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风能》2012,(9):16-17
8月30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和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主办,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协办的"2012年两岸可再生能源产业合作及交流会议"在河北保定召开。此次会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和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主办,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协办会议围绕"深化、务实、创新"主题,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2019,(3)
正各有关单位:为大力推广风能、光伏、储能创新技术,推动分散式风电+储能、光伏发电+储能,以及风光储技术在综合能源服务领域的应用,促进风能、光伏与储能科学技术、产业创新应用的交流与合作,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华北电力大学联合主办,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储能专业委员会协助承办的"2019中国风光储创新技术大会"将于2019年6月中旬  相似文献   

3.
《太阳能》2019,(4)
<正>各有关单位:为大力推广风能、光伏、储能创新技术,推动风光互补、光伏+储能及风光储技术在综合能源服务领域的应用,搭建风能、光伏与储能产业科学技术、创新应用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的技术发展,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华北电力大学联合主办,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2013,(4)
2012年11月27~28日,第二届亚太可再生能源论坛在韩国济州岛乐天酒店隆重召开.此次论坛共吸引了30多个国家约500名代表参加,分别在光伏、风能、太阳能热利用、生物质能、氢能和燃料电池、海洋能、地热能、小水电、废物利用、政策战略和新产业、低碳技术等11个分会场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27日下午举办的开幕式上,韩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席Kyung Seop Han、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宝山、日本可再生能源委员会代表Kosuke Kurokawa和世界可再生能源协会主席Ali Sayigh致祝贺辞.  相似文献   

5.
特别声明     
《风能》2014,(2)
正1.本报告版权归"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中国风能协会,Chinese Wind Energy Association,CWEA)"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个人和机构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如引用,需注明出处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或"中国风能协会",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相似文献   

6.
2009年3月19日,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产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2009年度大会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论坛。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4月7日上午,第13届世界风能大会在中国上海召开。本届大会由世界风能协会(WWEA)、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CWEEA)和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CNREC)联合主办。来自科技部、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德国联邦经济事务与能源部、国际可再生能源署、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  相似文献   

8.
《风能》2013,(3):44-55
特别声明1.本报告版权归"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中国风能协会,ChineseWindEnergyAssociation,CWEA)"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个人和机构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如引用,需注明出处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或"中国风能协会",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2.本统计数据来源于风电机组制造商,虽与各方核实,但对于项目数据的绝对真实性和准确性本专委会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6月14日至15日,第三届海上风电领袖峰会在福州召开。本次峰会以"夯实产业基础、强化带动效应"为主题,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联合主办,共有来自政府部门、外国驻华使领馆、行业协会、风  相似文献   

10.
<正>由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联合全球风能理事会共同主办的2008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于10月29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隆重召开。来自全国人大  相似文献   

11.
《可再生能源法》正式颁布实施已有一年。为了对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为即将于3月份召开的"两会"和4月份全国人大环资委"《可再生能源》实施一周年总结大会"做好参政咨询准备,2007年2月2日~6日国务院参事室能源组与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联合举办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座谈调研会,召集业内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政府官员等,分别就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三个领域组织了座谈会。本刊将分三个专题报道会议情况。  相似文献   

12.
《风能》2013,(7):103
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CREIA)、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和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CNREC)联合主办,是全球风能业界最  相似文献   

13.
《风能》2014,(4)
正世界风能协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和中国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欢迎来自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的风能和所有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的500名代表出席这次盛会。大会内容涵盖了风能利用、相关  相似文献   

14.
《风能》2012,(11):9
10月12日,由国家能源局组织举办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并网研究联盟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研讨会旨在探讨筹建中国可再生能源并网研究联盟的可行性和方案,有效解决中国风电并网难题。来自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龙源电力集团、大唐新能源、中国风电集团、美  相似文献   

15.
《风能》2012,(5):13
2012年4月26日—28日,由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中国内燃机协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世界风能协会、上海跨国采购中心、上海德瑞展览策划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办的第六届中  相似文献   

16.
文中通过多通道收集数据资源,考察了中国与欧盟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探讨了近年来中欧可再生能源资源、产业投资、产能、消费和投资前景。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可再生能源产能及消费持续稳定增长,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欧盟可再生能源产业投资出现巨大增长,欧中创新公司在煤炭清洁、海洋勘探、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极大投资潜力,其中以风能为主。目前中国和欧盟仍然面临着技术、政治和市场不确定性驱动的投资风险。文中旨在为中国投资者客观了解欧洲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及投资市场,寻找最佳投资机会,同时也对欧洲企业抢抓中国市场机遇,平衡市场风险,实现双方合作互利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为响应国家推广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发展分布式能源的号召,"2019可再生能源与绿色低能耗建筑国际论坛暨2019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成果发布会"于4月26日在苏州同里盛大召开。本次论坛由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建筑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健康人居学术委员会、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主办,由台达集团、龙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得到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相似文献   

18.
《风能》2012,(12):11
11月20日至22日,由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检测所(简称广研检测所)主办的"2012全国风电润滑管理与实用技术培训班"在北京金风大学成功举办,近70位学员代表参加培训。开班仪式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兼风能专业委员会主任贺德馨和主办方广研检测所所长贺石中分别致辞。本次培训班得到金风科技、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油液监测技术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大唐新能源股份、南车风电事业  相似文献   

19.
《中外能源》2014,(7):104-104
<正>Energy Daily,2014-03-213月20日在墨尔本召开的清洁能源理事会风电产业论坛十分火爆,有多达200名业内专业人士出席,一些各领域的顶级专家发表了最新的见解。清洁能源协会首席执行官David Green说,投票结果表明,一旦可再生能源目标立法审查完成,时刻准备着的风能产业潜力就会被释放。Green先生说,由于该进程产生的不确定性,可再生能源目标当前的审查将使风能大项目难以获得财政支持。2014年风电产业论坛的高出勤率和参与度明显表明,风能行业迫切希望开拓项目。出席者显然热  相似文献   

20.
推动中国西北地区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的发展,扩大能源就地消纳规模,是应对该区域弃风弃光问题的重要路径之一,是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平价上网,把西北地区建设成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重要驱动力。基于西北地区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及地广人稀等资源环境特征,建议从"十四五"开始把该区域定位为我国的"无人化重型产业基地"与"可再生能源电力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