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我国电站锅炉热力计算方法应用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单分析了原苏联锅炉热力计算标准与美国CE标准的区别之后,提出应对积灰系数ε、热有效系数ψ和利用系数ζ等3个系数有准确理解,指出系数的选取对锅炉热力计算准确程度的重要性及锅炉性能及安全性的重要影响,并介绍了传统的热力计算方法及多种改进方法,分析比较了各种计算方法的优点及不足之处;接着阐述了计算机在锅炉热力计算中发挥的作用和重要性,计算机技术在锅炉热力计算中的应用;最后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将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余热锅炉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和多种化工工艺流程中的重要换热设备。余热锅炉属于典型的低温换热器,且蒸汽压力等级多,系统复杂,各模块间逻辑耦合性差,其热力计算与常规煤粉锅炉相比存在较多差异。以典型的自然循环余热锅炉为对象,对比研究了平均对数温差法(LMTD法)和有效度-传热单元数法(ε-NTU法)在余热锅炉传热计算中的应用,采用优选的算法建立了余热锅炉整体热力计算模型并对整体热力计算方法提出了优化。  相似文献   

3.
针对长期投运的锅炉机组再热汽温普遍偏低的问题,以循环流化床锅炉再热系统为研究范围,提出通过热力计算的方法分析再热系统的换热效果。分析表明:影响其屏式再热器换热效果的因素之一为燃用煤种的煤质情况,建议尽可能采用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ar接近设计煤种的燃料,以此减小煤质对炉内换热效果的影响。对低温再热器进行增加受热面积改造,可适当提高其出口蒸汽温度,考虑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热有效系数ψ,积灰系数ε,利用系数ζ的变化情况及其对低温再热器传热系数的影响。最后提出对机组尾部受热面热力计算分析的思路,为其优化运行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4.
《锅炉机组热力计算一标准方法》(1973版)中热有效系数的取值不适用于增压锅炉.根据增压锅炉试验数据确定了不同负荷下增压锅炉蒸发管束和过热器管束的热有效系数的取值.结果表明:随负荷增加,锅炉的蒸发管束及过热器管束热有效系数的变化呈减小趋势.管束积灰污染增加了管束的热阻,减小了蒸发管束的热有效系数,使锅炉的排烟温度及排烟损失上升、蒸汽产量下降及过热蒸汽温度上升.燃用低热值燃油使锅炉的过热蒸汽温度上升.  相似文献   

5.
保热系数是锅炉热力计算中的重要参数。弄清与此相关的参数的概念,对于热量收支平衡、计算结果是否和运行参数基本一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热力计算的实践发现,保热系数φ与锅炉输入热量Qsr、锅炉总热效率η、排烟热损失q2(Q2)、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4(Q4)、空气在烟道中吸收热量Qnrkq密切相关。推导的保热系数公式,理论上更能被认可,应用上真正能达到热量的收支平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沾污特性是锅炉设计计算中的重要参数,通过在电站燃煤锅炉烟道中搭建实验台,进行了螺旋翅片管束沾污特性的热态试验,得出了不同横、纵向相对节距的螺旋翅片管束的沾污系数及热有效系数与烟速的拟合关联式.试验结果表明,螺旋翅片管束沾污系数值比<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方法>中的取值小一数量级,其结果可应用于锅炉的受热面设计及运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余热锅炉内加热介质和受热介质间温度窄点特性,导出计算余热锅炉蒸发量及锅炉内各段热力,导出计算余热锅炉蒸发量及锅炉内各段热力参数的简便方法,为余热利用系统和余热锅炉受热面合理布置提供合理参数。  相似文献   

8.
《Теплоэнергетика》2010年2月号公布了具有蒸汽中间过热的三回路余热利用蒸燃联合循环装置(ПГУ)工质参数和经济指标的全套计算方法,该方法允许在设计计算阶段根据燃气轮机装置(ПГУ)排气的参数确定余热锅炉(КУ)燃气和工质的参数,逐段逐级完成汽轮机的近似计算。利用计算程序和软件包DELPHI计算,并快速、可靠地优化ПГУ热力系统的参数和汽轮机的结构。热力系统的计算如下:(1)确定余热锅炉蒸发器生产的蒸汽产量和蒸汽参数,以及它的各个受热面的热功率。  相似文献   

9.
十几万台新型水火管锅炉的螺纹烟管传热计算用"哈工大-之光所"的计算公式,试验及运行已表明公式的正确性.分析和讨论了有关资料推荐的其它计算公式及热有效系数ψ的选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Consteel电炉余热锅炉的热平衡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培亭 《节能技术》2005,23(1):25-27
针对Consteel电炉余热锅炉烟气入口参数不稳定的特点,得到了余热锅炉的各项热损失、锅炉效率、有效利用热量和蒸发量的计算公式。对65t Consteel电炉炼钢设备余热锅炉进行了热平衡计算,计算表明,锅炉的排烟热损失随烟气入口温度的降低而增加,而锅炉效率、有效利用热量和蒸发量随烟气入口温度的降低而降低,锅炉的平均蒸发量为23.1t/h。  相似文献   

11.
研究锅炉散热损失对提高锅炉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一般常规锅炉的散热损失大约占到整个锅炉热效率的0.5%~3%。由于干熄焦余热锅炉的热力工况取决于干熄焦工艺流程,其没有常规锅炉的燃烧炉膛,炉体结构以及各受热面的布置形式等与常规锅炉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对干熄焦余热锅炉热力计算时直接引用常规锅炉的散热损失计算方法,锅炉散热损失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有较大的误差,影响了余热锅炉效率的计算。根据结合干熄焦余热锅炉实际运行的特点,对干熄焦余热锅炉的散热损失计算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高压自然循环干熄焦余热锅炉热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干熄焦的工艺特点,参考干熄焦余热锅炉运行经验,在保证自然循环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设计研究干熄焦余热锅炉在高压下实现自然水循环的结构布置和热量分配情况,分析研究设计所得热力特性参数,为高压自然水循环干熄焦余热锅炉的进一步设计及研发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朱国桢  徐洋 《锅炉技术》2003,34(1):24-30
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灰循环倍率不仅影响燃烧 ,而且还影响传热。炉膛传热系数是其热力计算的关键数据 ,根据现场测得的数据 ,并参照有关文献 ,提出了一个经验计算公式 ,在几台循环流化床锅炉上亦已证明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4.
根据锅炉热力计算,导出了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系统热平衡变量的基本关系式,固体物料循环倍率计算关系式。带入实测数据,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加,将导致炉膛出口烟温,灰浓度,及炉膛传热系数降低;从而降低炉膛吸热量,系统热量分配随之改变.因此,确定锅炉各部件吸热量允许变化范围,进行科学合理分配,是各项热力参数达到最佳值的基本条件。图4表1参3  相似文献   

15.
锅炉热力计算中传热系数类库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明  周克毅  胥建群 《动力工程》2003,23(2):2350-2353
通过对烟气、空气和水蒸汽的物性参数进行拟合,直接采用烟气、蒸汽侧对流传热系数公式计算对流换热系数,进一步实现锅炉对流受热面的传热系数类库编制,从而可以不再采用传统的查图求取的方法,提高计算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锅炉蓄热系数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锅炉蓄热系数是机炉协调控制系统设计和调试的重要参数。根据超临界锅炉的特点,采用能量平衡原理给出了超临界直流锅炉蓄热系数的计算方法。计算了1 000 MW机组超临界直流锅炉不同负荷下蓄热系数的大小并给出了蓄热系数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从现有的锅炉热力计算方法出发,分析推导了海拔高度的增加对锅炉炉内换热,对流放热系数,辐射放热系数和烟气物性的影响以及对锅炉总的换热量的影响,并指出了影响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以大容量电站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为前提,在已有的基础上根据热平衡方法构建锅炉对流传热计算模型,分别计算受热面实际运行的传热系数和清洁状态下的理想传热系数,定义了能实时反映受热面污染情况的清洁因子,可以用于锅炉对流受热面积灰、结渣故障的预测诊断,从而优化锅炉吹灰模式,为优化锅炉吹灰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The precise calculation of temperature and thermal stress field of steam turbine rotor under off-design conditions is of paramount significance for safe and economic operation, in which an accurate calculation of heat transfer (HT) coefficient plays a decisive role. HT coefficient changes dramatically along with working conditions. First, 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rotor model, applied with ordinary rotor materials, has been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temperature and thermal stress difference 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HT coefficient from 20 W/(m2·°C) to 20000 W/(m2·°C). Next,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existing empirical formulas has been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 of physical significance of non-dimension parameters. Finally, a verifying case of the cold startup of a 1000MW unit has been proceed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accuracy of coefficient calculation when steam parameters are low has a greater influence on that of rotor temperature and thermal stress, which means a precise empirical HT coefficient formula, like the Sarkar formula is strongly recommended. When steam parameters are high and HT coefficient is larger than 104 W/(m2·°C), there will be barely any influence on the calculation of thermal stress. This research plays a constructive role in th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rmal stress.  相似文献   

20.
杨文 《江西能源》2004,(2):37-39
本文探讨了海拔高度对锅炉计算的烟气量、热效率以及对膛吸热份额与对流传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