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闻吉军 《中国医药指南》2012,(25):439-439,44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在肺癌治疗过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的4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的25例肺癌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等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置管引流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痛觉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对治疗肿瘤病灶较小的早期周围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较好地完成肺叶解剖学切除及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肺叶切除术中传统切口、腋下小切口与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的疗效。方法对传统后外侧切口、腋下小切口及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中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d的胸腔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第1d疼痛强度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3d的胸腔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第1d疼痛强度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优于腋下小切口与传统切口组(P〈0.05)。结论肺叶切除术中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比传统手术方式更优。  相似文献   

3.
李伟民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530-531
目的讨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从2005年1月至2011年3月诊治的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共38例,应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对38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组(A组)和传统开胸手术组(B组),A组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肺叶切除术和肺门纵膈淋巴结清扫术;B组行后外侧切口肺叶切除术和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手术情况、病检结果和随访情况。结果 A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出血量、当日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均较B组少,两组存在明显差异性,而两组手术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病检结果显示,腺癌患者24例,鳞癌患者6例,腺鳞癌患者4例,错构瘤患者2例,硬化性血管瘤患者2例。术后随访未发现复发病例和远处转移病例。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的手术与传统常规开胸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一样,而且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不良反应小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开胸和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式对早期NSCLC患者术后疼痛程度、CRP水平及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早期NSCLC患者共100例,以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开胸肺叶切除术和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临床指标,术后1d、3d及14d VAS评分、手术前后CRP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随访VAS评分和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式治疗早期NSCLC可有效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机体早期康复,降低术后疼痛和炎症反应程度,并有助于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价值优于开胸肺叶切除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56例肺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Ⅱ组(传统开胸手术)各2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结果Ⅰ组患者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的平均手术时间(125.0±28.9)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13.0±28.4)mL、切口平均长度(8.1±1.3)cm、平均住院时间(7.5±0.3)d,分别与Ⅱ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Ⅰ组并发症发生率达7.1%,明显低于Ⅱ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创伤少、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3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开展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30例患者无一例死亡,无中转开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95~150 min,平均手术时间(120±8)min,术中出血量105~305 ml,平均出血量(145±30)ml,术后带引流管时间2.5~7.0 d,平均带管时间3 d,住院时间7~14 d,平均住院10 d,开展至今随访原发性肺癌患者无复发转移。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效果明显、安全、并发症少,是周围型肺癌手术治疗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治疗肺癌。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57例,所有患者均行电视胸腔镜单控操作切除手术,另外选择一组57例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进行肺叶切除,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手术所用时间两组患者差异性不大。术中出血量观察组要小于对照组,引流管的拔出时间也比对照组早,观察组57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照组中则有9例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结论电视胸腔镜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在肺癌治疗中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科收治的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剖胸切口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各项参数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在诊治早期周围型肺癌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胸外科2010年5月~2011年5月行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治疗的8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本院行传统开胸手术的原发性肺癌患者8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复合麻醉,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切除肺叶.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清扫淋巴结数量、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住院天数及肺叶切除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清扫淋巴结数量及肺叶切除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在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等情况上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治疗原发性肺癌较常规开胸手术操作简单,出血较少,患者术后恢复快,可同时用于诊断和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治疗适应证和家属意见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患者接受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20例)患者使用常规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5);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对心肺功能影响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uniportal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UVTAS)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河北省胸科医院行全胸腔镜肺结核肺叶切除术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 UVATS 肺叶切除术45例和对照组双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45例,将两组围手术期各临床指标、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UVATS 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结核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与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67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5例行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开胸术,对照组32例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VAS评分)、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胸管留置时间,观察并发症发生和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胸管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治疗,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切口肺叶切除并纵膈淋巴结清扫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哌替啶用量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哌替啶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青少年自发性气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治疗青少年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青少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6例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工切除、缝合或缝扎肺大疱的方法(辅助小切口组),47例采用常规电视胸腔镜Endo—GIA切除肺大疱的方法(胸腔镜组),对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下床活动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留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肺部感染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辅助小切口组住院费用低于胸腔镜组(P〈0.05)。结论VAMT肺大疱切除术操作简单、快捷,效果可靠,降低了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电视胸腔镜与传统手术行肺叶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08月~2013年08月期间48例行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为观察组,传统手术肺叶切除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肺叶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情况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具有痛苦小、疗效好、恢复快及创伤小等优点,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护理工作人员熟练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修进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4):2147-2148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发性气胸患者75例,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对照组行电视胸腔镜手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及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31、0.932、0.373、0.281,均P>0.05);在手术费用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 =3.382,P<0.05).两组术后1~5d最高体温、术后胸腔引流时间、术后胸腔感染率、术后肺不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23、0.943,x2=0.742、0.757,均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疗效,尤其在手术费用方面明显低于电视胸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用于肺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某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82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组行VATS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6.02±1.00)cm、(156.55±19.57)ml、(2.13±0.20)d和(6.87±1.20)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63%(P0.05)。结论:VATS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用于肺癌治疗效果显著,可达到彻底清除的目的,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丽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183-184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肺癌手术中的可行性及手术效果。方法:120例行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60例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肺癌手术中的患者作为实验组,60例采用普通开胸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不延长,而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可明显缩短。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肺癌是可行的,而且安全彻底,可缩短术后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结果将50例行肺叶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胸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明显,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18例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电视胸腔镜组和传统手术组,分别对2组围手术期指标、生存情况及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电视胸腔镜组患者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胸引流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开胸组(P<0.05).传统开胸组和电视胸腔镜组患者在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引流总量及1年生存期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C反应蛋白在术后1,2,3d明显增加,但电视胸腔镜组CRP水平明显低于传统开胸组(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