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海侠 《机床与液压》2013,41(1):31-34,27
永磁电机驱动伺服系统在提高机床加工能力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潜力,目前工业普遍采用的PID控制系统不能自适应外界大干扰激励,在环境突变情况下控制效果差,影响工件加工质量。为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一种永磁电机驱动交流伺服模糊滑模变结构矢量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id=0矢量控制策略,速度环应用等效滑模控制器来提高控制器自适应能力,并利用模糊控制优化滑模切换控制函数来消除滑模抖振;为了降低系统制造成本、减少系统结构复杂性,研究基于模糊观测器的伺服系统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策略,利用模糊观测器从电机反电动势中提取转子位置和速度信号,从而省掉了传统的速度传感器。通过dSPACE半实物仿真平台对一台永磁同步电机(PMSM)进行实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交流伺服系统无速度传感器模糊控制策略能够在外界强烈干扰下自适应控制电机稳定运行,速度跟踪准确,鲁棒性好,控制性能比传统PID控制好。  相似文献   

2.
基于神经网络PID的交流伺服系统位置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水中兵器测试装置交流伺服系统具有定位精度高、运行平稳、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采用BP神经网络与PID组合自适应控制器来实现该装置中的交流伺服系统控制。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对某水中兵器测试装置交流伺服系统的控制是合适的,具有鲁棒性强、控制精度高和运行平稳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应用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方法辨识出异步电机的转速,根据电机传统试验原理自动检测出电机离线参数。以TMS320F2812 DSP为核心控制器,设计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方式的变频调速系统的软硬件,并对系统进行调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4.
刘刚  林都  任一峰  赵敏 《机床电器》2010,37(2):14-16,28
无速度传感器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自适应观测器,观测器的增益和速度自适应律决定了观测器的性能。传统采用极点配置方法的自适应观测器存在区域不稳定的问题,针对此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新型观测器。仿真结果表明:新型观测器克服了传统方法存在的区域不稳定的缺点,能够在全速范围内准确辨识转速。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考虑铁损时异步电机在同步旋转坐标系统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KF)算法对电机转速和磁链进行实时估计,通过研究不同运行条件下电机损耗与转子磁通的关系,实现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变频调速异步电机的优化控制.在Matlab/Simnlink中,提出了交流异步电机控制系统仿真建模的新方法.建立独立的功能模块,如考虑铁损的电机模块、电机转速和磁链估算模块、优化控制模块、SVPWM模块等,再进行功能模块的有机整合,搭建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KF)考虑铁损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仿真结果分析验证了系统能平稳运行,具有较好的静、动态特性,说明了该电机模型更接近实际电机.  相似文献   

6.
高性能交流伺服系统是运动控制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直接影响并带动其它领域的发展,其性能的改善也能提高设备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论文阐述了高性能伺服系统中控制技术的研究意义,归纳了高性能伺服系统中的典型的几种控制方法基本概念、原理、优缺点及相应的改进技术,最后对伺服系统未来的技术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针对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中用传统模型参考自适应理论估计转速时存在复杂的PI增益系数调节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趋近律的滑模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并利用Lyapunov理论推导出一种新的速度估计自适应律以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快速性.同时,该方法对外部扰动和噪声具有强鲁棒性,且对抖振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通过Simulink仿真实验也验证了该方法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的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给出了评价自适应控制收敛性能的一种新的定量指标。提出在工程应用上收敛速度的定义,并采用该指标对离散AMFC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在有扰或无扰的情况下,该算法都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9.
舒志兵  周培  张志远 《机床与液压》2015,43(22):135-137
对于PMSM而言,编码器反馈信号的精确性十分重要。但是在一些恶劣环境下,编码器的精确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甚至于可能出现编码器损坏,所以出现了伺服电机的无传感器控制。通过在AGV上使用无传感器控制,使AGV在一些恶劣环境下仍然能够正常且精确地工作。通过滑模观测器和滤波器达到对PMSM运行的估算,从而取代了正常工作中的PMSM编码器反馈,以达到对PMSM无传感器控制。同时提出在PMSM低速运转情况下通过改变PMSM的运动控制方式,以避免电机在低速运动时因为受到齿槽效应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速度波动较大的现象,并且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案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杨帆  马大为  乐贵高  薛铮 《机床与液压》2012,40(13):52-54,58
考虑交流伺服系统中非线性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自适应滑模控制策略。该控制方法通过自适应律调节滑模增益达到克服系统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的目的,同时根据伺服系统数学模型,设计了控制律并证明了其稳定性。不同载荷条件下的仿真与实验研究表明,该控制策略能保证系统具有很好的控制输入特性与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1.
孙兴伟  侯广政  王可  吕光 《机床与液压》2012,40(15):54-55,59
简要介绍了交流伺服电机的基本控制原理以及速度控制模式下的控制原理,通过模拟量控制,使伺服电机在速度控制模式下以精确的转速旋转.通过设计外部控制电路,实现电机的一些基本动作.将伺服电机的速度控制模式应用于某专用数控机床,用来驱动丝杠螺母机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胡永涛  曹跃进 《机床与液压》2012,40(11):47-49,53
以30MVA钛渣电弧炉电极控制系统的液压动力元件柱塞缸为例,给出其位移、速度及力与控制信号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柱塞缸伺服系统的动特性。采用基于状态变量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并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寻求自适应律,使系统状态收敛,改善了系统控制特性,并获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马吴宁  徐诚 《机床与液压》2012,40(15):91-93
针对永磁伺服系统速度调节器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Ziegler-Nichols PI控制方法.介绍了控制器结构组成及从理论上分析了Ziegler-Nichols PI调节原理;通过大量的仿真实验,详细研究控制器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得到有关参数选取及控制器设计规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及自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4.
梁文炎  阳林  孙友松 《机床与液压》2007,35(10):140-142
介绍了交流伺服螺旋精压机的机械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对其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提出了控制系统的三种设计方案,最后进行了控制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存在的参数变化及外力扰动,引入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机构,构成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控制,即MRFAC,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PID相比,该方法可以有效抑制参数扰动及外力干扰,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反演控制在交流位置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交流位置伺服系统负载力矩和转动惯量变化大、干扰力矩强的特点,提出一种反演控制策略。反演控制律保证闭环系统一致且最终有界,使伺服系统能够全局渐近跟踪参考位置指令,从而达到使非线性交流伺服系统稳定跟踪控制的目的。通过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研究,分析反演控制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与稳态精度。  相似文献   

17.
舒志兵  严彩忠 《机床与液压》2007,35(10):149-151
在研究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现场网络化控制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控制器的网络化运动控制实验平台的设计和实现方案.介绍了一种文型高级运动控制语言ELMO Studio 语言及其编译系统.这种语言采用类似C语言的结构形式,包括了 PLC和运动控制器指令,实现了两种指令的统一编程.  相似文献   

18.
液压伺服系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模糊控制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液压伺服系统参数不确定性,提出一种改进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用模糊自适应机构代替常规的自适应机构,并用模糊因子自调整律实时调节模糊自适应机构的模糊规则.此方法提高了模糊自适应机构推理规则的调整精度,获得了更好的控制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舒志兵  张杰  严彩忠 《机床与液压》2007,35(12):145-148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运动控制交流伺服系统正向着网络化控制方向发展.本文以实现CAN现场总线接入因特网为目标,在对CAN协议及TCP/IP协议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和以太网的运动控制实验平台的设计和实现方案.考虑到教学和实验方面的要求,整个控制系统可以任意组合为主从工作方式和多主工作方式.本文以方便学生学习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和提高软件开发能力为目的,针对CAN总线和以太网设计了一个系统的控制实验,并且提供了一些基于现代数控系统的VC 软件开发环境,有利于学生开发更多的功能.该试验系统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低速运行平稳,同时还具有连接简单、系统可靠和易于实现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