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m23蛋白在人鼻咽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nm23蛋白在人鼻咽癌中的表达郑天荣谢佐福林贤东张竟时陆莉莉最新研究资料表明,nm23基因的高表达仅与部分肿瘤如肺癌、乳腺癌、肝癌等癌症的转移能力下降有关[1],而与另一些肿瘤如结肠癌、甲状腺癌的转移无关[2]。鼻咽癌在我国南方发病率高,其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2.
nm23-H1、p53、PCNA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研究大肠癌中nm23-H1、p53、PCNA的表达与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4例大肠癌中nm23-H1、p53、PCNA和Ⅳ型原的表达。结果:大肠癌中nm23-H1、p53和PCNA的阳性率分别为71.6%、52.7%和81.1%。大肠癌中nm23-H1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25),nm23-H1的表达在Ⅳ型胶原表达不同的肠癌中无明显差异(P>0.05);p53和PCNA过表达与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53和PCNA的表达在Ⅳ型胶原表达不同的肠癌中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5);大肠癌中p53过表达与nm23-H1低表达有关(P<0.01)。结论:实验结果揭示p53基因突变对于nm23-H1基因的失活有一定影响,其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nm23-H1低表达可能仅在大肠癌转移过程中发挥作用,p53过表达可在大肠癌浸润转移过程及细胞增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p53和nm23蛋白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p53和nm23蛋白表达与癌组织分化浸润转移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对41例大肠癌组织中p53和nm23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大肠癌组织中p53和nm2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8.5%和53.7%,p53过表达、nm53低表达与大肠癌浸润深度和淋巴转移具有相关性,p53过表达在低分化腺癌中明显高于高分化腺癌(P〈0.01);而nm23高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nm23低表达与p53高表达有相关性。结论:p53高表达、nm23低表达在大肠癌的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p53高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大肠癌组织浸润与淋巴转移可能与多基因异常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中nm23—H1表达的量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肿瘤相关基因nm23-H1mRNA在人大肠癌中的表达一临床病理的关系,应用RT-PCR定量技术,对36例大肠癌组织中nm23-H1基因表达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大肠癌中nm23-H1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粘膜;Dukas D期中其表达显著低Dues A,B,C期;有远处转移者其表达亦显著低于无远外转移者。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肿瘤转移相关基因nm23-H1mRNA在人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应用RT-PCR定量技术,对36例大肠癌组织中nm23-H1基因表达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大肠癌中nm23-H1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粘腹;DukasD期中其表达显著低于DukesA、B、C期;有远处转移者其表达亦显著低于无远处转移者,提示:nm23-H1基因可能参与大肠癌的恶性进展,其表达程度与大肠癌远处或广泛转移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nm23/NDPK及P53蛋白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nm23/NDPK及P53蛋白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彭敦发林鸿民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89例大肠癌标本取自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1990~1992年手术切除根治标本,经10%福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片厚4μm。兔抗人nm23/NDPK多克...  相似文献   

7.
nm23蛋白在转移性胃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nm23蛋白在转移性胃癌中的表达刘宝瑞张学庸丁杰nm23蛋白在转移性胃癌中的表达@刘宝瑞@张学庸@丁杰...  相似文献   

8.
胃癌p53、nm23和EGF-R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探讨p53、nm23和EGF-R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57例胃癌、20例异型增生和20例肠上皮化生和10例正常胃粘膜p53、nm23和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胃粘膜三种蛋白均阴性,肠上皮化生p53和nm23均未表达,而EGF-R阳性率为5%。异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p53阳性率分别为15%和54.4%;nm23阳性率分别为5%和63.2%;EGF  相似文献   

9.
nm23基因产物/NDPK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研究103例大肠癌手术标本中nm23基因产物/NDPK的表达及其意义。结果显示:大肠癌原发灶中NDPK表达阳性率76.7%;其中,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为90.5%,伴区域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67.2%,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着大肠癌浸润肠壁深度和Dukes'分期的进展,原发灶中nm23/NDPK表达阳性率逐渐下降,统计学均具有显著性意义(分别P<0.01、P<0.05);nm23/NDPK表达阳性者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8%和54.4%,明显高于NDPK阴性患者术后3年和5年生存率(37.5%和20.8%),统计学具有显著性意义(分别P<0.05、P<0.005)。我们认为:nm23基因在大肠癌的浸润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负性调控作用。测定大肠癌组织中nm23基因产物/NDPK的表达状况,有助于对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进一步了解及对患者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肝细胞癌nm23—H1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88例肝细胞癌中nm23-H1蛋白的表达,癌旁肝组织强阳性表达,51例肝癌组织阳性表达(58%),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胞浆。nm23-H1蛋白表达与HCC肿瘤体积,组织分型及E dmondson分级无关,而与肝内或肝外转移显著负相关,结果表明nm23-H1在抑制HCC肝内或肝外转移起着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评价HCC病人预凰的一项新指标。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96例大肠癌12例大肠腺瘤7例幼年性息肉,6例增生性息肉,56例癌旁粘膜及9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nm23/NDPK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在上述大肠组织中nm2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6.8%(93/96),91.7%(11/12),85.7%(6/7),100%(6/6),83.9%(47/56)和88.9%(8/9),各组是差异无显著性,而在大肠癌中nm23/NDPK常增强表达,分布  相似文献   

12.
应用原位分子杂交(ISH)技术,检测88例胃癌组织中K-ras、H-ras、C-myc和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mRNA.其阳性结果分别为78.4%、70%、58%和38.6%,胃癌癌旁移行区正常粘膜和正常胃粘膜上皮的阳性率分别为18.2%、17%、19.3%、21.6%和0、0、0、3/5,与肿瘤区相比较,除nm23外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K-ras、H-rasmRNA表达在在细胞膜内侧,C-mycmRNA主要表达在细胞核内,nm23-H1mRNA表达在胞浆内。4种癌基因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无关,nm23-H1的表达与胃癌病人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幽门螺杆菌(Hp) 感染和nm23 、cerB2 表达及胃癌根治术后再发癌之间的关系。方法:用WarrthinStarry 方法检测胃组织幽门螺杆菌感染,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 例胃癌组织nm23、cerB2 表达,并结合内镜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胃癌Hp 感染率、nm23 低表达率及cerB2 阳性率,在淋巴结转移组及术后3 年内有再发癌组明显增高。而且nm23 低表达与肿瘤浸润程度有关,浸及浆膜及周围脏器组nm23 低表达率为78-6% ,浸及粘及粘膜下者为40-0% (P< 0 .05) 。Hp 感染者cerB2 阳性率、nm23 低表达率明显高于Hp 阴性组。结论:Hp 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能通过影响癌基因蛋白的表在起促癌作用。胃癌nm23 低表达和cerB2 阳性表达者具有较强的浸润转移能力,且术后易发生再发癌,二者的表达变化对判断胃癌术后再发癌的发生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提取20例胃癌及相应正常胃组织DNA为样品,PCR-SSCP方法快速筛查出4例胃癌组织中存在nm23-H1基因突变。此结果支持nm23-H1基因与肿瘤转移抑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nm23基因产物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m23基因产物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的表达1王川2张祥福3杨发端1卢辉山近年研究发现,nm23基因表达水平与多种恶性肿瘤的转移潜力密切负相关,而与患者的预后正相关〔1〕。我们应用抗人红细胞NDPK的多克隆抗体,研究nm23基因产物/NDPK在甲状腺乳...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中Cath-D、nm23-H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Cath-D)、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表达蛋白(nm23-H1)的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以兔抗Cath-D、鼠抗nm23-H1抗体标记60例食管癌和5例正常的食管粘膜。观察不同分化程度和组织类型食管癌的表达情况,并比较其阳性率。结果:癌组织Cath-D阳性36例(60.0%),nm23-H1阳性35例(58.3%)。Cath-D的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均无关(P>0.05);而nm23-H1蛋白的表达则与癌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0.01),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和预后无关(P>0.05)。结论:nm23-H1可作为一种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但Cath-D、nm23-H1与预后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胃癌组织中GST—π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胃癌组织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π表达的临床意义,运用流式细胞技术,对75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粘膜组织中GST-π的表达进行了检测;同 免疫组化检测胃癌组织中C-erB-2蛋白和nm23蛋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Cath-D)、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表达蛋白(nm23-H1)的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以兔抗Cath-D、鼠抗nm23-H1体标记60例食管癌和5例正常的食管粘膜,观察不同分化程度和组织类型食管癌的表达情况,并比较其阳性率。结果:癌组织Cath-D阳性36例(60.0%),nm23-H1阳性35例(58.3%)。Cath-D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乳头腺瘤中EGFR,nm—23—H1和p53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GFR、nm23-H1及p53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36例有颈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瘤的原发灶与转移灶和40例无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EGFR、nm23-H1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76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EGFR、nm23-H1及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3%、60.5%和11.8%;但有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  相似文献   

20.
c-erbB-2、p53、bcl-2和nm23-H1在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cerbB2、p53、bcl2和nm23H1基因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法对原发性肺癌组织中4种基因的表达和突变进行检测。结果:58例肺癌中,31例(5345%)p53过度表达,18例(3103%)bcl2过度表达。cerbB2与nm23H1在10例小细胞肺癌(SCLC)中未见表达。而在48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s)中两者过度表达率均为50%。cerbB2与nm23H1表达呈正相关(P<005)。腺癌nm23H1的表达明显高于鳞癌(P<005)。p53、bcl2蛋白表达在肺癌分化程度中呈负相关(P<005)。nm23H1、p53和bcl2的表达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cerbB2、p53、bcl2和nm23H1基因蛋白产物的检测对肺癌患者的诊治和预后评估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