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玲珑花岗岩在大尹格庄金矿成矿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雪灵 《地质与勘探》2011,47(3):370-379
大尹格庄金矿产于玲珑花岗岩与胶东群变质岩接触带的招平断裂中,其玲珑花岗岩具有富Si、富Al、贫Mg、富Na、低Y、低Yb、贫HREE、正Eu异常、高Ba、低Ti,较高的Mg#值的地球化学特征,与C型埃达克岩相似.本矿床的形成是玲珑花岗岩反复熔融的结果:玲珑花岗岩是绿岩基底重熔的产物,相当于形成胶东地区金矿床的矿胚;由地...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栖霞苏家店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家店金矿产于玲珑花岗岩中,受北东向和北东东向断裂裂,通过对苏家店金矿地质特征,矿物组成,稳定同位素,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等研究表明,苏家店金矿是与玲珑花岗岩有关的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等方面,对招掖金矿带三类主要花岗岩进行了研究,认为该三类壳源重熔型花岗岩是由相对独立的两种岩浆所形成,其生成顺序为:玲珑花岗岩→滦家河花岗岩→郭家岭花岗岩.  相似文献   

4.
玲珑花岗岩的成因与演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玲珑花岗岩位于前寒武纪鲁东地盾胶东隆起区,出露面积约3,100km~2,其围岩是以黑云变粒岩、斜长角闪岩为主的太古—早元古代胶东群区域变质岩系,著名的鲁东金矿即赋存于花岗岩体中。以胶东群为主要组成的栖霞复式背斜呈EW向横贯全区,其上发育有一系列NNE向、NE向压扭性断裂、构成了该区基本构造格架(图1)。自1936年冯景兰先生对玲珑花岗岩进行考察至今,该岩体已有47年的研究史。长期以来,围绕玲珑花岗岩成因问题,争论颇大。由于该岩体与鲁东金矿的密切空间关系,上述问题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本文试图在作者1980、1981年对岩体北段(主要是玲珑—九曲一带)所作的两次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地质、岩石、岩石化学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初步研究,提出玲珑花岗岩的成因和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胶东地区与金矿有关的中生代侵入岩构造地质学、岩石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等地质信息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玲珑昆嵛山花岗岩属于I型和S型花岗岩,郭家岭花岗岩总体上归属于I型花岗岩类;两者具有不同的源岩,形成的环境为洋壳俯冲引起的火山岛弧环境、大陆碰撞环境和弧后拉张性质的大陆边缘环境;玲珑昆嵛山花岗岩形成于侏罗纪;郭家岭花岗岩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从岩石构造组合的概念,玲珑昆嵛山花岗岩应划为玲珑昆嵛山造山早期片麻状花岗岩组合;郭家岭花岗岩应为郭家岭造山中期弱片麻状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组合。  相似文献   

6.
花岗岩类化学元素丰度研究是花岗岩类地球化学和地壳丰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一直为国际上所关注,并有很多学者先后发表了不同的花岗岩类化学成分和元素丰度的数据,但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花岗岩类地球化学图的出版。本文以中国56种元素花岗岩类地球化学图为基础,探讨了中国大陆花岗岩类各元素地球化学图所展示的多元素的区域分布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和分布模式。结果显示,花岗岩类各元素的空间分布模式与中国花岗岩类的分布和特征密切相关。花岗岩类地球化学图能够清晰地反映出花岗岩类化学成份的空间变化规律和特征。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地质调查基础上,对取自玲珑花岗岩、包体和胶东群变质岩的25个有代表性的样品,用费氏台测定了113个斜长石颗粒。本文根据测定资料的统计分析,探讨了玲珑花岗岩斜长石成分、有序度、双晶类型、演化规律及其成因意义,并将玲珑花岗岩与金喆佑、舟桥三男(1972)建立的不同时代花岗岩模式进行了对比。上述研究的初步结果认为玲珑花岗岩属于元古代交代-深熔成因。  相似文献   

8.
新疆东天山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东天山花岗岩类的岩石学、微量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综合研究,揭示了该区各类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在该区除了加里东和前寒武纪分布局限的花岗岩类外,花岗岩类主要形成于海西期,同时明确了印支期花岗岩类的存在。根据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花岗岩类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及形成发展历史,说明了花岗岩类具多物质来源的混源成因类型特征及复杂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华南褶皱系五指山褶皱带北部加来地区地质特征为基础,进一步研究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和矿物化学特征,探讨铷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表明:研究区内铷元素的水系沉积物异常、土壤地球化学异常、花岗岩类岩石化学特征和矿物化学特征基本吻合;本区花岗岩类中铷元素背景值普遍较高,但不同时期花岗岩类中铷元素背景值不一,中三叠世红岭花岗岩体中铷元素背景值最高;矿物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花岗岩类中钾长石、白云母和黑云母是Rb2O的主要载体矿物。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锡田岩体的岩石化学特征、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性状及围岩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丰度的研究,讨论了改造型花岗岩中的钨、锡等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并非由花岗岩浆分泌而来。  相似文献   

11.
玲珑花岗质杂岩体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胶东西北部是我国金矿的重要产区,招掖金矿带的形成与玲珑花岗质杂岩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玲珑花岗质杂岩是一个多期次形成的复式岩体,最终定位于燕山期。它主要由云山、崔召、玲珑片麻状花岗岩、郭家店(型)、郭家岭(型)岩体组成。本文研究了上述诸岩体形成的T、p、fO2、fH2、pH2O条件及熔浆中的含水量。通过玲珑花岗质杂岩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研究得出:玲珑花岗质杂岩即不是区域变质作用中混合岩化的产物,也不是幔源岩浆分异、冷凝的产物,而是由太古宙、元古宙变质岩重熔交代所形成的原地半原地型花岗质杂岩体。玲珑花岗质杂岩,尤其是郭家岭型花岗岩对本区金矿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重熔岩浆作用,热驱动下流体循环和含矿热液中水的浓缩(收缩),是胶东金矿得以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山东玲珑花岗质杂岩体三维形态的重力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胶东地区西北部的重力资料,并在地质资料的约束下,采用人-机联作用的和二维模拟方法,对玲珑花岗质杂岩体三维形态进行了细致的推断,布格重科与地质图的对比表明,本区的局部重力由玲珑花岗质岩体引起的,根据花岗岩体的二维特征,在其露头范围内,垂直其走向,选择一些均匀分布的重力剖面,以花岗岩露头位置作为其形态的地面约束,采用 -机联作的二维重力模拟方法, 出了岩体的断面形态综合这 断面图,便可描述花岗体的  相似文献   

13.
玲珑花岗岩的成因演化及其与鲁东金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桑隆康  游振东 《地球科学》1992,17(5):521-529
  相似文献   

14.
玲珑花岗质杂岩体是一个具有长期演化历史,多次改造重熔的复式岩体,与金矿化有关的郭家店型,郭家岭型岩体分别定位于燕山早期及燕山晚期。通过16条重磁剖面反演获知,玲珑花岗质杂岩体是一个以郭家店为重熔中心,向北呈低角度超覆、向南与围岩呈高角度接触的箕状岩体,86%以上的金矿赋存在岩体厚度小于4km的区域中。  相似文献   

15.
胶东西北部玲珑、郭家岭超单元花岗岩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玲珑、郭家岭超单元花岗岩的源岩均为胶东岩群变质岩;玲珑超单元花岗岩表现出岩石的不均匀性,其成因为原地、半原地交代-重熔型花岗岩;郭家岭超单元花岗岩则属于有幔源物质参入的同熔型花岗岩.两个花岗岩均经历了多期构造-岩浆作用,最终形成于燕山期;郭家岭超单元最终形成晚于玲珑超单元花岗岩.  相似文献   

16.
玲珑、郭家岭超单元花岗岩的源岩均为胶东岩群变质岩;玲珑超单元花岗岩表现出岩石的不均匀性,其成因为原地、半原地交代一重熔型花岗岩;郭家岭超单元花岗岩则属于有幔源物质参人的同熔型花岗岩。两个花岗岩均经历了多期构造一岩浆作用,最终形成于燕山期;郭家岭超单元最终形成晚于玲珑超单元花岗岩。  相似文献   

17.
玲珑花岗岩体的变形磁组构特征及其与金矿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伟新  万天丰 《地质科学》2000,35(4):385-395
本文利用磁组构的方法对玲珑花岗岩体的磁组构特征及其与金矿的关系进行研究.玲珑岩体的磁化率各向异性度P的平均值为1.2872,具有典型的构造变形成因特点;磁面理围绕其西北侧的北截花岗闪长岩展布,倾角平缓;磁线理呈SW向近水平展布.玲珑岩体的变形磁组构的特征表明玲珑岩体的变形磁组构是由于后期侵入的北截郭家岭花岗闪长岩体侵入造成的.研究还发现除了断裂的控矿作用以外,位于玲珑岩体内部和边缘的金矿和磁化率各向异性间存在密切的空间对应关系.金矿往往位于磁化率各向异性度P值高的区域,而磁化率各向异性度P值低的区域金矿很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