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峰  李长安  骆加文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2):1481-1482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失眠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将90例失眠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认知行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持续治疗6周及3个月的疗效.结果 认知行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睡眠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随访时治疗有效率认知行为组明显优于对照组(64.4%vs44.4%,P<0.05).结论 初步发现,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患者失眠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阿米替林与阿普唑仑联合按需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慢性失眠症病人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治疗组38例,分别采取连续或按需口服阿米替林与阿普唑仑;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和副反应量表(TESS) 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持续治疗和按需治疗的疗效相近,治疗过程中无反跳现象及撤药反应.结论 阿米替林与阿普唑仑联合按需治疗慢性失眠症安全有效,可减少阿普唑仑的日用量,降低阿普唑仑耐药性和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原发性顽固失眠症的改善效果。方法原发性顽固失眠症患者55例,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同时原催眠药物继续服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日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及多导睡眠图评估主观与客观睡眠质量。结果治疗结束后6个月时评估治疗效果,痊愈、显效、差效、无效率依次为58.2%(32/55例)、23.6%(13/55例)、18.2%(10/55例)、0%(0/55例);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及多导睡眠图评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未能达到催眠药物完全停服。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对顽固性失眠症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查找和归纳,总结近年来关于更年期妇女失眠症中医药临床治疗的内容,从中药治疗、针灸治疗、贴敷法治疗和其它治疗四个方面综述了其中医药临床治疗的最新进展,为更年期妇女失眠症的治疗和研究提供文献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头针治疗原发性顽固失眠症的效果。方法原发性顽固失眠症患者115例,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头针治疗,同时原催眠药物继续服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隔2d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及多导睡眠图评估主观与客观睡眠质量。结果治疗结束后6个月时评估治疗效果,痊愈、显效、差效、无效率依次为68.7%(79/115例)、27.8%(32/115例)、3.5%(4/115例)、0%(0/115例);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及多导睡眠图评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可达到催眠药物减量的效果。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头针对原发性顽固失眠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米氮平治疗伴有抑郁症状的失眠症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伴有抑郁症状的失眠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服用米氮平治疗;对照组服用阿普唑仑治疗,疗程均为6周。结果研究组睡眠显著改善21例,改善5例,无效4例,有效率86.7%:对照组睡眠显著改善19例,改善6例,无效5例,有效率83.3%。对照组不良反应出现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米氮平治疗伴有抑郁症状的失眠症具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家庭生活事件、家庭功能等对原发性失眠症的影响。方法向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持续3个月以上的原发性失眠者和无失眠者各56例发放家庭功能量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特质应对反应方式问卷。失眠者问卷回收48份,作为病例组;无失眠者问卷回收52份,作为对照组。对问卷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的睡眠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0.75,P〈0.05);两组的特质应对反应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03,P〈0.05);消极应对反应方式与睡眠质量的关联性,经卡方检验Х^2=4.05,P〈0.05。两组的家庭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3.39,P〉0.05)。结论生活事件、家庭功能障碍是通过患者的特质应对反应方式影响患者睡眠后_旨的。  相似文献   

8.
挹神汤是焦树德治疗神经衰弱、癔病、更年期综合征、狂躁症、忧郁症等病的经验方,对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肝阳偏旺者有较好的疗效,笔者对36例依赖口服艾司唑仑的失眠患者,用挹神汤加减配合针刺进行替代治疗,效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失眠症是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患者常伴有严重的主观认知功能障碍,但客观认知功能测试显示他们并不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神经影像、神经生物化学和神经电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提示,失眠症患者可能存在潜在的认知功能损害的客观证据。本文对失眠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特点进行阐述,并介绍在神经影像、神经生物化学和神经电生理学等方面潜在的认知功能损害的证据,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侯枭  冯霞 《重庆医学》2013,42(5):513-514,517
目的探讨眠安宁颗粒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49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眠安宁颗粒组(75例)和艾司唑仑组(74例)进行对照研究。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Asberg抗抑郁剂不良反应量表及临床观察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1周艾司唑仑组优于眠安宁颗粒组,第2周两种药物疗效基本相当,眠安宁组PSQI总分及各成分分明显下降(P<0.05),PSQI总分的减分率为59.21%,接近睡眠质量良好的PSQI指标(≤4分)。第3周末停药实验,艾司唑仑组反跳性失眠、日间困倦、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明显高于眠安宁颗粒组。结论眠安宁颗粒对于失眠症有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无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失眠症是现代社会强压力下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绝大一部分已经影响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失眠症一定要对因治疗,综合治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并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眠问题,从而更健康美好的生活。本文主要讲述的是怎样合理的使用镇静催眠药物并合并其他辅助药物使用,在此同时加以心理辅导,穴位按摩等,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来解决失眠者的烦恼,让他们能有一个美妙的睡眠。  相似文献   

12.
失眠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欣 《中国全科医学》2006,9(8):620-622
失眠症既可能是某些躯体疾病如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之一,也可能是某些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对于这类所谓“继发性失眠症”,关键在于原发病的治疗,控制了原发病,失眠作为伴发症状也会随之好转。非器质性睡眠障碍,按照ICD-10的定义是:(1)主诉为入睡困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失眠症和广泛性焦虑患者非匹配波(MMN)的特点.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t Bravo脑诱发电位仪,对30例失眠症组、34例广泛性焦虑组和33名正常组进行MMN检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失眠症患者MMN潜伏期延迟,波幅降低.广泛性焦虑组的MMN潜伏期变化方向与失眠症一致.结论 MMN技术可作为P300检测的一种补充手段,MMN和P300联合应用可作为失眠症和广泛性焦虑患者临床应用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质量不满意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按临床表现分类:①睡眠潜伏期长:入睡时间超过30min;②睡眠维持:夜间觉醒次数超过2次或凌晨早醒;③睡眠质量差:多噩梦;④睡眠时间短:总的睡眠时间少于6h;⑤日间残留效应:次晨感到头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病程大于6个月的慢性失眠非常普遍,50~80岁老年人以失眠为主诉的更是日益增多,给身体及心理造成极大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背景 电子化认知行为疗法(dCBT-I)正在得到广泛应用,我国dCBT-I独具文化和医疗特色,但其效果仍有待明确。目的 对dCBT-I在中国失眠人群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系统评价,为优化现阶段治疗方案提供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SinoMed、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Cochrane、PsyINFO,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20年12月。仅纳入开展于中国失眠成人的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接受dCBT-I干预,对照组接受非dCBT-I干预(空白对照、传统面对面CBT-I或药物治疗)。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失眠严重程度〔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潜伏期;次要观察指标包括睡眠信念与态度、焦虑、抑郁。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的Risk of Bias 2(ROB2)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7篇文献,共计957例患者。1项研究被评为存在一定偏倚风险,6项研究被评为高偏倚风险。Meta分析:dCBT-I组睡眠效率高于药物治疗组〔WMD=4.63,95%CI(0.63,8.63),P=0.02〕,dCBT-I组睡眠潜伏期〔WMD=-12.18,95%CI(-20.48,-3.88),P=0.004〕、入睡后觉醒时间〔WMD=-17.18,95%CI(-30.29,-4.08),P=0.01〕短于药物治疗组。dCBT-I组睡眠效率高于空白对照组〔WMD=8.94,95%CI(1.64,16.24),P=0.02〕,dCBT-I组睡眠潜伏期短于空白对照组〔WMD=-14.71,95%CI(-27.61,-1.81),P=0.03〕,dCBT-I组减轻失眠严重程度(ISI得分)优于空白对照组〔WMD=-3.73,95%CI(-6.57,-0.88),P=0.01〕,dCBT-I组改善睡眠质量(PSQI得分)优于空白对照组〔WMD=-2.21,95%CI(-3.04,1.38),P<0.000 01〕。此外,dCBT-I在改善整体睡眠质量(PSQI得分)方面优于常规睡眠相关健康教育(t=3.231,P=0.002)。dCBT-I和药物治疗均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治疗后数据与基线相比P<0.05);dCBT-I还可改善研究对象的睡眠信念和态度(治疗后数据与基线相比P<0.05);dCBT-I较空白对照组改善睡眠信念和态度更优(P<0.01)。结论 我国dCBT-I实施平台和形式多样,但尚未有统一、标准化方案。dCBT-I在改善中国失眠患者的睡眠方面具有短期作用,但仍需结合主客观测量方法,在大样本研究中验证dCBT-I的长期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喻东山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5):1439-1442
本文的目的 是综述失眠的药物治疗,失眠的药物治疗主要指望苯二氮(艹卓)受体激动剂,后者包括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如阿普唑仑和氯硝西泮)和选择性α1亚单位苯二氮(艹卓)受体激动剂(如唑吡坦、扎来普隆和艾司佐匹克隆),苯二氮(艹卓)受体激动剂治疗失眠安全有效,而非处方药、保健药、镇静性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和其他催眠药治疗失眠尚缺乏系统支持证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胃安神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微动敏感床垫系统(MSMSMS)检测失眠患者治疗前后总睡眠时间、总觉醒时间及深睡眠时间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可增加失眠患者的总睡眠时间、深睡眠时间,减少总觉醒时间,且较对照组效果明显(P〈0.05)。结论和胃安神法治疗失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利维爱激素替代疗法(HRT)对绝经期失眠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绝经期失眠病人120例,随机分为HRT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即单盲导入期和双盲治疗期.单盲导入期为期1周,所有病人每天均给予1片安慰剂(淀粉片);双盲治疗期90 d,HRT组病人每天给予利维爱1片(2.5 mg),对照组给予安慰剂...  相似文献   

19.
慢性失眠的评价和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慢性失眠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病症,大约有10%~15%的成年人患有慢性失眠.关于慢性失眠病因的研究尚不能得出明确结论,可能与遗传、激素分泌水平以及日常生活习惯有关.失眠不仅可以引起各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慢性失眠的诊断应根据患者的睡眠史、用药史、精神疾病史及各种检查结果,有条件时结合国际通用的诊断标准进行评价.目前对于失眠的治疗主要包括非处方药物(OTC)的服用、处方类药物的使用、自服酒精类饮料、认知行为疗法以及褪黑素和一些传统医药疗法.有关慢性失眠的研究资料还比较有限,仍需进行大量的实验室、临床研究工作才能进一步深入了解并解决这一社会公共问题.  相似文献   

20.
慢性失眠症诊断与团体心理行为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佳  董斐  张迎  秦裕驹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0):3762-3767
慢性失眠症会增加精神疾病和躯体性疾病的发生以及药物依赖或滥用等风险,本文通过对慢性失眠症的诊断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其诊断分类标准、国内外病程界定、临床治疗现状,对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慢性失眠症的现状与最新进展包括组成和应用进展、设置与实施方式、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团体心理行为治疗包括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动力性团体心理治疗、团体正念认知治疗在慢性失眠症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指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较好,但目前临床重视度不够,有待开展更多临床相关治疗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