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程韵 《乡村科技》2019,(16):55-57
本文以山东省济南市百花洲为例,分析济南市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保护与营造背景,阐述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的营造策略,并对济南市百花洲如何保护与营造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提出建议,将城市历史文化街区风貌的传承和发展纳入城市的文化建设中,实现发展和保护双赢。  相似文献   

2.
刘瑞娟 《甘肃农业》2014,(16):15-15
纵观旅游发展的变化趋势,旅游者的需求从原来的自然观光旅游逐步向知识性的文化旅游转变,人们对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旅游活动兴趣更浓。开封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旅游发展中亦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加强开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使开封旅游得到可持续发展是政府和旅游从业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保定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古城中遗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保定市环古城河道是与古城相伴的产物。由于近代城市的发展,保定环古城河道遭受了极大的破坏,从而导致其传统风貌的消逝。本研究通过查阅历史资料,理顺保定环古城河道的历史演变过程,在充分挖掘其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基于河道与城市形态整体保护、河道与城市景观多元融合理论,在历史水文化、景观水文化、社会水文化三方面对保定市环古城河道提出复兴策略。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展使城市变得拥挤,现代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之间产生了矛盾,几年前大同市古城全面改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主要集中在城市传统风貌的原真性保护与恢复方式。大同古城历史街区在更新过程中存在文物保护不到位,更新手段、更新技术弱等问题。借鉴城市更新理论,从“新旧分离” 规划模式中去保护老城原真性特色文化,提高文物保护意识,科学规划新区发展经济的新思路,可以使古城得到保护而新城工业区又能更好地发展,给当下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发展提供可能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当今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成为城市建设中值得思考的问题.分析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借借国内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成功经验,以江苏常州为例,探讨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模式,并对旧城的保护与更新、如何延续历史文脉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以新城建设带动旧城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园林与扬州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密切相关。园林建设发展了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推动了扬州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园林建设是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现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扬州在大力建设生态园林中,宜特别注意依法治林,突出文化特色,尊重自然规律,以人为本,城乡联动,规范管理,科技兴林。  相似文献   

7.
赣州地处江西省南部,有着两千多年的建城历史。且联接湘粤闽,处四省交界地,历来是江南岭北的政治军事重镇。赣州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宋城风貌,特别是城市北部保存着一道完整的长达3.6公里的古城墙,使得赣州当之无愧的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本文主要通过对赣州城的发展过程进行研究,试图进一步发掘赣州独特的宋城文化,向人们展示赣州本来的宋城风貌,并为赣州大力发展历史文化旅游事业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只注重物质环境的改善,而忽略了文化内涵的建构,以大理古城为例,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作了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洪伟  段晓梅 《北京农业》2015,(6):255-256
丽江宝山石头城是一座依石而建的古村落,保留着纳西族原始建筑风貌,是云南省第一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62个古村之一。其建筑风格奇特,历史悠久,文化深远,作为蕴含丰富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分析宝山石头城村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风貌特色,总结石头城村保护发展的现状优势及亟需改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更新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市场发展需求。胜利街受限于城市整体发展水平,更新改造涉及街区整体风貌的延续、历史建筑的修复、拆除搬迁等复杂问题,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保护仅限于控制建设层面。针对胜利街的实际情况,通过现场调研、问卷调查以及成功案例的借鉴对比分析,提出了重要保护、选择性保留和适应性调整3类元素,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保护更新。通过对建筑进行多元的综合评价,得出详细的建筑等级划分,分别提出不同的更新策略,同时对街巷格局、街区功能调整、风貌控制和道路交通组织等也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方面,介绍了湖南武陵山片区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现状,并从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农业物质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地理标志、文化产业、旅游开发、扶贫开发等方面,探讨了该区域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历史文化村落是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它经历时代的变迁,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晶。龙泉作为一个千年古县,境内遍布着众多的历史文化村落,龙泉市政府在编制保护利用规划、加大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强。通过对27份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信息采集表(龙泉地区)、12份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现状调查提纲(龙泉地区)进行分析,以及对龙泉市7个村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了解龙泉市历史文化村落基本情况,针对龙泉市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干县城市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规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彩仙  徐鹏  殷可嘉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947-12949
对新干县生态文化建设基础进行了分析,从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化景观建设、生态文化保护与传播、生态文化产业发展4个部分探讨了新干县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规划。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了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古镇的发展现状,从当地传统特色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实践中得到启发:一个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古镇在修复开发时,应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同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保护传统文化资源,强化民俗文化传承;挖掘不同层次需求,提升旅游产品价值;加强村镇规划设计,集成多产业共开发;打造文化产业园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许昌市城市绿道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合理的城市绿道建设能够促进城市绿地系统优化。以许昌市为研究区,以景观形态学与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进行了许昌市的城市绿道规划。结果表明,许昌市城市绿道由河流绿道、历史文化绿道、园林景观路绿道、防护绿道和隔离绿道等5大类型组成,各类城市绿道交织成网状,构成许昌市城市绿地系统的骨架。通过城市绿道将许昌市中的主要公园绿地、历史文化遗迹、文化教育场所、商业步行场所、体育健身场所连接为一个整体。通过城市绿道建设,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步行空间,连接自然、历史与文化,进而增加城市的宜居性。  相似文献   

16.
湖北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介绍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况与我国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展,从世界遗产名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试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等方面,分析湖北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探讨该省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对策,并提出几点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廖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71-15473
从分析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建设发展中的作用入手,分析了公共艺术的概念及其地域性含义,进而解析了公共艺术与公共艺术景观设计领域中的城市雕塑的关系,指明了城市雕塑能够强化城市空间景观,丰富公共艺术。具体阐释了城市雕塑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引导空间流动的交流性、创造人文环境的社会性、沟通空间与人的交流性方面。以黔东南地区下司县入口城市雕塑设计为例,对其所处区位与现状加以分析,强调其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以及历史遗留的商业氛围,雕塑设计将代表商业文化的古钱币造型和代表黔东南地区苗族图腾的蝴蝶合二为一,在形成视觉冲击的同时突出了文化特色。总结了地域性城市雕塑的意义,强调其是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是设计元素原创性的文化来源、是地域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银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结合银川古城的现状,保护银川古城、道路格局以及历史建筑,在充分保障名城保护和城市建设发展协调进行的基础上,突出其西夏古都特色,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演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173-11175
归纳总结了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窑湾镇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与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及利用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古镇保护与开发的现状,提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在古镇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