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香芹酚对大鼠衰老卵巢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方法 15月龄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香芹酚组,4月龄SD大鼠10只为青年组。给药30 d后测定大鼠卵巢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一氧化氮(NO)含量和总一氧化氮合酶活性;Western-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Bax和Bcal-2蛋白表达。结果香芹酚有效抑制衰老卵巢MDA表达,而提高SOD、T-AOC及GSH-px在衰老卵巢中的表达(P0.05);模型组大鼠卵巢NO含量、总NOS活性显著低于青年组(P0.05),而香芹酚组可使其活性明显提高(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香芹酚组Bcl-2蛋白表达明显提高,而Bax蛋白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香芹酚可通过抗氧化应激和抗卵巢细胞凋亡作用,抑制和延缓大鼠卵巢衰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香芹酚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中的作用及相关的机制。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香芹酚组。每组12只。香芹酚组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作后给予腹腔注射香芹酚50 mg/kg,每日一次。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只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一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出脑组织进行分析。术后7d对三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组织中氧化应激因子一氧化氮(NO)含量以及总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Bax和Bcl-2以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香芹酚组大鼠显著下调了神经功能评分(P0.05);香芹酚能显著降低氧化应激因子NO含量以及总NOS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香芹酚能显著提高Bcl-2蛋白表达,抑制Bax以及e NOS蛋白表达(P0.05)。结论香芹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抗氧化应激以及抗细胞凋亡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香芹酚(CAR)对大鼠急性脑梗死(ACI)后神经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脑梗死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香芹酚10 mg/kg组、香芹酚20 mg/kg组和香芹酚40 mg/kg组,每组12只。分别于造模后第1、7、14天利用网屏试验评价神经运动功能,在14 d取出各组大鼠脑组织,进行脑组织水含量测定及HE染色测定脑梗死面积,利用Western blot检测梗死侧大脑皮层中核因子κB(NF-κB)p65及IκB激酶β(IKKβ)。结果造模后第1天各组大鼠神经运动功能无显著差异,第7、14天,评分显示,香芹酚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大鼠神经运动功能,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呈剂量依赖趋势(F=11.26,F=13.88,P0.05)。脑水肿指数显示,香芹酚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大鼠脑组织水含量,HE染色显示,香芹酚明显改善大鼠急性脑梗死面积,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呈剂量依赖趋势(F=10.09,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香芹酚能显著抑制梗死侧大脑皮层中NF-κB p65及IKKβ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呈剂量依赖趋势(F=12.75,F=16.39,P0.05)。结论香芹酚能明显改善大鼠急性脑梗死后神经运动功能可能与NF-κB炎性信号通路相关,且其作用呈剂量依赖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香芹酚(CAR)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大鼠髓核细胞损伤模型细胞增殖率、氧化应激反应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H_2O_2预处理构建大鼠髓核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实验组又分为香芹酚10μmol/L、香芹酚25μmol/L、香芹酚50μmol/L,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只给与等量PBS溶液。体外培养24 h后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 CCK8结果显示,H_2O_2预处理的髓核细胞较正常对照组增殖率显著下降,而经过香芹酚处理后,各组细胞增殖率较模型组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ELISA法结果显示,香芹酚能显著下调H_2O_2预处理的髓核细胞氧化应激因子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法显示,香芹酚治疗后能显著上调Bc-2表达,抑制Bax蛋白表达(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香芹酚可通过抑制髓核细胞氧化应激反应以及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对髓核细胞损伤发挥保护作用,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香芹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预防作用。方法 3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六组,分别为:对照组、COPD组、地塞米松治疗组、低剂量香芹酚治疗组、中剂量香芹酚治疗组、高剂量香芹酚治疗组。除对照组外,大鼠暴露于香烟烟雾中3个月以制造COPD模型,A组大鼠饲养于干净环境中并且单独饮水;B组大鼠饲养于有香烟烟雾的环境中,并且单独饮水;C组大鼠暴露于香烟烟雾环境中并给予含地塞米松的水(50μg/ml);D组大鼠暴露于香烟烟雾环境中并且给予含低剂量香芹酚的水(60μg/ml);E组大鼠暴露于香烟烟雾环境中并且给予含中剂量香芹酚的水(120μg/ml);F组大鼠暴露于香烟烟雾环境中并且给予含高剂量香芹酚的水(240μg/ml)。检测各组血液中白细胞(WBC)的种类及血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OPD组血浆IL-8水平、MDA浓度、WBC、嗜酸性粒细胞均显著升高(P0.01),而体重显著下降(P=0.004);与COPD组相比,地塞米松及中、高剂量香芹酚治疗组血浆IL-8水平、MDA浓度、WBC均显著下降(P0.01),而体重显著提高(P0.01);与地塞米松治疗组相比,中、高剂量香芹酚治疗组血浆MDA水平及IL-8浓度均显著下降(P0.01)、体重均明显增高(P0.001),WBC及嗜酸性粒细胞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大鼠COPD模型上,香芹酚可以预防病情进一步发展恶化,其作用与地塞米松的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热打击后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PMVECs)和肺组织中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Pin1)通过调控氧化应激和凋亡形成,参与重症中暑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实验,建立P...  相似文献   

7.
背景:1,6-二磷酸果糖是细胞内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具有改善细胞能量代谢、稳定生物膜、抑制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学作用。目的:观察内毒素致大耳白兔急性肺损伤过程中氧化应激反应的变化和1,6-二磷酸果糖的拮抗作用,探讨1,6-二磷酸果糖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性作用。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材料:实验于2003-05/2003-12在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实验室完成。选用清洁级雄性大耳白兔24只。随机将兔分为3组:对照组、致伤组和干预组,每组8只。方法:①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kg。致伤组:将内毒素按500μg/kg溶于2mL生理盐水后于5min内经颈静脉插管一次注射完毕,随后注射生理盐水1次(两次液体总量为2mL/kg)。干预组:内毒素使用剂量和方法同致伤组,随后缓慢经静脉注射1,6-二磷酸果糖(300mg/kg)的生理盐水溶液(2次液体总量为2mL/kg)。②各组均于实验0,0.5,2,4,6h后采外周血和动脉血,采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计数,采用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测定实验6h末,分别采用巴比妥酸比色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抑制法测定兔肺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另取右侧膈叶肺组织,采用透射电镜做病理学观察。③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等条件者做t检验,否则,做秩和检验。主要观察指标:①实验前及实验0.5,2,4,6h后各组兔血气分析和血细胞计数测定结果比较。②实验后6h兔肺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①实验0.5h后,致伤组动物血氧分压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t=-4.27,P<0.01,z=2.64,P<0.01);干预组血氧分压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鸦干预组血氧分压明显高于致伤组(t=4.32,P<0.01)。②实验4h后,干预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致伤组(t=4.98,2.40,P<0.01,0.05),致伤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z=2.42,P<0.05)。③实验6h后,干预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t=3.39,P<0.01),致伤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z=2.16,P<0.05)。致伤组肺组织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3.70,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t=-4.12,P<0.01),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损害。实验6h后,干预组肺组织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肺组织病理损害较轻。结论:机体氧化应激反应能力的相对不足可以加重氧化损伤,是急性肺损伤发病过程中的重要致病因素;1,6-二磷酸果糖可改善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能力、抑制氧化损伤,对内毒素所致的大耳白兔急性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汪建新  薛庆亮  江宏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2):190-192,F0003
背景:1,6-二磷酸果糖是细胞内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具有改善细胞能量代谢、稳定生物膜、抑制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学作用。目的:观察内毒素致大耳白兔急性肺损伤过程中氧化应激反应的变化和1,6-二磷酸果糖的拮抗作用,探讨1,6-二磷酸果糖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性作用。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材料:实验于2003—05/2003—12在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实验室完成。选用清洁级雄性大耳白兔24只。随机将兔分为3组:对照组、致伤组和干预组,每组8只。方法:①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kg。致伤组:将内毒素按500μg/kg溶于2mL生理盐水后于5min内经颈静脉插管一次注射完毕,随后注射生理盐水1次(两次液体总量为2mL/kg)。干预组:内毒素使用剂量和方法同致伤组,随后缓慢经静脉注射1,6-二磷酸果糖(300mg/kg)的生理盐水溶液(2次液体总量为2mL/kg)。②各组均于实验0,0.5,2,4,6h后采外周血和动脉血,采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计数,采用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测定实验6h末,分别采用巴比妥酸比色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抑制法测定兔肺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另取右侧膈叶肺组织,采用透射电镜做病理学观察。③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等条件者做t检验,否则,做秩和检验。主要观察指标:①实验前及实验0.5,2,4,6h后各组兔血气分析和血细胞计数测定结果比较。②实验后6h兔肺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①实验0.5h后.致伤组动物血氧分压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t=-4.27,P〈0.01,z=2.64,P〈0.01);干预组血氧分压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组血氧分压明显高于致伤组(t=4.32,P〈0.01)。②实验4h后,干预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致伤组(t=4.98,2.40,P〈0.01,0.05),致伤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z=2.42,P〈0.05)。③实验6h后,干预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t=3.39,P〈0.01),致伤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z=2.16,P〈0.05)。致伤组肺组织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3.70,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t=-4.12,P〈0.01),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损害。实验6h后,干预组肺组织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肺组织病理损害较轻。结论:机体氧化应激反应能力的相对不足可以加重氧化损伤,是急性肺损伤发病过程中的重要致病因素;1,6-二磷酸果糖可改善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能力、抑制氧化损伤,对内毒素所致的大耳白兔急性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香芹酚(CAR)预处理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大鼠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和CAR 10 mg/kg组,CAR 20 mg/kg组,CAR 50 mg/kg组,每组12只。CAR各浓度组在CI/R制作前6 h给予不同浓度CAR腹腔注射预处理,对照组和模型组只注射等量0. 9%氯化钠溶液。再灌注24 h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出相应部位脑组织进行分析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三磷酸腺苷(ATP)酶活性、钙离子(Ca~(2+))含量,TUNEL染色法计算凋亡细胞数,以及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p-MEK2及p-ERK1/2蛋白表达。结果CAR能显著降低CI/R后大鼠脑组织Ca~(2+)含量(P 0. 05),但对ATP酶活性物显著影响(P 0. 05); TUNEL染色结果显示,CAR能明显降低CI/R后大鼠脑细胞凋亡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Western blot显示,CAR能显著抑制p-MEK2及p-ERK1/2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CAR可通过MAPK/ERK信号通路抑制CI/R后脑细胞凋亡,从而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过程中氧化指标的变化,了解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10mg/kg)建立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观察大鼠一般状态及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各组各时相点肺湿/干重比(W/D)、肺组织匀浆中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改变.结果:静脉注射LPS后大鼠反应强烈,肺组织出现程度不一的弥漫性炎症改变;模型组(LPS组)各时相点急性肺损伤病理学评分、肺W/D及肺组织匀浆中MPO、MD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NS组),并在6 h达高峰.LPS组肺组织SOD含量低于NS组,在6 h含量最低.结论: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过程中出现的氧化应激,尤其是ROS的产生,可能是内毒素肺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减轻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方法 将72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n组,假手术)、ALI模型组(ALI组)、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ex-0.5组,0.5μg/kg)、中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ex-1.5组,1.5μg/kg)、大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ex-4.5组,4.5μg/kg)和NF-κB特异性抑制剂组(PDTC组),每组12只。经股动脉放血和股静脉回输血液,维持平均动脉压在35~45 mm Hg水平1 h,建立失血性休克ALI大鼠模型。建模后6 h采集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处死大鼠取右肺组织测量湿/干重比(W/D),光镜观察并进行肺组织损伤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肺组织NF-κB表达水平;取左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与Con组比较,ALI组、Dex-0.5组大鼠W/D、肺组织损伤评分均升高,ALI组大鼠NF-κB、IL-6、IL-10、TNF-α水平均升高,差异均...  相似文献   

12.
崔青松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4875-4877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油酸所致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油酸组、纳洛酮组。由股静脉注入油酸0.1ml/kg建立ARDS模型,测定肺组织MDA、SOD含量,并计算左肺湿/干重比值.行肺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油酸组与对照组比较,左肺湿/干重比值、肺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肺组织出现明显病理损害,纳洛酮组动物肺损伤轻于油酸组。结论纳洛酮可抑制MDA升高.提高SOD活性.对实验性大鼠油酸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含铁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蛋白的表达,以研究脑出血后红细胞崩解产物中含铁血红素介导的氧化应激反应。方法:以Ⅶ胶原酶诱导脑出血大鼠模型.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检测了HO-1表达部位和表达细胞种类,用Western blot检测该蛋白的表达时程变化。结果:HO-1主要表达在模型组动物患侧基底节,假手术组动物未见明显阳性细胞;阳性细胞主要为小胶质细胞;Western blot显示:HO-1在脑出血后12h即有表达,2d达高峰,而后逐渐减弱。结论:Ⅶ胶原酶诱导脑出血大鼠模型脑内有强烈的含铁血红素介导的氧化应激反应.这可能为干预该反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6-羟基多巴胺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氧化应激反应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6/12在上海中医药大学科研实验中心完成。实验分组:Wistar雄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每组6只。实验干预:采用6-羟基多巴胺(溶于0.2g/L抗坏血酸的生理盐水中)注射于脑右侧黑质,10d后以腹腔注射阿朴吗啡0.5mg/kg诱发大鼠向一侧旋转,记录开始旋转至30min内的旋转圈数,以平均每分钟旋转圈数超过7次者为合格的帕金森病模型。假手术组6只大鼠只注射含0.2g/L抗坏血酸的等量生理盐水,其余条件与造模组手术相同。正常对照组6只大鼠只进行大鼠固定,不进行任何处理。在旋转诱发实验完成后,动物每天自由饮水与进食,共45d。实验评估:应用化学比色法测定大鼠中脑黑质纹状体部位活性氧、丙二醛、谷胱甘肽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结果:18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活性氧含量: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451.13±73.42),(135.62±53.46),(161.15±61.16)U/mg,P<0.01]。②谷胱甘肽含量: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4.26±0.75),(7.03±1.39),(7.03±1.42)mg/g,P<0.05]。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3.05±0.38),(3.96±0.39),(3.77±0.38)NU/g,P<0.01]。④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137.74±4.65),(190.77±8.47),(199.73±8.23)NU/mg,P<0.01]。⑤丙二醛含量: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10.90±2.17),(4.18±2.88),(4.52±2.45)μmol/g,P<0.01]。结论: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氧化反应被激活,处于氧化应激状态,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大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模型,观察肺损伤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变化,比较氧合指数和碳氧血红蛋白(HbCO)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相关性。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静式吸入一氧化碳(CO)1h建立ACOP模型,对照组20只,中毒组按吸入CO浓度分为轻(A组)、中(B组)、重(C组)三组,每组20只。染毒后,分别检测各组动脉血气分析、HbCO浓度。取肺组织切片,观察病理学改变,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组和C组CO中毒的ALI/ARDS发生率分别为25%和5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A、B、C组的动脉血HbCO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动脉血PaO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LI/ARDS组的动脉血HbCO(62.4±19.1)%明显高于非ALI/ARDS组(29.9±13.8)%(P〈0.01);ALI/ARDS组的动脉血PaO2(51.3±13.1)明显低于非ALI/ARDS组(79.0±15.8)(P〈0.01);ALI/ARDS组的动脉血A-aDO2(37.6±27.9)mmHg亦高于非ALI/ARDS组(24.2±15.7)mmHg(P〈0.05);而ALI/ARDS组的动脉血PaCO2(43.5±15.4)与非ALI/ARDS组(41.0±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CO与氧合指数(本文与动脉氧分压PaO2表示)两指标诊断ALI/AR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本实验数据制定诊断截断值,即:ACOP患者动脉血HbCO〉43%即可认为有ALI/ARDS的发生。结论ACOP可导致ALI/ARDS的发生与低张性缺氧;与氧合指数比较,HbCO浓度诊断ALI/ARDS更灵敏。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给大鼠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复制了急性肺损伤模型。结果显示,注射内毒素后中性粒细胞在肺内积聚和浸润、肺内组胺和5—羟色胺含量升高、血浆纤维结合蛋白下降,提示这些因素在肺损伤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认为急性肺微循环障碍是肺损伤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褪黑素(MT)对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时肺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脂多糖(LPS)组、地塞米松(DEX)和MT组,每组24只.采用气道内滴注LPS制备ALI大鼠模型;DEX和MT干预采用腹腔注射.分别于给药后3、6和12 h活杀各组大鼠取肺组织标本,检测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肺组织的表达.结果 LPS组各时间点SOD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MPO活性与MDA含量以及NF-κB的表达则显著升高(P<0.05或P<0.01);应用MT及DEX均能显著缓解上述变化(P<0.05或P<0.01);上述各指标以6 h变化最为显著,分别达到峰值或谷底.结论 MT对ALI时肺脏的保护作用可能与MT清除自由基及抑制NF-κB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大鼠结扎前降支致心肌梗死的模型上观察氯沙坦抑制心肌氧化损伤的作用,探讨氯沙坦改善心室重塑和心功能的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模型,给予氯沙坦干预。4周后,测定心脏重量指数、心肌及血液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血液过氧化氢(H2O2)含量,并与假手术组比较。结果心肌梗死组(M组)大鼠右室重量指数(RVWI)、左室重量指数(LVWI)升高(P〈0.01)。心肌、血液中SOD及CuZn-SOD活性下降,H2O2含量升高(P〈0.01)。氯沙坦干预组较M组RVWI、LVWI下降(P〈0.01),血清和心肌SOD及CuZn—SOD活性升高,H2O2含量下降。结论氯沙坦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可能与其提高SOD活性抗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香芹酚(CAR)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香芹酚10 mg/kg组(C组),香芹酚25 mg/kg组(D组),香芹酚50 mg/kg组(E组)。A组大鼠麻醉后行开胸术,分离左前降支但不结扎,B组于心肌缺血前30 min通过股静脉注入0.5 ml生理盐水,后行缺血/再灌注术,C、D、E组于缺血前30 min分别通过股静脉注入10 mg/kg、25 mg/kg和50 mg/kg香芹酚溶剂,后行缺血/再灌注术。造模后检测心肌梗死面积、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蛋白Bax及Bcl-2表达。结果造模后B组梗死面积明显大于A组(P0.05),而香芹酚预处理后,梗死面积逐渐减小,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ELISA显示,造模后B组MDA含量明显提高(P0.05),CAT、SOD和GSH活性明显降低(P0.05),而香芹酚预处理后,MDA含量明显降低,CAT、SOD和GSH活性明显提高,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Western blot显示,造模后B组Bax蛋白表达显著提高(P0.05),Bcl-2显著降低(P0.05),而香芹酚预处理后,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Bcl-2显著提高(P0.05)。结论香芹酚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及心肌细胞凋亡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SAP3h组、SAP6h组、SAP12h组、SAP24h组,胰胆管逆行注射脱氧胆酸钠,制备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检测制模后3h、6h、12h、24h的相关指标:测定血清淀粉酶;胰腺组织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评分;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肺组织MIFmRNA;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组织CD68的表达(反映巨噬细胞数目).结果 实验组大鼠SAP模型在3h时段即有肺损伤表现,并随时间延长而加重.对照组未出现肺损伤表现.实验组肺组织MIFmRNA在制模后3h即明显升高,并维持较高水平,实验组肺组织在3h时段已有巨噬细胞浸润,并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肺组织中MIFmRNA表达与巨噬细胞浸润成正相关(r=0.59,P<0.05).结论 在SAP肺损伤模型中,表达增多的MIF可能起着重要的介导作用,可以抑制巨噬细胞的移动,并促进其在局部浸润和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