、药用价值、资源保护现状等进行总结和分析,提供了畲族珍稀濒危特有药用植物药用资源信息,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调查鉴定,重庆地产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有86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13种,国家Ⅱ级保护38种,国家Ⅲ级保护21种。重点论述了它们的种类组成、起源和特有性,分布特点与规律,资源保护现扶及应采取的保护对策;指出重庆市现有的86种珍稀濒危药用植物,除约有48%的种类在自然保护区受到保护外,还有52%的种类尚未得到有效的保护;提出应制定其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有关细则,建立重庆市药用植物园,对三峡库区特有珍稀种类进行迁地保护等4项保护措施,建议将重庆地产的8种有重大药用价值的珍稀植物纳入国家重点保护计划。  相似文献   

6.
大娄山山脉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调查研究,大娄山山脉的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共53科80属99种,以南川、道真和武隆县分布最多,分别为99种、58种和44种。文章分别对各植物的保护级别、效用、分布海拔、生境及地理分布作了介绍,对整个山脉的珍稀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一些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全面调查和分析甘肃省桃属植物资源现状,并为该属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建议及依据。方法:对甘肃省桃属植物进行系统的文献整理、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鉴定,对调查和采集资料进行整理和研究分析。结果:甘肃桃属植物有6种2变种,分别占中国和世界种数的73%和20%;记述了省内具体分布、生境和资源现状;甘肃桃属野生种类完全系温带属性,甘肃陇南和天水地区是甘肃桃属植物的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平凉为我国榆叶梅野生资源分布的最西界;编制了甘肃省桃属植物检索表;并对保护利用提出了建议。结论:甘肃桃属植物资源种类较多,分布较广,资源量大,但生存均受到威胁,需进一步加强保护和深度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河南省水生药用维管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生活型、入药部位以及功效,为进一步开发及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对水生维管植物进行标本采集、分类鉴定,并查阅相关文献对其整理分析。结果:河南目前的水生药用植物共有96种及7变种,隶属33科,58属,并对其种类、分布、生活型、入药部位以及功效做了整理。结论:河南药用水生维管植物种类丰富,以湿生和挺水植物为多,应加强研究、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关于保护珍稀濒危中药的等级标准和种类的建议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关于保护珍稀濒危中药的等级标准和种类的建议贾敏如(成都中医学院中药系610075)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动物物种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在国内外已宣传了多年 ̄[1~6],早在1980年我国就正式加入“临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华盛顿公约),1984年公布了我国第一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1987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单”,1988年国家环境保护局主持编写《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一书 ̄[5]于1989年在国内出版(现以《中国....  相似文献   

10.
孙芳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3147-3148
对湖北省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地道植物药材种类、中国特有科、属、种和珍稀、濒危物种等在湖北省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有力的资源保护政策以及湖北省和全国的生物物种(含野生物种、药用植物物种)保护执法评估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3S技术在药用植物资源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给药用植物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使3S(RS,GIS,GPS)技术在药用植物各研究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作者从3S技术在栽培药用植物、野生大量分布药用植物、稀有濒危药用植物和特殊生境药用植物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概述,分析讨论了其在药用植物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3S技术已经发展了几十年,拥有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和大量成功经验,但它在药用植物领域还属新兴技术,大多数药用植物工作者对其还不够熟悉,今后还需加强3S技术相关知识在药用植物一线工作者中的宣传和普及,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才能真正做到学科交叉,使3S技术在药用植物各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青藏高原药用植物的资源概况,其主要特点为:1.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2.名贵药材多,野生资源蕴藏量较大;3.藏医药发展有较大优势;4.药用植物的新品种、新资源多。本文分析了青藏高原药用植物的资源现状,提出了由于医药需求量增加造成开发过度,对高原药用植物濒危状况的研究与了解不够,保护措施乏力以及高原药用植物所固有的脆弱性等是濒危植物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为实施高原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及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本文特别指出应保护药用植物资源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自然界的生态环境,以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保存资源稀有和濒危的药用植物的物种遗传多样性,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珍稀濒危物种的种质保存,变野生药用植物为家种,扩大药用资源,提高现有药用植物资源的再生能力和内在质量,以保证药用需要。在保护行动中应提倡多学科合作,大力加强对高原药用植物重要种群的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是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需求量增加以及自然环境恶化,一些重要的药用植物品种资源日益稀少,有些品种甚至处于极度濒危的境地,而这些珍稀濒危品种常具有独特的疗效,是中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资源的保存恢复。离体保存是一项基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发展起来的植物资源新型保存手段,具有诸多优势,已成为实现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保存恢复与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途径,对中医药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鉴于此,依据资源濒危程度,系统梳理了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主要种类;从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关键技术环节以及应用实例等方面,阐述了组织培养保存,超低温保存,基因资源保存等离体保存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总结分析了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离体保存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保护、扩大及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4.
井冈山野生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种类及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井冈山野生珍稀药用植物的濒危现状,对文献报道的135种珍稀药用植物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需一级保护的6种,二级保护的54种,三级保护的68种,暂缓保护的7种。并担子同具体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DNA分子标记在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回顾了近几年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重点阐述了DNA分子标记在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鉴定、保护对象和原地保护单元的确定、迁地保护的取样策略和效果评价、濒危原因的科学阐明等方面的应用。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保护的策略制定及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为当前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在简要回顾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所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就当前急需研究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及保护、药用植物资源的“道地性”研究及药用植物资源的质量控制和评价等3个问题进行讨论。结果:我国在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已取得可喜成果,但还存在不足和误区。结论: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稀有、濒危保护药用植物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药用价值、分类学意义、分布及生境要求、野生资源量、资源减少速率、栽培状况、保护现状和综合性开发水平等8个标准,对江苏省内需加保护的48种药用植物的稀有、濒危程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调查基础上对武夷山22种珍稀药用植物作了类型统计,论述了它们生长现状,并提出保护措施,为进一步研究武夷山珍稀药用植物以及合理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拉萨市珍稀濒危藏药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目的:调查研究拉萨市濒危藏药植物种类、含水率、生物量及资源量.方法:采用样地-样方、踏查式、走访式、取样烘干等方法调查分析濒危藏药植物资源.结果:拉萨市共有37种濒危藏药植物,隶属22科34属.大部分藏药植物地上部分的含水率大于地下部分的含水率,整株含水率最高的是马尿泡Przewalskia tangutica为91.97%,最低的是梭砂贝母Fritillarin delavayi仅为25.99%.粉枝莓Rubus biflorus平均单株生物量最高,为1 830.480 g,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最低,仅为0.291 g;羊齿天门冬Asparagus filicinus的根冠比最大,为5.313,最小的是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为0.286.产量最高的是暗红小檗Berberis agricola,为18.000kg· hm-2,最低的是伞梗虎耳草Saxifraga pasumensis,仅为0.007 kg·hm-2.拉萨市濒危藏药材植物资源储藏量为15 683.697 t,暗红小檗储藏量最高,为7 690.230 t,占总的49.03%,伞梗虎耳草蕴藏量最小,为2.393 t,仅占总的0.015%.结论:拉萨市濒危藏药植物种类多、分布不均、蕴藏量大、经济价值高,建议更新藏药植物濒危等级、加强科学研究、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